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美文 > 故事 > 毛泽东的小故事范文(精选8篇)

毛泽东的小故事范文(精选8篇)

时间:2023-01-29   来源:故事   点击:   投诉建议

【www.chinawenwang.com--故事】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毛泽东的小故事范文(精选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 毛泽东的小故事

  毛泽东的读书习惯在青少年时期开始养成,他一生与书,与图书馆结下不解之缘;同时,在毛泽东身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总是紧紧结合在一起,这成为毛泽东一步步成长,直到成为伟人必不可少的条件。可以说,是读书和实践哺育了毛泽东的成长,同时养育了他的豪气。

  唐家坨藏书的蓄积

  毛泽东出生在韶山冲一个农民的家庭,这里交通不便、风气闭塞,他两岁至八岁在外婆家唐家坨度过,且在整个少年时代,他经常去外婆家,尤其是1906年到1909年间那一段辍学的时间,外婆家的藏书和表兄文运昌从新式学堂带回来的新书,极大地慰藉和丰富了毛泽东的少年生活,更重要的是引领了他未来的方向。

  湘乡在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将全县划成12个乡,乡以下划分为44个都和3个坊,都以下分区,区以下分牌;分别由都总、区总、牌头行使管理职权。唐家坨属于湘乡县凤音乡第四都,毛泽东的七舅文正兴(字玉瑞)当着都总。毛泽东来到这里时,外婆家已是一个大屋场,拥有房屋90多间,田地140亩;里外住着许多文姓人家。房屋的东头即是外祖父文芝仪家,西头则住着叔外祖父文芝祥一家。整个一幢屋,取名“三芝堂”,表示三兄弟——芝兰、芝仪、芝祥共有,正堂屋大门贴着一个大大的“福”字,两旁写着对联:潼川世业,潞泽家声;横批:介景绥多。

  对联昭示着文家的来历、郡望和家风。堂屋里满室书香,正中有神龛和一块“天地君亲师”的牌匾。神龛两旁挂着一副对联:洛社英凤昌百代;文山浩气壮千秋。这是毛泽东的八舅文正莹(即文玉钦)所写。联中的“洛社”“文山”分别指三国时期魏国的大将文聘和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均系文氏祖先里赫赫有名的杰出人物。

  堂屋两边还挂着3块横匾,一块是亲友送给毛泽东的外曾祖母贺氏的“贞松长茂”;一块是送给毛泽东的外婆贺氏的“厚德延年”,还有一块是送给毛泽东的八舅文玉钦的“积厚流光”。

  毛泽东大约在1896年春来到唐家坨,也就是他的弟弟泽民将要出生的时候。毛泽东的八舅文玉钦为人正直,注重节操,又是读书人,他在家开设蒙馆,毛泽东向八舅要求读书,八舅认为外甥还不到开蒙的年纪,只让他旁听。

  外祖家风对早年毛泽东曾发生极为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成才、读书方面发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从读书方面来说,直接影响毛泽东的是八舅文正莹。

  文正莹(1859—1929),字玉联,号玉钦。他是毛泽东母亲文七妹的二哥、毛泽东的二舅父,因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八,所以毛泽东称他为八舅。文正莹是一位正直而温和的乡中儒士,在家中开了个小私塾,教族中子弟读书识字。

  难能可贵的是,毛泽东外婆家有一间藏书室,藏书包括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百家经典及明清小说等,八舅是毛泽东幼儿时的启蒙老师,八舅的书斋就是毛泽东人生的第一座图书馆。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外婆家唐家坨移交给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一批珍贵的古籍,这些书相当一部分是毛泽东少年时代读过的,计有:乾隆丁亥(1767年)刊印的《御批通鉴辑览》58册;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刊印的《礼记精义》1册、《周易精义》1册;同治三年(1864年)刊印的《尚书》4册、《礼记》10册、《诗经》4册;同治八年(1869年)刊印的《续资治通鉴》60册;光绪元年(1875年)夏刊印的《资治通鉴》104册;1926年刊印的《饮冰室文集》41册;另有《十三经注疏》3册、《论语》2册。

