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故事要注意的几个元素

发布时间:2019-03-20 03:18:5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故事是一切叙事艺术的第一要素。在影视创作中,它既是形式,也是内容。同时它还是影视作品的文学层面的和谐与主体。故事既事件。在影视作品中故事:

1)真实的故事; 2)假定的故事; 3)虚幻的故事。

故事的要素是情节、人物、环境。

一、确立主题。

主题首先来源于对生活的积累和观察。可以说主题无处不在,只是你是否发现。其次,仔细观察细节并作好笔记尤为重要。选择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影 视作品创作中主题的选择从来都是放在第一位的。简言之,主题就是主要的题目。它是你讲故事的前提条件和依据。(举例}确立主题就确定了你的故事的中心内 容。往往一个事件会有多个主题,这时你必须根据你对事件的把握找出最能吸引人们的主要事件作为你的主题。要知道主题是由你去发展的。主题就在你所见的事物 中,在你做的种种事情中,在你碰见的每一个人身上,在你读的每一本书里。当然,也将会出现在你将要面临的命题考试中。

二、结构故事

进入------情节 ----人物 ------矛盾冲突(形成高潮)-------结局。人物关系1)主要人物2)次要人物。有了人物以后,下一步便是将人安排在一些似乎是无法解决的难题 与逆境中。他们必须面临同他们相对立的人或事(情节的安排)。也就是说必须有矛盾冲突。

具有正面特点的人物和具有反面特点的人物之间的矛盾纠葛是举不胜举的。你只消找一本同义字和反义字的大辞典,其间就有取之不尽的词儿,可供你用一辈子。你不妨试着用一对词儿,看看如何去写成一个故事冲突。

一旦掌握用对立面去安排冲突的技巧后,你就将代表对立的正反两方面的不同份量加在人物身上。并且通过并列对立的表现,将冲突放在运动中去表现的工作就比较容易了。

事实上,没有矛盾,也就没有生活,没有世界,没有作品。

文学作品中的情节,是某一个特定的矛盾冲突的形成、发展和转化的过程。它是一个过程,它必然受到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制约。它是被作家反映出来的生活 长河中的一段,有它自己的开端和终结,在开端和终结之间,还有一个发展变化,这个发展变化,也必然像现实生活一样,有微小的、不明显的、量的变化向巨大 的、显著的、质的变化发展。这就形成了情节在一般情况需所具有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几个部分。因此,在文学创作中,情节与人物的安排都极为重要。

情节是作家从生活之树上结取下来的一枝一节。生活之树有千枝万叶,一篇作品不可能把他们全部截取下来,只能一枝一节,也许只有几片叶子,但他们总是生活之树的一部分。我们把经过重新安排的事件称作情节。关于情节我们给大家归纳十五点供大家在创作中参考。

三、讲故事

1、根据命题,选择主题、设置情节;2、根据情节设置人物,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以及他们的关系;3、注意对环境的描述,以烘托人物;4、寻找或设计矛 盾,制造矛盾冲突,形成高潮。高潮可以从解决问题或未解决问题中获得,它终于把中心人物带到他一生中的特定时刻,故事也就此结束。5、选择结局。

如何提高命题编讲故事的能力?

戏剧故事分编写故事和编讲故事,但不论怎样的形式,戏剧故事的叙事结构应该大同小异的。它要以人物为中心,以事件为纽带,以情感为依托进行展开。故事要在有趣的基础上,做到思想精神和人文内涵的延伸。好故事要给人留下想像和联想的余地,具有品不尽的回味无穷的兴涵,犹如撞钟余音袅袅。戏剧故事最重要的是要制造矛盾冲突,就是要设置戏。这种冲突的设置就要求你敢于想像,就要求你要有设置悬念和组织语言的能力。戏剧故事最大的目的就是塑造人物,这个人物要有鲜明的性格,要有人不能忘怀的点。要塑造好一个人物,首先注意的一点就是你设置的这个人物,他的性格要决定他的动作。就是要有其他人物自己登场活动,自己说,自己想,自己动作,作者不能过分参与,妄加断论。其次还要求文中的人物性格要分裂,要有立体感,要抓人物的与众不同之处。戏剧故事中出现的人物不要太多,感情纠葛太繁复就会很难驾取。戏剧故事考试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大体上分为这几类:第一、续写。例如有这么一个考题:“小明在家百无聊赖的看着电视,这时忽然门铃响了。小明跑上去打开门。他一下愣住了……”这样的题目像高考的话题作文一样有很强的发散思维。后面怎么写,就看你的思维延伸到何处。这种考试方式不会让你禁锢在一个题目上绞尽脑汁,它会让你有更大的发挥余地。第二,组词式。例如这样一个题:“录像带、自行车”,这类题目主要是考查你组接、整合以及故事的分层构架能力。第三,一般性考查方式。这是艺术类院校考查戏剧故事的主流方式。题目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离别的最后一刻”、“奇怪的女人”“绿茶”等等诸如此类。

