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全册

发布时间:2018-07-25 14:00: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地图版七年级上册

黄冈庙中学 雷立新

20149

与同学们谈地理

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结合小学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2、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人类家园”——地球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过程 

一、做自我介绍

二、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

重点强调在每节新课前学生要依据教师提供的预习指导做好课前预习。

三、新课学习阶段:

1、学生自由发言,然后讨论,拿到地理书,会想到什么?

请同学们回忆小学已学过的自然知识,每个同学举一个例子,说说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有哪些属于地理知识内容。

2、学生自学教材第三页彩图,说说与地理的关系。

多动脑筋想一想,想什么?

3、教师根据学校环境的实际情况,结合当时国内外和实际的地理知识,列举国内外和家乡中诸如大气污染、水污染、资源被破坏、垃圾的处理、人口增长过速等环境问题的典型事例,唤起学生装学习地理知识的强烈愿望,去探索适合国情的人类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真理。

4、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综合地分析地理。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总结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最后思考归纳,为学好地理,应做好哪些准备?

课前准备:除学习用具、教材外,还需要准备地图册,填充图册。

课外准备:注意收集国内外,家乡的有关地理信息材料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

2)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知道经线和纬线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与大小的认识过程,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夫穷尽的,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教学器材:教学地球仪。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每两位同学至少准备一小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等。

2、教学仪器:地球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

(板书)地球的形状、大小

二、展示目标

即教学目标中知道与技能目标

三、自学引导及点拨

1、地球的形状

(展示图片)观看教材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

(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

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学生讨论学习,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直觉 →逻辑推测  →实践证明   新“眼”目睹)

(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

A、(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

B、(事例2)发生月食偏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C、还有地球仪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小组同学可以充分的讨论,教师启发、解释。)

(总结)准确反映地球形状科学证明是地球卫星照片。

(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总结)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以生命为代价。

板书:2、地球的大小

(承转)现代的科学技术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

(展示图片)地球的大小

(学生活动)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57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讲解)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实际上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

(板书)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展示)地球仪

(提问)1、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

2、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启发学生积极回答)

(讲述)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继续总结补充地球仪的特点。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四、课堂小结

和学生一起回忆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

五、当堂检测

基础训练1-6题。



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准确区分经线和纬线,能说出它们各自的特征。

2掌握经纬度的划分方法。

3记住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过程与方法

由于教材内容较为抽象,涉及高中立体几何的知识,学生难于理解,所以应采用直观教学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分析的水平。

2)通过经纬度变化规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有规律的,而规律又是可以被认识的。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飞机在天空航行靠什么辨别方向?

二、展示目标

1)准确区分经线和纬线,能说出它们各自的特征。

2掌握经纬度的划分方法。

3记住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三、提出问题,学生自学

结合自己的地球仪观察思考,同学先小组交流,推荐发言人回答下列问题:

纬线和纬度

1、纬线有什么特点,想想纬线可以有多少条?

2、纬度以哪条纬线为起点,标度范围是多少?不同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

3、如何区分南纬与北纬?如何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南纬和北纬?纬度大小的变化规律有什么特点?

4、低、中、高纬度是如何划分的?

5、纬度最大值的纬线有什么特征?该最大值出现在哪个地区?

6、南北半球是怎么划分的?北纬是否都在北半球?南纬是否都在南半球?

7、你知道赤道纪念碑建在哪吗?为什么要建在这个位置?

经线和经度

1、经线有什么特点,想想经线可以有多少条?

2、经度以哪条经线为起点,标度范围是多少?不同经线的长度是否相等?

3、如何区分东经与西经?如何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东经和西经?经度大小的变化规律有什么特点?

4、东经180度与西经180度经线有什么特点?

5、东西半球是怎么划分的?东经是否都在东半球?西经是否都在西半球?

6、每两条相对的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均分成左右两个半球吗?为什么不采用0度与180度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半球?

6、你知道什么是本初子午线吗?地球上真实的本初子午线在哪?

