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美文 > 摘抄 >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_《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书笔记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_《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书笔记

时间:2019-04-24   来源:摘抄   点击:   投诉建议

【www.chinawenwang.com--摘抄】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书笔记

  书的一开篇的一句话便使我陷入从未有过的思考——“若问生活有价值否,唯一答案就是你是否拥有足够的生活。”

  什么是生活?什么是有价值的生活?什么又是足够的生活?

  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生活,如何过好城市生活而不致精神分裂成为我们的重点,这里作者怀着浓厚的人文情怀去深入地观察和思考:城市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作者创造性地把我们从上帝般的鸟瞰拉回脚踏实地的人间,从人的角度或者准确地说从生活中的人的角度去看我们的城市,破除幻想和迷恋,告诉我们它实际是什么样的。

  在考察了城市中人的社会行为、城市的经济行为以及人与城市的相互关系行为,全书重点探讨城市如何拥有活力,从而造福人类。而活力的产生在于多样性的生发,生发的条件在于混合用途、短小街道、区别建筑及适宜密度这四者的密切结合。

  如果将大城市看作一个人,那全文重点便是告诉我们这个人应该如何活得更健康,如何吃得香(不挑食,消化各种不同的需要),睡得好(安神养气,足够的稳定性和修复能力),拉的爽(新陈代谢,流动性和更新能力);如果将大城市与人比作男女关系,那必是一场契约关系,(而现实中规划师强奸城市的案例不计其数)“人”必是“家里的头”——丈夫(拥有强烈的占有欲和掌控欲),而大城市则是“人”身上取下的一条肋骨——妻子(丈夫的帮助者,拥有包容性),如何经营好这场婚姻成为家庭和睦的核心,正如圣经所说的:“妻子当顺服、敬重丈夫,丈夫当爱妻子如同爱自己。(以弗所书5:22-23)”而事实上,丈夫往往因妻子的“敬不足”而容易旁生迷恋(郊区城市/花园城市——现实生活中的绿茶婊),倾向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生活对于本性更加背离;而妻子往往因丈夫的“爱不足”而容易冷漠且愈发无理取闹,倾向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让生活更加压抑与无望。面对这场矛盾重重的婚姻,作者给出的建议首先是彼此理解,彼此接纳,彼此尊重(人有人的需求,城市有城市的特性,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其次是对理想生活的“祛魅”的过程,告诉活在大城市的我们,什么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抛弃掉人类“万物灵长”的“骄傲自大”,抛弃掉对自然无用的伤感情调,抛弃掉“花园城市”“郊区城市”的虚假迷恋,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城市来改善我们的生活,而不是城市的“异化”来迎合我们的幻想。最后同我们分享她是如何思考人与城市的关系的本质,以及面对这个有序复杂的问题,她又提出了哪些解决方法。

  感谢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思考,让身处大城市的我们看到了城市不一样的动人的一面,感受到城市并非自然的对立面,而真正的对立面是我们脑子中不切实际的欲望。过去的人类对城市太为所欲为,自以为是,而忘记了人与城市正像是一首不间断的复调乐曲,各有各不同的旋律与节拍,人有人的生活和人际关系网,城市有城市的运转模式和内外的关系链,彼此区别,彼此生发但又因社会经济利益编织在一切,彼此依存,彼此影响,彼此共生。如何才能做到古人所说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是我们思考和行动的重点。

  这是一种生命。“当我们面对城市时,我们面对的是一种生命,一种最为复杂、最为旺盛的生命。P341”即使现今的城市长的越来越相像,这是全球化不可避免的结果,但每个城市都会有各自不同的成长的过程,不同内在的潜力,不同的内在的关系和外部区域关系,乃至不同的城市文化与个性,往往看不见的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正是这些看不见的“差异”的地方才使城市的生命鲜活地体现出来,带来城市的多样性,而城市的多样性又会带来和刺激更多多样性的产生——方便、兴趣和活力——吸引着千千万万的外来者来来又去去,为国家的发展加添不少活力。

  但危机是城市的多样性往往容易被现实的经济利益的所抹杀,现实不乏“推到重建”的惨案发生,赤裸裸的经济利益凌驾于一切,再加上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邯郸学步”很多到最后连自己的步子都忘记了,在如此城市危机之下,作者企图在城市、人和经济利益间寻找最好的平衡点,书中的活力更多侧重于城市的经济活力,正如书名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生死的界限就是能否继续创造经济效益,而起死回生的良方——城市多样性,其生发条件也是紧紧地与城市经济活力生发息息相关。

