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实用文 > 文秘资料 >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时间:2021-04-29   来源:文秘资料   点击:   投诉建议

【www.chinawenwang.com--文秘资料】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乡村发展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以下是中国文库网-教育资源网分享的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和基石。加强乡村人才建设,不仅要盘活农村存量人力资本实施就地取“才”,还要打通人才要素融入乡村振兴建设的渠道实施多方聚才。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这意味着需要引导更多资本、技术、人才要素流向农业农村,打破传统以家庭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进行组织创新,实行规模化种植,发展三产融合等。所以,乡村振兴需要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业产业人才,一批具有开拓精神且懂市场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人才、一批从事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与推广的农业科技人才、一批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农民技术骨干和一批专业性很强的农村经纪人队伍与电商人才。

  “乡村宜居宜业”的实现需要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维护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一批具有绿色发展理念、掌握绿色生产技能、具有环境治理专业知识、善于经营绿色农业产业链的绿色农业带头人。

  “生活富裕”的战略目标是指要让老乡们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拥有更多获得感。随着农民收入增加,农民在物质生活方面的水平将逐渐提升,对教育和医疗服务方面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对能够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教育、医疗健康、物质消费等需求的乡村教师、乡村医生、乡村物流等服务业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也将越来越大。

  总之,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的数量和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实现乡村振兴需要高素质人才储备与供给。

  城市化进程加快让农村人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不断流向城市,流向非农领域,导致乡村出现“人才荒”现象。乡村教育、科技、医疗、文化和管理人才都普遍短缺。新型职业农民虽有所增长,但仍然满足不了农村发展的需求,既懂现代农业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匮乏。据《河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河南省内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学历,占比58.6%。近年来农业劳动力数量呈逐年减少趋势,农民兼业现象普遍存在,大龄甚至老龄人口成为务农主力、留守女性增加,综合素质整体偏低,这样的劳动力素质从思想观念、技术水平到适应市场的能力都和振兴乡村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

  河南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解决乡村人才短缺问题。那么,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从哪里来?

  首先,要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做好乡村人才培养工作。一是着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这是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政府需要建立健全农业职业培训体系,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力度。要把具有较高的农业科技水平、较强的市场经营能力、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农兴农情怀作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目标。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应该就地取“才”,培养造就本土人才是缓解农村人才总量不足的直接路径。要把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务农农民作为培训提高的对象,把到农村创业兴业的返乡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员等作为吸引发展的对象。要创新培养机制、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切实增强培养效果。培育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农场主、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和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进一步优化新型职业农民人才队伍。二是要大力挖掘乡村各类能工巧匠、传统技艺传承人,继续加强培养,不断提高其技艺水平,还要加强乡村其他各类实用人才的培养,以适应乡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三是要大力发展乡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切实全面提升乡村未来劳动力的素质和能力,为乡村振兴打好坚实的人才基础。

  其次乡村振兴还必须采用多方聚才的方式,鼓励引导城镇各界人才投身乡村。通过各种方式吸引支持企业家、专家学者、医生教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下乡,特别要注重发挥乡贤的作用。不仅要以乡情乡愁为纽带用感情留人,更要以事业聚人。各地需因地制宜,从本地资源和区位特点出发,编制适合回乡人员投资和建设的项目,为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鼓励人才领办创办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有条件的地区还可推动乡镇农业示范园和工业园区建设,吸引返乡人员进入园区投资兴业,调动他们的创业热情,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

  营造良好的人才生存环境。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农业的发展环境不利于吸引、培育、发展优秀的“三农”人才。一方面,农村产业发展环境不佳,营商环境不优,就业平台较低,交通网、能源网、社会服务网建设滞后;另一方面,农村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要让乡村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必须营造良好的人才生存环境。一方面各地可以乡村振兴的相关人才制度供给为切入点,逐步建立健全“三农”人才的培养、管理、激励、保障机制,推动形成乡村人才振兴长效制度体系,为人才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另一方面需要建设宜居乡村,使乡村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生活条件,让乡村成为居民享受现代化发展成果的家园,干事创业的基地。这样的乡村对人才就会具有吸引力,乡村就会充满发展活力。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做好2020年“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必须持续加力,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将人才引入乡村、留在乡村,脱贫成果才能巩固,乡村振兴才有底气。

