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案 > 语文教案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时间:2020-07-23   来源:语文教案   点击:   投诉建议

【www.chinawenwang.com--语文教案】

 面对新的社会要求,教师与同学应首先走了社会的前边,因此我们应该以新课标要求为指挥棒,采用所有可行的措施,尽量体现以人为本,培养同学创新,开放的思维方式中国文库-教育资源网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磁铁能吸引什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二)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不能吸铁。

  3.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2.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在科学学习中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准备】

  磁铁、铜钥匙、铁钥匙、铁钉、回形针、铝片、木片、塑料片、弹珠、纸片、布条。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激发兴趣

  1、小魔术:出示一个乒乓球,一张纸。问:谁能让乒乓球定在纸上?教师演示。

  2、提出问题:乒乓球怎么会粘在纸上呢?揭题、板书:磁铁

  【设计意图】

  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多数学生玩过磁铁,对磁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学开始,创设“小魔术”的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的欲望。“乒乓球怎么会粘在纸上呢?”,这正是小魔术产生的效果。“小魔术”、“小实验”等是孩子最喜欢看的,它激起了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从而顺利地引出了本堂课的研究对象──磁铁。

  二、自主探究 获取新知

  (一)活动一:

  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1)师:磁铁为什么叫它吸铁石?它只会吸铁吗?

  生:因为它会吸铁,好像别的都吸不住的。

  生:不一定,好像别的也能吸。(引发学生冲突。)

  (2)师:要研究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怎么做?

  生:做个实验就清楚了。

  师:你们说得对,科学研究不能光凭感觉,得用事实说话!那就请大家亲自动手,来检验一下,老师在工具盘里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材料,请大家用这些材料做实验,并把实验的情况和发现记录在练习册的表格里。当然,如果你觉得这样做还不够过瘾,还可以在教室里寻找其他材料做实验。

  (3)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磁铁主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教师补充课题:有磁性

  【设计意图】

  科学的魅力就在于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去体验,去感悟,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过程,是本课的立足点之一,磁铁能吸铁这一知识学生习以为常,但要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要用事实说话,并能亲自去证明,就要花一番功夫了,上述实验就是让学生在大量的事实面前感受到磁铁到底能吸什么。学生对磁铁的了解虽然是比较丰富的,但也是零碎的,来源也是各不相同的,学生各人的认识水平与自主探究的水平都是有差异的,教师提供给学生材料,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并作好记录,既让学生有了一定的探索自由度,照顾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又给了学生合作的机会。教师在恰当的时机充分发挥了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促进学生探究活动的深入进行。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研究身边的科学,即拓展了孩子们的研究空间,又解放了学生的思想。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认真观察,如实记录,根据研究的目的设计、操作试验,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动脑动口。能与同伴协作完成实验和制作任务。

  2、情感价值观:在实验和交流讨论过程中体验探究的方法、乐趣和价值。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

  3、科学知识:积极参与研究磁铁性质的合作探究活动,认识磁铁能吸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

  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获取直接经验。在学生对磁铁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对同一问题寻找不同的实验方法。

  三、器材准备:

  磁铁、探究磁性的材料(导线、纸、橡皮、铁钉、泡沫、订书钉、钥匙、光盘、磁盘、塑料纸、玻璃片、布、回形针)、硬币、长颈瓶、记录表等

  四、教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出示乒乓球,让其吸在自己的身上。问: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学生回答,师板书《磁铁》)

  2、师:是不是有了磁铁乒乓球就能吸在任何物体上了呢?《学生答,师演示》到底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哪些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大家想不想来研究一下呢?

  (设计思路:充分利用学生认知基础和学习基础,通过交流让他们体会到磁铁与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从而激发起他们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二)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1、教师提供材料,学生猜测分类

  (1)张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课件出示材料),你知道为什么我们要用这么多物体来测试吗?(课件展示文中小朋友的对话图)在这些物体中,有的能被磁铁吸引,有的不能被磁铁吸引,你们能将他们分成两类吗?

  (2)那好下面请材料员上来领取取材!(分发器材)学生分类!

  2、领取磁铁,进行验证

  (1)好!张老师发现大家都已经分好了!那么同学们分的到底对不对呢?要想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分对?你有什么办法? 用一根磁铁进行试验验证!(课件展示文中小朋友的对话图)

  (2)教师分发磁铁!学生验证!