  当然,唐家坨的藏书数量远远不只上述这些,仅从历经数十年残留和移交的这些书中,可见文家读书氛围之浓厚,对毛泽东影响之深远,特别是《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御批历代通鉴辑览》,更是毛泽东一生中读得最多,受影响最大的书籍,其初读极有可能就是从他舅舅的藏书室开始的。至于《诗经》《尚书》《周易》《礼记》《十三经》这些国学经典也颇早进入到毛泽东的阅读视野,即使幼年时期还不可能有能力阅读,但在毛泽东的少年时代,在他不断地往返于舅舅家唐家坨与自己家韶山冲期间,他是阅读甚至深读过的。

  毛泽东在舅舅家读过的书除了国学经典和各种古籍,还有时论新书。

  咏昌先生,书十一本,内《盛世危言》失布匣,《新民丛报》损去首叶,抱歉之至,尚希原谅。

  泽东敬白

  正月十一日

  又国文教科书二本,信一封。

  文运昌是毛泽东舅舅的儿子,即毛泽东的表兄,也是毛泽东早年读书的引路人之一。这个还书便条是有关毛泽东借书的最早的实证。

  东茅塘藏书的熏陶

  1909年,毛泽东辍学3年后,得到重新入学的机会:父亲输了一场官司,山林被霸占,毛泽东趁机向父亲提出重新读书的要求。父亲想:儿子要能学会打官司,也可为自己争一口气!韶山冲东茅塘附近的乌龟颈,有一位懂得官场世故的老先生在家授徒。“我到一个失业的法科学生家里,在那里读了半年书。”毛泽东回忆的“失业的法科学生”是指毛岱钟,毛岱钟的父亲就是毛泽东的老师毛简臣。

  毛简臣,又名恩镕,字羽仪,是毛泽东的本族叔祖父,其父毛相才(派名祖南)与毛泽东曾祖父毛祖人为堂兄弟。他是1881年二修《韶山毛氏族谱》的缮写和校阅以及1911年三修族谱的编修。

  毛简臣青年时代投湘军,随左宗棠部远征新疆,充当钱粮师爷;他善于记账,能双手打算盘。1900年,也就是毛泽东7岁时才回到韶山,种田兼教书。

  1909年前后的毛泽东,求知欲望颇强,他不喜欢学打官司,因此在毛简臣门下只读半年,就转到他非常敬佩的毛麓钟先生那里去了。

  毛麓钟谱名毛贻训,学名绍芳,字麓钟,号云阁,生于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农历十月二十四日。祖父毛兰芳与毛泽东的曾祖父毛祖人系堂兄弟,既有文才,又善辞令,其父毛鼎臣有5个儿子,毛福生居长,毛麓钟排行老二,还有寿生、喜生、全生。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毛麓钟中了长沙府学秀才。他青年时代投军,甲午战争后,辞职回乡,以“韶山小隐人”自居。

  毛麓钟的家在东茅塘。这里也是毛泽东的祖居地,毛麓钟与毛泽东的父亲是共曾祖父的堂兄弟。早在毛麓钟祖父毛兰芳手里,就在这里创办一所私塾,叫作面山楼,这是韶山冲最出名,育人成果最大的私塾。毛兰芳给面山楼留下大量诗书及他自己的手稿(包括一套完整的《毛氏族谱》);毛兰芳之后,毛福生、毛麓钟又添置许多经史子集,结果,这里成了一座小型图书馆,毛泽东大开眼界,遍览群书,尤其还读了一些带有新潮意味的书籍——这是毛泽东少年时代在韶山接触各种书刊最多的一次,由此生发了对中国历史的浓厚兴趣。

  毛麓钟的侄儿、毛泽东的堂兄毛宇居这样记述这间藏书楼:

