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实用文 > 总结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总结和每章重点总结【6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总结和每章重点总结【6篇】

时间:2022-07-14   来源:总结   点击:   投诉建议

【www.chinawenwang.com--总结】

  机关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机关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党建,即党的建设的简称。党的建设即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同党的建设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应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总结和每章重点总结【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总结和每章重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革命学说,是代表无产阶级根本利益和世界观的发展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国实际,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两次历史性的飞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科学理论武装”为主题的第一单元学习,从《资本论》、《费尔巴哈论》、《谈谈辩证法问题》、《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经典著作的导读,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科学理论基本问题的解析,深入浅出、脉络清晰、详实生动的课堂讲授、专题辅导,让我受益匪浅。

  认识一: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前进的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正是体现在它的开放和发展进步之中的,而这个发展进步是建立在历代共产党人的实践、探索与丰富上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理论创造发现了真理,但没有结束真理,更没有穷尽真理。马克思主义的后继者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断结合革命与建设的实践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正如***总书记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它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认识二: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的一系列变革与改良,反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现实价值。

  受迫于马克思主义及其引领下的国际工人运动的压力,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变革和改良。比如:在产权关系上,以员工持股等方式调整了财产的所有制形式;在劳资关系上,允许部分工人、工会参与企业管理;在分配关系上,更加注重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在经济机制上,建立了宏观经济的调节机制,以弥补市场的失灵情况;在统治形式上,通过民主选举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了公民权。这些调整、变革,正是资产阶级吸收和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很多观点、方法和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部分政治主张。因此,当今,资本主义社会能够“腐而不朽、垂而不死”,恰恰是因为主动引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来进行改良,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反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时代价值。因此,我们应该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既要正视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挑战,又要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更要善于立足国情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认识三:马克思主义仍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指导。

  事实表明,当今世界马克思主义依然是人类社会发展道路上的路标。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推进,表明了苏联模式的失败不等于社会主义的失败,更不等于资本主义的胜利,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并没有随着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而消亡,相反在中国的发展中展现出了它不可抗拒的生命力。中国的实践证明,只要社会主义国家能够结合本国实际,科学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以此来指导革命和建设,而不是僵化和教条地照本宣科,那么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就会显现出它的强大生命力。正是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发展了的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能指导中国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认识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富有鲜明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正如***总书记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这个理论体系,围绕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大基本问题展开,以全新视野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具有鲜明特色,也就是:贯穿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全过程的实践特色,伴随中国发展实践不断发展一脉相承、继承创新的理论特色,注重结合中国国情、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结合和统一的民族特色,体现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的科学品格与基本规律,顺应时代、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这些鲜明特色,告诉我们: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篇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总结和每章重点总结

  读《马克思主义》这本书之时,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庄肃的语言给我展现一个辩论激烈的世界,伊格尔顿严正清晰地用思想和语言来一一列举反马克思主义的十种观点并反驳。由此看出伊格尔顿的谆谆教诲,循循善诱,暗示后生要看清人生,看清世界。不能一味捞取和享受得来的好处,忽略了为好处而付出的代价。马克思主义是伟大的哲学理论,引导着近两个世纪的世界走势。面对当前已经陷入危机的资本主义,伊格尔顿回归马克思的基本思想,并挖掘其哲学理论中的本质力量。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要追求本质看现象,从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它本身探究,才能理解当今世界为何还需要马克思主义。

  20世纪90年代的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怀疑和质问,世界满天飞。西方基于资本主义的立场,质疑和抹黑马克思主义是有道理的,但是基于个人的利益考虑,片面看待马克思主义,某些有心人士一直扭曲和污蔑马克思主义。的确,这段时间是马克思主义热潮冷却的特殊时期,并不能否定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存在意义。加上长期以来被西方政客和学者歪曲和异化,苏联的垮台,让人对马克思主义产生误解。

  (一)西方政客和学者对马克思主义歪曲和异化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宿命论,以神为历史必然性的基础,历史人物不过是宇宙精神的受托人,忽略了历史是人的历史,这是宿命论的严重偏颇,这是对人的尊严和自由的冒犯。马克思主义从来不认为全人类的历史都按照铁的定律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到的社会发展的五个阶段也仅仅适用于西方国家。实事求是,一切从从实际出发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宿命论对历史的必然性绝对化,如果共产主义最终还是回来,那马克思主义就可以不用在政治上苦苦奋斗,我们坐等着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就好了,这样更好地佐证了马克思不是预言家,只是根据社会发展段况所提出最终目标—共产主义社会,并不是乌托邦之梦,宿命论同时也否定了人类在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否定了人在历史所扮演的主体角色。在我看来,离开了人的历史就是一个空白。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只是一个唯物主义,对人类精神层面毫无兴趣,那么马克思为何强调历史观从来不脱离人这一主体。马克思批判的是:“历史不是有神创造的,而是有人创造的”历史是人的实践组成的,是人的需求所发展的。人的实践满足了人的需求,而需求又推动了人的实践,如此使历史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归结于经济因素。它不过是经济决定论的又一个种表现…”西方政客和智者加以歪曲污蔑马克思主义是经济唯物主义,不过是一个荒谬可笑的结论。要从历史唯物主义来看,经济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马克思或恩格斯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万物之间都会有相互作用和双向性的影响制约,经济运动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它们归根到底决定政治,意识形态,国家制度,但是政治,意识形态等因素一旦产生出来,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对物质条件,对经济运动起反作用。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奉行经济唯物主义,那资本家惟利是图,根据经济利益衡量一切,热衷于用“经济理性人”来解释一切人类行为,那又为何还要指责马克思主义?就像资本主义初期自由经济危机的爆发,没有看到的他们生生闹出笑话,自欺欺人。

