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语文 > 教学反思 > 高中政治课程教学效果与策略三篇

高中政治课程教学效果与策略三篇

时间:2020-06-22   来源:教学反思   点击:   投诉建议

【www.chinawenwang.com--教学反思】

  正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对于思想政治理论和主张的认同感和共鸣感不足,这是困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难题。中国文库网为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课程教学效果与策略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中政治课程教学效果与策略一

  摘要:提升教学效果使教学保持高效,是每一个教师毕生都在追求的课堂教学的目标。特别是在高中学段,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对学生的影响意义重大。高中学段的学生面临的是他们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只有在这次考试中学生拔得头筹,学生才会实现他们梦寐以求的大学梦,才可以打开实现他们人生价值的大门。但是,高中政治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是缺乏必要的学习兴趣的,因为政治是文科学生的考试科目,所以部分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导致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低下。

  关键词:提升;高中政治;教学效果;策略

  我们知道,政治学科的教学并不仅仅是为了学生能在高考中有一个理想的分数,政治学科也不仅是学生敲开大学之门的一种工具,而是希望通过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哲学思想和思辨能力以及敏锐的政治嗅觉,帮助学生提升正确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具有较强的政治洞察能力,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1]。因此,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行为来刺激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抛开高考这个枷锁的限制,以提高自身能力为目的进行学习活动。只有学生意识到学习会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发展,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的提高教学成效的教学目标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因为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的共同活动,如果只有一方的努力,只有教师知识的输出而学生关闭了接收的闸门,那么教师的所有努力也会成为虚无。因此,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从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出发开展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成效。

  一、让学生用心走入高中政治课堂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知识学习的主体,其本身的学习劲头对学习效果有决定性的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是促进学习结果高效的手段之一,因此在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取向引导学生进行政治内容的学习。比如,在学习《影响价格的因素》这一内容时,教师的教学以学生熟悉的物品的价格波动为教学切入点,让学生将自己知道的价格波动的物品分门别类地列举出来,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交流,讨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物品价格的波动。接着,我再引导学生学习课程内容,利用文本中有关商品价值的理论性基础知识去解释为什么商品的价格不会固定不变的道理。学生通过学习明白了价格的波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正常现象,商品价值不但是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也受到商品生产成本以及利税的影响,所以说商品的价值不会固定不变。当外在条件相同时,需求量大于生产量时,价格会升高,当需求量小于生产量时,价格会降低。价格的涨落虽然在不断变化,但并不违反价值规律。教师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入手,进行政治理论的探析,可以降低学生对政治学习的排斥心理,使学生更快更高效地进入到学习的情境之中,提升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使学生在无形中增强了成就感,给学生提供了展示其才华的机会,学生又怎么能不积极地投入到对政治内容的学习当中去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提高高中政治学科教学成效的目标。教师围绕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开展教学活动,一方面可以将高深的政治理论平常化打消学生的学习顾虑,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熟悉的事例进行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经验和知识相融合,实现知识的正迁移,从而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2]。

  二、利用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的实质是师生之间双向交流的一个过程。课堂教学如果只是教师一个人在表演,学生作为观众无动于衷,相信教师的表演激情也会荡然无存。因此,教师要想办法将学生带入到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表演,学生才能在参与的过程中对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才能避免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问题促进学生参与意识的提升。在课堂学习中,问题一直是教师调动学生参与性的有力武器。同时,问题也是学生反馈的一种方式,教师通过问题能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学生在互动过程中也能暴露出自己思维和认知,这对于教师的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教师可以在互动过程中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教学能够更好地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提升。例如,在学习《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对学生对民主选举这一流程的操作做一个简单的调查。通过调查,教师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民主选举茫然无知。根据这种情况,教师创设一个逼真的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民主选举的过程。通过实际的演练,学生熟悉了民主选举的操作流程,但是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学生仍然懵懵懂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一方面将学生提出的相关的问题进行整理,然后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会对自己的观点旁征博引达成共识。这样的学习,虽然教师没有滔滔不绝、长篇大论地进行讲解,但是学生通过和教师的有效互动、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动,使政治学科的知识以融会贯通的方式融入到了自己的知识里面,实现了教学高效的教学目标[3]。