  3、归纳总结,形成 磁性 概念

  (1)学生交流验证结果,教师课件展示。

  (2)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哪些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那请大家在仔细看看:在这些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中,你能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的确!能被磁铁吸引的这些物体都是由铁一类的材料加工而成的!我们把磁铁能吸引铁一类材料作的物体的性质叫做磁性!(板书:磁铁能吸铁 磁性)

  (4)教师出示一支圆珠笔,它能被磁铁吸引吗? 把它拆开分别来试。

  (5)那么你认为在咱们的教室中,有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你怎么知道的?(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抽2-3名学生进行验证)

  (6)师问通过以上的研究你认为我们辨认铁制物体用什么方法比较可靠些呢?为什么是比较可靠,而不是一定可靠呢?因为磁铁除了能吸引铁制物体,同样它还能吸引其它一些金属。想知道吗?

  (7)师出示镍、钴、及一些合金(不锈钢)的图片。

  4、取硬币游戏

  (1)合金在我们生活中见的比较多。比方说生活中常见的硬币,教师出示1圆、5角、1角、5分、2分的硬币并把它们放入透明的盒子中,在这些硬币中有些就是合金能被磁铁吸引。想知道是哪几种吗?请个同学带上你的磁铁来告诉大家吧。

  (2)学生用磁铁来吸硬币,1圆、5角。不锈钢1角被吸住拿出来了。铝制1角、5分、2分吸不住拿不出。

  (3)师问其中的原因,学生回答。

  (4)教师总结。(好让我们更具体的来了解一下这些硬币吧。师屏幕出示资料《1元硬币为钢芯镀镍、5角硬币为钢芯镀黄铜、2005年后的1角硬币为不锈钢,色泽为钢白色、老版1角的是铝币、分值硬币都是铝的。不锈钢的组成成分都主要是铁,但是磁铁只能吸引一些种类的不锈钢,有些种类的不锈钢磁铁是不吸引的。磁铁能吸引录音磁带、录像磁带,因为在它们的胶带中有铁粉类物质。但是电脑用的磁盘,看起来与录像带很像,但不能被磁铁所吸引。磁铁吸引了看似铜的物体,其实那是在铁物体的表面镀的一层铜。

  (设计思路:学生通过猜测、验证,得出了 磁铁能吸引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 这一结论。在教师的指引下,完整的形成了 磁性 的概念,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充分的体现新课程的精神。)

  (四)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

  1、老师前两天不小心将一枚5角硬币,掉到了一只长颈瓶内,你能想办法在不将瓶子倒立,不用手接触,将硬币取出吗?

  2、比较前一次取和这次取5角硬币有何不同。(这次中间隔塑料)

  3、磁铁能隔着玻璃吸铁,是否隔者其他物体也能吸铁呢?张老师这里有一些材料,(投影出示实物纸、布、塑料片、薄木片、厚木片),请大家猜测一下隔着这些物体磁铁能吸铁吗?

  4、学生猜测之后进行验证,(教师重点讲述实验的方法)并填写表格。

  5、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师概括总结。

  6、师出示一杯水,问隔着它还能吸铁吗?请你想个办法验证。 请学生上台实验。

  (设计思路: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设计验证 磁铁隔着物体能否吸铁 ,并尽可能的提供学生所需要的材料,让学生验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放意识。)

  (五)磁铁的磁性奥秘的拓展和应用

  1、学生谈这节课研究的收获。你知道磁铁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用吗?

  2、介绍我国古代的人们通过研究磁铁发明了指南针,现代的人们通过研究磁铁发明了高速安全的磁悬浮列车(课件出示)!

  3、想知道其中奥秘吗?让我们在课后共同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让学生收集寻找其中的原因)。

  4、发课后搜寻记录表。

  (设计思路:科学探究不局限与课堂,通过介绍古代发明的指南针和现代发明的磁悬浮列车,让学生课后寻找其中的原因的课外延伸环节,让学生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同时又为下节课做了铺垫。)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教学、学习目标及相对应的课程标准: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观察自己或他人的指纹图样,让学生认识每个人指纹的独特性,学习一些观察与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对自己指纹的观察,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提出合适的问题。能根据问题,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研究和实验中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科学学习中让学生养成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每个人的指纹具有独特性。提出合适的问题,制定研究的方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透明胶带、剪刀、白纸、表格、放大镜、图画纸、印泥、橡皮泥、水彩笔、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魔术 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看魔术表演?接下来老师就来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不过表演魔术可是需要助手的,你们谁愿意来做老师的助手呢?不过老师要选的助手是有条件的。出示课件。

