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数学教案 第一册

发布时间:2019-03-23 14:20:3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科目:数学教案

第一册

初中知识复习(1-4

第一节 乘法公式、因式分解

重点:和(差)的立方公式,立方和(差)公式及应用,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试根法

难点:公式的灵活运用,因式分解

教学过程:

一、 乘法公式

引入:回顾初中常用的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从项的角度变化)那三数和的平方公式呢?

(从指数的角度变化)看看和与差的立方公式是什么?如

能用学过的公式推导吗?(平方―――立方)

···················

呢,同理可推。那能否不重复推导,直接从①式看出结果?中的b换成-b即可。(这种代换的思想很常用,但要清楚什么时候才可以代换

············符号的记忆,和――差 从代换的角度看

问:能推导立方和、立方差公式吗?即( )( )=

①可知,······

立方差呢?②中的b代换成-b得出:

符号的记忆,系数的区别

1:化简

1:平方差――立方差

2:立方和――立方差

2)已知求证:

注意观察结构特征,及整体的把握

二、因式分解:将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与乘法运算是互逆变形。初中学过的方法有: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平方差、完全平方、立方和、立方差等)

1)十字相乘法

试分解因式:

要将二次三项式x2 + px + q因式分解,就需要找到两个数ab,使它们的积等于常数项q,和等于一次项系数p, 满足这两个条件便可以进行如下因式分解,即

x2 + px + q = x2 +(a + b)x + ab = (x + a)(x + b).

用十字交叉线表示: 1 a

1 b

a + b (交叉相乘后相加)

若二次项的系数不为1呢?,如:

如何处理二次项的系数?类似分解:1 3

2 1

-6 + -1 = -7

整理:对于二次三项式ax2+bx+ca0),如果二次项系数a可以分解成两个因数之积,即a=a1a2,常数项c可以分解成两个因数之积,即c=c1c2,把a1a2c1c2排列如下:

a1 +c1

a2 +c2

a1c2 + a2c1 = a1c2 + a2c1

按斜线交叉相乘,再相加,得到a1c2+a2c1,若它正好等于二次三项式ax2+bx+c的一次项系数b,即a1c2+a2c1=b,那么二次三项式就可以分解为两个因式a1x+c1a2x+c2之积,即 ax2+bx+c=a1x+c1)(a2x+c2)。〔按行写分解后的因式〕

十字相乘法关键:(1)看两端,凑中间;(2)分解后的因式如何写(3)二次项系数为负时,如何简化

2:因式分解:(1 2 3

2)分组分解法

分解,观察;无公因式,四项式,则不能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及十字相乘法

两种方法

适当分组后提出公因式,各组间又出现新的公因式,····叫分组分解法

如何适当分组是关键(尝试,结构),分组的原则,目的是什么?分组后可以提取公因式,或;利用公式

练习:因式分解(1 2

3 (试根法,竖式相除)

归纳:如何选择适当的方法

作业:

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 2 3;(4

5 6;(7

8;(9

第二节 二次函数及其最值

重点: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形式,韦达定理,给定区间的最值问题

难点:给定区间的最值问题

教学过程:

一、 韦达定理(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

二次方程什么时候有根(判别式0时),此时由求根公式得,,求出了具体的根,还反映了根与系数的关系。那可以不解方程,直接从方程中看出两根和(积)与系数的关系吗,

反过来,若满足,那么一定是的两根,即韦达定理的逆定理也成立。

作用:1)已知方程,得出根与系数的关系

2)已知两数,构造出以两数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系数为1):

1是方程的两根,不解方程,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第一章 集合

§11 集合的概念 5-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集合、元素及其关系

2)掌握集合的列举法与描述法,会用法表示集合

能力目标:

通过集合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集合的表示法

【教学难点】

集合表示法的选择与规范书写.

【教学设计】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集合与元素的概念

2)引导学生自然地认识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3针对集合不同情况,认识到可以用列举和描述两种方法表示集合,然后再对表示法进行对比分析,完成知识的升华

4)通过练习,巩固知识.

5)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顺应学生的学习思路展开,自然地层层推进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1.2 集合之间的关系(7-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子集、真子集的概念;

2)掌握两个集合相等的概念;

3)会判断集合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集合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及其相关符号表示.