  三、利用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行为

  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都设有教学预案,有的教师在教学时完全依照教学预案进行机械的教学活动,不顾及学生的学习状态。这样的课堂情形是教师在台上兴致勃勃地讲,学生在课桌上无精打采地听。这样的学习没有真正进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也仅仅停留在知识的表面,不能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过程不能完全依照教师的预案按部就班地进行,要通过课堂提问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要根据学生问题的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以便使自己的教学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效果提升的目的。学生反馈的方式很多,既可以利用课堂提问进行反馈,也可以利用下课前几分钟小测的方式进行反馈了解。教师通过小测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地判断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及时查漏补缺,使学生减少知识的遗漏,保证知识链的完整。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才会得到保证,才能实现高效教学的目的。

  四、结束语

  对于学生来说,每一堂课的课堂学习都十分重要。因为学生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只有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应该掌握的知识,学生才不用在课下再花大气里去学习,可以说课堂教学中优质的教学效果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使得高中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以喘息休整。因此,在高中教学中,教教学探讨师要采用多种方法使得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静.浅谈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2014.

  [2]王成玉.浅析高中政治课程教学的创新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

  [3]王彩华.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策略[J].法制与社会,2010.

  作者:杜鹃 单位:重庆市巫山大昌中学校

  高中政治课程教学效果与策略二

  课本是学生学习、阅读的根本,是高考题目答案的依据。“学生的智力发展,则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课本阅读能力,不仅对学生当前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利,对学生的高考有利,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终身发展也很有利。学生应该充分使用好政治课本这个“本本”,在政治课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阅读政治课本的能力,学会阅读、理解政治课本知识的策略和方法。

  1、划分句子成分——全面地把握概念。

  许多政治名词概念,表面看好象很复杂,但只要我们运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就能迅速地、准确地、全面地加以理解。

  2、区分易混词——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俗话说:“一字值千金”,所以“读书须仔细”。这些年高考的选择题和辨析题,有些题目就是在某些易混词上做文章,用来检查学生是否对知识准确地掌握。

  3、抓住近义词——培养信息转换能力。

  信息转换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都有一些材料题,要求阅读后完成一定的题目。这种题就属于检测信息转换能力的题目。在这种题目中,往往有一些通俗的词语,其实就对应着我们高中三个年级的政治课本中的政治名词概念。重点、中心、关键、首要,这四个名词与“主要矛盾”就是“近义词”;主流、大局、方向,这三个名词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近义词”……在教学中,对于这些近义词,我们可以在课本上做好旁批,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4、注意对应词——学得灵活。

  “主要”对应“次要”、“现象”对应“本质”、“物质”对应“意识”、“主观”对应“客观”、“正确”对应“错误”……我们首先就应该充分注意教材在表述中的对应词,在课本上做好批注。这样,就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的目的。

  5、重读关键词——抓住知识重点。

  所谓“关键词”,就是指课文中寓意深刻,能突出地揭示概念、原理的本质属性或特征的一些词语。最、首要、前提、基础、基本、关键、核心、主要、主导、实质、本质、根本、根源、标志、目标、目的、原则、源泉、决定、第一,等等,就属于“关键词”。

  教材中的关键词是很多的,它们在课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在学习中,我们可以采用在课本上对关键词划上点、线、圈、勾等着重号,或用彩色把关键词加以突出。

  6、寻找反义词——正确理解知识点。

  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学会从对立面去观察事物,能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准确。专家在编写教材时,为了对概念、观点、原理等进行准确的表达,一般都是使用一些精确的词语。我们在阅读时,应该使用反义词的方法,准确地理解课本中的知识点、观点和原理,进而培养辩证思维。