  予与季叔辈尚在童年,只知嬉戏,叔父(指毛麓钟)时严加课读,常率读书于住宅面山楼,每日课以经文;迨予年稍长,常指历藏之书籍告之曰:某箧为兰芳公之手册,某箧为汝亡父臣公(即毛恩甫)之遗稿,某箧为予手所购订。均经批点,无不一字一珠,宜珍惜之。

  在毛兰芳先生留下的面山楼,毛麓钟慧眼识才,将毛泽东收为学生。于是,继舅舅的“乡村图书馆”之后,毛泽东又在他人生的第一阶段极为难得地得到第二座“乡村图书馆”。他在这里受到了毛麓钟先生的精心培育,正是有了面山楼书籍的熏陶和毛麓钟先生的指引,毛泽东有了对中国历史的浓厚兴趣和当时中国前途命运的强烈关注,并下决心离开韶山,走向外面的世界。

  少年毛泽东读书的经历,让人们清楚地了解到:书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韶山地方的非正规的“乡村图书馆”到湖南省城的图书馆再到京城的北京大学图书馆,读书养育了毛泽东的豪气,读书成为毛泽东人生不可或缺的内容。

第2篇: 毛泽东的小故事

  1952年,河北遵化西铺村33岁的农民王国藩联合村里最穷的23名农民成立了初级合作社。

  在办社之初,他们只能在业余时间上山砍柴,换钱买一些简单的农具。社会上唯一的驴,还有1/4的使用权,属于没有入社的农民。

  这家三条驴腿的穷棒子合作社,第二年发展到83户,粮食亩产从100斤增长到了300多斤,王国藩合作社的名气越来越大。

      毛**知道这件事后,在1955年亲自编写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里,说:“我看这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

      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进入了高潮。看到几亿农民走向合会化道路,毛**很高兴,甚至比1949年建国时还高兴,因为他觉得这件事情使中国“发生了一个根本的变化”。

1957年,王国藩被评为首届全国劳动模范,受到毛**的10次接见,8次握手,成了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第3篇: 毛泽东的小故事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是啊,年少的时光美好且短暂,如果不在最好的年华做最有意义的事,那青春才是真的被辜负了。韶华不为少年留,没有人可以永远年少。正因如此,童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宝贵也最值得珍藏的记忆。不如我们一起穿越回过去,“看一看”年少青春的伟人们在做什么,听一听他们都有哪些童年的故事。

  1893年12月26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的毛泽东,是地地道道农民的儿子。

  祖父毛翼臣,名恩普,是个老实厚道的农民。1878年与哥哥毛德臣分家,从韶山东搬到了韶山冲的上南岸,建了五间茅草屋。他的一生都为贫穷所困,后来连祖上留下的部分田产也都典当出去了。

  父亲毛顺生,名贻昌,1870年生。与祖辈不同的是,他上过几年私塾,还在湘军中当过几年兵,很有些见识。毛顺生善持家务又勤于劳作,很快就赎回了父亲典当出去的田产,并新置了一些水田。他还在原有房基上十多间瓦房,这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毛泽东故居”的样子。

  母亲文七妹,原名文素勤,湘乡县唐家坨(后改为棠佳阁)人。文氏勤劳、勇敢、贤惠,遇有灾荒之年,她总会送些米面给贫苦乡邻。后来,毛泽东在谈到母亲时说:“世界上共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损人的人,可以损己而利人的人。我的母亲就是这后一种人。”

  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他的这个习惯也是从童年时养成的。在私塾读书的前两年,他就从《三字经》读起,渐至《百家姓》《论语》《孟子》《诗经》等经典。毛泽东读书时特殊的习惯,那就是读书从不读出声音来。当时的塾师邹培春要给他“点书(圈点书籍)”,他说,您老人家不要点,省得费累。塾师说你特地来读书,不点读怎么行呢。毛泽东笑了笑说,您不要点,我都能背下来。先生这才知道原来自己没有点的书,他也可以读懂看会——好学的毛泽东一直在通过翻阅《康熙字典》自学。韶山毛泽东纪念馆至今还保存着毛泽东小时候读过的《诗经》和《论语》。