  针对社会主义革命以专政集权的方式领导,这种方式将会彻底消除个人自由的观点,马克思强调的是在共产主义社会,国家是作为一个管理的主体仍将存在,他希望的是,作为暴力的国家能够消亡。国家的存在意义是保卫现存社会秩序,管束试图改变它的秩序的人。例如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靠加强国家的作用才有所缓解危机,国家利益是代表群众利益,在西方人眼里,个人自由在个人利益看来,是不值得一提的。西方理解为忽视个人自由,是从资本的立场看待的,而没有从公众角度看待问题而得出的荒谬结论。

  在我看来任何革命是需要暴力才能反抗,资本力量增长期的英国用血腥手段将农民从自己的土地上赶走等这样的历史,西方就以为资本主义革命没有走暴力腥血的道路的经历一样,直接判定马克思主义倡导暴力革命,意味着他们道貌岸然,他们大部分会无条件支持18世纪末推翻英国统治的美国独立战争,却不会为前苏联的解体而流泪,可他们喜欢这些恰恰都是暴力革命。况且大多数人多数时候都会为了自己所期盼的未来图景而奋斗,社会混乱对他们来说算不了什么的,如果革命爆发所带来的未来是人们所憧憬的未来,何乐而不为?

  关于阶级已经不存在的问题,首先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因为看到劳动者身上具有某种美德才聚焦于工人阶级,工人阶级最具决定意义的一面在于他们处于资本主义生产模式中所处的位置。况且马克思并不认为只有体力劳动者才算工人阶级。工人阶级包括所有被迫向资本出售劳力,在压迫性制度下苦苦挣扎,几乎完全没有能力改变自身劳动条件的人。在这意义上,那些通常无熟练技术,工资少,goon工作没保障,对劳动过程没有发言权的下层白领工人也算为无产阶级。在社会的最高层,还有一群可以公正称之为统治阶级的人。

  历史常常出现这样的一种奇特的现象,即一个伟大哲学家的某些理论以至整个学说往往在其身后,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历史运动后,才充分显示出它的内在价值,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也是如此。生育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适应了那个时代,同时又超越了那个特定的时代。马克思提出过一些富有远见的科学发展观,由于过去的历史条件没有引起重视,今天一些人以新的实践为由头来批评马克思主义过时,实在是无稽之谈。例如马克思关于“位于工人和资本家中间的数量持续增长的中产阶级”的论述,长期被我们忽视。马克思还遇见了信息化社会的主要特征,提出“一般的社会知识正在变成一种直接的生产力”的结论。

  (二)苏联模式的辩论

  苏联的垮台并不能证明马克思理论的错误,只能看作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过程中的挫折。事物发展总有着一个认识的过程,从萌芽到成熟,从不完善到完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如此。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有着强大的震撼力和潜力,主要以下几点:第一,马克思以科学论述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并以科学的方法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社会必然胜利。而俄国的马克思主义的领导仅仅强调突出了马克思学说的暴力革命,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而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中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社会主义成功的社会条件加以忽视。第二,由英国开始的欧洲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除了使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之外,也充分暴露了其贪婪性,侵略性,扩张性和残酷性。在英国,美国等国家,造成资本开始集中,贫富差距拉大,无产阶级相对等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的尖锐,而马克思主义针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弊端和罪恶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深刻的分析批判,论述了资本主义的必然归宿是共产主义。72天的巴黎公社的经验,中国的农民革命运动的成功和苏联的迅速崛起,足以显现马克思主义的为人类解放的本质力量。第三,中国虽然是暂时打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胜利的战争,在当时的农民革命运动成功后,不顾经济发展水平,直接超越过程实现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从而使社会的发展中产生了严重的挫折。苏联垮台也有着相似的原因。苏联垮台,并非来自广大基层群众的革命,而是来自“上层”的革命。

  马克思主义是完全彻底的揭露批判万恶的资本主义,只要资本主义还存在一天,马克思主义是不会灭亡的。即使如今的资本主义不是过去的资本主义,透过本质看现象,如今的资本主义危机,20世纪的历史运动以及当代哲学的发展困境,使马克思主义的一些重要理论的内在价值凸现出来,同时也使其本真精神和当代意义透显出来。

【篇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总结和每章重点总结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

  2、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3、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唯心主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4、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定的自然科学基础。

  5、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关于费尔马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2)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3)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

  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科学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上。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3、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第三节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1.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3.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我国今天所面临的最大的社会实际,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轻视理论,把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教条主义片面夸大理论和书本知识的作用,轻视感性经验一切从本本出发,把理论当成万古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1、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主是指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问题。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

  4、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运动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彼此孤立的,静止不变的,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

  5、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一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二元论。

  6、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心”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第一性的,整个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如:“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等,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理念,绝对精神,天理)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都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如:“理在事先”、“理”乃是“天地万物之根”

  7、唯物主义哲学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

  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中国的“元气说”。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当时在自然科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原子论为依据,把原子看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小物质单位。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局限性:1机械性、2形而上学性、3直观性、4不彻底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三个历史形态,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高形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其基本思想是:第一,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第二,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第三,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

  (二)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第二,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3、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的主体,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运动观,都是把物质和运动相割裂,前者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后者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相对静止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第一,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第二,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

  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第二,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和生命现象的产生;第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三)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向前发展。既不是循环,更不是倒退,具有不可逆性。

  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

  二、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

  (一)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1、实践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

  实践主体三种形式: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类主体。

  2、实践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客体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

  实践客体的三种类型: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实践的三个基本特点:客观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有: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二)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第一,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的二重化。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二分化,即分化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

  第二,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

  第三,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生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第一,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第二,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第三,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事物联系的主要形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等

  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3、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第一,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第二,新事物优起于旧事物。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4、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关于世界如何存在的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它们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第二,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第三,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5、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范畴则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6、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因为: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第三,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第四,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7、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1)对立统一规律亦称矛盾规律,其基本内容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