  广开门路“引”。“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乡土人才出生于乡村、成长于乡土、工作在基层,对乡村振兴的愿望更强烈、对脚下的土地更熟悉、对群众的感情更浓厚。通过“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东西部人才扶贫协作”、“能人返乡创业”等方式,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和创业能人到乡村工作和创业,不断增强其成就感、归属感、自豪感,为乡村振兴提供“源头活水”。

  任人唯贤“选”。“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党支部书记是一个村的“首席代表”,代表着一个村发展的方向、发展的思维、发展的质量,选好一名群众拥护、信任,有担当的村党支部书记对于乡村振兴至关重要。把村党支部队伍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奠基工程、动力引擎来抓,不断完善乡土人才选拔机制,在基层一线发现并选拔优秀人才,特别是把那些有富民强村本领的“强人”选上来,强化村干部能力学习主动性,让这些人才带领我们的村民富起来,让我们的乡村振兴起来。

  多措并举“育”。通过外出培训、上挂锻炼、跟班学习等多种方式,为乡村干部提供多种培训锻炼的机会,切实解决一些乡村干部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农村干部科学谋划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着力打造一支群众信任、信念坚定、作风过硬、清正廉洁的乡村干部队伍。不断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扶持、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乡村工匠、文化人才和非遗传承人等。

  不拘一格“用”。田间地头是乡村干部的“练兵场”。健全和完善人才使用机制,注重在基层一线培养、磨练和重用人才。全面激活乡村潜在人才资源,树立“有用就是人才、人才就在身边”新理念。将乡村打造成为“孵化”人才的基地,鼓励和选派更多年轻干部投身于农村广阔天地。

  做好保障“留”。乡村工作环境较为辛苦,各项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要想真正留住优秀人才在乡村工作,强化岗位晋升、工资福利等激励保障措施,打好“待遇牌”做到事业留人、待遇诱人,为人才扎根基层解决“后顾之忧”,让人才在基层“劳有所得、干有所值”;打好“乡情牌”做到感情留人、乡情动人,以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性化管理,让他们专注于乡村建设,确保其事业上有干头、干事上有劲头、干成事有盼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只有将人才引进来、留下来、育出来,才能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全面振兴。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总书记指出的乡村振兴五个具体路径中,人才振兴占据重要地位。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每一个方面,都离不开人才的重要作用。

  在产业兴旺方面,最重要的人才,是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农业职业经理人)、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电商人才。

  农业经营管理人才,是产业兴旺最迫切需要的人才。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突出矛盾,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小生产是我国国情所决定的,大市场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所决定的。为了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就需要进行各种方式的农业组织创新,包括新型合作社、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一二三产业融合、公司+农户、公司+基地等。所有这些新型组织方式,本质上都是土地、资本、技术、管理的高级结合方式。而其中起到启动、协调、推动作用的,是经营管理人才。农业经营管理人才,要求视野开阔,有独到的眼光,去认识、开发和配置资源,成功地创业;要求关注党的三农大政,深刻领会政策文件精神;要求能够把握市场规律和行情趋势;更要求有高度的三农情怀,爱农业,懂农业。现在说的农业职业经理人,也属于这类经营管理人才。

  新型职业农民,其主要特征,就是总书记定义的“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应是以农业为主业,生产水平高,并且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农业收入应占其收入的90%以上。这将是现代农业的生产者主体。

  农业科技人才,包括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人才和提供科技支撑的科研人员。从大田种植业,到园艺业,到畜产养殖业,到各种特殊产品的种植和养殖业,到乡村休闲观光旅游业,都离不开科技的作用。农业科研人才,主要集中在农业高校和农业研究院所。他们人数不多,但作用巨大:不断研发、引进和提供新的技术,为一线的技术应用人才,提供源头性的新技术支撑。