检查自学,知识归纳

线

线

定义

与赤道平行,与地轴垂直

连接南北两极,与纬线垂直

形状特征

整圆圈

半圆圈

长度特征

赤道最长,向两极长度递减

都相等

方向特征

指示东西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

四、当堂检测

基础训练P3-P4上题目。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4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地球自转的概念及特点

2)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

利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启发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理解地球自转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发展中,领悟到科学家们追求真理的精神,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和世界观。

2)初步形成对地球运动的好奇心和探索心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是一个球体,我们都生活在地球的表面。但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为什么会不断地经历白天、黑夜,春、夏、秋、冬呢?这一切都是缘于地球的运动所形成的?

二、展示目标

1)掌握地球自转的概念及特点

2)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三、提出问题,学生自学

学生阅读教材“地球的自转”部分,思考(可小组讨论)并试着完成以下学习目标:

1)什么是地球的自转?什么是“日心说”和“地心说”?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什么?

3)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长?

4)为什么地球在不停自转,我们却感觉不到?

5)你知道哪些自然现象是因为地球的自转所形成的吗?

6)什么是昼半球与夜半球?什么是晨昏线?昼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7)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8)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

9)世界各个不同地方(如北京和纽约)为什么会有时间差异?其原因是两地经度不同还是纬度不同?

三、检查自学,知识归纳

1)概念:地球绕地轴旋转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24小时

4)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太阳东升西落;地方时差

四、当堂训练

课程基础训练

5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地球转的概念及特点

2知道地球公转引起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变化。

3)记住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五带的名称和范围及各带的特点。

4)理解公转所产生的现象与公转特点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利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启发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地球上的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的运动有关系,对学生进行唯物论与无神论的教育,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生活的地区一年内有着明显的四季交替。在不同季节里同学们的穿着有变化吗?早晨起床上学的时间一致吗?正午你的影子等长吗?这些现象的发生与地球的公转有什么关系?

二、展示目标

1)掌握地球转的概念及特点

2知道地球公转引起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变化。

3)记住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五带的名称和范围及各带的特点。

4)理解公转所产生的现象与公转特点的关系。

三、提出问题,学生自学

学生阅读教材“地球的公转”部分,思考(可小组讨论)并试着完成以下问题

1)什么是地球的公转?地球转的方向是什么?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多长?

2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时,其轨道是什么形状?地轴保持什么形状?

3)假设地球是直立的(地轴不倾斜)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哪里?太阳直射点还会移动吗?那么南北半球在一年中获得的太阳热量会有变化吗?

4)假设地球倾斜着自转的同时,没有公转,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会变化吗?

5)地球倾斜着自转的同时,又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哪里?

6)你能描述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各阶段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吗?

7)什么是南、北回归线?其纬度是多少?

8)什么是极昼和极夜?只有什么地方才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极昼和极夜?

9)地球上的五带是怎么划分的?其纬度范围各自是多少?

10)教材第15页活动部分第2-3题。

三、检查自学,知识归纳

概念:地球绕太阳旋转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产生的地理现象:形成了四季、形成了五带

四、当堂训练

课程基础训练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6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地图是记录和传递信息的工具。

2. 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记住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能在地图上量算出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3. 学会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网或者指向辨别方向的方法。

4. 记住一些常用图例。

5. 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等。

过程与方法

利用当地地图学习比例尺三要素,动手动脑,实践操作,诱导启发,反思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地使用地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猜谜语“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五湖四海没月水,世界各国在眼前”。

二、展示目标

1. 知道地图是记录和传递信息的工具。

2. 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记住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能在地图上量算出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3. 学会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网或者指向辨别方向的方法。

4. 记住一些常用图例。

5. 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等。

三、提出问题,学生自学

1. 什么是地图?地图的三要素是什么?比例尺有哪三种表示形式?

2. 你知道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3. 比例尺的概念和公式是什么的换算方法吗?

4. 如何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5. 图例有什么作用?从哪里可以找到常用图例,你能快速记住一些吗?

