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发布时间:2017-12-03 17:35:5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百鸟床

《民间童话》
  很久以前,有一位技艺高超的木匠,几十年来做出了九百九十九张床。木匠心里有个愿望为妈妈做一张像样的床。人们都说南山上有棵宝树,用宝树做的床就是宝床。于是,木匠决定前往南山,伐宝树做宝床。
  木匠带着工具向南山走去,路越来越难走,山也越来越高了。突然,他看到一只老鹰正在追赶一只小凤凰,就扔出斧头朝老鹰砍去,老鹰吓得逃跑了,小凤凰得救了。小凤凰飞到木匠身边,感激地说:谢谢您救了我!当小凤凰知道木匠要伐宝树做宝床的事情之后,就对他说:我会把这件事告诉百鸟,让大家来帮助你。
  木匠继续走着,一群凶狠的山蚊子扑过来,要吸他的血。危急时刻,许多只燕子飞过来,很快吃光了山蚊子。木匠刚坐下来喘口气,就有一只凶猛的老虎蹿过来,把他吓得直打哆嗦。突然,无数只小鸟来到老虎的面前上下翻飞,搅得老虎什么也看不见,只得转身走了。
  木匠走进了森林,辨不清方向了。这时,喜鹊一边引路,一边叫着:往前走!木匠就一直往前走,来到山崖旁一看,高兴得大叫起来:啊,宝树!我终于找到宝树啦!木匠来到宝树旁,刚要抡起斧头砍树,很多只啄木鸟就飞过来啄断了宝树。小凤凰喊道:快骑到宝树上,闭上眼睛!宝树驮着木匠飞了起来,飞啊飞啊,飞回了木匠的家。
  回到了家,木匠要开始做宝床了。他想:把宝床做成什么样的呢?我这一路得到了百鸟的帮助,就在床上雕刻百鸟的图案,这张床就取名百鸟床吧。他精雕细刻每一只鸟儿,经过九百九十九天,百鸟床做好了。大家争先恐后地来看,都夸百鸟床是世上最精美的床。百鸟床真是一张宝床。劳累得疲乏的人躺到上面,一下就消除了疲劳;生病的人躺在上面,病痛就消失了看到人们都喜欢百鸟床,木匠心里可高兴啦。

商鞅立木取信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搬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搬者给予五十金。有个大胆的人终于扛走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终于使老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使新法顺利地推行实施。
  

还零钱的小孩

18世纪英国的一位有钱的绅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儿拦住了。“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儿说道。“我不买”。绅士回答说。说着绅士躲开男孩儿继续走,“先生,请您买一包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呢”小男孩儿追上来说。绅士看到躲不开男孩儿,便说:“可是我没有零钱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给你换零钱”。说完男孩儿拿着绅士给的一个英镑快步跑走了,绅士等了很久,男孩儿仍然没有回来,绅士无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绅士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工作,仆人说来了一个男孩儿要求面见绅士。于是男孩儿被叫了进来,这个男孩儿比卖火柴的男孩儿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烂。“先生,对不起了,我的哥哥让我给您把零钱送来了”“你的哥哥呢?”绅士道。“我的哥哥在换完零钱回来找你的路上被马车撞成重伤了,在家躺着呢”,绅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儿的诚信所感动。“走!我们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儿的家一看,家里只要两个男孩的继母在招呼受到重伤的男孩儿。一见绅士,男孩连忙说:“对不起,我没有给您按时把零钱送回去,失信了!”绅士却被男孩的诚信深深打动了。当他了解到两个男孩儿的亲父母都双亡时,毅然决定把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担起来。

列宁打碎花瓶的故事
  有一次母亲带着列宁到姑妈家中做客。小列宁把姑妈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于是,姑妈问孩子们:“是谁打碎了花瓶?”小列宁因为害怕受姑妈批评,便跟着其他孩子一起说:“不是我!“然而,母亲猜到花瓶是淘气的小列宁打碎的,因为这孩子特别淘气,在家里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情。
  但是,小列宁向来是主动承认错误,从未撒过谎。她装出相信儿子的样子,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而是给儿子讲诚实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着儿子能主动承认。
  有一天,小列宁突然在妈妈讲故事时失声大哭起来,痛苦地告诉妈妈:“我欺骗了姑妈,我说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实是我干的。”听说孩子羞愧难受的述说,妈妈耐心地安慰他,告诉他只要向姑妈写信承认错误,姑妈就会原谅他。
  于是,小列宁马上起床,在妈妈的帮助下,向姑妈写信承认了错误.从此以后,列宁没有再说谎,长大以后,他也通过诚信这可贵的品质获得了人民的支持。

