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小学语文课本涉及文言文总汇(含注释)

发布时间:2020-04-16 02:12:5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古文

三年级上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chǔ)士为王吹竽,宣王说(yuè)之,廪(lǐn)食(sì)数百人。宣王死,湣(mǐ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韩非子内储说上》)

【注释】

1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这则寓言讽刺了无德无才、招摇撞骗的混子,提醒人们只要严格把关,混子就难混。告诉人们要有真才实学。滥:失实的。竽:一种古代乐器,即大笙。“滥竽”即不会吹竽。充数:凑数。

2齐宣王: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姓田,名辟疆。

3使:派,让,指使。

4南郭:郭指外城墙,南郭指南城。处士:古代称有学问、有品德而没有做官的人为处士,相当于“先生”。这里是戏称。

5请:请求。

6说:通“悦”,喜欢。

7廪食(lǐnsì)以数百人:官府供食。廪:粮仓。食:给东西吃。以:同“与”。

8以:给。

9湣王:齐国国君,宣王的儿子,在宣王死后继位。姓田,名地。

10好∶喜欢,爱好。

11逃:逃跑。

12立:继承王位。

【译文】

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要为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

四年级下

蜀鄙二僧

蜀之鄙1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yù)于2富者曰:“吾欲34南海5,何如6?”富者曰:“子何恃7而往8?”曰:“吾一瓶一钵(bō)910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11,犹12未能也。子何持而往?”越明年13,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14。富者有惭色15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16焉。人之立志,顾17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18,可持19而不可持也;自持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20者也。昏与庸21,可限22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注释】

1)鄙:边境。

2)语:告诉、说。于:对。

3)欲:想。

4)之:到,往,去。

5)南海:这里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舟山)。

6)何如:怎么样。

7)持:同“恃”凭借。

8)往:去。

9)钵:和尚盛饭的碗,底平,口略小,形稍扁。

10)足:足够。

11)下:指顺江而下。

12)犹:还、尚且。

13)越:到,及。明年:第二年。

14)以告富者:把到达后的事情告诉了富和尚。“以”后面省略了“之”,以之,把这件事。

15)惭色:惭愧的神色。惭,惭愧。

16)至:到,达到。

17)顾:表示较强的转折副词,可译为反而,却。

18)聪:耳朵听觉灵敏,引申为有智慧。敏:反应迅速,引申为机智。

19)持:同“恃”。

20)败:衰弱,颓废。这里为使动用法,可译为使自己荒废。

21)昏:糊涂。庸:平常。这里指不聪明,才华不出众。

22)限:限制。

【译文】

蜀地偏远的地方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有。贫穷的和尚对富有的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怎么样?”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贫穷的和尚说:“我只要一个水瓶和一个饭碗就够了。”富有的和尚说:“我多年来想要雇船南下,到现在还没去成;您凭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贫穷的和尚从南海回来了。他把到达南海这件事告诉富有的和尚,富有的和尚听了,有惭愧的神色。

四川(西蜀)距离普陀(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远,富和尚无法到达,然而穷和尚却到达了。一个人树立志向,难道还不如蜀地偏远地方的这个和尚么?所以(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有时)可以依仗(有时)却不能依仗;自己依仗自己的聪明却不努力学习的人,是自己荒废了自己(的聪明)的人。糊涂和平庸,(有时)可能限制人(有时)却不一定会限制人;不因为自己的平庸就放弃自己,而努力学习不知疲倦的人,是自己激励自己(走向成功)的人。

欲速则不达

齐景公少海,传骑(jì)从中来谒(yè)曰:“疾甚且死,恐公后之。”景公遽(jù)起,传骑又至。景公曰:“趋驾烦且之乘,使驺(zōu)韩枢御之。”行数百步,以驺为不疾,夺辔代之;御可数百步,以马不进,尽释车而走。以烦且之良而驺子韩枢之巧,而以为不如下走也。

