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兰克—赫兹实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平线BBS站

发布时间:2015-05-07 18:44:0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弗兰克赫兹实验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NBohr提出了原子能级的概念并建立了原子模型理论。

该理论指出,原子处于稳定状态时不辐射能量,当原子从高能态(能量Em)向低能态(能量En)跃迁时才辐射。辐射能量满足

E = EmEn 1

对于外界提供的能量,只有满足原子跃迁到高能级的能级差,原子才吸收并跃迁,否则不吸收。

1914年德国物理学家弗兰克(JFranck)和赫兹(GHertz)用慢电子穿过汞蒸气的实验,测定了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从而证明了原子分立能态的存在。后来他们又观测了实验中被激发的原子回到正常态时所辐射的光,测出的辐射光的频率很好地满足了玻尔理论。兰克赫兹实验的结果为玻尔理论提供了直接证据。

玻尔因其原子模型理论获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而弗兰克与赫兹的实验也于1925年获此奖。夫兰克——赫兹实验与玻尔理论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实验目的

1研究弗兰克赫兹管中电流变化的规律

2、测量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证实原子能级的存在,加深对原子结构的了解;

3、了解在微观世界中,电子与原子的碰撞几率。

二、实验仪器

LB-FH弗兰克-赫兹实验仪,示波器

三、实验原理

夫兰克一赫兹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氧化物阴极KA,第一、第二栅极分别为G1G2

K-G1-G2加正向电压,为电子提供能量。VG1K的作用主要是消除空间电荷对阴极电子发射的影响,提高发射效率。G2-A加反向电压,形成拒斥电场。

电子从K发出,在K-G2区间获得能量,在G2-A区间损失能量。如果电子进入G2-A区域时动能大于或等于eVG2K,就能到达板极形成板极电流I.

电子在不同区间的情况:

1 K-G1区间 电子迅速被电场加速而获得能量。

2 G1-G2区间 电子继续从电场获得能量并不断与氩原子碰撞。当其能量小于氩原子第一激发态与基态的能级差EE2E1 时,氩原子基本不吸收电子的能量,碰撞属于弹性碰撞。当电子的能量达到E,则可能在碰撞中被氩原子吸收这部分能量这时的碰撞于非弹性碰撞。E称为临界能量。

3 G2-A区间 电子受阻,被拒斥电场吸收能量。若电子进入此区间时的能量小于EVG2A则不能达到极。

由此可见,若eVG2K<E,则电子带着EVG2K的能量进入G2-A区域。随着VG2K的增加,电流I增加(如图2Oa段)。

eVG2KE则电子在达到G2处刚够临界能量,不过它立即开始消耗能量了。继续增大VG2K,电子能量被吸收的概率逐渐增加,板极电流逐渐下降(如图2ab段)。

继续增大VG2K,电子碰撞后的剩余能量也增加,到达板极的电子又会逐渐增多(如图2bc段)。

eVG2K>nE则电子在进入G2-A区域之前可能n次被氩原子碰撞而损失能量。板极电流I随加速电VG2K变化曲线就形成n个峰值,如图2所示。相邻峰值之间的电压差V称为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氩原子第一激发态与基态间的能级差

E= eV 2

四、实验内容

1.用示波器测量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2.手动测量,绘制曲线,观察原子能量量子化情况,并用逐差法求出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五、实验操作步骤

1.示波器的测量

1 插上电源,打开电源开关,将“手动自动”档切换开关置于“自动”档。(“自动”指VG2A0~120V自动扫描,“自动”档包含示波器测量和计算机采集测量两种。)

2 先将灯丝电压VH控制栅(第一栅极)电压VG1K、拒斥电压VG2K缓慢调节到仪器机箱上所贴的“出厂检验参考参数”。预热10分钟,如波形好,可微调各电压旋钮。如需改变灯丝电压,改变后请等波形稳定(灯丝达到热动平衡状态)后再测量。

注意:每个F-H管所需的工作电压是不同的,灯丝电压VH过高会导致F-H管被击穿(表现为控制栅(第一栅极)电压VG1KVG2K的表头读数会失去稳定)。因此灯丝电压VH一般不高于出厂检验参考参数0.2V以上,以免击穿F-H管,损坏仪器。