【教学难点】 真子集的概念

【教学设计】

1)从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入手,通过实际问题导入知识;

2)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认识真子集,突破难点;

3)通过简单的实例,认识集合的相等关系;

4)为学生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 1.3集合的运算(19-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并集交集的概念;

2会求出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能力目标:

1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交集与并集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交集与并集

【教学难点】 用描述法表示集合的交与并

【教学设计】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交集与并集的概念,提高学习兴趣

2)通过对实例归纳针对用“列举法”及“描述法”表示集合的运算的不同特征,采用由浅入深的训练,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通过学生的解题实践,总结比较,理解交集与并集的特征,完成知识的升华;

4)讲与练结合,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过程】

§ 1.3集合的运算211-1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与补集的概念;

2会求集合的补集

能力目标:

1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全与补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集合的运算.

【教学难点】 集合并、交、补的综合运算.

【教学设计】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与补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对实例归纳针对用“列举法”及“描述法”表示集合的运算的不同特征,采用由浅入深的训练,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通过学生的解题实践,总结比较,理解交集与并集的特征,完成知识的升华;

4)讲练结合,数形结合,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 1.4 充要条件13-1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

能力目标:

通过对条件与结论的研究与判断,培养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理解.

2)符号“”,“”,“”的正确使用.

【教学点】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定.

【教学设计】

1)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在条件与结论的关系的判断上,尽可能多的教给学生在独立尝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2)由易到难,具有层次性.从内涵上引导学生体会复合命题中条件和结论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第一章小结与复习

(15-16)

一、 结构图:

集合的基本运算

二、 知识要点:

一).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1.元素与集合:“”或“”;说明:元素与集合之间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不存在大小与相等的关系。

2.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1)包含关系:子集:如果xA,则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记为.显然,任何集合是它自身的子集。即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即

2相等关系:对于任意两个集合A,B。如果同时那么集合A=B显然两个相等的集合元素完全相同。

(1) 真包含关系: 对于任意两个集合A,B,如果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为。对任意非空集合A,有

(2) 运算关系:交集:

并集:

补集:是在全集上进行的。一般地,设U是一个集合。CA={xx

交集的运算性质:

并集的运算性质:

补集的运算性质:

,

分配律、结合律:

3.求集合的子集个数问题,:如的子集的个数为:,真子集有个,非空子集有个,非空真子集有个。

4.空集Φ:空集是指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记作Φ{0}Φ不同,{0}表示含有一个元素“0”的集合,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Φ{Φ}也不同,{Φ}表示含有一个元素“Φ”的集合它是一个以集合为元素的高一级集合。

空集有如下性质:(1)任何元素都不属于空集,即对任意元素a,都有a.

(2)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空集与任何集合的交集仍为空集,空集与任意集合A的并集仍为集合A

5.熟记以下重要结论:

练习:教材 第一章检测题

第二章 不等式

§2.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7-1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了解不等式基本性质的应用.

能力目标 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技能.

【教学重点】 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设计】

1 以实例引入知识内容,提升学生的求知欲;

2)抓住解不等式的知识载体,复习与新知识学习相结合;

3)加强知识的巩固与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22区间 19-2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区间的概念

用区间表示相关的集合.

能力目标:

通过数形结合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区间的概念

【教学难点】 区间端点的取舍

【教学设计】

实例引入知识,提升学生的求知欲; 数形结合,提升认识;

通过知识的巩固与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列表总结知识,提升认知水平.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2.3 一元二次不等式21-2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方程、不等式、函数的图像之间的联系;

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像解法.

能力目标: 通过对方程、不等式、函数的图像之间的联系的研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

【教学重点】

方程、不等式、函数的图像之间的联系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难点】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设计】

从复习一次函数图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联系入手;

类比观察一元二次函数图像,得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像解法;

加强知识的巩固与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2.4含绝对值的不等式24-2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理解含绝对值不等的解

2)了解的解

能力目标: 1 通过含绝对值不等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与数学思维能力;

2通过数形结合的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1)不等的解

2)利用变量替换解不等

【教学难点】 利用变量替换解不等

【教学设计】

1 从数形结合的认识绝对值入手,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 观察图形得到不等的解

3 运用变量替换,化繁为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 加强解题实践,讨论、探究,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第二章小结与复习(26-27

【教学目标】

1.会用不等式(组)表示不等关系;

2.熟悉不等式的性质,能应用不等式的性质求解“范围问题”,会用作差法比较大小;