注释

划线词为人名或地名。

1.传骑:骑马传递公文的人。

2.:进见。

3.:齐国大夫晏婴。

4.疾甚:病重。且:即将。

6.:急忙。

6.:疾走,这里是快走。

7.烦且:良马名。

8.:马拉的车。

9.驺子:古代管车马的官。

10.:缰绳。

11.:驾车。

12.:终于。

13.:放弃。

14.良:好,优秀。

译文

齐景公到东海去游玩,传递公文的骑士从国都之中赶来拜见说:晏婴病得很厉害,即将死去,恐怕您在他死前赶不上见他。齐景公立刻起身,传递公文的骑士又赶到了。齐景公说:赶快坐上骏马拉着的马车,让马夫韩枢来驾车。行走了几百步,齐景公认为马夫赶得不快,就夺过缰绳代替他驾车;大约驾车走了几百步,又认为是马不向前跑,就把车马丢下而徒步奔跑。凭着烦且这样的好马和马夫韩枢的技巧,齐景公还认为不如自己下车徒步奔跑。

寓意

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会导致最终的失败。做人做事都应放远眼光,注重知识的积累,厚积薄发,自然会水到渠成,达成自己的目标。许多事业都必须有一个痛苦挣扎、奋斗的过程,而这也是将你锻炼得坚强,使你成长、使你有力的过程。

五年级上册

刻舟求剑

(战国《吕氏春秋》)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释

1.涉:渡,由后文的得出。

2.者:……的人。

3.其:他的,代词。

4.自:从。

5.坠:掉,落。

6.于:在,到。

7.遽:立刻,急忙,马上。

8.契:用刀刻。

9.是:这。

10.吾:我的。

11.之:结构助词,不译。

12.所从坠:从剑落的地方。

13.其:他,代词。

14.者:……的地方。

15.求:找。

16.之:剑,代词。

17.矣:了。

18.而:但是。

19.若:像。

20.此:这样。

21.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译文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宝剑从小舟里掉入水中,于是他在舟上刻了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下来后,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走,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寓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待问题。

郑人买履

(战国《韩非子》)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

1.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2.欲:将要,想要。

3.者:......的人。(定语后置)

4.先:首先。

5.度(duó):用尺子量。

6.而:连词,表示承接。

7.置:放置,搁在。

8.之:代词,代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9.其:他的。

10.坐:通假字,同,座位。

11.至:等到,直到。

12.之:到……去,往

13.操:带上,拿着的意思。

14.已:已经。

15.得:得到;拿到。

16.履:鞋子。

17.乃:于是,这才。

18.持:拿。

19.度(dù):量好的尺码。

20.反:通假字,同,返回。

21.市罢:指集市已经散了。

23.遂:于是。

24.曰:说。

25.宁(nìng):宁可。

26.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27.自信:相信自己。

28.以:用。

译文

郑国有一个想要买鞋的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他忘记了带量好的尺码。他挑好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一试鞋的大小呢? 他说: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会相信自己的脚。

五年级下册

叶公好龙

(【汉】刘向《新序·杂事五》)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kuī)头于牖(yǒu),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xuán)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注释

叶公:春秋楚国叶县县令沈诸梁,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

子高:叶公的别名。

钩:衣服上的带钩。

写:画。

凿:通“爵”,古代饮酒的器具。

屋室雕纹:房屋上雕刻的彩绘、花纹。""""

窥(kuī):这里是探望、偷看的意思。

牖(yǒu):窗户。

施:延伸。

还(xuán)走:转身就跑。还,通“旋”,走:跑。

五色无主:脸色一忽儿白,一忽儿黄。五色,这里指脸色。

夫:那。

好:喜欢,喜好,爱好。

闻:听说。

下之:下降到叶公住所。

文:通,花纹。

是叶公非好龙也:原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是:这。

译文

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魂飞魄散 。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

崂山道士

蒲松龄《聊斋志异》

抵家,自遇仙,坚壁所不能阻。妻不信。王效其作为,去墙数尺,奔而入,头触硬壁,然而。妻扶视之,额上坟起,如巨卵焉。妻揶揄之。王惭忿,骂老道士之无良而已。

注释

1.抵:到达

2.自诩(xǔ):自夸。

3.去:离开。

4. mò)然而踣(bó):一下子就倒下了。蓦然。猛然。踣,摔倒,跌倒。

5.坟起:鼓起,肿起。

6.揶(yé)揄(yú):嘲弄。

7.无良:不善,不好。

晏子使楚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晏子将至楚。楚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yì)王。王曰:“缚者曷(hé)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道:“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注释