华盛顿砍樱桃树

美国开国大总统华盛顿小的时候,是个诚实的孩子。他跟父亲之间,曾有过这样一段故事。
  一天,父亲送给他一把小斧头。那小斧头新崭崭的,小巧锋利。华盛顿可高兴啦!他想:父亲的大斧头能砍倒大树,我的小斧头能不能砍倒小树呢?我要试一试。他看到花园边上有一棵小樱桃树,微风吹得它一摆一摆的,好像在向他招手:“来吧,小华盛顿,在我身上试试你的小斧头吧!”华盛顿高兴地跑过去,举起小斧头向樱桃树砍去,只听“咯嚓”一声,小树成了两截,躺倒在地上。他又用小斧头将小树的枝叶削去,把小树棍往两腿间一夹,一手举着小斧头,一手扶着小树根,在花园里玩起了骑马打仗的游戏。
  一会儿,父亲回来了,看到心爱的樱桃树倒在地上,很生气。他问华盛顿:“是谁砍倒了我的树?”
  华盛顿这才明白自己闯了祸,心想:今天准得挨爸爸揍啦!可他从来不爱说谎,就对父亲说:“爸爸!是我砍倒了你的樱桃树。我想试一试小斧头快不快。”
  父亲听了华盛顿的话,不仅没有打他,还一下把他抱起来,高兴地说:“我的好儿子,爸爸宁愿损失一千株樱桃树,也不愿你说一句谎话。爸爸原谅诚实的孩子。不过,以后再也不能随便砍树了。”
  华盛顿点点头,把父亲的这些话牢牢记在了心上。

农夫和斧头
一个年轻的农夫在河边砍柴,一不小心,斧头掉进了河里。那可是农夫赖以生存的工具啊,可是河水湍急,深不可测,下去捞是不可能的,情急之下,农夫坐在河边伤心地哭了起来。
哭声惊动了河神,河神出现在农夫身旁,关心地问:“农夫,你怎么哭得这么伤心呢?”
“我的斧头掉进河里了,我们全家还指望着用这把斧头砍柴吃饭啊!”农夫头也不抬地边哭边说。
不一会儿,河神拿了一把金斧头,问道:“农夫,这是你的斧头吗?” 农夫抬起头,一看不是,摇摇头,又沮丧地哭了起来。
又过了一会儿,河神拿了一把银斧头,问道:“农夫,这是你的斧头吗?”
农夫再一次抬起头,一看还不是,于是哭得更伤心了。 最后,河神拿了一把铁斧头让农夫辨认。
“哈,这就是我的斧头!”农夫高兴极了,捧着自己的斧头不停地感谢河神。河神微微笑着,说道:“农夫,你很诚实,作为奖励,我把金斧头和银斧头都送给你了。”
农夫高兴地收下了河神的礼物,回到家里,农夫向邻居们讲述了他的经历,大家都为他感到高兴。可是有一个贪心的老爷听说了农夫的经历,羡慕得不得了,便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这一天,他也装扮成农夫在河边砍柴,故意将斧头扔进了水中,并假装大哭起来。河神听见了,询问了原因,便从河中捞起金斧头问道:“这是你的斧头吗?”贪心的老爷还没等河神说完,便急忙答道:“是的是的,那就是我的斧头!”可是话音刚落,河神就和斧头一起消失了,任凭贪心的老爷哭叫不停,河神再也没有出现。就这样,河神为了惩罚老爷的不诚实,不但没有给他金、银斧头,还没收了他的铁斧头。贪心而且不诚实的老爷只能灰溜溜地离开,成为邻居们耻笑的话柄。