四、检查自学,知识归纳

1、地图的概念

2、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3、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4、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5、地图上辨别方向的三种方法:

A、一般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

B、经纬网指示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站在北极点,所有方向都指向南方,站在南极点,所有方向都指向为北方。

C、方向指标箭头指标方向一般为北方

6、图例:用来解释地图上各种符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快速记忆教材18页和地图册14页的一些常见图例。

在知识归纳过程中,结合教材18页活动,讲练结合。

五、当堂检测

基础训练上题目。



7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并能正确选择常用的地图类型。

2. 能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3. 知道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表示范围、表示内容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地图过程中,通过教师指点、小组互动合作等形式,学会搜集、查阅资料并进行整理,建立起地理事物空间方位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复习上节课所学地图三要素知识导入新课。

二、展示目标

1. 了解并能正确选择常用的地图类型。

2. 能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3. 知道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表示范围、表示内容的关系

三、提出问题,学生自学

你都知道哪些常见的地图类型?

举例说说,在日常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地图,是哪种类型的地图?

如何判断比例尺的大小?

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的大小及内容的详略有什么关系?

四、检查自学,知识归纳

1、参考教材21页阅读材料,常见的地图类型有两大类:

A、自然地图:地形图、水文图、气候图、植被图等;

B、社会经济地图:人口图、交通图、工业图、农业图等。

2、结合教材22页活动,让学生学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及完成下表:

表示范围的大或小

表示内容的详或略

比例尺较大

比例尺较小

3、引导学生正确完成活动部分其它题目。

五、当堂检测

基础训练上题目。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8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明白地形图中关于“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别并引出绝对高度的概念。

2让学生明白“等高线” “等深线”的概念并结合适当练习以加深其印象。

3启发学生找出地形图中各成图要素的构成规律。

4、理解什么是分层设色地形图及其绘制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读图分析、整理资料使学生掌握了解地形图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其懂得学习地理知识必须有科学的方法和严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土地上,珍藏着无数美丽而神奇的天然艺术作品。有广阔无垠的平原,有俊秀挺拔的高山,有高低起伏的丘陵,也有风吹草低现牛羊的高原,这是物产丰富的盆地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画面,有高山、有低地。然而能够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的地图,却是平面的。她是怎样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呢?大家想不想知道?  

那好,这一节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二、展示目标

1、海拔与相对高度的概念

2、等高线的概念及等高线地图的判读方法

3、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概念及判读方法

3、地形剖面图的概念及绘制方法

三、提出问题,学生自学

1 海拔和相对高度有何区别?

2 什么是等高线,有何特点?

3 如何在地形图中表示出山脊 山谷和山顶。

4 什么叫分层设色地图?

三、检查自学,知识归纳

过渡:不错,刚才大家预习的效果很好,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把这些问题再更加详细的探讨一下,首先是第一个问题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区别。

观察课本“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

导读:看图,以海平面为基准面,乙点的 高度为500,甲点的高度1500,以 乙点为基准面则甲点高度只有10001500为甲点的绝对高度,也叫海拔;1000为甲点与乙点之间的相对高度。

板书: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讲解:在地图上,必须用海拔表 示地面高度,单位用米。从图上我们可以 看到。

板书: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甲地海拔乙地海拔

讲解:地面经过地形测量,测出各个地点的海拔,把它们注在图上,然后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线,这就是 等高线。

板书:二、等高线地形图

补充:强调一下,必须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起来,最好用平滑的曲线来连接。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这样,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地面的高低情况。

看图:地图册 “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的关系”。

提问:坡度陡的地方与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的状况有什么不同?

板书:坡度陡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过渡:同理,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上可以看出海洋 的深浅。

提问:我们已经知 道等高线和等深线,那么由于地表的形态是各有不同,有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等,不同的地形,等高线表现也不一样。

板书:不同地形的等高线表示: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凹入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较低部分

陡崖:几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读课本第“分层设色地形图”,提问:比较一下这幅地图与我们所讲的等高线地形图有什么不同?

讲解:这幅地图有等高线,但没有海拔高度的注记,它是用不同颜色来反映地势高低的,这种地图叫做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立体感强,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面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

看图:课本“分层设色地形图”,讲解:陆地部分,海拔多少?用什么颜色?表示什么地形?