使:出使,被派遣前往别国。后面的两个使字,一个作名词即使者,一个作动词即委派。

以:因为。

短:长短,这里是人的身材矮小的意思。

命:命令,这里是委任、派遣的意思。

主:主张,这里是规矩、章程的意思。后面的主字,是指主人、国君。

不肖:不贤、这里指没有德才的人。 

王闻之: 之:这个消息,代晏子将使楚这件事。宜:适合。

谓左右曰:谓……曰:对……说;左右:近旁的人,这里指近侍。

习辞者:善于辞令的人。习,熟练。辞,言辞。

吏二缚一人诣王 缚:捆绑 诣:到……去。

今:现在。

方:将要。

吾欲辱之:我想要羞辱他。之,他,代晏子。

何以也:即“以何也“,用什么方法呢? 以:用。

何坐:犯了什么罪。坐:犯罪。 

酒酣: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

诣:到(尊长者那里去)。 

曷:通“何“,什么。

为:相当于,当。

过:经过。

避席:离开座位,表示郑重。避:离开。

枳:一种灌木类植物,果实小而苦。

徒:只,仅仅。

其实:他们的果实。

所以然者何:然:这样。所以:……的原因。

对曰:下对上的回答。

固:本来。

得无:莫非。

熙:通“嬉“,开玩笑。

反取病焉:反而自讨没趣了。病,辱。

译文

晏子出使楚国。楚国知道他身材矮小,就在城门旁边特意开了一个小洞,让晏子从小洞中进去。晏子不肯进去,说:“只有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中进去。现在我出使的是楚国,不应该是从此门进去吧。”迎接的人只好改道请晏子从大门中进去。晏子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恐怕是没有人了吧?派遣你作使者。”晏子回答说:“齐国首都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展开衣袖连在一起可以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样,肩挨着肩,脚跟着脚,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作使臣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各有各的主张规矩,那些贤明的人就派遣他出使贤明君主(的国家),不贤、没有德才的人就派遣他出使无能君主(的国家),我是最无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出使楚国了。

晏子将要到达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手下说:“晏婴是齐国的善于言辞的人,今天他将要来,我想要侮辱他,用什么办法呢?”手下回答说:“当他到来时,请允许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他)是干什么的人?’我们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王再问:‘犯了什么罪?’(我们)回答说:‘(他)犯了偷窃罪。’”晏子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去。 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做什么(的人)?”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离开了坐席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只是叶子的形状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啊。现在这个人生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窃吗?”

楚王苦笑着说:圣人是不能戏弄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嗟来之食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sì)⑶之。良久,有饿者,蒙袂(mèi)⑷辑jí(jù)⑸,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据《礼记》改写)

注释

1大饥:严重的饥荒。

2黔敖:齐国的一个富翁。

3(sì):同,把食物给人吃。

4蒙袂(mèi):用衣袖遮着脸。袂,衣袖。

5辑屦(jù):拖着鞋子。屦,古代用麻、葛等制成的鞋;辑,收敛。

6贸贸然:昏昏沉沉的样子。

7奉:同,这里指拿着。

8: 端。

9嗟:喂,叹词,带有轻蔑意味的呼唤声。

10扬其目:瞪着他的眼睛。

11予:代词,

12唯:在句中起连接作用,因为

13嗟来之食:带有侮辱性的恩赐。

14斯:此,这种地步。

15从:跟随在后

16而:连词,表前后两件事的相因关系。

17谢:表示歉意,解释为:道歉。

18终:最终。

译文

齐国发生严重灾荒。富人黔敖熬了粥摆在大路边,用来给路过饥饿的人吃。过了很久,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拖着鞋子,昏昏沉沉地走来。黔敖左手拿着食物,右手端着水,说道:喂!吃吧!(饥民)抬起头瞪大他的眼睛,盯着他,说:我就是因为不愿意吃带有侮辱性的施舍,才落到这个地步!于是(黔敖)跟在后面道歉,最后(饥饿的人)因为没有吃的饿死了。

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不要这样啊!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则可以去吃。

