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实用文 > 工作计划 > 防疫期间学校开学门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制度

防疫期间学校开学门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制度

时间:2020-05-28   来源:工作计划   点击:   投诉建议

【www.chinawenwang.com--工作计划】

  为切实保护门岗执勤人员及申请进入校园管控区域人员,严防疫情输入和交叉感染,特制定本规范。中国文库网为大家带来的防疫期间学校开学门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制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防疫期间学校开学门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制度

  为切实做好防控,确保春季开学工作平稳有序,根据上级有关新 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要求,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落实门禁措施

  1. 做好疫情防控宣传与引导。学校大门电子屏交替播放疫情防控 宣传标语及教育部“五个一律”禁令(未经学校批准学生一律不准返校,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门,师生进入校门一律核验身份和检 测休温,对发烧咳嗽者一律实行医学隔离观察,不服从管理者一律严 肃处理),切实提高户大师生疫情防控意识。

  2. 落实好门卫值班值守制度。学校要加强校门安全保卫力量,校 门突发事情按照学校《新冠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执行处 理,严格落实门卫24小时值班制度。学校全体保安人员须经流行病学 检查合格后,方可上岗。值班保安须穿制服、佩戴红袖章并携持必要 的安保器械,加强对校门及周边的巡查管控。

  3. 加强开学期间的体温检测秩序维护。疫情管控期间,在校门口 设置学生入校体温检测专门通道或体温检测区域,安排人员对入校 师生进行体温检测,同时应合理安排力量维护现场秩序,坚决制止体 温异常人员进入校园。

  4. 完善门卫安全防控物资保障。学校要按《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规范(试行)》标准配备防卫器械。门卫值班室须增配体温监测 系统、消毒液和一定数量的口罩,并且对大门栏杆、过道、门把扶手 等重要区域和部位进行定时消毒。

  二、 严格校门管理

  1. 开学前,学校加强社区等部门沟通,了解校园周边疫情人员基 本情况,并配合郭镇派出所开展联防联控,严防出现特殊人群冲击校园 事件。

  2. 在疫情控制期间,教育部严格执行“五统一”禁令,原则上不 允许外来人员或车辆进入学校。因公确需进入校园的,值班保安应 向校领导报告并确认人员应通过体温测试,车辆消毒并登记后方可放行••

  3. 上下学时段,严格落实平安护学要求,原则上一个大门进出,科 学安排学生有序入校,错峰放学;学校安排值班领导、值班老师、值班 学生干部、保安等不少于5人,在校门门值班值守护学。

  三、 异常情况处置

  1. 凡发现体温监测界常人员,应立即隔离,同时向南湖新区疫情防 控指挥部和市教体局报告;对与体温异常者相距31.5米以内的师生进 行登记,专人守护在空旷地带或是临时隔离室,经医疗机构进行流行病 学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校园;对校门口主要通道、周边地方和隔离地区立即进行全面消毒。

  2. 对体温异常且不服学校管理强行闯入校园的师生和外来人员, 要果断控制并报警,对所接触人员进行登记,并落实14天隔离措施。

  对强行闯入者活动范围进行消毒处理。

  ****学校 2020年**月**日

  防疫期间学校开学门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制度

  按照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都教疫防指〔2020〕3 号【都江堰市教育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印发《都江堰市教育系统开学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门卫管理相关规定》的通知】现制定我校开学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门卫管理相关规定。

  一、门卫 24 小时在岗值守,关闭校门出入通道,任何人

  (疫情防控相关人员除外)不得进入校园。经学校批准可进入

  的人员必须进行登记,并佩戴口罩和接受体温测试。

  二、门卫佩戴口罩,每天进行 2 次体温测试并作记录。

  三、制定开学前新冠疫情防控校门出入登记表(见附件)。

  四、校门放置医用口罩、体表测温仪、医用酒精、含氯消

  毒制剂等卫生防疫物品,有条件的可放置防护隔离服。

  五、学校值班行政要妥善安排师生、家长的涉校事宜,不得在学校聚集。发现有发烧、咳嗽等症状和来自疫区或接触过高危人群的人员,立即联系社区进行处置并报告教育局。

  六、校门设置废弃口罩专用垃圾箱(需有内袋并加盖),按

  要求进行废弃口罩的处置,每日三次对校门区域进行消毒。所

  有校外车辆不得进入校园(包括学校行政和教师车辆),如确有需要进校,必须在进校前对车辆和设施也进行消毒。

  七、在校门张贴公告,全面暂停学校体育设施向居民开放。

  八、外来人员进入学校需登记身份证,检查体温,问明事由,经学校值班行政允许方能进入学校,非学校教职工车辆一律不得进入学校。

  九、本规定有效期至学校开学前,开学后另行制定相关规定。

  防疫期间学校开学门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制度

  一、工作人员上岗要求

  1.认真学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掌握学校最新防控要求。熟悉个人防护、消毒、体温检测等工作的流程和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