  (2)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这两重关系决定了矛盾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即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这是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前提,矛盾的一方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形:其一是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或相互包含。其二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趋势,即矛盾双方在一定条年下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趋势,例如,福与祸、安与危、先进与落后、胜利与失败等等,无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它们在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是指它的条件性。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它的无条件性。

  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8、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2)矛盾双方互相从对方吸取有利用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3)矛盾的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9、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并说明这一原理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

  (1)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

  (2)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外部,而在事物内部。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只有这个才能建立起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技术联系非常密切,在这种情况下闭关自守只能导致愚昧、落后,不可能实现现代化。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积极地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增加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1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形式: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第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其三,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另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第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第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第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矛盾的问题的精髓,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11、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是:首先,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主要矛盾转化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2、度的含义以及把握度的意义

  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范围、幅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

  掌握事物的度对于认识和实践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注意决定质的数量限度,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1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事物的辩证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

  意义。1、要坚信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有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准备。

  14、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首先,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其次,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表现在:第一,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三,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的。

  意义:首先,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其次,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才能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行动。

  15、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首先,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

  其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第一,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支配,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的统一,把二者割裂开来,只强调一方面而否认另一方面,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的错误观点。

  意义:①因为偶然性是受必然性支配的,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必然性,按必然规律办事,不要被偶然现象所迷惑;②因为必然性是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所以我们应当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现象背后隐藏的必然性;③偶然性对事物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我们决不能忽视偶然性。

  16、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性、成分、运动过程和发展的趋势等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17、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

  本质和现象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1)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第一,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第二,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2)意义:①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②本质和现象是统一的,对大量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正确途径。

  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规律就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客观性、第二,普遍性。

  2、意识的起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社会性劳动在意识产生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社会性劳动是意识的物质器官和物质外壳形成和完善的基础,是由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类意识的决定性力量。

  3、意识的本质包括:(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4、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生,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辩证的统一。割裂这种统一,会导致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但它忽视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5、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3)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4)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6、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辩证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第二,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意义:(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工作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实践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2)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按规律办事;(3)坚决反对片面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无视规律,盲目蛮干;(4)我们既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又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一节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是: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认识主体的结构分为个体、群体和人类整体诸层次。

  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认识客体的性质:客观实在性、对象性。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的同一关系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具体说来,它们的关系表现如下:第一,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实践关系是一切其他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首要的基本关系。第二,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第三,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具有改造和认识作用,这是主体能动性的表现。

  3、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第一,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在哲学上有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从物理学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一条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路线。前一条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后一条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第二,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哲学上的不可知论是指那些认为世界不可认识或不能彻底认识的哲学认识论。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是不可知论的典型代表。第三,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在认识上,唯物论都是反映论,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论的反映论是机械的。

  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运动

  1、感性形式产生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然而,它是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的成分。

  2、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第二,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

  3、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把第一次飞跃获得的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第二次比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①只有经过这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②只有经过这一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

  4、认识的反复性原理

  认识在实践中产生,先是感性认识,然后上升为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这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完整的认识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常常不是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一次反复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认识的反复性是由以下原因决定:从客体方面来考察,人的认识必然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从认识主体来考察,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每个时代的人的第一次具体的认识都是有限的,整个人类的认识具有无限性。

  第三节真理与价值

  1、真理的客观性有两个含义:其一,是指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主体、不依于人类的客观内容,就是说,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承认认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实际又符合客观实际。简言之,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二,真理的客观性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检验真的标准只能是实践。

  价值是指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表现在:(1)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2)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指导下形成的。

  第四节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

  思想路线,是指一个阶级与其政党作为指导思想并用以支配行动的认识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它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

  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认与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及坚持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重要意义:

  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从群众中来”就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到群众中去”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也就是实践——认识——实践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这表明群众路线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完全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人心向背决定一切,我们要永远不脱离人民群众,和人民群众在一起。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仍然要坚持从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这个根本前提出发,相信和依靠群众,实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任务。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2、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3、地理环境是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人类生存依赖着地理环境。这种依赖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场所;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1)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的影响,加速或延续社会的发展。(2)地理环境还可以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不同国家社会的发展。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不起主要的决定作用。这是因为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社会因素、主要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

  4、人口因素也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第二,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续社会的发展。

  5、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须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②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④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6、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它具有复杂而精微的结构,由诸多因素和层次构成。

  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来看,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在一定程度上预见社会发展的趋势,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第二,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某些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发平可能较低,与此相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某些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水平可能较高;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为前提,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或称能动性,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

  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7、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生产力系统包括四类要素:(1)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2)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3)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4)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

  8、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包括三项内容:(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

  (3)产品的分配方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作用。它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2)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3)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4)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可以分为两个类型: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

  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这三项内容构成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A,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B,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是一种客观过程,但却不是纯粹自发的过程,而是自发过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①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这个辩证关系从连续的动态过程来看,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一种生产关系产生和确立起来后一段时间内,它与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是基本适合的。促进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而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来的生产关系逐渐变得陈旧,它与生产力性质和发展地求变为基本不适合,从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就要求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而新的生产关系一旦产生和确立起来,就又出现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之间在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开始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新的矛盾运动。

  10、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三个方面的总和。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三项内容构成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②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11、社会形态的划分:最基本的划分有两种,一种是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一种是技术社会形态划分法

  经济社会形态是直接或间接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在经济社会形态的范围内,经济社会形态有两种基本的划分方法:一种是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另一种是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A、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是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划分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

  B、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有: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人类历史的技术社会形态序列: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12、承认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是不一致的、不矛盾的:①在历史决定论看来,纯粹的必然性只存于逻辑中。②在历史决定论看来,社会规律所揭示的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不是单值对应的线性因果联系,即单义决定,而是多值的、或然的、非线性的因果联系,即或然决定。③每一种可能性的实现,又会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即各种具体的模式和途径。

  13、社会形态发展的纵向统一性,是指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按其自然历史过程,一般都应从低级到高级依次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发展的横向统一性,是指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的共同性、普遍性。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不是互相孤立、互相平行的,而是相互制约、有主次之分的。①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所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对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起着主导作用。②由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经济基础是联系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解决。