  农村电商人才,也是亟须的特殊人才。农村电商,既是一种新业态,也是整个农村产业兴旺的新的支撑力量。农村电商人才,既要懂电商,更要懂农业和农产品,懂得农产品市场经营。

  在生态宜居方面,最重要的人才,是环境治理人才和景观设计人才。实现生态宜居,关键是两个方面:一是让环境更干净,需要处理治理好粪污、污水和垃圾;二是让环境更美丽,需要在生态景观、建筑景观、人文景观方面,有更好的设计和建设。相应地,这两个方面的人才,必不可少。

  在乡风文明方面,最重要的人才,是文化传播人才。实现乡风文明的关键,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深入人心,落实到每个人的行动上。这需要用有效的文化传播方式,进行熏陶培养。

  在治理有效方面,最重要的人才,是乡村管理人才。其中的核心,是村支委和村委会干部队伍。尤其是主要负责人,要具备较好的自治、法治、德治觉悟和能力。

  在生活富裕方面,最重要的人才,是教育方面和医疗方面的人才。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农民在物质生活方面的水平不断提高,对教育和医疗服务方面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对农村教师和农村医生服务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农村是整个社会的一个部分,所需要的各个方面的人才类型很多。以上十个方面的人才,应该是最主要的和最基本的。其中有些人才,是要根植于农业农村内部,而另外一些人才,则不可能来自于农业农村内部,而主要是来自于农业农村外部的支持,例如科研人员、环境治理人员、景观设计人员等。

  各地人才振兴面临着一些共性的挑战,主要包括:农村人口的基础教育水平较低,缺乏人才成长的基础;大部分受过较高水平教育的青壮年,都外出到城市中去务工了;农村的生活设施条件总体较差,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不大,等等。

  人才振兴,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目前,尽管仍然有很多挑战,但比起以前,已经有不少明显的向好势头。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都是非常重要的有利因素。

  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振兴,涉及到诸多方面。其中最关键的,是人才的引进、使用、培养和激励。

  在引进人才方面,要不拘一格,重在实效;不求所有,但求可用。从国内外引进人才,应不拘某一具体形式。能够全职引进,自然最好;柔性引进(每年几个月的兼职性聘任),也是适当的形式;就某个具体项目或者某项具体工作,例如进行县域的产业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临时性聘请外部专家,可能更是常见的有效方式。关键是引进和利用外部智力,对乡村振兴进行强力推动。引进人才,本质上是对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的引进,是让外部智力为各地乡村振兴的实践服务。通过引进人才,也能够带动和培育本土人才。

  在使用人才方面,要人尽其能,提供平台;用其所长,宽松包容。尤其是各种专业人才,通常个性特点较强,对他们,不能求全责备,而是要创造和提供宽松的氛围,尽可能让他们充分发挥出做好事业的潜能。

  在培养人才方面,要突出重点,长短结合。近期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致富带头人)、职业农民、村干部,是引领性强、带动力大、需求量多、作用期长的三类关键性人才,应着力强化工作力度。培训的选择对象人群,重点应是涉农企业管理人员、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等。一方面,在农村人群中,他们的视野更宽阔,思路更灵活;另一方面,同来自城市的人比较,他们对基层的实际更熟悉,对三农的情怀更深厚。人才培育,尤其是企业经营人才(创业人才),要有广种薄收思维,不能急功近利;要努力提供宽松的人才成长政策环境,提供宽阔的培养培训平台,并且结合着实践进行培养扶持。

  在激励方面,要市场激励和政策激励相结合。要努力按照人才对社会的贡献,提供酬劳。要特别尊重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重大作用和重要贡献,依法依规,切实保护好人才智力劳动的合法所得。在本质上,这也是最重要的保护人才措施。

本文来源:https://www.chinawenwang.com/shiyong/147292.html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文章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语文
美文
作文
文学
古诗文
实用文
试题
教案
课件
素材
电子课本
百科

copyright 2016-2018 文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5527号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