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中的注解

发布时间:2017-12-04 23:16:3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古漢語通論(十七)

古書的注解

我國比較重要的古籍,前人大都作過注解。今天我們要想比較順利地讀懂一部古書,一般都要參看舊注。有些文字比較艱深的古書,如果不參看舊注甚至根本無法讀懂。

注解古書的工作開始於漢代。秦以前的許多典籍傳到漢代,由於種種原因(如語言的發展,口授和傳抄的錯誤等),漢代人已經不能完全讀懂;於是有一些人專門為這些古書做注解,像毛亨、孔安國、馬融、鄭玄等,都是著名的注解家。鄭玄對先秦的經書,像《周易》 《毛詩》《周禮》《儀禮》《禮記》《論語》等書,都曾作過注解。這些注解對我們了解先秦古籍非常有用,如果沒有漢代學者這一番辛勤的工作,有許多先秦古籍我們今天是很難讀懂的。 到了唐代,距離漢代又有六七百年了,許多漢人的注解在唐代人看起來,又不是那麼容易理解了,於是出現了一種新的注解,作者不僅解釋正文,而且還給前人的注解作注解。這種注解一般叫做“疏”,也叫“正義”。例如現在最通行的《十三經注疏》中的《詩經》 就是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毛傳、鄭箋的“傳”和“箋”,當時都各有特定的意義,“傳”指闡明經義,“箋”有補充與訂正毛傳的意思,一方面對毛傳簡略隱晦的地方加以闡明,另一方面把不同於毛傳的意見提出,使可識别。

注:《十三經注疏》大多數是漢朝人或魏晉人做的注,唐宋人做的疏,各部書的注疏人如下:

《周易》: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尚書》:舊題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

《詩經》: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

《周禮》: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儀禮》: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禮記》: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春秋左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春秋公羊傳》:漢何休注,唐徐彥疏;

《春秋谷梁傳》:晉范甯注,唐楊士勳疏;

《論語》: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

《孝經》: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爾雅》:晉郭璞注,宋邢昺疏;

《孟子》:漢趙岐注,宋孫奭疏;)

先秦經書的注解一般都比較難讀。這一方面是因為注解家數繁多,各有側重,看法也常

常不一,取捨之間,有時很不容易決定;另一方面是因為注文比較簡略,注解的體例和術語

對一般讀者來說都比較生疏。要想讀懂先秦經書的注解,我們首先要對它們的體例有大致的

了解。

下面我們舉出《詩經·魏風·碩鼠》中的一個例子來說明經書注疏的體例(注疏一般都

是用雙行小字排在正文之下。為了保存原樣,正文和注疏一律不加標點):

正文之下,前面沒有“箋云”的注是毛傳,如“貫事也”,“箋云”之後的注是鄭箋,圓圈之後“貫古亂反......”是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對正文和注文的注音 (注:《經典釋文》簡名《釋文》,它彙集了唐代以前各家給先秦經書(包括《老子》和《莊子》,因為《老子》《莊子》在唐代也被稱為經)所做的注釋(以注音為主,也有少數義訓),經過作者一番選擇,成為我國早期别具風格的注音(兼釋義)總集之一。先秦古籍中的注 音,一般都摘自經典釋文。這部書本來是脫離具體注釋对象的一部完整的專著,宋代以後,人們才把它的注釋移到每本書的相應的正文之下。))。[疏]字以下才是孔穎達的疏。宋代以前,注和疏是分成兩本書印行的;宋代以後,為了便於閱讀,才把注和疏合成一本書。注和疏合成一本後,疏一般放在一段正文之後,如果一段中有幾個注,疏就放在幾個注之後,如果一段中只有一個注,疏就放在一個注之後;上面這個例子就是把疏放在幾個注之後。疏一般是先疏正文,再疏注文。先略引被疏的文字,一般是起訖各引兩三個字(如“'碩鼠''得我所'”,“傳‘貫事’”,“箋'碩大''是徙'”),然後再疏,中間用圓圈隔開。有時是直解正文,如“國人疾其君重斂畏人,比之碩鼠......”;有時是疏證和發揮毛傳和鄭箋,這里是首先說明毛傳和鄭箋的來源,如毛傳:“貫事也”,正義曰:“《釋詁》文”,又如鄭箋:“碩大也”,正義曰:“《釋詁》文”(《釋詁》指《爾雅·釋詁》,孔穎達認為毛傳和鄭箋這里都是根據《爾雅·釋詁》來注解正文的);接著就考證名物,如“《釋獸》於鼠屬有鼫鼠......”。可見疏的內容是很豐富的。一部重要的古代作品,注解的人常常很多,後來就有人把各家的注選集在一起,再加上自己的注解,成為集注或集解,例如何晏注《論語》,就是集解。試舉《論語》第一句為例: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馬曰。子者。男子之通稱。謂孔子也。王曰。時者。學者以時誦習之。誦習以時。學無廢業。所以為說懌。其中“馬曰”的“馬”指馬融,“王曰”的“王”指王肅。在讀“集解”之類的著作時,首先要細讀它的序,這樣才可以知道集的是哪幾家,“某曰”的“某”指的是哪一個人。(也有序裏沒有提到的,這多半在注中第一次出現某人時用全名,以後只用他的姓。)