  2、为什么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基矛盾。

  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②这两对矛盾制约和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

  3、马克思曾说,他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有如下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级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

  4、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些经济集团,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不能用政治标准和思想标准划分阶级。

  物质利益的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源。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首先,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其次,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个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5、革命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社会革命有多种类型。主要有:新兴封建主阶级推翻没落奴隶主阶级的革命;新兴资产阶级推翻没落封建设主阶级的革命;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革命;在奴隶社会,奴隶反对奴隶主阶级的革命,在封建社会,农民反对地主阶级的革命;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进行的民族民主革命;等等。

  6、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

  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都是为了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运动形式。同时,二者之间又有明显的区别。

  第一,社会革命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是用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落后的社会制度;社会改革则是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

  第二,社会革命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目的是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建立新的革命阶级的政权;社会改革则是由统治阶级或统治阶级内部的某种社会势力、社会集团发动的,目的是维护和巩固统治阶段的统治地位。

  第三,从历史上看,社会革命往往要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社会改革虽然也要付出代价,甚至流血牺牲,但一般不需要采取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和暴力冲突的形式。

  7、社会改革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第一,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第二,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

  第三,在社会经济、政治等社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更。

  8、我国当前改革的性质和特点有:我国的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我国的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我国的改革是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的社会主义自我完善过程;我国的改革必须正确处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个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人的社会属性是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与人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人的本质不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而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

  2、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三个界定: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所谓劳动是人的本质,是指劳动是一切人所共有的一般本质。为什么说劳动是人的一般本质呢?这主要是因为劳动是人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基本标志和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由于人的具体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它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所以它就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发生相应变化的;在阶级社会里不是超阶级的,而是有阶级性的。

  3、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个别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即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存在着根本分歧。历史唯心主义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片面夸大极少数英雄人物及其思想、意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历史是由英雄豪杰、帝王将相、立法者、思想家创造的,否认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5、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

  第一,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第三,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第四,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一切为了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也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

  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6、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一般地说,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反映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发展趋势,比同时代、同阶级的人站得高,看得远,能够提出社会发展的先进思想和主张。

  第二,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根据他们的先进思想和主张,制定具体的纲领、路线、政策和战略、策略,并动员和组织本阶级成员与广大人民群众同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阶级、反动社会势力进行斗争。他们在斗争中起着核心和中流砥柱的作用。

  第三,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某些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可能成为“开明的政治家”,他们的一些主张和改革打措施,也对社会发展起某些促进和推动作用。

  第四,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理论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等等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对于人类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力的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基础。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第二个也是决定性的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3、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即劳动产品的有用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但使用价值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为什么说商品的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经济关系?

  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并不一定就是商品,有用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是通过市场交换满足他人需要的物品。而具有不同使用价值各种商品,之所以能够按照一定量的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同质的可以在数量上相互比较的东西,这就是生产商品时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们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这种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的实体就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以按照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价值。商品的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不同商品所包含的价值,没有质的差别,只有量的差别,因而可以相互比较。所以,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作为商品,必然时同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没有使用价值的特品,不可能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而价值则寓于使用价值之中。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物品,也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

  4、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出使用价值,不同的具体劳动创造出不同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两个条件所决定,第一,由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即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所决定,第二,由生产的主观标准条件,即由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的劳动强度所决定的。

  商品交换是按照其社会价值进行的。如果某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其商品的个别价值小于社会价值,但该商品仍能按其社会价值进行交换,他就可以获得较多盈利,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6、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1)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是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2)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起着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

  (3)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

  (4)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指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当到期偿还货款时货币所执行的还款职能,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所执行的职能。

  (5)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是指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7、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8、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这就意味着价值规律的内容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一是价值量的决定,即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二是实行等价交换,即不同的商品是按照其价值量的大小进行等价交换,。概括地表述,价值规

  律就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规律。这个规律体现着商品经济发展运动过程的必然趋势,它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必然存在和起作用,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以下几方面作用:(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2)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和其他商品的价值一样,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以下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二是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三是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

  2、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3、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具有以下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二是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在生产过程中,工人一天的劳动时间实际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以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4、资本的本质

  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5、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两种形式存在:生产资料形式和劳动力形式。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所以叫做不变资本(C);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值,所以叫做可变资本(V)。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结果,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生产出剩余价值。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贡献,它的意义在于: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通过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同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第二,它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正确地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6、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一个工作日为8小时,必要劳动时间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4小时,则m‘=4/4=100%.如果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工作日延长到10小时,则剩余劳动时间延长到6小时,m’=6/4=150%.

  7、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其内容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第一,剩余价值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

  第二,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

  第三,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1、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有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

  资本主义国家政体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形式。

  议会君主制是议会在国家政权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它既是立法机构。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民主共和制是由选举所产生的政权机构和国家元首掌握权力,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

  民主共和制分为议会共和制与总统共和制两种类型。

  法国是实行半总统共和制的典型国家。

  目前世界上有瑞士等少数国家实行委员会制

  2、资产阶级政党作为资产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其主要职能在于,一是主导资产阶级议会和国家领导人的选举,使选举结果有利于资产阶级或由本党所代表的某个资产阶级利益集团;二是由本党代表资产阶级控制议会和政府,执掌或参加国家政权;三是将某资产阶级政党的纲领和政见上升为议会制定的法律和政府的政策,并利用政权的力量加以推行。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主要有三种类型,即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各个资产阶级政党在维护资产阶级根本利益方面是完全一致的,各种政党制度的阶级本质都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

  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选制度是指公民普遍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制度。资本主义的普选制度的平等权利具有虚伪性,从本质上看,它是资产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手段。

  议会的主要职权是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资产阶级民主制以议会制为核心和主要标志。