活见鬼

(明)冯梦龙 《古今谭慨》

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注释

赴饮:去参加宴会

值大雨:遇到大雨

盖:古时把伞叫盖

撩(liáo):撩拨

偶不相值:正巧没有碰着。

愈益恐:更加害怕

炊糕者:做糕点的人。

亟(jí):急迫的

顷:不一会儿。

踉跄:走路不稳

愕然:吃惊的样子

译文

有一个人赴宴后深夜回家,又赶上天下大雨,就撑起伞来遮雨。看见一人站在路旁房屋的滴水檐下,那人跑过来一下子钻到了自己的伞下,和自己一块走起来。走了好一阵,那人也不说话。他怀疑是鬼,就用脚撩试,正巧没碰着,更加害怕,于是用力把那个人挤下桥去,撒腿就跑。这时正是做糕的人清早起来的时候。他赶紧跑到糕点铺门口,告诉大家自己遇见鬼了。不一会儿,又见一个人,浑身湿淋淋的,跌跌撞撞地跑来,大喊着“有鬼”,也跑进做糕人家中。两人互相看看,目瞪口呆,随即不觉大笑起来。

寓意

干什么事都不能疑神疑鬼,要相信科学,破除迷信。

六年级上册

杨震暮夜却金

范晔《后汉书》

(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wèi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曰:暮夜无知者。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注释

迁:升迁;升官

当之郡:当他到郡上任时。之:去。郡:郡上

道经:路过。

故:过去

令:县令

谒见:拜见

至:到

举:举荐,推举。

遗:赠与,送给。

故人:

知:了解,知道。

何也:怎么回事

暮夜:深夜。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

何谓:怎么能说

密愧:王密羞愧

译文

(杨震)第四次升迁升到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往东莱郡上任时,路过昌邑县,原先他所推荐的秀才王密,这时做昌邑县令,夜里怀中揣着十斤金子来赠送给杨震。杨震说:作为老朋友,我是了解你的,你却不了解我,这又是怎么回事呢?王密说:这么晚了,没有人知道这事。杨震说: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王密惭愧地出门走了。后来调任涿郡太守。为人奉公廉洁,子孙常常吃素菜,出门步行,从不浪费钱。老朋友中有人想让他为子孙置办产业,用于富裕后代,杨震不肯,说:让后代人说他们是清官的子孙,把这个产业留给他们,不也是很丰厚的吗?

东施效颦

《庄子·天运》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qiè]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注释

东施:越国的丑女。

效:模仿。

西施:越国的美女。

病心:心口疼。病:毛病。

颦:皱眉。

里:乡里。

丑:丑人。

美之:认为她的样子很美。

归:返回。

坚:紧紧的。

挈:带领。

去:躲开,避开。

彼:这个。

译文

西施心口痛,皱着眉头从街上走过。同村一个丑妇人看见西施这个样子,觉得很美,回去时也捂着胸口,皱眉触额,从街上走过。村里的富人看见她这副模样,都紧闭着大门不愿出来;穷人见了,带着妻子儿女,远远避开。这个丑妇看到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明白她皱眉的样子为什么美。

楚王好细腰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jī]年,朝有黧[lí]黑之色。

注释

昔者:从前。

楚灵王:春秋中期楚国国君。

好(hào):喜欢。

士:臣子。

皆:都。

一饭:每天吃一顿饭。

节:限制,节制。

胁息:屏住呼吸。

带:束带。

比:等到,及至。

期(jī)年:一周年。“期”表示一年(月)。

(lí)黑:黑中带黄的颜色。

译文

从前,楚灵王喜欢他的臣子有纤细的腰。所以朝中的大臣,(惟恐自己腰肥体胖,失去宠信,因而不敢多吃),每天都是吃一顿饭用来节制自己的腰身,(每天起床后,整装时)先抑制住呼吸,然后把腰带束紧,扶着墙壁才能站起来。到了第二年,满朝(文武大臣们)脸色都是黑黄色。

学弈

《孟子》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释

数:指技艺。

致志:用尽心志。致:尽,极。

不得:学不会

弈:下棋。(围棋)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

善:善于,擅长。

弈者:下棋的人。

诲:教导。

其:其中。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虽听之:虽然在听讲。

以为:认为,觉得。

鸿鹄:天鹅。

将至:将要到来。

思:想。

援:引,拉。

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虽与之俱学:虽然这个人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

弗若之矣:但是成绩却不如另外一个人。 

译文

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有人让他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同学不如前一个学得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好吗?答:不是这样的。