  在读完六年的私塾后,父亲就让毛泽东回乡务农了。白天时,他同成年人一起在田间劳动,晚上替父亲记账。在繁忙的劳作之余,他抽出一切时间来读书,不知疲倦地汲取着书籍带来的力量和养分。童年的秉烛夜读,养成了毛泽东一生手不释卷的阅读习惯。

  有一天,一个问题突然跳入毛泽东的脑海中,令他困扰不已:中国传统的小说主要人物大都是帝王将相或者才子佳人,极少见之有以农民为主角的。经过一番认真深入的思考,他终于想通了——原来这些小说颂扬的都是那些统治阶层的人,他们是不必种地的。因此,主角的光环怎能落到这些辛劳的下层劳动人民的头上呢?!

  毛泽东与文家表兄文运昌最是相投。文运昌长毛泽东9岁,在毛泽东辍学务农时,正是他劝说表弟去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又将自己早已读过的《盛世危言》《新民丛报》等,推荐给表弟毛泽东。正是这两本书刊,拓宽了少年毛泽东的视野,他后来说:“这些书刊我读了又读,直到可以背出来。那时我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也非常感谢我的表兄,我当时认为他是进步的。”阅读这些进步书刊,再加上自己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思考,更加坚定了少年毛泽东要为天下穷苦大众谋福祉的决心。

第4篇: 毛泽东的小故事

  亲手工作算自己的劳动

  四川阆中人熊云,1933年参加红军,曾任中央军委机要科译电员,华北特种兵新建工厂政委。1983年6月,我还在编辑《星火燎原》的时候,听他讲了毛**在延安参加大型生产运动时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

  1942年底,延安大规模生产运动开始后,毛**更加忙碌。他有一个习惯,喜欢晚上工作,有时候忙碌是通宵。这样,毛**的睡眠时间越来越少。在大规模的生产运动中,他经常忙碌一晚,第二天下午照常和中央机关的同志一起去工作。

  当时熊云在中央机要科当译电员,和**一起住在枣园。枣园有一排窑洞,用两面墙隔成三个院,**住在北边的院子里,机要科住在中间的院子里。

  机要科的同志们看到**工作那么忙,休息时间却那么少,很担心他累坏了身体。趁**到地上去的时候,他们几个机要员一合计,就抢着跑到**面前,提出帮他挖地。**慈祥地笑了笑,看着他们这群十六七岁的年轻人,挥手示意不让他们帮忙,并说:你挖的地,不算我的劳动,亲手干才算自己的劳动。

  就这样,毛**花了几个下午,亲手挖了两亩多地,在地上浇了水,施肥,种了番茄、辣椒等蔬菜。不久,绿色的蔬菜和丰富的果实使枣园的后山坡更加美丽。

  看着这丰收的景象,中央机要科的同志们非常感慨,因为在这片土地上,洒下了毛**辛勤劳动的汗水!

第5篇: 毛泽东的小故事

  一代伟人毛泽东意志如钢,平时不轻易流泪。即便爱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光荣牺牲,他也未在公开场合落泪。然而,在那漫漫长征路上,毛泽东却数次流下热泪。

  乌江南岸,毛泽东挥泪送衣给“干人”

  1934年年底湘江血战后,中央红军主力损失过半。在危急时刻,毛泽东力挽狂澜,指挥主力红军避实击虚,向敌人兵力空虚的贵州开进。

  红军进入贵州后发现这里的穷人特别贫困,被形象地称为“干人”,因为他们的血汗已被各种苛捐杂税榨得一干二净。所以,红军所到之处,到处都是向他们求乞的“干人”。这些“干人”一个个衣不蔽体,骨瘦如柴。此情此景震撼了每个红军指战员,许多人不禁掉下了眼泪。