狼来了
从前,有个小孩儿每天赶着一群羊到山里去吃草,有一天,这个小孩儿突然大叫起来:“狼来了!狼来了!”在山里种地、打柴的人听说狼来了,都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儿,带来柴刀、锄头、扁担飞快地跑过来打狼,救孩子,大伙儿跑到跟前一看,羊在那儿乖乖的吃草呢,狼在哪儿呢?大伙儿就问这小孩儿,小孩儿听了,哈哈大笑起来了,原来呀,根本就没有狼,是这小孩儿闹着玩儿呢,大伙儿可生气了,就说了这小孩儿一顿,叫他以后不要再说谎了。
过了几天,大伙儿正忙着呢,又听见那个放羊的孩子在喊:“狼来了!狼来了!”大伙儿跟上回一样,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儿,带来柴刀、锄头、扁担赶过来打狼,救孩子,谁知道,又上当了,根本就没有狼,还是那个孩子在闹着玩儿呢。“你这孩子,上回跟你说了,叫你不要说谎,你怎么又说谎了?”那个孩子呢,一边儿哈哈大笑,一边儿心里在想:“哈!那么多大人上当,瞧我多有本事。”
又过了几天,这个孩子又喊起来了:“狼来了!狼来了!快来打狼呀!”大伙儿听见了,谁也不理他,“这孩子说了两次谎了,这次准又说谎了。”“咱们上了两次当,再也不能上他的当了。”哎呀!这回真的是狼来了,张着血红的嘴巴,露出尖尖的牙齿,见了羊就咬,咬了羊,又来咬这小孩子了,“狼来了!狼来了!快来打狼啊!”这小孩儿一边儿跑一边儿叫,可是谁也不来救他,还好,这小孩从山坡上滚下来,没让狼咬着,可是,他的羊呢?全给狼咬死了。打那以后啊,这小孩儿再也不敢说谎了。

  闻鸡起舞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铁杵磨针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悬梁刺骨的故事
晋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侯到了三更半夜的时侯很容易打盹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已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侯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后来他终于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战国时期的苏秦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年轻的时侯学问并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没有人关注,即使有雄心壮志也得不到重用,于是他下定决心发愤图强努力读书。由于他经常读书读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侯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成语引申:
这两个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个成语。虽然告诉我们发愤忘食地刻苦学习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为了学习也不能一直努力到累垮目己的身体,读书也是需要适可而止的。

雷锋勤俭节约的故事
俭朴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但要做到节俭并不容易,作为小学生我们要牢记“以艰苦朴素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勤俭节约从自己做起。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个雷锋勤俭节约的故事。
雷锋入伍后,连队发放夏装,每人两套单军装,两套衬衣,两双鞋,当司务长把这些东西发给雷锋的时候,我只领一套军装,一套衬衣,一双鞋就行了。
为什么只要一套?司务长奇怪地问道。
“有一套就够穿的了,”雷锋说,“我现在穿的这套带补丁的衣服,也比我小时候穿的不知要好上多少倍呢!剩下的一套给国家节约了!”
沈阳部队工程兵运动会召开的那天,天气炎热,雷锋做完了规定项目,浑身是汗,口渴难忍,他掏出钱想去买瓶汽水。当他看到供水站送来了开水,又把钱收了起来。一个战友问他,雷锋怎么又不买了?喝一点开水不一样解渴吗!雷锋笑笑说。雷锋呀,你就一个人攒那么多钱干啥?怎么能说我就一个人,我们祖国大家庭六亿多人呢!为了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毛主席号召我们艰苦奋斗,咱们做的还远远不够呀!
咱们国家那么大,困难再多,还能缺你那几个钱! 积少成多呀,同志!雷锋说,你算算,每人一天节约一角钱,全国一天节约多少钱?咱们当了国家的主人,不算这笔帐还行!
雷锋是多么节俭的人啊!我们要向雷锋学习,时时不忘节俭,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自己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雷锋勤俭节约的故事
俭朴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但要做到节俭并不容易,作为小学生我们要牢记“以艰苦朴素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勤俭节约从自己做起。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个雷锋勤俭节约的故事。
雷锋入伍后,连队发放夏装,每人两套单军装,两套衬衣,两双鞋,当司务长把这些东西发给雷锋的时候,我只领一套军装,一套衬衣,一双鞋就行了。
为什么只要一套?司务长奇怪地问道。
“有一套就够穿的了,”雷锋说,“我现在穿的这套带补丁的衣服,也比我小时候穿的不知要好上多少倍呢!剩下的一套给国家节约了!”
沈阳部队工程兵运动会召开的那天,天气炎热,雷锋做完了规定项目,浑身是汗,口渴难忍,他掏出钱想去买瓶汽水。当他看到供水站送来了开水,又把钱收了起来。一个战友问他,雷锋怎么又不买了?喝一点开水不一样解渴吗!雷锋笑笑说。雷锋呀,你就一个人攒那么多钱干啥?怎么能说我就一个人,我们祖国大家庭六亿多人呢!为了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毛主席号召我们艰苦奋斗,咱们做的还远远不够呀!咱们国家那么大,困难再多,还能缺你那几个钱! 积少成多呀,同志!雷锋说,你算算,每人一天节约一角钱,全国一天节约多少钱?咱们当了国家的主人,不算这笔帐还行!
雷锋是多么节俭的人啊!我们要向雷锋学习,时时不忘节俭,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自己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