3 将仪器上“同步信号”与示波器的“同步信号”相连,“Y”与示波器的“Y”通道相连。“Y增益”一般置于“0.1V”档;“时基”一般置于“1ms”档,此时示波器上显示出弗兰克-赫兹曲线。

4 调节“时基微调”旋钮,使一个扫描周期正好布满示波器10格;扫描电压最大为120V,量出各峰值的水平距离(读出格数),乘以12V格,即为各峰值对应的VG2K的值(峰间距),可用逐差法求出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的值,可测3组算出平均值。

5 将示波器切换到X-Y显示方式,并将仪器的“X”与示波器的“X”相连,仪器的“Y”与示波器的“Y”通道相连,调节“X”通道增益,是整个波形在X方向上满10格,量出各峰值的水平距离(读出格数),乘以12V格,即为峰间距,可用逐差法求出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的值,可测3组算出平均值。

2手动测量

1将“手动自动”档切换开关置于“手动档,微电流倍增开关置于合适的位(说出档位选择的依据)

2先将灯丝电压VH控制栅(第一栅极)电压VG1K、拒斥电压VG2K缓慢调节到一起机箱上所贴出的“出厂检验参考参数”。预热10分钟,如波形不好可微调各电压旋钮。如需改变灯丝电压,改变后等波形稳定(灯丝达到热动平衡状态)后再测量。

注意:每个F-H管所需的工作电压是不同的,灯丝电压VH过高会导致F-H管被击穿(表现为控制栅(第一栅极)电压VG1K和拒斥电压VG2K的表头读数会失去稳定)。因此灯丝电压VH一般不高于检验参考参数0.2V以上,以免击穿F-H管,损坏仪器。

3旋转第二栅极电压VG2K调节旋钮,测定IA-VG2K曲线。是栅极电压VG2K逐渐缓慢增加(太快电流稳定时间将变长),增加0.5V1V,待阳极电流表读数稳定(一般都可以立即稳定,个别测量点需若干秒后稳定)后,记录相应的电压VG2K,阳极电流IA的值(此时显示的数值至少可稳定10秒以上)。读到120 V,个别仪器可以选择读到118V

注意:因有微小电流通过阴极K而引起电流热效应,致使阴极发射电子数目逐步缓慢增加,从而使阳极电流IA缓慢增加。在仪器上表现为:某一恒定的VG2K下,随着时间的推移,阳极电流IA会缓慢增加,形成“飘”的现象。虽然这一现象无法消除,但此效应非常微弱,只要实验时方法正确,就不会对数据处理结果产生太大的影响:即VG2K应从小至大依次逐渐增加,每增加0.5V1V后读阳极电流表读数,不回读,不跨读。

以下两种操作方法是不可取的,应尽量避免:1)回调VG2K读阳极电流IA.。因为电流热效应的存在,前后两次调至同一VG2K下相应的阳极电流IA可能是不同的。2)大跨度调节VG2K.,这样阳极电流表读数进入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将大大增加,影响实验进度。

4根据所取数据点,列表作图。以第二栅极电压VG2K为横坐标,阳极电流IA为纵坐标,作出谱峰曲线。读取电流峰值对应的电压值,用逐差法计算出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5实验完毕后,请勿长时间将VG2K置于最大值,应将其旋至较小值。

六、数据处理要求

1.示波器测量(表格仅供参考,以自己设计为准)

1第一激发电位测量数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峰值格数

VG2KV

2.手动测量(表格仅供参考,以自己设计为准)

2手动数据记录

N

1

2

3

4

5

6

7

8

9

VG2K

IA

N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

VG2K

IA

3.作出曲线,确定出I极大时所对应的电压.

4.用最小二乘法或者逐差法求氩的第一激发电位,并计算不确定度。

(3)

式中n为峰序数,U为第一激发电位。

思考题:

1.曲线电流下降并不十分陡峭,主要原因是什么?

2.I 的谷值并不为零,而且谷值依次沿轴升高,如何解释?

3.第一峰值所对应的电压是否等于第一激发电位?原因是什么?

4.写出氩原子第一激发态与基态的能级差。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6d1e658d15abe23482f4dd4.html

《夫兰克—赫兹实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平线BBS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