3.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熟悉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的关系;

【教学重点】

不等式性质的应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基本不等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

利用不等式加法法则及乘法法则解题,基本不等式的应用。

【教学过程】

1.本章知识结构

2.知识梳理

(一)不等式与不等关系

1、应用不等式(组)表示不等关系;

不等式的主要性质:

(1)对称性:

(2)传递性:

(3)加法法则:

(4)乘法法则:

(5)倒数法则:

(6)乘方法则:

(7)开方法则:

2、应用不等式的性质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作差法

3、应用不等式性质证明

(二)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设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为,则不等式的解的各种情况如下表:(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表格)

练习:教材第二章检测题

3.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理解函数的定义

(2) 理解函数值的概念及表示;

(3) 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4) 掌握利用“描点法”作函数图像的方法.

能力目标:

(1) 通过函数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通过函数值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工具使用技能;

(3) 会利用“描点法”作简单函数的图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 函数的概念 (2) 利用“描点法”描绘函数图像

【教学难点】(1) 函数的概念记号理解 (2)利用“描点法”描绘函数图像

【教学设计】

1)从复习初中学习过的函数知识入手,做好衔接;

2)抓住两个要素,突出特点,提升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水平;

3)抓住函数值的理解与计算,为绘图奠定基础;

4)学习“描点法”作图的步骤,通过实践培养技能;

5)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 3.2函数的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的概念;

会借助于函数图像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理解具有奇偶性的函数的图像特征,会判断简单函数的奇偶性.

能力目标:

通过利用函数图像研究函数性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通过函数奇偶性的判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函数单调性与奇偶性的概念及其图像特征;

简单函数奇偶性的判定.

【教学难点】

函数奇偶性的判断.(*函数单调性的判断)

【教学设计】

1)用学生熟悉的主题活动将所学的知识有机的整合在一起;

2)引导学生去感知数学的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图形认识特征,由此定义性质,再利用图形(或定义)进行性质的判断;

3)在问题的思考、交流、解决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 3.3函数的实际应用举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分段函数的概念

2)理解分段函数的图像;

3)了解实际问题中的分段函数问题.

能力目标:

1会求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和分段函数在点处的函数值

2掌握分段函数的作图方法

3)能建立简单实际问题的分段函数的关系式

【教学重点】 1分段函数的概念 2分段函数的图像.

【教学难点】 1建立实际问题的分段函数关系 2分段函数的图像.

【教学设计】

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利用生活的实例为载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提供给学生素材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发现、探究、讨论、交流等活动中形成知识;

3)提供数学交流的环境,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4.1数指数幂(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复习整数指数幂的知识;

n根式的概念 理解分数指数幂的定义.

能力目标:

掌握根式与分数指数幂之间的转化;

会利用计算器求根式和分数指数幂的值;

培养计算工具使用技能.

【教学重点】 分数指数幂的定义

【教学点】 根式和分数指数幂的互化

【教学设计】

通过复习二次根式而拓展到n次根式,为分数指数幂的介绍做好知识铺垫;

复习整数指数幂知识以做好衔接;

利用课件介绍分数指数幂的概念,字母动感闪耀强化位置关系;

加大学生动手计算的练习,巩固知识;

小组讨论、学习计算器的使用,培养计算工具使用技能.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42指数函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指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了解指数模型,了解指数函数的应用

能力目标:

会画出指数函数的简图;

判断指数函数的单调性;

了解指数函数在生活生产中的部分应用,从而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 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性质 指数函数的应用实例

【教学难点】 指数函数的应用实例

【教学设计】

以实例引入知识,提升学生的求知欲;

“描点法”作图与软件的应用相结合,有助于观察得到指数函数的性质;

知识的巩固与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43 对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对数的概念,理解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的概念

掌握利用计算器求对数值的方法;

了解积、商、幂的对数

能力目标:

会进行指数式与对数式之间的互化;

会运用函数计算器计算对数值;

培养计算工具的使用技能

【教学重点】 指数式与对数关系

【教学点】 对数的概念

【教学设计】

实例引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理解定义,研究指数式与对数式的字母对应关系;

利用计算器进行对数的计算;

利用定义介绍对数的定义,导出积、商、幂的对数;

通过思考、讨论、学习与运用知识,培养计算工具的使用技能和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课题44 对数函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对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特征

了解对数函数的实际应用.