200m以下用绿色,表示平原

200 500用浅绿色,表示盆地

5001000用浅黄色,表示丘陵

20003000用深黄色,表示 高原

30005000用棕黄色,表示山地

板书:三、地形剖面图

讲解:为更直观地表示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需要学会绘制地形剖面图。

要求学生参照教材上的绘制步骤,补充完整另一半地形剖面图。

四、当堂检测

基础训练上题目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9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利用地图了解世界海陆的分布比例及特点。

2. 了解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

3. 知道水、陆半球的概念及划分。

过程与方法

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卫星照片上,我们的看到地球是一颗蓝色的星球。为什么会是蓝色的呢?

二、展示学习目标

1. 利用地图了解世界海陆的分布比例及特点。

2. 了解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

3. 知道水、陆半球的概念及划分。

三、提出问题,学生自学

1、地球上海陆分布比例是怎样的?

2、世界海陆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3、古人在给地球起名的时候, 为什么叫“地球”,而不叫“水球”?

4、水半球与陆半球是如何划分的?

四、检查自学,知识归纳

1、通过卫星照片及精确数据获知海陆比例:

卫星照片上蓝色为海洋,黄色为陆地。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2、通过观察地图,说出海陆分布特点: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北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片陆地。

另外,可让学生从东西半球的分布上来看,陆地大部分分布在东半球。

3、通过对“地球”名称由来的分析,让学生结合教材31页阅读材料,了解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知道古人了解地球面貌的方法主要是远行,有很大的局限性。

4、提出水半球与陆半球的概念,并根据地图册20页内容,让学生知道水、陆半球的划分标准:

以北纬38度、经度0度一点和南纬38度、经度0度一点为两极,把地球平均分成陆半球和水半球。在水半球海洋面积占90%,在陆半球陆地面积占48%

五、当堂检测

基础训练上题目。

10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并区别大陆、岛屿、半岛、大洲、大洋、海、海峡等概念。

2. 能够在图中识别七大洲和四大洋,并能灵活掌握大洲和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3. 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初步养成读图、填图、绘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地理地理问题的习惯,培养用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复习上节课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知识导入。

二、展示目标

1. 知道并区别大陆、岛屿、半岛、大洲、大洋、海、海峡等概念。

2. 能够在图中识别七大洲和四大洋,并能灵活掌握大洲和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3. 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初步养成读图、填图、绘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地理地理问题的习惯,培养用图能力。

三、提出问题,学生自学

1、试着用文字描述教材32页图2.5中各地理术语的定义。

2、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别是什么?按面积大小如何排列?

3、七大洲在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布各是怎样的?

4、亚洲与欧洲、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各是什么?你还能根据地图说说其它各洲的分界线吗?

5、赤道都穿过了哪些大洲?

6、跨经度范围最大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什么?

四、检查自学,知识归纳

1、让学生结合地图,补充完成下表:

概念

大洲

大陆

岛屿

半岛

海峡

2、指导学生记忆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

可用如下口诀:

站在北京向西看,亚欧大陆连成片。

东南方是大洋洲,非洲大陆在西南。

站在北京往东看,南北美洲在东岸。

南极洲位置最特殊,位于地球最南端。

3、让学生试着动手画一画七大洲的简易轮廓图及分布图。

4、结合地图,找出三条重要的洲际分界线。

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5、让学生找赤道穿过大洲时,强调亚洲与大洋洲大陆虽然没被赤道穿过,但其所属岛屿被赤道穿过,应该也列入赤道穿过大洲名单中。

6、提醒学生:南极洲与北冰洋虽然面积最小,但却是跨经度最广的,这与它们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

五、当堂检测

基础训练上题目。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1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海陆变迁的原因

2. 知道大陆漂移假说的观点并能够运用大陆漂移假说的观点,解释七大洲、四大洋的面积变化等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

1. 教学过程中尝试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

2.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

2. 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歌曲《东方之珠》引出“沧海桑田”这个成语,从而引出课题。

二、展示学习目标

1. 知道海陆变迁的原因

2. 知道大陆漂移假说的观点并能够运用大陆漂移假说的观点,解释七大洲、四大洋的面积变化等地理现象。

三、提出问题,学生自学

1、“沧海桑田”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2、教材上列举了几个海陆变迁的实例,分析其原因是什么?