  3、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包括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思想、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教育思想、文学艺术思想等各种理论与思想形式,涵盖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宗教观等各种思想观点,它们相互有机联系,构成一个网格状的社会意识形态体系,渗透到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

  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资产阶级利己主义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体现在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人生观,宣扬人生的目的就是谋求个人利益,追求个人的幸福和享乐。

  资产阶级价值观的重要特征是以金钱作为判断价值的标准,以获取金钱作为人及其实践活动的价值的体现,把是否能获取金钱和获取金钱的多少看作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真实尺度。

  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1、产业资本在其现实循环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依次采取三种不同的职能形式,即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2、资本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资本价值所经历的周转次数。这个一定时间,通常以“年”作为计算单位。资本的周转速度与资本的周转时间成反比,与资本的周转次数成正比。

  3、生产资本的不同构成部分,依据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个部分。

  4、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Ⅰ(v+m)=Ⅱc;Ⅰ(c+v+m)=Ⅰc+Ⅱc;Ⅱ(c+v+m)= Ⅰ(v+m)+Ⅱ(v+m)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Ⅰ(v+△v+m/x)=Ⅱ(c+△c)。

  5、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种表现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另一种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6、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对资本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生产成本是资本家盈亏的界限。(单选)生产成本是商品销售价格的最低界限,资本家销售商品的价格,高于生产成本就能赚钱盈利,低于生产成本就要赔钱亏本。

  (2)生产成本的补偿是资本主义企业再生产的一个条件。

  (3)生产成本的高低是决定资本家在竞争中胜败的关键。

  7、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区别在于,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而利润则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8、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而剩余价值率只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因而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它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

  影响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当预付资本的数量既定时,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按相同方向变化。(2)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利润率的高低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按相反的方向发生变化。(3)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4)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

  9、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结果导致平均利润的形成。

  平均利润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各个生产部门利润率水平的高低、社会总资本在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

  平均利润本质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体现着整个资产阶级剥削整个工人阶级的经济关系。

  10、生产价格是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之和,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生产价格是由价值转化而来的,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这是因为:第一,生产价格是在价值基础上形成的。第二,从全社会来看,平均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是完全相等的。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也是相等的。第三,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是由价值的变动所引起的。

  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商品交换是以生产价格为基础,市场价格的变动不同以价值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11、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职能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的职能资本形式,它是独立地在流通领域中发生作用的资本,它所执行的职能就是商品资本的职能,即销售商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商品资本的职能转化为商业资本职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在产业资本家和商人之间形成特殊的分工,商品的销售成为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的商人的独立业务,不再由产业资本家兼任。第二,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投资。商人必须预付一定数量的货币资本去购买产业资本家的商品,然后通过商品的销售,收回投资并取得商业利润。

  商业资本的作用:(1)有利于产业资本提高经济效益。(2)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在商业资本的数量不超过社会必要比例限度时,它能增加社会总资本中的生产资本量,减少流通资本量。(3)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

  (4)可以缩短流通时间,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在商业资本的数量不超过社会必要比例限度时,它能增加社会总资本中的生产资本量,减少流通资本量。

  12、商业利润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的来源是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由于商业资本家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商品生产价格就等于生产成本+产业利润+商业利润。

  13、借贷资本的本质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14、利息就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货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平均利润不能由职能资本家独占,而必须分割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借贷资本家获得的利息,另一部分是职能资本家获得的企业利润,企业利润就是指存在着利息的情况下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的总称,它在数量上就是平均利润和利息的差额。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而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所以,利息就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利息的来源,归根到底是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因而利息既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经济关系,又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同职能资本家之间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经济关系。

  利息率的最高界限不能等于平均利润率,更不能高于平均利润率,否则,使用借贷资本从事生产经营的职能资本家就无利可图,从而不会去借款。

  15、银行资本家向银行业投资,目的也在于获取利润,而且所获得的利润也应相当于平均利润,不过这个平均利润是相对于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来说的,即银行资本家所获得的银行利润与其自有资本的比率,应相当于平均利润率。银行向外贷款所收取的贷款利息,大于吸收存款所支付的存款利息,两者的差额再减去经营银行的业务费用,就形成银行利润。

  银行利润的来源是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16、股票是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并有权取得股息收入的凭证。每股股票代表一定的金额,它体现着股份资本的所有权。

  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董事会所聘任的经理负责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

  股东大会是股份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

  股票价格与股东息成正比变化,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变化。

  用公式表示为:股票价格=股息/存款利息率

  17、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一部分以平均利润形式由资本家所占有,另一部分即超额利润,以地租形式缴纳给土地所有者。

  资本主义地租有两种基本形态,即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土地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生产条件的差别。形成级差地租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首先,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能获得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其次,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资本主义农业中可以长期稳定地获得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I形成的条件有两个:一是不同的地块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二是不同地块地理位置的差别。级差地租II形成的条件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绝对地租就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私有权垄断所获取的地租,它是由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低于价值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或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在资本主义农业中,形成绝对地租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

  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1、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从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到19世纪未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在经济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自由竞争。

  1916年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把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概括为五点: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国际垄断同腽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到20世纪上半期,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

  20世纪后半叶,垄断组织的形式又有较大发展,主要特征是混合联合企业的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竞争进一步加剧,生产和资本进一步集中,使垄断统治进一步加强,这主要表现在:(1)企业兼并速度加快,混合兼并占主导地位。(2)企业规模扩大,垄断程度提高。(3)垄断组织的生产经营多样化,混合联合企业大量涌现。(4)垄断组织向国际化方向发展,跨国公司迅速增加。

  2、金融资本,是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的融合和混合生长构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式。

  当垄断的银行资本由普通的借贷关系中介人变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万能的垄断者的同时,也开始了垄断的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融合。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

  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

  3、垄断阶段同自由竞争阶段竞争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竞争的目的不同、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竞争的范围不同。

