您的位置:首页 > 美文 > 故事 > 【写书法的作文】作文我学书法

【写书法的作文】作文我学书法

时间:2019-04-10   来源:故事   点击:   投诉建议

【www.chinawenwang.com--故事】

  我学书法

  我学书法可以用“有心抱窝无心下蛋”来形容。从学习开始,就想好好练字;结果,计划一个一个落空,净“下了些谎蛋”。

  我第一次写毛笔字是小学一年级学“描红”。大仿本印着“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子,佳作仁,可知礼”等红色大字,让学生用毛笔蘸墨在上面描。看起来是照葫芦画瓢,可描好并不容易。老师批改时,写得好的画个圈,特好的两个圈,不好的打个叉,做学生的谁都喜欢多几个圈,可我得的圈寥寥无几。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个叫田松甫的老师,字写得很好,他给我写了一个“格子”让我照着写;不久他离开了学校,我就没有坚持。当年,小学高年级和初中抄作文要用毛笔,蝇头小楷,写起来非常吃力;特别是冬天,手冻得生疼,即使带着“手巴掌”, 哆哆嗦嗦写出的字像蟹子爬叉。当看到有的同学因写字好,大家投去羡慕的目光,我有些心动,下决心好好练,但没有付诸行动。

  在老家的旧物中,有我父亲学生时代的作文、笔记,不论是毛笔字,还是钢笔字,都写得很漂亮。据说,他十几岁就给人家写对联,在左邻右舍很有名气,夸他有才。小时候也有人夸我聪明,可我十几岁写的字太差劲了。

  母亲去世后,老屋卖了,离开老家时所带的几样东西中,就有我父亲用过的字帖:柳公权《玄秘塔》;这是至今我保存的父亲的唯一遗物。这字帖我一直随身带着,可并没有照帖练习,想起此事,就后悔自己没有恒心。可见,一个人即使有聪明的脑袋瓜,自控力差,没有毅力也是白搭。

  工作了,作为教师,处处为人师表,字写得不好,在学生面前有些难为情,可并没有人当作问题提出来;直至有一年暑假时,我到教导处交一份总结,收材料的宋老师看了往桌上一放,一板一眼地说:“你这个青年,一表人才,为什么字写得这么难看。”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别人对我写字提出的批评,脸上火辣辣的。宋老师比我年长,知道我爱好绘画,在他看来“书画同源”,既然会画,也应该会写,起码应该认真写。他那句话有点伤我的自尊,但并无恶意。从那以后,我暗下决心练习写字。

  宋老师,名叫宋再起,山东烟台人;我1959年8月分配到日照一中,那时他在教导处已工作多年。此人多才多艺,会打拳,会裁衣,会修手表,平时不论什么坏了,只要找到他,他都能对付;尤其能写一手好字,是日照有名的一支笔。总之,后来我学书法,是从他那句话开始的。

  1964年开始面上的“四清”, 为避“不问政治,走白专道路”之嫌,我放下了笔。1966年开始“**”,按当时的“气候”也不适合搞些不突出政治的事;但恰恰是在“**”期间,我帮着“革委会”抄大字报,写毛笔字的机会反而多了。当然,这种赶任务的抄写,既不工整,也不规范,算不上什么书法。但,我可以堂而皇之地写毛笔字了。

  父亲的那本《玄秘塔》,我断断续续地临过,老觉得那字体不适合于我。那时,书店里《毛**语录》《鲁迅诗》字帖,多是集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的字,买了也没照着炼;后来,从别处讨来几本字帖,是 “破四旧”抄家抄来的,大都缺头少尾。期间,一位姓张的老师送我一本赵孟頫的《三门记》,一位姓辛的民主人士送我一本王羲之的《圣教序》,行楷相间,字体秀丽,很耐看,也适用,我喜欢上了,以后写字基本上照这两本字帖练习。

  **结束后,恢复高考,追求升学率,没有时间写毛笔字。直到退休,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才下决心大干一场。我先写赵孟頫,后写王羲之;雷打不动,风雨不误,有时因事耽搁,必定补上;有时上床躺下了,突然想起今天没写,再爬起来写几张。我坚持多年,兴趣不减,耗费了不少笔墨纸张,确实有了进步。就觉得,当年王羲之写字洗笔,把门前的水湾染成了黑色的“墨池”,实在不是什么难事。

  问题来了。真正临摹字帖的人,求工、求细、求微,我很随意,很粗率,只求大概,不顾古人笔法,纵横无羁,只求一时快意。如清人章学诚所说,“膺妄一流,任意改易古人面目,自有毫厘千里之别,不容于影附也。”对此,内行人曾提出批评:说我的字既不像王羲之,也不像赵孟頫,戏称为“杨体”。 我美其名曰意临,像不像帖也不在意,反正熟能生巧,练比不练好。

  当然,人家批评的有道理,临帖总要从纸面上体现出门庭来,讲究笔笔有来历,严格照帖不走样,烂熟于心后,再离开贴,写出个性,写出风格;所谓“写进去”,再“写出来”;倘若不,只能算写字而已。有人要求就不这么严格,“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像不像帖无伤大雅,不作过细推敲,以写好字为原则,所谓“顺手拈来均为法”,这种观点为我的“意临”提供了依据。但练了几年,进步很慢。尽管也参过展,得过奖,但徘徊不前,没有突破。还有,因长期在废弃的考试卷子纸上练字,已经习惯了,用宣纸反找不着感觉;有时搞展览要作品,费了不少宣纸,却挑不出能拿出门儿的。