  在红军路过乌江南岸的剑河县时,人们看到,一位60多岁的老婆婆和她的小孙子寒冬里仍穿着补丁摞补丁的单衣,奄奄一息地倒在路旁。红军指战员们立即围了上来。此时,毛泽东从后面走来,见前面围着很多人,急忙问发生了什么事。一位红军战士答道:“老妈妈说,她家一年收的粮食全被地主抢光了,她儿子前几天也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她没有活路,只好和小孙子四处讨吃的。”听到这儿,毛泽东已是热泪盈眶。

  他当即脱下身上的毛线衣,又叫警卫员拿了两袋干粮,连同毛线衣一起送给老婆婆。他蹲下来,亲切地对这位绝望的老人说:“老人家,你记住,我们是红军,红军是‘干人’的队伍。”穿上毛线衣的老人感动地直点头,嘴里连声念叨:“红军,红军……”领着她的小孙子,颤巍巍地走了。

  云贵交界,毛泽东险失妻子贺子珍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率红军成功地四渡赤水,又挥师南渡乌江,威逼贵阳,日夜兼程,很快来到滇黔交界的盘县境内,再往前走,就将进入云南省境。只要北渡金沙,红军就可以突破敌军的重重包围、扭转被动局面了。就在这时,一场意想不到的灾祸降临到他的妻子贺子珍头上。

  1935年4月23日,红军总卫生部休养连来到盘县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中午时分,天空响起了嗡嗡的飞机声,警卫员吴吉清急忙让贺子珍隐蔽,但她不顾个人安危,组织安排伤员隐蔽。就在这时,敌机投下了炸弹。贺子珍头上、胸脯上、臂膀上,到处鲜血涔涔,倒在血泊中。经医生检查,发现她身上17处负伤。贺子珍苏醒后,对大家说:“我负伤的事请你们暂时不要告诉**。他在前线指挥作战很忙,不要再分他的心。请你们把我寄放在附近老百姓家里,将来革命胜利了再见面……”说完,又昏迷过去。

  目睹此状,大家十分难过,特别是毛泽东专门派来负责照顾贺子珍的警卫员吴吉清焦急地问:“怎么办?怎么办?”战友们一面急忙把血泊中的贺子珍抬上担架,一面急派骑兵飞奔红军总部,通知毛泽东。

  不一会,村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身披大衣、一脸风尘的毛泽东一跳下马,就快步走到贺子珍的身旁,弯下腰仔细端详着不省人事的妻子,拉着她的手连呼:“子珍!子珍!……”想着妻子在革命中经历的种种磨难,这位叱咤风云的红军统帅不禁轻轻捧着贺子珍的头,抽泣起来。

  二郎山旁,毛泽东恸哭警卫班长胡昌保

  毛泽东在指挥红军飞渡天险大渡河后,于1935年6月上旬的一天,亲率军委纵队翻越二郎山附近的甘竹山。他和警卫员一起艰难地往山上爬。途中,毛泽东不时地讲故事和笑话,逗得大家直笑。走到半山腰的开阔地时,他说:“歇歇脚吧!”说着,就在一块光溜溜的石头上坐了下来,大家也围着他坐下。

  正在说笑之际,忽然,毛泽东的警卫班长胡昌保摆手示意大家停下。这时,大家才听清头顶上响起了嗡嗡的马达声,抬头一看,从东南方向来了几架敌机。毛泽东急忙让大家隐蔽,可来不及了。人们还没来得及跑开,敌机便俯冲下来,扔下了几颗炸弹。呼啸的炸弹成群落地开花,爆炸声震耳欲聋。其中一颗炸弹落在离毛泽东很近的地方。眼疾手快的警卫班长胡昌保大喊一声“**———”,随即猛地向毛泽东扑去,趁势将他推向一边。瞬间,毛泽东刚刚休息的地方腾起了烟柱。大家不顾一切地围了过来,只见胡昌保双眼紧闭,浑身是血,倒在地上。所幸,毛泽东没有受伤。满身尘土的毛泽东蹲在胡昌保身旁,一边用手抚摸着他的头,一边轻轻地呼唤着:“小胡,昌保同志……”在毛泽东的呼唤下,胡昌保缓缓地苏醒过来。他微微睁开双眼,看到毛**就在身边,忙问:“**,您受伤没有?”“没有,小胡,我很好!”胡昌保脸上露出放心的笑容。毛泽东连忙喊卫生员给胡昌保包扎。