  (一、我是班中大的男生,我的手很大,手指很粗,力气也很大。二、我是班中最小巧玲珑的女生,我的手和手指很小,力气也很小。)

  请两位同学上台,老师请他们留个手印做纪念。取白纸在白纸上印手指印。

  师:老师把这两个手指印调换一下,现在不知道是谁的手指印了。不过没有关系,老师很快就能分辨出来。(教师给大家做一个实验:把少量碘酒倒在金属瓶盖里慢慢加热,移近白纸,白纸上便会出现清晰的棕色指纹。)

  师:现在看到了什么?(教师把分辨出来的手指印向同学们展示一下)老师的魔术是不是成功了。给老师一些掌声吧。你们知道这手指印是什么吗?(指纹)。

  2.出示幻灯片(导入奇妙的指纹一课)。

  二、新授

  (一)研究指纹

  1.提出问题。

  师:指纹这么奇妙,你们都想研究关于指纹的什么问题呢?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直接在课件上展示出来。)

  2.筛选问题。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是真多啊!现在请你们仔细分析一下我们的问题,哪些我们可以在这一节课上就能解答呢?

  (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

  问题:

  (1)我的指纹是不是一样的?

  (2)我的指纹和同学的一样吗?

  (3)我和老师的指纹是不是一样的?

  (二)拓印指纹

  1.导入。

  (1)你们是否知道你的指纹在什么地方呢?谁能给老师指一下?

  (学生指出自己指纹的位置)

  (2)那好我们就开始研究吧!(找一位学生,拉着学生的手走到教室的一端)用放大镜观察一下吧!(再走到教室的另一端)在灯光下观察一下吧。(面向全体)我想在酒精灯上加热一下大家说行不行啊?在液体里泡一下可以吗?

  (3)这样观察太麻烦了,谁能给老师想一个办法?(引导学生说出把指纹拓印下来研究)

  2.拓印指纹。

  (1)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要把指纹印下来。和自己的同学讨论一下,怎样才能把我们的指纹印下来呢?(学生讨论)

  (2)教师提出要求

  小组成员互相帮助

  注意纪律,不要大声喧哗。

  注意卫生

  (3)(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拓印,教师巡视指导)

  (4)考察学生的方法,及时的发现并给予表扬。

  (5)展示一下自己拓印的指纹。

  3.研究问题。

  (1)分小组研究问题。讨论交流研究方法和在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师布置要求:①搞好分工。②注意纪律。③做好记录。

  (2)集体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动起来。可以向其他的同学借指纹;也可以向老师借指纹。

  (3)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做好纪录。

  4.交流答案,展示研究成果。

  (引导学生将研究的方法、过程、研究的结果和遇到的问题都说出来。其他学生认真地倾听。)

  5.指纹的分类。

  ①教师出示三种指纹类型,主学生观察它的形状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哪种物品十分相像?根据自己的观察,给这种类型的指纹起出自己喜欢的名字。(适时的表扬学生的回答)

  ②总结出:人的指纹大致可以分成三类:弓形、箕形、斗形。(幻灯出示三种类型指纹的特征)

  ③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指纹属于哪种类型。

  6.知识扩展。

  (1)师:现在到了奖励的时间了,老师这有一本有关于指纹知识的小册子。这上面有我们刚才在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的材料。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呢?这是一本赠给热爱科学,乐于思考的孩子的。你们是不是这样的孩子呢?请班长代表全班同学到台上领下去。

  (2)指纹画创作

  ①向学生展示一些中外有趣的指纹画。

  ②鼓励学生自己创作指纹画。(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进行指纹画创作)。

  ③展示自己的指纹画。(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指纹画进行评价)

  (3)特色作业

  ①回到家后把爸爸、妈妈的指纹拓印下来做一个家庭指纹档案。

  ②研究一下自己的趾纹。看一看你的趾纹和你的指纹有什么相似或是不一样的地方。

  三、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我们本来很熟悉但又不太详细的知识,它是我们的朋友 指纹,有关于它的知识,你们还想再继续研究吗?那么,这项研究就交给你们了,老师祝你们成功。下课。

本文来源:https://www.chinawenwang.com/jiaoan/142668.html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文章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语文
美文
作文
文学
古诗文
实用文
试题
教案
课件
素材
电子课本
百科

copyright 2016-2018 文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5527号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