  1) 对混合首要用途来说,最重要的是怎样能够通过日常的行为平衡各个不同时间段里的人群以达到最大的经济效应和互相支持。P148

  2) 街道出现得频繁和街段的短小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它们可以让城市街区的使用者拥有内在有机的交叉使用。P169长街段则阻碍了城市能够进行提供的孵化和试验的优点,因为很多小行业或特色行业依靠从一些经过大街道交叉口的人群中,招引顾客或主顾。

  3) 城市需要各种各样的旧建筑来培育多样性的首要混合用途,以及第二类用途。特别是,它们需要旧建筑来孵化新的首要用途。P177

  4) 在需要激活城市生活的地方,提高人口的密度,同时,把目标定在促进街区生活的活跃程度,不仅在经济而且在视觉方面,竭尽全力激发和增加多样性。P200 因为这些人口是巨大的城市活力的源头,而且在一定范围内,他们代表了丰富无比的差异性和可能性,这些差异性中的很多是独一无二和不可预见的,所以更表现出其价值的所在。

  当然,作者所提出的四大生发条件不是公式,只是普遍存在的形式,就如同一部电影,谁也不能保证它会不会成为票房大卖的影片,但一个好的故事,足以吸引最优秀的演员和天才导游为之付出心血;同理,这个城市能不能有突出的经济效益,谁也无法保证,但若依循一些普遍的成功形式,并探寻符合自身的内在秩序,如何讲好自身的故事,突出自身的特色,如同厦门的曾厝安一般,也会有万千外来人涌入,成为它的创造者,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不断地打磨、完善,使之愈发成熟。

  书中的一段话,关于城市与人的关系,我特别喜欢:《风景》杂志,路易斯•芒福德这么写道:“现在,城市的一个巨大作用是。。。允许,是技术更应该是鼓励和激发最大可能的人与人之间、阶层与阶层之间和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会面碰头和挑战,就像我们常说的那样,提供一个舞台,社会生活这台大戏可以在这里演出,演员可以当观众,观众可以当演员。” P191 确实,通过城市这个大舞台,更多的人更多的事一同搅一起,这一新的维度,让我们又重新发现了自己,在城市里各种冲突深处,我们愈发看到自己的本性和真实的欲望。我们为什么喜欢大城市,因为新奇,因为有趣,因为方便,因为广泛的选择和丰富的机会;(如同我们沉迷智能手机,还有什么玩具比这更有意思呢?)我们为什么又不喜欢大城市,因为浮躁,因为冷漠,因为空虚,因为物欲的横流和高压的工作。宽大的柏油马路让我们怀念乡村的山野小径;空阔的商业街让我们怀念摩肩接踵的集市;冷冷清清的小区院子让我们怀念小时候的走东串西吃百家饭的日子;无穷无尽的停车场让我们怀念一望无际的花丛与绿地;总是分不清东西南北的城市让我们怀念小时候家门口不远处的大榕树。。。但这些念想并不意味着我们应将大城市“异化”为乡村,而是应该正视大城市的问题——城市生命力的缺失;人文关怀的缺失;城市秩序的缺失;城市视觉审美的缺失等等,这些衰退现象都需要大城市进一步革新,与人一同进一步完善。当然,在城市的衰退与更新方面,作者也提出许多对策来帮助城市稳定性、多样性和活力的恢复。其中针对汽车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作者提出了一个极其有效的解决方法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即:学会通过城市本身的作用来“限制”车辆,如缩小马路空间、车辆限制和车辆选择同时进行、鼓励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等等方法,而不是车多了把路扩宽,车没地方停了就加增停车场如此愚拙被动的应对困境。这也给我着实上了一课,仿佛看到了针对城市病的“中医理疗法”兴起。当然,城市与人的关系中,经济活力确实还是基础,经济活力的恢复有助于社会活力的复苏,例如社区关系出现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状态;出现一些很容易让人接近的公共人物;一些很有生气的,一直在被使用的和人来人往的公共空间;以及在公共场所自然形成的对孩子的安全监控系统和正常的城市区域间的交叉使用及交往频率等等。P362当然,两者有时也可能同时兴起,如同芝加哥“后院”地区那般奇迹的发生。

  最后,作者提出“一个巧合的地方是,城市就像生命科学一样,也是一种有序复杂性问题。P397”这一方面给我们下了重担,一方面也无疑加添了不少信心,希望有一天我们也能发现存在城市里的“斐波那契数列”。

本文来源:https://www.chinawenwang.com/meiwen/53786.html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_《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文章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语文
美文
作文
文学
古诗文
实用文
试题
教案
课件
素材
电子课本
百科

copyright 2016-2018 文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5527号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