  7、重视“引言”——注意前后两课之间的联系。

  现行政治课教材,每一课都有一个引言。这个引言,既概括了该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也言简意赅地点拨了该课与前一个课之间的有机联系。重视引言,能帮助我们在宏观上把握知识板块之间的联系,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8、板书标题——使学习“纲举目张”。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抓住标题,就统领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单元)有课(单元)的标题,节有节的标题,框有框的标题。抓住各种标题,就把握了课本内容最主要的东西。把各种标题“串”起来,就能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因此,在学习中,不能忽视各种标题,最好用彩色把各种标题加以突出。在学习、复习时,把各种标题“串”起来,既能对知识起统领作用,又能把知识梳理清楚,还能训练思维和叙述的条理性。

  9、区别字体——吃透知识点。

  现行政治课教材,在编写体例上,有三种字体:黑体字、宋体字和小字。黑体字是重点。宋体字是黑体字的延伸,它与黑体字一起构成了课本的正文。小字是对重点和正文的补充说明,它与旁边的名言警句、语录、谚语等一起对重点知识起辅助作用。阅读时,我们既要区别不同字体的字的作用,又要把它们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这样,既能熟悉教材,又能激活思维,从而把知识点吃透。

  高中政治课程教学效果与策略三

  先进的教学理念要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体现出来,而教学理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学方式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新课程改革中,在丘广辉主持人的领导下,教研组秉承“立足教研,服务教研”的理念,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为一线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教学实践提供了示范、交流、研究的平台,同时也让我们青年教师树立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改革高中教学方式、方法。下面我就对高中政治教学反思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传统的高中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满四十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和消化时间,这种教学方式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从而失去学习政治的兴趣。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改革高中政治课教学方式和方法,而要改革政治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封闭、单项、机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所以,我认为,高中政治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努力做到:

  一、把握时代脉搏 使政治课永远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

  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的政治课除了一味的说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多年的尝试 我认为时事政治教育可以水乳交融地“化”时政知识于政治课的基本观点和原理之中,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如2004年安徽劣质奶粉坑害儿童事件的曝光,我国海尔集团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为“世界具有影响力的100品牌之一”,可引入必修一《经济生活》的教学中说明有关的理论观点,同样必修二《政治生活》的有关例子也可随手拈得,闹得沸沸扬扬的联合国改革,我国进行的轰轰烈烈的党的先进性教育,只要我们有心,具有时代性的例子比比皆是。与此同时 还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联系、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 轻松愉快地形成对书本知识的综合、迁移、拓宽和加深 从而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使“理论联系实际”的朴素真理不只是漂亮的装饰 而真正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二、以学生为主体 实施开放式教学

  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因其呆板、僵滞而早已明日黄花。必须不断地探索并采用符合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强调师生共同活动克服教师为中心的倾向,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致,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从而使双方真正领略愉快教学的美学价值。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中,我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辩论赛。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实际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让学生在辩论中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观点。

  (二)专题讨论。活动的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结合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共同探讨,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哲学、政治、文化的基本原理分析。师生双方通过平等探讨、畅所欲言、沟通思想,从而就某一问题达成正确认识,澄清模糊认识 纠正错误认识。如在学因果联系的时候,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克隆技术将会把人类带往何处”,让学生在对克隆技术利弊的分析中,潜移默化的树立了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和把握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预见性,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质疑导思激活思维

  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有许多看似浅显明白的道理,学生未真正领会。教师可以用恰当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他们于“无疑”处生“疑难”,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使思维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当然 教师的“问题”要提得准确,有一定的难度,又能使学生感兴趣。例如讲到《政治生活》中“我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时,提出“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是否允许信教”的问题;当讲到《经济生活》中“我国经济建设遇到资金困难的问题”时,引出“能否靠多发行人民币来解决”的疑问。让学生在分析中有分歧,而教师则进行引导,从而让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教师要不断进步,就要不断反思、反省。我们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一名青年政治教师,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而学校所创立的丘广辉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了名师教学示范和辐射作用,让我们青年教师多听骨干教师的示范课、专题讲座、通过教学研讨等形式,促进我们的专业成长,更让我们在教学中有了更深的反思,从而不断探索,力争使自己的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本文来源:https://www.chinawenwang.com/yuwen/140997.html


《高中政治课程教学效果与策略三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文章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语文
美文
作文
文学
古诗文
实用文
试题
教案
课件
素材
电子课本
百科

copyright 2016-2018 文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5527号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