  垄断资本在经济乃至政治上统治的目的,归根到底是经济利益驱使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利润的来源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来自对本国无产阶段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第二,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第三,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海外利润;第四,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大体可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垄断高价是指垄断资本在出售自己产品时规定的超过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垄断低价是指垄断资本在购买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其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归根到底仍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一般垄断的产生,虽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但仍然大大促进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本质上要求按照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全社会范围内组织、计划、协调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但私人垄断资本仍然是从其私利的角度做出决策,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在这种条件下必须由国家出面,利用政权的力量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维持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运行。于是就出现了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战后以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具体说来有下面几点:第一:仅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第二,在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上,私人垄断资本无能为力或不愿进行投资建设。第三,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也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的领域。第四,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仅靠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第五,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出面进行某些宏观经济调控。第六,在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方面,国家的再分配功能也越来越重要。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资本主义的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国家向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国家向私人企业加工订货,以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属于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5、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一个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调节、控制和介入,另一个是国家对国家经济的间接调节与控制。

  利率调节主要是通过利率高低和差别利率来实现某些宏观经济目标。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调控货币量方面,主要运用所谓三大手段或三个法宝。一个公开市场业务。二是最低准备金率政策。三是再贴现利率政策。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第一,从国家资本的作用看。从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的经营宗旨来看,追求高额利润并不是它的主要目标,其宗旨在于促进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协调社会总资本的正常运行。第二,从国家资本

  与私人资本相结合的各种资本的作用来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为垄断资产阶段利益服务的工具。第三,从国家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来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资产阶段的利益。

  7、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而大规模地发展了起来,成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特别是对外经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垄断阶段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在于大量所谓“过剩资本”的出现。

  资本输出的形式有多种,从资本形态上来看大体有两个基本形式,即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从资本输出国即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这方面看,资本输出的作用和后果是:第一,为过剩资本找到了出路,并由此获得大量来自海外的高额利润和利息。第二,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的重要手段。第三,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扩大商品出口的重要手段。第四,资本输出使金融资本的银行网遍布全世界,从而强化了金融资本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的统治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输出量剧增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有:资本流向的变化,从原来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向经济落后国家输出,发展到当代的多方向输出,特别是发达国家间相互投资的大幅度增加。

  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形式则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同盟为主。

  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这样一种趋势,即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并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1)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强了国际经济联系。(2)国家贸易的自由程度大大提高。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迫切要求,因而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3)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增加。吸引外资发展本国经济,不但是发展中国家的迫切要求,也是发达国家过剩资本的一个出路,而且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也在增加。

  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大体可从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三方面来考察。

  第四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社会化达到了更高程度。

  列宁指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及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3、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16-17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初期发展阶段即已出现。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作是英国人莫尔的《乌托邦》和意大利人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19世纪初期欧州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起,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武器。

  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从理论上说可以有暴力革命和非暴力革命即和平形式两种。

  2、从1917年末的十月革命到1924年初列宁逝世仅有短短的六年多时间,这段时期在列宁领导下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可分三个阶段,即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新经济政策时期。

  列宁的主要贡献是:首先,把社会主义建设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其次,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位。再次,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特别是过渡时期不能人为取消商品经济,而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最后,列宁还提出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3、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发展的历史贡献与经验教训(论述)

  4、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等著作中阐明了他们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

  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

  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

  5、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

  民主是有阶级性的,不同的阶级、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有不同的民主类型与具体形式。

  (1)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从国体上说,社会主义国家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他们享有充分广泛的社会主义民主权利。从政体上说,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民主共和国的形式,即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成政府,管理国家,劳动人民在这种社会政治体制中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

  (3)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手段,因为民主是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为其服务的,社会主义民主归根结底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从另一方面看,社会主义民主又是人们在社会主义事业中不断奋斗和追求的目的,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建设需要不断发展完善,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作为目的,作为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才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6、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的公有制;根据社会的需要对社会生产的计划管理和调节;劳动者生产的社会总产品经过一定扣除后,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商品经济消亡;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消失;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

  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人们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第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第四,社会主义事业要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的领导,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7、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第一,这些国家已具备了一定程序的社会化生产力,这是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第二,这些国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时的客观形势和条件,使得它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获得革命的成功。

  8、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第一,在这些国家里大力发展生产力,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第二,在这些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第三,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环境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折前进的,面临着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第四,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和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9、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第一,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由此决定,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二,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这是各国的发展道路不同的另一原因。第三,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因此而更具多样。

  10、社会主义在折中前进,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其成长过程必然不会一帆风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世界经济政治形势错综复杂的发展变化,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和格局的变动演化。

  11、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能够通过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克服前进中的困难,会在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中走向辉煌。

  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与完善,要把握如下几点:第一,要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第二,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与步骤,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第三,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12、政党的出现,政党政治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资产阶级政党有本质区别。

  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

  13、革命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主要体现在:思想领导方面、政治领导方面、组织领导方面。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思想领导方面、政治领导方面、组织领导方面。

  第八章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进步、最美好的社会制度,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全部社会历史的特质基础。

  只有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从而人类社会才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人们的科技水平极大提高而实现的,从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这是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根本保证。

  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集中表现,就在于新社会制度能够创造出比以往社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2、“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不只是一个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而且是一个集中体现着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原则标志。

  3、产主义社会,由于实现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即不存在公有制的多种形式,更不存在非公有制经济形式,而且社会各经济单位不具有由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的差别所引起的经济利益关系的差别。

  4、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消灭阶级,首先是指消灭剥削和被剥削阶级的差别与对立。

  社会阶级的消灭是以生产高度发展的阶段为前提的。

  5、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统治工具。恩格斯指出:“国家不是‘被废除’的,它是自行消亡的。”

  6、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表现在多方面:人们树立了高度自觉的劳动态度,遵守社会纪律,团结互助,诚实友爱;人们既摆脱了封建的、保守的思想观念的束缚,树立了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人们不拿报酬地为公共利益工作成为普遍现象。

