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案必修三

发布时间:2019-02-25 00:54:1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高中政治教案必修三

【篇一: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全套教案(表格版)

【篇二: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塑造人生》精品教案】

课题: 文化塑造人生

教学内容分析

【课标要求】

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比较少,主要是通过丰富的材料,让学生体验优秀的文化对个人成长的作用。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理解优秀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二)能力目标

教育学生接受优秀文化,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丰富精神生活。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交流、教师点拨引导

学生情况分析

高二的学生感性认识的能力已达到一定的水平,理性思考的能力正在形成中,本课知识贴近生活,且前一个框题的学习为本框相关难点知识做了铺垫,所以由学生课前自学、搜集资料,进行简单分析,是学生能够做到的。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共享,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1.文化的含义

2.文化的特点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4.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

5.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表现、特点

小试牛刀: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答案要点: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肯定了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具有合理的成分。

2)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并不是消极被动,毫无目的。只有积极参与健康的文化活动才能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所以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过渡: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文化殿堂,感受文化力量。

情境导入:

1)总有一首诗、一篇文章、一部文学作品让你爱不释手,回味无穷。

2)总有一部电影、电视剧曾催人泪下、感人肺腑。

3)总有一首歌余音绕梁,久久传唱。

4)总有一句格言让你刻骨铭心,成为你的座右铭。

体验分享:

第一小组讨论:令你爱不释手,回味无穷的一首诗、一篇文章、一部文学作品,并说明原因。 第二小组讨论:让你潸然泪下的电影或电视剧,并且和同学们分享其中的感人片段。 第三小组讨论:余音绕梁,久久传唱的歌曲,并且能唱出来大家一起共享。

第四小组讨论:令你刻骨铭心的那句格言,以及它对你产生的影响。

小组讨论5分钟。

活动展示:

第一小组根据自己的讨论内容推选代表与全班同学共享。 老师参与共享。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财富。

唐代诗圣杜甫既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也有鞭挞社会不公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还有心忧天下,关注民生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一生命运坎坷,诗词中既有婉约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又有表达相思之苦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也有表达孤寂无依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还有表达爱国之志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元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寥寥数语就给我们勾勒一个秋天的凄凉美景,后两句诗人的思想之情,颠簸流离溢于言表。

二小组推荐代表分享:感人肺腑的电影或电视剧,并且和同学们分享其中的感人片段。 教师点拨并推荐优秀电影作品。如美国的《阿甘正传》中国《妈妈再爱我一次》《暖春》《活着》

总结这些好的文章和电视剧、电影作品艺术的再现了我们生活的喜怒哀乐,让我们体味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从不同的角度触动我们的内心世界。

一、丰富精神世界(板书)

第三小组分享:余音绕梁,久久传唱的歌曲,并且能唱出来大家一起共享。

老师推荐:《团结就是力量》《黄河大合唱》这些承载着民族仇恨的歌曲如军号般催人奋进,激励中华儿女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抵御外辱,为抗战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阳光总在风雨后》《真心英雄》激励着我们新一代青少年要不畏人生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四小组分享:刻骨铭心的那句格言。

老师推荐:古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三军不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今天送给同学们几句,希望同学们共勉:

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

人生如果错了方向,停止就是进步。

贪图省力的船夫,目标只有下游。

天才之舟,在汗水的河流里起航。

格言如灯塔,引领我们前进的航向。

总结:一首首激人奋进的歌曲,一句句刻骨铭心的格言,让我们体会到文化的什么作用?

二、增强精神力量(板书)

在我们接受优秀文化熏陶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增强我们的精神力量,还会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而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板书)

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财富增多———生活条件改善————人的全面发展

总结: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相互促进,永无休止的。

知识小结:

文化塑造人生

优秀文化的作用(不能说文化的作用,因为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

一、丰富精神世界

二、增强精神力量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体验践行:

网络文化无其不有,既有健康向上的,也有淫秽色情等腐朽的文化。很多学生因为沉溺于网络游戏而无法自拔,很多学生因为受腐朽文化的影响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请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为青少年文明上网写一个倡议书。

最后祝福: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健康的文化活动,塑造完美人生!