嫦娥奔月

远古的时候,天上曾有十个太阳,晒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枯,老百姓苦得活不下去。

有个叫羿的英雄力大无比,他用宝弓神箭,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最后那个太阳一看大势不妙,连忙认罪求饶,羿才息怒收弓,命令这个太阳今后按时起落,好好儿为老百姓造福。

羿的妻子名叫嫦娥,美丽贤慧,心地善良,大家都非常喜欢她。

一个老道人十分钦佩羿的神力和为人,赠他一包长生不老药,吃了可以升天,长生不老。羿舍不得心爱的妻子和乡亲,不愿自己一人升天,就把长生不老药交给嫦娥收藏起来。

羿有个徒弟叫蓬蒙,是个奸诈小人,一心想偷吃羿的长生不老药,好自己升天成仙。

这一年的八月十五,羿带着徒弟们出门打猎去了。天近傍晚,找借口未去打猎的蓬蒙闯进嫦娥的住所,威逼嫦娥交出可以升天的长生不老药。

嫦娥迫不得已,仓促间把药全部吞下肚里。马上,她便身轻如燕,飘出窗口,直上云霄。由于嫦娥深爱自己的丈夫,最后她就在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上停了下来。

听到消息,羿心如刀绞,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进月亮也进,他退月亮也退,永远也追不上。羿思念嫦娥,只能望着月亮出神。此时月亮也格外圆格外亮,就像心爱的妻子在望着自己。

第二年八月十五晚上,嫦娥走出月宫,默默地遥望下界,思念丈夫和乡亲们。她那美丽的面孔,使得月亮也变得格外圆格外亮。

羿和乡亲们都在月光下祭月,寄托对嫦娥的思念。从此年年如此,代代相传。由于八月十五正值中秋,就定为中秋节。

狐狸和乌鸦
  从前有一只乌鸦喜欢站在树枝上唱歌。
  有一天,乌鸦好不容易得到了一块肉,它站在树枝上正准备好好地享受这顿美餐。这时来了一只饿了好几天的狐狸,它看到了乌鸦嘴里那块鲜美的肉,心想:我已经很多天没吃到肉了,不如来骗骗这只笨乌鸦吧。
  狐狸说:“乌鸦姐姐,我已经很多天没有听到你那美妙的歌声了,你今天就给我来唱上一段吧?”
  乌鸦没有说话,它想:这只狐狸太狡猾了,以前骗了我的肉,今天我才不上当呢!
  狐狸见乌鸦不说话就继续甜言蜜语:“大姐的歌真让人陶醉啊,今天你怎么了,嗓子不行了吗?你不唱的话我可要到处去说啦!”
  只见乌鸦不慌不忙地张开嘴,一口把肉吞进了肚子,然后就开口唱歌了。流着口水的狐狸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邯郸学步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

  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

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他一听,对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释读】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愚公移山

【典故】

  传说古时候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那里的北山住着一位老人名叫愚公,快90岁了。他每次出门,都因被这两座大山阻隔,要绕很大的圈子,才能到南方去。

  一天,他把全家人召集起来,说:我准备与你们一起,用毕生的精力来搬掉太行山和王屋山,修一条通向南方的大道。你们说好吗!

  大家都表示赞成,但愚公的老伴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大家的力量加起来,还不能搬移一座小山,又怎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搬掉呢?再说,把那些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放到哪里去呢?

  讨论下来大家认为,可以把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扔到东方的海边和北方最远的地方。

  第二天一早,愚公带着儿孙们开始挖山。虽然一家人每天挖不了多少,但他们还是坚持挖。直到换季节的时候,才回家一次。

  有个名叫智叟的老人得知这件事后,特地来劝愚公说:你这样做太不聪明了,凭你这有限的精力,又怎能把这两座山挖平呢?愚公回答说:你这个人太顽固了,简直无法开导,即使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在这里。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生孩子,孩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而山却不会再增高,为什么挖不平呢?

  当时山神见愚公他们挖山不止,便向上帝报告了这件事。上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派了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从此,这里不再有高山阻隔了。

  【所属朝代】

  春秋战国时代

  【出处】

  《列子·汤问第五》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释读】

  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b9f147b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6.html

《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