  7、马克思甚至还强调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共产主义社会之所以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由于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具备了实现了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一,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第二,人们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旧式分工完全消失,人们从它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可以根据个人的意愿和社会需要来自由选择职业和变换工作,为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第三,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第四,人们完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8、全人类彻底解放包含着深刻和丰富的内容。一是人类从自然界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摆脱盲目自然力的支配,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二是人类从旧的社会关系束缚下解放出来,摆脱一切剥削压迫和旧式分工的束缚,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三是人类从剥削阶级的思想观念下解放出来,摆脱传统观念和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成为社会意识的主人。

  9、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了主客观条件,即物质条件——社会化大生产。社会条件——现代无产阶级,精神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实现全人类彻底解放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社会。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预见到,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在其发展进程中,将经历低级和高级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为社会主义社会,第二阶段和高级阶段为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同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并不是各自独立的两个社会形态,它们具有如下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二者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二者的生产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二者在公有制范围内的产品分配,都按照有利于社会发展和实现劳动人民利益的原则进行;二者都要消灭剥削制度,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他们之间的本质关系是平等和谐、互助合作的关系;二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集体主义为意识形态的核心。

  10、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长期过程:(1)实现共产主义要在实践中长期探索。(2)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的过渡要经历长期的实践过程。(3)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共产主义需经更长的实践过程。

  11、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1)社会主义社会是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2)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12、实现共产主义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概括地说就是:(1)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技术基础;(2)全体社会成员的文体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极大提高;(3)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极大提高;(4)建立起同高度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5)消灭旧的社会分工特别是三大差别,造就出体力和智力全面发展的新人;(6)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自行消亡。

  13、社会理想是人们对社会制度和社会面貌的预见和期望。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归宿,是凝聚一切进步社会力量、推动社会不断前进的精神航标。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和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

  当代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在于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坚定不移地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

【篇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总结和每章重点总结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是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时间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重视事实,抓住“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实事求是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么一句初听生疏,深究却陌生的话,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曾一度深深的影响了我。大家都在说“大学生眼高手低”或“大学生能力不行”等的话,大一刚入学时听到这些话,我是很不服气。但经过一个学期的大学生活,我觉得,如果再按现在这种方式生活下去,我们比“眼高手低”和“能力不行”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我根据实际情况,一方面现在努力学习。一方面也试图通过前辈的经验为自己制定以后的一些计划。虽然现在的计划实施遭到挫折,但是只要我“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一切的艰难困阻也不过是我化之为动力的有利因素罢了。

  二、事物的对立统一

  首先,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其客观性和普遍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断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是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些事物存在的客观本质。而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其次,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辨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和显然,自觉坚持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和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存在事物的矛盾就存在解决矛盾的方法。目前在我们学生的大学生活中,最为突出的矛盾人际关系和就业问题。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同宿舍的同学可能来自五湖四海,大家有着不同的文化和习惯(其实我觉得,当我们走上社会后,这个问题的体现将更为突出),因此人际关系的融洽就存在一定的阻碍。但是,当我们认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产生这种阻碍的原因,我们就应当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另外的这个就业问题,也是同学,学校,家长乃至企业所关心的问题,我觉得其解决所需的时间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思想活跃,人脉好,时机对,很可能造就一个成功人士。这一问题是社会的问题,是国家发展的关键,社会在关注,并将持续。

  三、真理与价值的辨证统一

  从真理的本性上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做这种检验,就要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判定它是不是真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从实践的特点上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显示性的特点。就是说,人们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表为客观的事实。

  而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实践的真理尺度是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实践的价值尺度是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内容。

【篇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总结和每章重点总结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是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时间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重视事实,抓住“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实事求是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么一句初听生疏,深究却陌生的话,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曾一度深深的影响了我。大家都在说“大学生眼高手低”或“大学生能力不行”等的话,大一刚入学时听到这些话,我是很不服气。但经过一个学期的大学生活,我觉得,如果再按现在这种方式生活下去,我们比“眼高手低”和“能力不行”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我根据实际情况,一方面现在努力学习。一方面也试图通过前辈的经验为自己制定以后的一些计划。虽然现在的计划实施遭到挫折,但是只要我“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一切的艰难困阻也不过是我化之为动力的有利因素罢了。

  二、事物的对立统一

  首先,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其客观性和普遍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断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是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些事物存在的客观本质。而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其次,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辨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和显然,自觉坚持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和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存在事物的矛盾就存在解决矛盾的方法。目前在我们学生的大学生活中,最为突出的矛盾人际关系和就业问题。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同宿舍的同学可能来自五湖四海,大家有着不同的文化和习惯(其实我觉得,当我们走上社会后,这个问题的体现将更为突出),因此人际关系的融洽就存在一定的阻碍。但是,当我们认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产生这种阻碍的原因,我们就应当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另外的这个就业问题,也是同学,学校,家长乃至企业所关心的问题,我觉得其解决所需的时间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思想活跃,人脉好,时机对,很可能造就一个成功人士。这一问题是社会的问题,是国家发展的关键,社会在关注,并将持续。

  三、真理与价值的辨证统一

  从真理的本性上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做这种检验,就要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判定它是不是真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从实践的特点上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显示性的特点。就是说,人们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表为客观的事实。

  而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实践的真理尺度是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实践的价值尺度是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内容。