  “**,我不行了……还是留给……”“昌保,你会好的!”毛泽东哽咽地说。

  胡昌保躺在毛泽东的怀里,望着围在身旁的警卫班战友们,缓缓而吃力地说:“同志们,不要难过!你们替我保卫好**吧!”

  胡昌保看着大家,然后慢慢地闭上眼睛,头一歪,倒在了毛泽东的怀中。

  毛泽东把胡昌保轻轻放下,叫人取来一条毛毯,盖在烈士遗体上。面对为保护自己而牺牲的战士,他再也抑制不住悲痛,泪水从宽阔的脸颊上不停地流下来。

  陕北吴起镇,毛泽东痛哭红军子弟兵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率先到达陕北吴起镇。为迎接新的伟大斗争,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团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代表党中央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毛泽东走上讲台,首先看了看在座的红军将士们。目睹眼前这些衣衫褴褛、憔悴疲惫、面黄肌瘦的红军干部,他又一次情不自禁地流出了悲喜交加的泪水。他含泪说道:“我们虽然丢掉了中央根据地,遭到了失败,但到了陕北,毕竟还是胜利了!我们的队伍少了许多人,损失是惨重的。但走过来的同志经过千锤百炼,都是革命的种子!我们的事业是伟大的,前途是光明的。现在我们要从头做起!……”

  毛泽东是意志如钢的革命伟人,平时轻易不流泪,当着如此众多的人流泪还从来没有过,而这次,这么多红军干部看到了毛泽东这么伤心地流泪。

第6篇: 毛泽东的小故事

      948年5月1日,毛泽东致信香港民革中央**李济深和民盟负责人沈钧儒,信中写道:“弟已拟了一个草案,另件奉陈,以上诸点是否适当,敬请二兄详加考虑,予以指教。”在给陈嘉庚的信中说:“为此亟待各民主党派及各界领袖共同商讨。先生南侨硕望,谨请命驾北来,参加会议,肃电欢迎,并祈赐复。”在给司徒美堂先生信中说:“至盼先生摒档公务早日回国,莅临解放区参加会议。”对于这些民主人士,毛泽东用了几个极为谦逊的词,如“弟”“予以指教”“并祈赐复”“至盼”等,谦虚之情跃然纸上。

     1949年6月,毛泽东再次诚邀宋庆龄,写道:“庆龄先生:重庆违教,忽近四年。仰望之诚,与日俱积。兹者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驾莅平,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匆却为盼!”信中的谦词——“违教”“仰望”“趋前致候”“敬希命驾”“就近请教”“至祈匆却为盼”等,字字彰显出毛泽东为人的谦恭和对革命事业的孜孜以求。

      谦虚是一种品格,一种姿态,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胸襟,一种谋略,更是一种智慧。从西柏坡时期毛泽东的谦虚风范可以看出,“谦虚”,蕴涵了对中国共产党人理想、宗旨、奋斗目标和作风风范等极为丰富的时代要求,开拓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走向执政地位的新视野和新境界。

第7篇: 毛泽东的小故事

  “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弄清楚艰苦卓绝是什么、是怎么来的”,这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必修课。回望我们党98年奋斗史,感受沧桑巨变,感悟艰苦卓绝,能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的斗志,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中国共产党是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诞生的。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艰难处境,中国人民经历了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民族复兴成为伟大梦想。在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我们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我们党诞生的历史背景、自身的政治属性、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党必须团结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学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艰苦卓绝的壮举: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作“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突破了人类生存极限。

  什么是艰苦卓绝?党史能为我们提供最好的诠释。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中华民族在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征程上不断迈出新的步伐,每一个胜利都是经过艰苦卓绝斗争拼出来的,都是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