螳螂捕蝉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⑸,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16)其兵。

注释

吴王:指吴王阖闾。欲:想要。伐:征讨,讨伐。荆,指楚国。

谏:规劝。以下劝上为谏。

舍人:国王的侍从官员。

少孺子:年轻人。

怀丸操弹:怀揣子弹,手拿弹弓。操:持、拿。

三旦:三个早晨,三天。三,泛指多次。天,古汉语里就是早晨的意思。

子:你。

悲鸣:在高高的树上动听的叫着。古汉语中有动听的意思。

委身曲附:缩着身子紧贴树枝,弯起了前肢。附即,脚背。

傍:同旁边。

延颈:伸长脖子。延,伸长。

务欲得其前利:很想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

顾:回头看。此处指考虑。

患:祸患。

善哉:好

注意:悲鸣饮露悲鸣的意思不是悲伤地鸣叫,而是放声叫着

16罢:停止

译文

吴王要攻打荆地,警告左右大臣说:谁敢劝阻就处死谁!一个年轻舍人想要劝吴王却不敢,便每天拿着弹弓、弹丸在后花园转来转去,露水湿透他的衣鞋,接连三个早上都像这样。吴王觉得奇怪:你为什么要像这样打湿衣服呢?侍卫对吴王回答道: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停留在高高的树上一边放声地叫着一边吸饮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自己的身后;螳螂弯曲着身体贴在树上,想扑上去猎取它,但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自己身旁;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个人举着弹弓在树下要射它。这三个家伙,都极力想要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它们身后有隐伏的祸患。吴王听后,说:好啊!随后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

六年级下册

矛与盾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注释

1.鬻:

2.:盾牌,古代作战时遮挡刀剑用。

3.誉:夸耀。

4.曰:说,谈。

5.吾:我的。

6.陷:这里是穿透的意思。

7.或:有人。

8.以:用。

9.子:您,对人的尊称。

10.何如:怎么样。

11.弗:不。弗能:不能。

12.应:回答。

译文

有一个楚国人,卖盾又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锋利的东西都穿不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什么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答不上来。

寓意

《矛与盾》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yù]蚌相争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qián]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注释

方:刚刚。

曝:晒。

箝: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

喙:嘴,专指鸟兽的嘴。

雨:这里用作动词,下雨。

即:就,那就。

谓:对……说。

相舍:互相放弃。舍:放弃。

并:一起,一齐,一同。

禽:同,捕捉,抓住。

译文

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如果你不放了我)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那就会有死蚌了。”河蚌也对鹬说:“(我怎么能放了你)今天你的嘴不取出来,明天你的嘴不取出来,那就会有死鹬了。”两个不肯互相放弃,渔夫看见了,就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

吾腰千钱

(唐)柳宗元

永之氓[méng]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jì],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qǐng]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háo]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注释】

吾腰千钱:我腰上有千枚铜钱。腰:腰上,腰间。

氓:百姓。

咸:全、都。

善:同“擅”,擅长。

水暴甚:河水突然上涨的很厉害。甚:特别,非常.

绝:横渡。

有顷益怠:有顷,一会;益,更;怠,疲乏。有顷益怠:过了一会儿,更加疲惫无力了。

中济(jì):渡到江中。济:渡,到。

侣:同伴。

汝:(rǔ)你。

去:丢掉。

何以货为:要钱财干什么。

蔽:蒙昧、愚蠢.

遂:于是,就。

【译文】

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大幅上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横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漏水下沉,都游水逃生。其中一个人拼命划水,但是游得还是不像往常那么快。他的同伴们说:“你平时你水性最好,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千枚铜钱,很重,所以落后了。”同伴们又说:“为什么不丢掉钱呢?”他不回答,摇摇自己的头。一会儿,他更加疲困了。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极点,蒙昧到了极点,自己都快淹死了,还要钱财有什么用呢?”他又摇摇头,于是就淹死了。

【寓意】

讽刺那些见钱眼开、掉进钱眼里的人,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丢掉钱财的人。钱乃身外之物,我们不应过分重视钱财!告诉我们要把目光放长远

读一读内容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962baebf8c75fbfc77db281.html

《北师版小学语文课本涉及文言文总汇(含注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