注解常見的情況有下列四種:

第一,釋詞。如上例“馬曰:'子者,男子之通稱,謂孔子也'”。馬融就只注釋了“子”

字。

第2,串講。把一句或幾句連串起來講解。如前例鄭箋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兩句作了串講:“我事女三歲矣,曾無教令恩德來顧眷我。”這種方式雖然表面上沒有釋詞,但實際上是在串講中附帶地注釋了詞義,如以“事”釋“貫”,以“眷”釋“顧”都是。

第3,釋詞並串講。這是前兩种方式的同時使用。如上例,“王曰:‘時者,學者以時誦習之。誦習以時,學無廢業,所以為悅懌。”王肅不但解釋了“時”字,並且把“學問時習之,不亦說乎”全句串解了一下。

第4,通釋全章大意。如現在流傳的漢趙岐的《孟子章句》,就是採用既釋字句也釋全章大意的辦法。《孟子章句》每章之後都有“章指”,“章指”是通釋全章正文的大意的。例如《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於國也”章的後面有:“章指言:'王化之本,在於使民 養生喪死之用備足,然後導之以禮義;責己矜窮,則斯民集矣'”。這種辦法,為的是使文章的意義更為明顯,幫助讀者對全章的大意有一個總的了解。

要想讀懂先秦經書的注解,除了要了解經書注疏的體例和注解的各種情況之外,我們還

要對經書中的注解術語有一個大致的了解。解的術語很多,這里不可能一一列舉,我們只介紹幾個較為常見的術語。

1.曰,為,謂之 使用這幾個術語時,被釋的詞總是放在“曰”“為”“謂之”的後面。

這幾個術語的作用相同,它們不僅用來釋義,並且用來分别同義詞或近義詞之間的細微差别。例如:

《論語·先進》:“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朱熹注:“穀不熟曰饑,菜不熟曰饉。”

《爾雅·釋天》:“穀不熟為饑,蔬不熟為饉。”

《谷梁傳襄公二十四年》:“二穀不升謂之饑,三穀不升謂之饉。”

《詩經·術風·淇奧》:“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論語·學而》引此)。毛傳:“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

《爾雅·釋器》:“骨謂之切,象謂之磋,玉謂之琢,石謂之磨。”

“饑”與“饉”是同義詞,“切”“磋”“琢”“磨”是近義詞,注釋家有時用 “曰”,有時用“為”,有時用“謂之”來區分它們。在注釋並區分這類同義詞或近義詞時,既可用“曰”,也可用“為”,也可用“謂之”可見“曰”“為”“謂之”的作用是相同的。這種“曰”“為”“謂之”略等於現代漢語的“叫做”。

2,謂 謂”和“謂之”不同,前面說過,使用“謂之”時,被釋的詞總是放在“謂之”的後面,使用“謂”時,被釋的詞則都是放在“謂”的前面。可見這兩個術語的差别是很明顯的。“謂”這個術語,往往是在以具體釋抽象、或以一般釋特殊的情況下,才用上它。例如:

《論語·為政》:“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孔安國注:“政謂法教。”

《論語·子罕》:“後生可畏。”何晏注:“後生謂少年。”

“政”的概念比較抽象,故用比較具體的概念“法教”來注釋它;“後生”的概念比較特殊,故用比較一般的概念“少年”來注釋它。這都是為了幫助讀者理解原文。

3.貌“貌”字一般用在動詞或形容詞的後面。使用“貌”字時,被釋的詞往往是表示某種性質或某種狀態的形容詞。例如:

《詩經·衛風·氓》:“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朱熹注:“沃若,潤澤貌。”