【篇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总结和每章重点总结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和三个理论来源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法英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罗伯特·欧文)合理成分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物质定义及其意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存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成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a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这就是说,事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处于运动之中b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的状态c 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简述实践的特点及基本形式特点: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总之,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试用世界物质统一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任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所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特点:a.联系具有客观性。b.联系具有普遍性。c.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的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发展的原因:内在矛盾性)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如何理解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的关系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的作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取得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简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A.量变和质变的区别: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是度的范围内的延续和渐进。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事物根本性质的、显著的突变,是原有度的连续和渐进的中断。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状态,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的范围。B.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首先,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其次,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最后,量变和质变可以相互转化质变会引起新的量变简述辨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和方法论意义基本内容: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方法论意义:辩证否定观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试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前进性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每一周期都是开放的,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商,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这表明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二十螺旋式上升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简述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求;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并说明割裂二者的统一在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会导致的错误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试述认识的本质及掌握认识本质的理论意义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理论意义: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义怀疑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试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辨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1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2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辨证转化的。总而言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从“静态”上看,即从它们的相互渗透上看,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动态”上看,即从真理的发展上看,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又表现为一个过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的辨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辩证统一的试述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及其现实意义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现实意义: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可能一次完成。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实践,总是具体地表现为无数个别的、历史性的实践活动。任何具体的实践活动对于真理的检验作用,都会由于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而表现出某种相对性、有限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辨证统一为前提的;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辨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做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简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辨证关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是辨证统一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的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的认识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是大的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的根本途径简述认识发展的总规律以及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之间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表明,这个统一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系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简述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矛盾运动规律:从内容看: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第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从过程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性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规律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矛盾运动:第一,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都会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第二,在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矛盾更为复杂,主要表现在: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同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未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新旧上层建筑之间、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等。第三,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一般是适应的;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则是不适应的,其矛盾则变为对抗性的、全局性的矛盾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如何理解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1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当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化时,即当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维护旧的生产关系的反动阶级,必然同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形成尖锐的对抗。这时,只有通过先进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革命斗争,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才能建立新的社会形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前进。第二,阶级斗争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被剥削阶级反对剥削阶级的斗争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剥削阶级的统治,迫使反动统治阶级作出某些让步,不得不调整某些经济关系和政策,使社会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从而或多或少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何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A、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首先,对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B、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地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

  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一种情形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另一种情形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非都能使人们摆脱贫困,并非都能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科学技术有时“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们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实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2)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课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一方面是一般的抽象活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重性试述价值量的决定1)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是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生产每件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就越大。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3)相同的劳动时间里,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作用: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如何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

  ;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试述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1)劳动力商品形成条件的特殊性⒈劳动者是自由人⒉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2)劳动力商品价值构成的特殊性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4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即劳动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构成和数量因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历史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3)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劳动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它本身不是商品,劳动力商品具有能创造比自身价值大的价值的特点试述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2)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此外,资本家还通过提高劳动强度的办法来增加绝对剩余价值。3)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通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如何理解资本的本质及其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1)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形态的生产关系,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可以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起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她原有的价值量。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区的,而是有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这其中包括相当于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2)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简述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三种职能形式和正常循环的两个条件三个阶段:第一,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属于商品的流通过程;第二,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第三,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三种职能形式:购买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生产阶段,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售卖阶段,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两个条件: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及其客观必然性1)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2)资本积累必然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也是资本社会事业现象产生的根源简述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与相对过剩人口的关系A、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资本的有机构成B、在生产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金额资本总额的扩大,在自然形式上,每个劳动力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在价值形式上不变资本部分日益增多,可变资本在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从而资本有机构成得以不断提高。C、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由于可变资本的相对量的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其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试述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1)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同时要求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否则社会再生产就会停顿,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威胁。所以,使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以使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2)社会总产品在实物上得到替换,在价值上实现补偿,客观上就要求两大部类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既要满足本部类对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补偿,也要保证两大部类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求。消费资料的生产则既要满足两大部类劳动者的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也要满足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的消费资料的需求。上述比例不只是总量上的比例,还是结构上的比例。只有两大部类的生产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结构上保持一定的比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才能正常实现,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试述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关系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性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达到尖锐化程度时,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引发了经济危机。而经济危机的爆发,是企业纷纷倒闭,生产大大下降,从而是供求矛盾得到缓解,逐步度过经济危机金融资本是如何形成的?金融寡头如何实现其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1)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密切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2)a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b金融寡头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来实现的c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等方式对政府政策施加影响,并通过掌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科学教育、文化体育等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以左右国家的内政外交及社会生活。3)金融寡头在掌握了经济上的控制权后,又在政治上进一步控制上层建筑,利用政权的力量来加强其统治地位简述垄断和竞争的关系1)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而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2)原因:a.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b.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c.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3)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及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剧烈的竞争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主要形式及其实质作用: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资产阶级国家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代表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调节经济过程和经济活动,这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3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4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工业、商业、通信及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改观,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形式: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实质: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候驾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动因:1科学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2跨国公司的发展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后果:

  A积极:1、经济全球化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2、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3、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4、发展中国家还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B消极: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2、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3、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4、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的依赖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53、当代资本主义有哪些新变化?如何认识其原因和实质?P198-201/P202-203/P203-204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5、政治制度的变化

  原因: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3、社会主义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质:1、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2、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54、简述空想社会主义的缺陷。P213-214

  1)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2)空想主义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3)空想主义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55、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依据是什么?P216-217

  以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为依据的。

  56、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229-231

  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第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第三,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第四,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第六,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57、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P236-237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总之,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是一个真理。

  58、简述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P242-246

  第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第三,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第四,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第五,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59、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哪些?P255-262

  第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第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第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60、为什么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P268-270

  1)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高级阶段是建立在低级阶段基础上的,没有低级阶段的发展,也不会有高级阶段的到来。为了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试图越过社会主义阶段而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试图人为地缩短社会主义时期,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超越社会主义充分发展阶段,也是有害的。不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就不会到达共产主义,失掉了现在也就没有了未来。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的不同,建设社会注意的具体道路也会有所不同,进入社会主义时期的国家和民族,应该以具有自身特点的方式逐步向共产主义方向迈进。当代中国应当走符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经过长期的探索,我们已经找到了这条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本文来源:https://www.chinawenwang.com/shiyong/160271.html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总结和每章重点总结【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文章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语文
美文
作文
文学
古诗文
实用文
试题
教案
课件
素材
电子课本
百科

copyright 2016-2018 文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5527号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