  常言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别看字写的不怎么样,可文房四宝,一应俱全。湖笔、端砚、徽墨、宣纸,应有尽有,并多是名牌。其他用具也很齐全,像笔架、墨盒、笔洗、毛毡等;还买了寿山石等石料,请人刻了几方印章。字帖见了就买,王羲之、赵孟頫的自不用说,光《兰亭序》、《圣教序》,《三门记》、《胆巴碑》等不重样的就有十几种,其他历代名家,像欧、柳、颜、赵,苏、蔡、米、黄,等等,每家都有好几种版本;另,《三希堂法帖》买了两套,《历代著名书法家墨宝》定价3000多块,讨价还价降到三折,花了1000多买了下来。我家的新旧字帖究竟多少本没有数过,估计总重量起码有十几公斤,我揣想,恐怕在黄岛书法圈儿里是数得着的。

  好景不长。2003年,买了一架钢琴,练书法的事渐渐淡了下来。我想,反正不想当书法家,就别难为自己了。倘有书法展也乐意参观,但很少提笔。这样,与书法有关的一切,变成了收藏。字贴整整齐齐放在那里,高兴时拿几本欣赏;文房四宝,成了摆设,没事拿出来把玩。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说“中国书法已泛滥成灾”:大街小巷尽是书法训练班、学习班,大小报纸上尽是书法展览、拍卖消息,几乎所有电视剧的卧室里都有书法作品,好像书法就是中国文化的特征;而许多真正的知识分子都不大好承认书法是什么艺术。作家沈从文说:“社会上许多人都喜欢附庸风雅,从事艺术。唯其倾心艺术,影响所及,恰好作成艺术进步的障碍,这个人若在社会上有地位、有势力,且会招致艺术的堕落。最显著的一例,就是写字。”又说,“书画并列,尤其是写字,仿佛更容易玩票,无怪乎游山玩水时,每到一处名胜地方,当眼处总碰到一些名人题壁刻石。若无世俗人对这些名人盲目崇拜,这些人一定羞于题壁刻石,把上好的一堵墙壁一块石头脏毁,来虐待游人的眼目了。”想想也是,有人小有名气,字写得不咋样,便到处题词,大煞风景,特别有些当官的。画家徐悲鸿说:“书法乃简单事,愚人制成复杂,越远越失去越远者,中国书法其一端也。”徐悲鸿是著名的绘画大师,他的画和字都是一流的,但他并没有刻意做一个书法家。写字作为一种工具,主要作用在于交流,只要写的端正、规范、好看,也就足矣。我们要求人们把字写好,但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成为书法家,没有必要花费过多精力,破费大量纸张,用来写字;有这个时间不如学点别的,如绘画、音乐,它们是有形的艺术,是世界共通的艺术。

  顺便说一句,沈从文的字写得很好,其他好些专家教授如胡适、周作人、钱玄同、俞平伯、茅盾、叶圣陶、老舍等人的字写得很好,沈尹默的字就更不用说了;还有女作家教授如陈衡哲、冰心、凌淑华、冯沅君、谢冰瀅、苏雪林、张充和等,她们的字都很漂亮。他们大都幼承家学,从小练就童子功,书法仅是一个方面,目的在于应用,曾未想当书法家。

  实际上,书法在古代也主要是实用,像信函、手札、诗稿、公文等,都非以书法为本位;并且多是私下的,远离场面的书写,这种书写状态是信手的、散漫的、不完整的、甚至三字两字的,是个人最寻常的生活流露。只是,其中有一些人跃出书法的实用常态,以毛笔抒写性灵,书以传情,其字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后人给他们冠以书法名家的美名,将他们留下来的字作为书法名帖,对书法的学习、传承起到示范、推动作用。当下书法生态,似乎倾向于一种功利、商业、娱乐化倾向,从书法的高雅化走向庸俗化,这和书法文脉的传承就背道而驰了。

  翻翻历史,古之所谓书法家,首先是大学问家、大文章家、文人士大夫,他们都有重要官职,只是字写得漂亮,被后人尊为书法家。如王羲之,官至右将军、会稽内史;欧阳询官至太子率更令;颜真卿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柳公权官至工部尚书,太子少师;苏轼曾被召兵部尚书,后改礼部、兼端明殿、翰林侍读二学士;蔡襄、米芾、黄廷坚等等,都在朝廷做官;其他,如赵孟頫,出身宋朝宗室。南宋末,为真州司户参军。元灭南宋后,应召到大都,任兵部郎中、集贤直学士等,后为韩林学士承旨,官从一品。董其昌,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大清书画名家何绍基,道光十六年进士。咸丰初简四川学政,曾典福建等乡试,历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书院。宰相刘罗锅——刘墉的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另像清朝重臣李鸿章、曾国藩的书法都是数得着的。还有郑板桥,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别看官职不高,他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

  我是语文教师,当年,要求学生认真写字:将写字看作人的第二仪表,是人的一项基本功;再,为了高考,做到卷面清晰,书写工整非常重要,这无疑是必要的。今天,由于电脑的普遍使用,在全社会,特别是经常跟文字打交道的人员,手写机会显著减少,“提笔忘字”的现象很严重,这样,强调认真写字,就尤为必要了。所以,教育部要求小学生每周有一节书法课,高中有相关的选修课,目的就是让学生认真写字,继承好汉字文化。

  有些扯远了。回顾我学书法,磕磕碰碰走了不少弯路,但还总算没有白学;我没有成为书法家,但我学会了欣赏汉字。

  2006年11月

本文来源:https://www.chinawenwang.com/meiwen/47925.html


《【写书法的作文】作文我学书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文章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语文
美文
作文
文学
古诗文
实用文
试题
教案
课件
素材
电子课本
百科

copyright 2016-2018 文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5527号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