能力目标:

观察对数函数的图像,总结对数函数的性质,培养观察能力;

通过应用实例的介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 对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教学点】 数函数的应用中实际问题的题意分析

【教学设计】

实例引入知识,提升学生的求知欲;

“描点法”作图与软件的应用相结合,有助于观察得到指数函数的性质;

知识的巩固与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探究、交流,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51 角的概念推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角的概念推广的实际背景意义;

理解任意角、象限角、界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

能力目标:

1会判断角所在的象限

2会求指定范围内与已知角终边相同的角

3)培养观察能力和计算技能.

【教学重点】 终边相同角的概念.

【教学点】 终边相同角的表示和确定

【教学设计】

1)以丰富的生活实例为引例,引入学习新概念——角的推广;

2)在演示——观察——思维探究活动中,使学生认识、理解终边相同的角;

3)在练习——讨论中深化、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4)在反思交流中,总结知识,品味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课题52弧度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弧度制的概念

理解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关系.

能力目标:

1会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

2)会利用计算器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

3)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与计算工具使用技能.

【教学重点】弧度制的概念,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教学点】弧度制的概念.

【教学设计】

1)由问题引入弧度制的概念;

2)通过观察——探究,明晰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关系;

3)在练习——讨论中,深化、巩固知识,培养计算技能;

4)在操作——实践中,培养计算工具使用技能;

5)结合实例了解知识的应用.

【教学过程】

§53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定义域;

理解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正负号;

掌握界限角的三角函数值.

能力目标:

会利用定义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

会判断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正负号;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概念;

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教学点】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符号的确定.

【教学设计】

1)在知识回顾中推广得到新知识;

2)数形结合探求三角函数的定义域;

3)利用定义认识各象限角三角函数的正负号;

4)数形结合认识界限角的三角函数值;

5问题引领,师生互动.在问题的思考和交流中,提升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54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同角的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

能力目标:

已知一个三角函数值,会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求其他的三角函数值

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求三角式的值.

【教学重点】 同角的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的应用.

【教学点】 应用平方关系求正弦或余弦值时,正负号的确定.

【教学设计】

1)由实际问题引入知识,认识学习的必要性;

2)认识数形结合的工具——单位圆;

3)借助于单位圆,探究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

4)在练习——讨论中深化、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5)拓展应用,提升计算技能.

【教学过程】

§55 诱导公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 ”、“”、“180°”的诱导公式.

能力目标:

1)会利用简化公式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转化为锐角的三角函数;

2)会利用计算器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及应用计算工具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三个诱导公式.

【教学点】 诱导公式的应用.

【教学设计】

1)利用单位圆数形结合的探究诱导公式;

2)通过应用与师生互动,巩固知识;

3)通过计算器的使用,体会数字时代科技的进步;

4)提升思维能力,以诱导公式为载体,渗透化同的数学思想.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 5.6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理解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 理解用“五点法”正弦函数的简图的方法;

(3) 了解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能力目标:

(1) 认识周期现象,以正弦函数、余弦函数为载体,理解周期函数;

(2) 会用“五点法”作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简图;

(3) 通过对照学习研究,使学生体验类比的方法,从而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正弦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2)用“五点法”作出函数y=sinx的简图.

【教学难点】周期性的理解.

【教学设计】

1)结合生活实例,认识周期现象,介绍周期函数;

2)利用诱导公式,认识正弦函数的周期;

3)利用“描点法”及“周期性”作出正弦函数图像;

4)观察图像认识有界函数,认识正弦函数的性质;

5)观察类比得到余弦函数的性质.

【教学过程】

§5.7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利用计算器求角度的方法;

2)了解已知三角函数值,求指定范围内的角的方法

能力目标:

1用计算器求角;

2已知三角函数值会求指定范围内的角

3)培养使用计算工具的技能.

【教学重点】已知三角函数值,利用计算器求角;利用诱导公式求出指定范围内的角

【教学点】已知三角函数值,利用计算器求指定范围内的角

【教学设计】

1)精讲已知正弦值求角作为学习突破口;

2)将余弦、正切的情况作类比让学生小组讨论,独立认知学习;

3)在练习——讨论中深化、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4)在反思交流中,总结知识,品味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第五章小结与复习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f0152d87c1cfad6185fa71d.html

《职高数学教案 第一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