3 “大陆漂移说”是谁提出来的?其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证据?

四、检查自学,知识归纳

1、海陆变迁的原因:

1)地壳运动 2)海平面升降 3)人类活动

2、大陆漂移假说

1)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

2)主要内容

3)主要证据

A、南美洲大陆与大非洲大陆轮廓相吻合

B、古地层分布的相似性

C、生物深化的相似性

D、古生物化石的相似性

E、南极大陆有着丰富的煤矿资源(根据基础训练第9题提出)

五、当堂检测

基础训练上题目。(第二大题暂不做)

1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 通过板块运动及产生的一系列后果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的方法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直观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探究求真、求实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大陆漂移的知识,大陆漂移的畅想曲,描绘了一幅惊心动魄的地球演化史,你想不想知道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根据科学家分析,大陆漂移是板块运动的结果。今天咱们就来学习有关板块运动的知识。

二、展示目标

1.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 探究板块运动及产生的一系列后果。

三、提出问题,学生自学

板块运动构造学说有哪些基础观点?

世界火山、地震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带?为什么?

四、检查自学,知识归纳

1、指导学生记忆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布,及各大板块的运动方向。让学生指有哪些主要的板块交界地带,与世界火山、地震频发的地区想对比,让学生明白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因而多发火山、地震。

举例:2008512发生的汶川地震造成数万人遇难,该次地震为8.0级,与两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运动有关。

2、结合教材43页活动部分题目,让学生明白板块运动的两种形式及影响

请学生回答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红海分别位于哪些板块之间,板块间的运动方向如何?

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的非洲板块之间(碰撞);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碰撞);

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张裂)。

3、问:运用板块运动的观点,你能说说阿尔卑斯山脉和科迪勒拉山系又是怎么形成的吗?

五、当堂检测

基础训练上题目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13课时

教学目标

知道与技能

1. 知道天气的含义,并能与气候的概念区分。

2. 学会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初步了解天气预报的相关知识。

3. 知道大气污染指数是评价大气环境质量优劣的标准,并能用实例说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污染大气,被污染的大气反过来又会危害人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教学,增强直观性,易于学生理解。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讨论人类活动对大气质量的影响及解决措施,增强学生对大气的保护意识,养成关心、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描述今天的天气情况,借此导入新课。

二、展示目标

1. 知道天气的含义,并能与气候的概念区分。

2. 学会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初步了解天气预报的相关知识。

3. 知道大气污染指数是评价大气环境质量优劣的标准,并能用实例说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污染大气,被污染的大气反过来又会危害人类。

三、提出问题,学生自学

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分别是什么?你能各举几个例子吗?

天气对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能举出些例子吗?

你都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天气预报?天气预报主要说明些什么情况?

你会看卫星云图吗?能说出常见的天气符号各自的含义吗?

空气质量用什么指标进行衡量?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有哪些?都有些什么办法可提高空气质量?

四、检查自学,知识归纳

(一)天气及其影响

天气(短时、常变)

气候(长期、少变)

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

(二)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获得天气预报信息的方式

(三)空气质量

全国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

空气质量级别、污染指数和空气质量高低的关系

五、当堂检测

课程基础训练。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14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初步学会计算日、月、年平均气温及年较差的方法。

2. 使学生能够利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根据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

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动手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激发兴趣,掌握所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养成关注气温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会关注当天的天气情况,那么,每天的天气状况又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呢?通过学生回答,引出气温知识的学习。

二、展示目标

1. 知道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初步学会计算日、月、年平均气温及年较差的方法。

2. 使学生能够利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根据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三、提出问题,学生自学

1、掌握概念:气温、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气温日变化、气温年变化、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

2、气温观测项目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一般要用到哪些观察仪器?进行地面气温观测有哪些注意事项?

3、一天当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分别是什么时候?

4、如果要你测算某日的平均气温,你打算怎么进行?

5、观察教材55页图3.15,完成其思考题,并判断该城市是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海洋与陆地的年最高时间相同吗?

6、气温曲线图绘制的步骤是什么?

四、检查自学,知识归纳

五、当堂检测

课程基础训练。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159a257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2b.html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全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