《論語·陽貨》:“夫子莞爾而笑。”何晏注:“莞爾,小笑貌。”

《論語·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何晏注:“循循,次序貌。”

這種“貌”字略等於現代漢語的“......的樣子”。

4. 使用這個術語時,釋者與被釋者往往就是同義或近義的關係。例如:

《詩經·魏風·伐檀》:“坎坎伐輻兮,置之河之側兮。”毛傳:“側,猶厓也。”

《詩經·小雅·節南山》:“赫赫師尹,不平謂何?”箋云:“謂何,猶云何也。”

用“厓”釋“側”,用“云何”釋“謂何”;因為“云”“謂”義同,“側”“厓”義近。這種“猶”字略等於現代漢語的“等於說。”

以上“曰”“為”“謂之”“謂”“貌”“猶”六個術語,都是單純用於釋義的。

5.之言,之為言 使用這兩個術語時,必然是“聲訓”;除了釋義之外,釋者與被釋者之間有時是同音的關係,有時是雙聲疊韻的關係。例如:

《論語·季氏》:“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鄭玄注:“蕭之言肅也。牆謂屏也。君臣相見之禮至屏而加肅敬焉,是以謂之蕭牆。”

《論語·為政》:“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朱熹注:“政之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為言得也,得於心而不失也。”“肅”“正”“得”除了從意義上分别注釋了“蕭”“政”“德”之外,釋者與被釋者之間還有語音上的關係:“肅”“蕭”雙聲,“正”“政”同音,“得”“德”同音。

6.讀為,讀曰 這兩個術語是用本字來說明假借字。例如:

《詩經·衛風·氓》:“淇則有岸,隰則有泮。”鄭箋:“泮讀為畔。”

《禮記·曲禮》:“國君則平衡,大夫則綏之,士則提之。”鄭玄注:“綏讀曰妥。” “泮”和“綏”是假借字,“畔”和“妥”是本字。

7.讀若,讀如 這兩個術語一般是用來注音。例如:

說文:“噲,咽也。從口,會聲。或讀若快。”

有時,“讀若”、“讀如”的作用和“讀曰”、“讀為”相同,也是用本字來說明假借字。例如:

《禮記·儒行》:“起居竟信其志。”鄭玄注:“信,讀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

“讀為”“讀曰”和“讀若”“讀如”的分别就在於:前者必然是用本字破假借字;後者則一般是用於注音,但有時也是用本字來破假借字。

從漢代學者注經開始,其後魏晉南北朝各代,注解古書的範圍都有所擴展。唐人除了為先秦經書做注疏工作之外,也為漢以下的其他古書做了注解。例如司馬遷的《史記》,在唐代就有司馬貞的《史記索隱》和張守節的《史記正義》;蕭統的《文選》,在唐代就有李善注和五臣注。這些注解,有的是以人名地名的考證和史實的考核為主,有的是以詞語的出處和典故的來源的考證為主。例如司馬貞、張守節對《史記》所做的注解,都較多地集中在人名地名的考證和史實的考核之上。這類古書的注解,有的在考核史實之中增補了許多後代難得

的史料;南朝宋裴松之的《三國志》注就有這個特點。

古代作家一般都喜歡引經據典,尤其是中古時期,引經據典幾乎成為一種重要的修辭手段。因此,注解這些文學作品時,注明出典就成了注解家的首要任務。李善《文選》注就幾乎集中全力在注明出典方面,因此當時人們批評他的注解是“釋事而忘義”(這個批評不一定完全正確,李善注解中的釋義工作雖然做得比較少,但是他並不是完全不釋義)。試看他在揚雄《解嘲》中的一段注解:

這段原文雖然有一些較難理解的詞語,如“褐”“傅”“枉”“詘”“窒隙蹈瑕”等這些詞語最好也加注釋),但原文中更難理解的是每句話的用典,如果沒有李善的注解,一般讀者就難以知道每句話用的是什麼典,也就難以理解每句話的內容了。

有時,李善不是注明典故的來源,而是指出某些詞語的出處。例如:

上)這三個例子中,他指出了“終鮮兄弟”“狼狽”“優渥”“盤桓”等詞語的出處。這種注解,也有助於讀者充分領會作品詞句的意思。

有時,他也釋義,不過他往往是轉引古注或古代字書對這個字的注釋。例如:

有些古書的注解,除了注明出典之外,並能畫分段落,詮釋大意,從而説明讀者分析和

鑒賞作品。試舉仇兆鼇注杜甫《春望》為例:

注文前面先畫分段落,詮釋大意,後面再逐詞逐句地注明出典。這樣做,對於閱讀和鑒 賞這首詩的人,確有幫助。

另外有一類古書的注解,往往側重在闡明哲學思想上。其中有的是闡明原著中的哲理,也有的是在闡明原著哲理時從中寄寓了注者自己的思想觀點。比如《莊子》,這是一部文字

深奧的古書,但是郭象注與成玄英疏的重點卻不擺在字句的解釋方面。試看《逍遙遊》中的

一段注疏:

郭注和成疏都用了很多筆墨闡明“之二蟲又何知”這一句話中所包含的“自然”“不

為”之類的老莊哲理。

關於注音,也有新的發展。早期的注解一般是用直音法或“讀若”“讀如”等術語注音,後來反切逐漸被注解家用來注音了。例如(引自李善文選注):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褘 於宜反 董允等。 (諸葛亮:出師表)

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 雍,一龍切 徐衍負石入海。 (鄒陽,獄中上樑王書)又如(引自李善文選注):

昔者司馬喜臏 鼻引 腳於宋。卒相中山。 (鄒陽:獄中上樑王書)

陛下亦宜自課。以諮諏 足俱 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 (諸葛亮:出師表)

“鼻引”即“鼻引切”,是注“臏”字的音;“足俱”即“足俱切”,是注“諏”字的音。如果我們以為“鼻引”是釋“臏”字的意義,“足俱”是釋“諏”字的意義,那就錯了。

關於注音,有一個術語值得提出來說一說,那就是“如字”。古書上某字注以“如字”, 通常是告訴讀者,在這特定的上下文裏,這個字要按照它本來的讀音讀。例如《禮記·大學》: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經典釋文》說: 惡惡,上鳥路反,下如字。......好好,上呼報反,下如字。這是說第一個“惡”字讀“烏路反”,是去聲,第二個“惡”字要讀它本來的音,即惡劣的“惡”,舊讀入聲;第一個“好”字讀“呼報反”,是去聲,第二個“好”字要讀它本來的音,即美好的“好”,是上聲。

有時候一個字的下面注“如字”,又注别的反切(或直音)表明這個字在這特定的上下文裏傳統有不同的讀法。例如《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後行”,《經典釋文》說:三思,息暫反,又如字。這是說這里“三”字有去聲的讀法(變讀),又有平聲的讀法 (如字)。讀法不同,往往講法不同。例如《論語·微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經典釋文》說:

不分,包云如字,鄭扶問反,分猶理。這是說這里“分”字有平聲的讀法(如字),又

有去聲的讀法(變讀)。包鄭兩家的讀音,反映了對“分”字的不同的理解。

古書上常常有一字異讀的情況。不同的讀音往往表示了詞義或詞性的不同。例如音樂的有時只表現為聲調上的差異。例如施行的“施”讀平聲,施與的“施”讀去聲;聽聞的“聽” 讀平聲,聽從的“聽”讀去聲。但是這只是詞義上的轉變。有時候聲調不同,不僅是詞義上而且是詞性上的轉變,這種情況最值得注意。例如王侯的“王”是名詞,讀平聲,王天下的

“王”是動詞,讀去聲;操持的“操”是動詞,讀平聲,節操的“操”是名詞,讀去聲;愛好的“好”是動詞,讀去聲,美好的“好”是形容詞,讀上聲;厭惡的“惡”是動詞,讀去聲,惡劣的“惡”是形容詞,讀入聲。

利用四聲來區别詞義和詞性,這是漢語的特點之一。漢魏學者看到了這個特點,並體現於古書注音。有的文字學家認為這是六朝經師注解古書時的強生分别。但是積習相沿,在後來的“聲律之文”裏就很重視這種分别。有些字的異讀還保留在現代漢語裏,如“好”(hǎ

o)“好”(hào)“惡”(è)“惡”(wù)之類;有些字的異讀在現代漢語普通話裏已經混同了,但是仍保留在某些方言裏,例如上升的“上”讀上聲,在上的“上”讀去聲,現在廣州

話仍有區别。

唐代以後,宋代學者也做了不少注解古書的工作。例如朱熹就著有《周易本義》《詩集傳》《大學章句》《論語集注》《孟子集注》《中庸章句》《楚辭集注》等。朱熹能擺脫漢代學者的影響,直接從正義入手,他做的注解,有時比較近情近理,平易可通。