【篇三:高中政治必修3第一课教案】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第一框体味文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文化的内涵,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懂得文化素养的培养与体现。 2、了解文化形式的多样性,懂得文化现象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3、阐释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

2、学会分析文化的价值,提高学生文化欣赏和主动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文化的力量,从而懂得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的意义。 2、参加积极向上的文化运动,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教学重点:

文化的力量 教学难点:

文化的内涵 教学方法:

引导学习先自学,然后有重点地讲解,夯实基础的同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归纳总结,并当堂演练、点评,切记先学后教授之以渔,打造高效课堂。 教学过程:

(一)文化万花筒

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表明文化现象具有普遍性,前者从时间上讲(古代现代);后者从空间上讲(校园文化、社区文化、网络文化)。

2、文化现象各具特色,丰富多彩

表明文化现象具有特殊性,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人们有不同的文化生活。

文化现象是文化本质和规律的外部表现,我们知道了文化现象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那么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呢? (二)文化是什么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做填空题。

1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性质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

把握这一概念,需注意以下几点:

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文化现象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而不是经济现象和政治现象,文化是一种精神活动,而非经济、政治活动。

2)人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3)文化包括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动态:精神活动;静态:精神产品。

4)文化有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之分。意识形态文化有鲜明的阶级性,非意识形态文化则没有阶级性。

5)还要注意区分文化生活中的文化与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

广义的文化: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与文明相近,用区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区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人的运动。例如考古学中的文化。

狭义的文化: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文化生活文化既不同于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中特社义文化中的文化

练习: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九寨沟的自然风光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大汶口文化遗址宗教活动、宗教教义和宗教建筑克隆技术

伦理道德观念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乡镇企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 a.①②③④⑤ b.⑥⑦⑧⑨⑩d.③⑤⑦⑨⑩ 2、文化的特征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有了人类社会才会有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之为文化。 (处理p6探究,知道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2)人的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运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3)文化必须以物质为载体(不是纯粹的精神活动)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即精神离不开物质,文化必须以物质为载体。例如一个时代的文化、审美,必然表现在这一时代的文学艺术、影视作品中,甚至表现在这一时代的雕塑、建筑、时装等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中。因此,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看到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文化,认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处理p7探究,知道文化素养就体现在日常行为中,人们一举一动都能反映其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三)文化的力量

1、文化的形式:非常丰富。

静态角度: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 动态角度: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处理p4探究,知道艺术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非全部内容,文化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 2、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注意文化作用的两重性: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落后、腐朽的文化则阻碍社会的发展,把人们引向歧途。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文化的含义以及力量,知道了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而不是经济现象、政治现象;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成长、社会发展有深刻的影响。特别注意文化作用的两重性。辩证分析:文化有先进健康文化和落后腐朽文化之分。前者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后者有阻碍作用。对文化有一个总的了解,理解其内涵,了解其外延,感受其力量,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教育和熏陶。

板书设计:

体味文化

文化的力量 文化是什么

文化万花筒

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文化现象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内涵: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特正

文化必须以物质为载体

文化的形式丰富多彩文化的作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对个人成长

对社会发展

第二框 文化与经济、政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知道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有反作用。 2、明确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2、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意义,培养学生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不同性质的文化对政治、经济的作用不同,我们要自觉掌握先进健康的文化,抵制落后、腐朽的 文化。

2、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3、树立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

教学难点: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

本框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案例的作用。 按照体验感悟事实材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体会了文化的魅力,(简单复习,回忆文化的内涵、特征及作用) 我们知道,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文化有别于经济、政治,同时三者又密不可分。那么,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本课时,我们就来研究这一问题。

探究:p9

归纳:有的内容难以归类,正是因为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关系,现实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感觉,经济越发展,政治越进步,越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二、讲授新课: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1、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对此,要把握以下几点:

1)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中,经济处于基础和中心的地位,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2)经济和政治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由我国以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所决定的,并反映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

3)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绝对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物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了,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 4)文化不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教学方法:

课堂练习: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据此,有人认为,经济上去了,社会文化就发展了, 社会文明程度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2、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反作用) 1)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从地域上看)

举例:中国的发展一直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而西方的发展则深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今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巩固练习:p10相关链接 思维拓展:p10专家点评

结论:不同的社会形态具有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文化;这些文化都 对该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过渡):文化不但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而且相互交融。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这一特点日益显著。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当今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代特点)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采用材料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

材料一:2000年,我国2554岁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97年,而美国为12.7年,日本为12.3年,英国为11. 9年,德国为13.5年。统计表明,2554岁的从业人口中,我国75%的人是初中和小学水平,而美国86%的人是高中和高中以上水平。

材料二:美国的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20年前还居于第12位,现已上升到第4位,美国的影视业,已成为全美居于前列的创汇产业,与其航天航空业和现代电子业并驾齐驱。在美国400家实力最强的公司中,有1/4是文化企业

问: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结论:(1)在经济发展中,教育、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经济发展)

2)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从现代

经济的总体格局)

注释:文化生产力和文化产业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材料:美国通过好莱坞电影等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产品大肆推销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法国为了保卫法兰西文化,非常重视在世界上传播法兰西文化;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建立文化发达国家的战略构想,意图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基地。

问: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

结论:(1)国内民主政治方面: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2)国际政治斗争方面: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 内容。 (过渡):文化不仅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同时,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作用 越来越突出。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处理p12探究,知道: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1、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2、我国的策略:

1)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 2)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道精神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ec8102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f.html

《高中政治教案必修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