  2.建立门岗工作人员健康登记册,交接班时互测体温并登记。体温低于或等于37.2度,且无其他异常健康状况,穿好工作区服装、正确佩戴好口罩、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品后方可上岗工作。

  3.严格区分休息区和工作区,严禁将工作区物品带入休息区,严禁在工作区进饮、进食、吸烟。

  4.上岗前必须检查消毒制剂、体温测试仪器、防护手套、信息登记册等物品是否正常齐备。

  二、进校人员检查流程

  流程1:询问事由。

  与申请进校人员保持1米以上距离,问询申请进校门原因。属于允许进入的人员,执行下一流程;

  不属于允许进入的人员,一律劝离。

  流程2:检测体温。

  用红外测温仪对准申请进校人员额头或手腕,保持5厘米以上、10厘米以内的检测距离测量体温。体温小于37.3度为正常,可执行下一流程;

  体温等于或大于37.3度为异常,不允许进入校园,劝其离开。

  流程3:核查证件,登记信息。

  请申请进校人员出示学校发放的通行证或身份证件,交由戴有手套的工作人员登记其基本信息。登记结束后,证件归还申请进校人员。

  流程4:放行入校。

  核准放行,进校人员通过消毒带进入校园,工作人员提醒进校人员遵守学校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及其他校园管理规定。

  流程5:物品消毒。

  工作人员对接触过进校人员的物品进行单次消毒,准备下次使用。

  三、进校车辆检查流程

  流程1:询问事由。

  与申请进校车辆保持1米以上距离,问询驾驶员及每位乘客申请进校门原因。属于允许进入校园的人员,执行下一流程;

  不属于允许进入校园的人员,一律劝离。

  有多位人员的,不属于允许进入的人员不得进入校园,可下车在校门外等候。

  流程2:检测体温。

  对属于拟允许进入的人员,用红外测温仪对准申请进校人员额头或手腕,保持5厘米以上、10厘米以内的检测距离测量体温。体温小于37.3度为正常,可执行下一流程;

  体温等于或大 于37.3度为异常,不允许进入校园,劝其离开。

  流程3:核查证件,登记信息。

  请拟允许进入校园的人员出示学校发放的通行证或身份证件,交由戴有手套的工作人员登记其基本信息。登记结束后,证件归还申请进校人员。

  流程4:车辆消毒。

  对拟放行的车辆使用消毒液喷洒消毒,并提醒进校人员及车辆进入校园后,应遵守学校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及其他校园管理规定。

  流程5:放行入校。打开车闸,放行车辆。流程6:物品消毒。

  工作人员对接触过进校人员的物品进行单次消毒,准备下次使用。

  四、出校人员及车辆检查流程

  流程1:核实证件。

  出校人员和车辆需出示学校发放的通行证或身份证件,工作人员将证件信息与进校时的登记信息进行核对,信息一致,可执行下一个流程。假期留校的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必须出示学校出具的出校请假条,否则禁止出校门。

  流程2:检测体温。

  对允许出校的人员,用红外测温仪对准出校人员额头或手腕,保持5厘米以上、10厘米以内的检测距离测量体温。体温小于37.3度为正常;

  体温等于或大于37.3度为异常,提醒其按规定居家隔离或接受治疗,不得再进入校园。

  流程3:登记信息。

  登记出校人员姓名、证件、出校时间和体温等基本信息、。

  流程4:放行出校。

  五、工作人员离岗要求

  1.下班或因其他原因需要离岗进入休息区前,必须提前更换工作区服装,脱去防护手套,进行手部清洁消毒。

  2.每日定时对休息区、工作区进行环境消毒,对可重复使用的物品严格消毒并妥善保存,废弃的一次性物品置于指定回收处。

  3.下班前必须与接班人员做好各项交接工作。

  六、注意事项

  1.凡体温等于或高于37.3度或身体有其他不适者不允许上岗,必须按有关规定居家隔离或接受治疗。

  2.全体工作人员务必严格执行以上管理规定,同时加强自我防护。

  工作出现突发情况必须及时向学校报告。

本文来源:https://www.chinawenwang.com/shiyong/138741.html


《防疫期间学校开学门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制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文章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语文
美文
作文
文学
古诗文
实用文
试题
教案
课件
素材
电子课本
百科

copyright 2016-2018 文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5527号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