清代學者幾乎對每一種重要的經典都做了新的注解,他們鑽研漢唐人的注解,根據具體材料判斷前人的是非,解決了古書中許多疑難問題。他們對古書字句的解釋要求非常嚴格,做出了許多成績。例如陳奐的《詩毛氏傳疏》,馬瑞辰的《毛詩傳箋通釋》,劉寶楠的《論語

正義》,焦循的《孟子正義》,王先謙的《莊子集解》,郭慶藩的《莊子集釋》,等等,都有很 大的參考價值。自然,清人有些注解,極力要求無一字無來歷,不免過於瑣細。例如劉寶楠

的《論語正義》注《論語》“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一句,幾乎每一個字都作了詳細的考證,這一句並不難懂的話,就注了將近一千個字;其中一個“曰”字就注了一百多個字,繁徵博引,極為詳盡,但是實用價值不大。

除了為古書做注解和考證工作之外,清代學者還作了許多古籍校勘的工作。阮元為《十

三經注疏》所作的《校勘記》,就是一例。《校勘記》除校正十三經正文的錯誤之外,更多的

是校正注疏中的錯誤。(《校勘記》附在《十三經注疏》每卷之後,我們閱讀十三經時,應該

參閱。)校勘學上有些專門術語,我們應當有所了解。試舉校勘學上常用的兩個術語為例:

1.衍文“衍文”簡稱“衍”,也叫“衍字”。這個術語用來指明古籍中多出了文字的現象。例如《詩經·邶風·柏舟》:“泛彼柏舟亦泛其流。”鄭箋:“舟載渡物者,今不用,而與衆物泛泛然俱流水中。”阮元《校勘記》:“''下衍''字,小字本無。”又如《左傳僖公四年》:“漢水以為池。”阮元《校勘記》:“《釋文》無''字。云:或作'漢水以為池'''字衍。”又如《禮記·檀弓》:“從母之夫,舅之妻,二夫人相為服。”俞樾在《古書疑義舉例》中說:“''字衍文也,'二人'兩字合為''。”

2.脫文 “脫文”簡稱“脫”(有時作“敚”或“奪”),也叫“脫字”。這個術語專指古籍中脫落了文字的現象。例如 《詩經·周南·桃夭》孔穎達疏:“此云家人,家猶夫也,猶婦也。”阮元《校勘記》:“'猶婦'上當脫''字。”又如《詩經·衛風·碩人》孔穎達疏:猗嗟云:'頎而長兮'。孔世家云:“'頎然而長'。故為長貌。”阮元《校勘記》:“''下脫'' 字。”

清代學者除了為專書做注解和校勘工作之外,還利用讀書劄記的形式,對古書的詞句詮釋和文字校訂提出自己的看法,其中常常有非常精闢的見解。重要的如王念孫的《讀書雜

誌》,王引之的《經義述聞》,俞樾的《古書疑義舉例》,等等,這些都是讀上古典籍不可缺

少的參考書。

學習古代漢語,參閱古書的注解是十分必要的。我們讀古書,能直接讀白文(就是不附注解的文章)固然很好;如果能參考前人的注解來讀,就能體會得更深刻。對先秦的文章,更是如此。阮元曾有一段話談到讀注解的重要:

竊謂士人讀書,當從經學始,經學當從注疏始。空疏之士,高明之徒,讀注疏不終卷而

思臥者,是不能潛心研索,終身不知有聖賢諸儒經傳之學矣。至於注疏諸義,亦有是有非; 我朝經學最盛,諸儒論之甚詳,是又在好學深思實事求是之士,由注疏而推求尋覽之也。(見

《十三經注疏》《重刻宋板注疏總目錄》)

我們今天讀古書的目的,自然和阮元的時代完全不同。但是讀古書應先接觸先秦作品(其中自然包括所謂經書),讀先秦作品要依靠注解,這個方法在今天仍然是有用的。

阮元提到應該依靠注解,但不要迷信注解,這一點尤其重要。實際上不只是對注解,就是對正文也應該如此。古書傳到現在,由於傳寫和其他種種原因,其中常常有錯字。注解家對這些錯字,有的看出來了,有的就不免以訛傳訛,根據錯字做了錯誤的注解。所以我們必須學會判斷古注是非的本領。”五四“後出版了不少古書選本,其中的注解往往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注文大都是用現代口語(或淺近文言)寫的,可供初學古代漢語的人參考。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181770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3b.html

《古书中的注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