  98年风雨兼程,98年砥砺前行。从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的50多名党员发展壮大到现有的9000多万党员,从嘉兴南湖一叶小舟演变成“中国号”巨轮,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创造出一个个奇迹,最根本的就是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共产党人就能“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就能“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难的境遇、艰巨的任务、艰辛的历程使中国共产党人培养了革命乐观主义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培养了坚忍顽强和自强不息的意志,面对困难不低头、面对挫折不气馁、面对斗争不退缩、面对牺牲不畏惧。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时代的长征同样是具有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的事业,我们仍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仍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也是要不得的。党员、干部要带头自觉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大力弘扬艰苦卓绝、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努力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

第8篇: 毛泽东的小故事

  毛**对毛岸英“约法三章”

  “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是毛**对自己儿子的“约法三章”。一些领导干部的腐败,常常都是因子女而引发的,如果他们也用毛泽东的这个“约法三章”,党内又何来因子女而产生的腐败呢?

  田志芳,四川广安人。1933年参加红军,抗日战争时期曾任营长、团参谋长,建国后,曾任东北军区后勤部车管处处长、沈阳军区后勤部军事代办处顾问。如今回想起,1983年12月他跟我说的延安时期毛**对儿了毛岸英严格要求的故事,对毛**的崇敬之情再一次油然而生。

  1946年初夏的一天,在中央机关大食堂吃晚饭时,田志芳发现新来了一位同志,高个、宽肩、体格健壮,着一身洗得干干净净的蓝布军装,显得很精干。他发现这人有些面熟,在哪见过呢?寻思半天,可怎么也没想起来。

  吃完晚饭,田志芳来到杨家岭沟口的花园。这里原来是个墓地,叫杨家坟。中央机关搬到杨家岭后,就在这里种上花草、瓜菜,便成了个小花园。这会儿,红茸茸的鸡冠花、紫幽幽的牵牛花、黄橙橙的南瓜连成一片,别有一番情趣。

  田志芳在一个石羊背上坐下,掏出整风文件准备看上两页。这时,只见自然科学院院长徐特立和一个青年慢慢走来,细瞧正是那位面熟的新同志。他们一边走,一边亲切交谈,从他身旁走过。他连忙问身边的一位同志:“和徐老在一起的是谁啊?”

  “那是毛岸英同志,刚从苏联回来。”

  “毛岸英?”

  “就是毛**的儿子。”

  哦!田志芳猛地拍了一下脑门,怪不得面熟呢,原来是毛**的儿子。

  可他又有了疑问:“怎么毛**的儿子还和咱们一起吃大灶?他刚从苏联回来,能吃惯咱这小米饭、山药蛋?”

  那位同志瞥了田志芳一眼说:“毛**一向对自己要求严格,给毛岸英‘约法三章’,要他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啊,原来是这样。

  过了一段时间,看不到毛岸英同志来大食堂吃饭了。后来,在国民党向解放区大举进攻的前夕,毛岸英又回来了。他的脸变黑了,身体也瘦了。一打听,原来是毛**把自己的儿子派到最艰苦的山区,上“劳动大学”去了。在那儿,他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身为领袖的毛泽东同志,对自己的子女严格要求,使边区军民很受教育。由于党的领导同志都这样以身作则,所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延安才得以蔚然成风。

毛泽东的小故事相关文章:

贝的故事课文原文

《小萝卜头的故事》演讲稿

诚信故事300字

红色经典小故事简短

红色小故事情景剧

党史小故事3到5分钟

红色故事演讲稿500字

红色经典小故事12分钟

体育教育叙事故事

黄继光的故事

本文来源:https://www.chinawenwang.com/meiwen/190252.html


《毛泽东的小故事范文(精选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文章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语文
美文
作文
文学
古诗文
实用文
试题
教案
课件
素材
电子课本
百科

copyright 2016-2018 文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5527号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