戏剧故事的备考要求你在平时多读一些微型小说、故事会,当然如果能找到一些有悬念的侦探小说来培养一下你的逻辑思维能力,那就更不错了。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注意观察生活,积累大量的形象素材。

命题编讲故事基本技巧

第一部分:应试综述

“讲故事”作为影视编导专业考试内容之一,其具体方式为:考生现场随机抽取命题,准备15分钟,根据命题讲一个5分钟左右的故事。不同的考生当然命题也不一样。

“讲故事”的要求大体说来是四个方面:有情节、有矛盾、有人物、有细节。考试方式跟要求三言两语就交待完了,对专业不了解的考生,肯定还是一头雾水。命题方向是什么样的?该怎么扣题?什么样的故事是好故事?故事从什么地方开始?情节、矛盾、人物、细节都应该怎么编织到一起呢?不少考生从拿到命题的一刹那开始,脑子空白一片,准备时间到了,脑子空白依旧,完全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构思故事,最后只好硬着头皮进了考场,语无伦次应试,结果当然不理想!

要讲好一个故事,说是难事,也是易事,关键是一个思维习惯的问题。

1)对故事主题的把握(有意义,代表一种思考深度)

对故事主题的把握程度也代表了考生对事物理解的深度,能够体现出考生思维水平。

2)动人,感动他人(考官)一个好故事要有人物,情节,选材时尽量从个人生活出发,充分调动以往生活感受及经验(并非要求你讲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让故事显得真实而自然,感动他人的故事源于你的真实体验,关注人物及选材的同时,还要关注命题中提供的情境,找准关键。

命题故事主要考察考生的构思故事的能力,因此一定要明白是讲一个故事,不是构思一篇文章,那么是故事就必须遵循以下几个要点:

1)故事的结构要完整(起因、发展、中间、挫折、矛盾、冲突、如何解决、结局如何

2)要巧妙设置悬念吸引考官听下去(详细叙述冲突双方如何展开矛盾的)

3)人物形象要鲜明生动(个性分明,性格要特别)

4)讲述要紧凑,富有节奏感

5)紧扣题目(题目所涉及到的内容要作为元素在故事构思中体现出来)

构思故事训练的方法:

1)观看影视作品或戏剧作品,故事梗概故事复述训练,提升故事各元素的运用能力。

2)寻找身边的人、事、物,联想想象组接不同版本的故事。

3)阅读文学作品。

学习编讲故事,必须要掌握的几个问题:

1)何谓故事、何谓情节、如何理解命题,如何把命题中的实物(道具),地点、时间等元素构思到故事中去?2)如何让故事生动,如何让讲述引人入胜?(3)典型的人物如何才能体现出来?4)如何才能让故事结构严谨?5)如何把握讲述节奏?

讲故事的诀窍:

讲故事的诀窍不在于你讲什么,而在于你怎么讲。一个好的演讲者能把平淡无奇的东西讲得惊心动魄,而一个拙劣的演说者能把外星人入侵的故事讲得像念购物单。你讲故事的方式还能影响听众对故事的理解;这是一个常用技巧,新闻媒体常用它来左右人们的观点,或者唤起对某人某事的同情。对于新闻界来说,这样做并不光彩;而对于讲故事则是一个最好的工具。

电影短片和短篇小说一样,作者要用高明的技巧介绍主要人物,要让观众或读者尽快移情于角色,因为你没有时间铺叙。要让他们同情正面角色,厌恶反面角色,如果你有足够的智慧,亦须在必要的时候,让观众对角色有发自内心的、爱恨交织的情感。当然,这还取决于观众自身的感知力。总之,要尽可能快地抓住观众。快快抓住他们。

好莱坞叙事模式:

人们所熟知的好莱坞模式即三段式结构,这种结构能帮助你廓清电影的开端、发展和结尾。故事的第一幕介绍角色、前提和背景,一般要占到整个片长的四分之一;第二幕(片长的二分之一)是冲突和活动集中发生的阶段;第三段交待故事的结果。这是好莱坞模式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还要用很多技巧,如情节点等,来推动故事顺畅发展。传统的做法是把这些技巧放在第一幕结束,也就是主角将要有所行动的时候。在第二幕,发生某种危机,推动主角继续行动;这个情节可安排在第二幕的中间或结尾。然后,故事在第三幕结束之前达到高潮,所有的矛盾都化解了,给观众一个好莱坞式的大团圆结局。

主人公的历程:

还有一种更为复杂的叙事结构,适用于虚构故事,称为主人公的历程。这种结构融入了精神病学家荣格的学术理论和约瑟夫-坎贝尔的虚构理论,把角色和事件归纳为几种类型,事件按照预定的次序——展开。这种叙事方式似乎稍嫌死板,实际并非如此,因为在你策划故事的时候,不必考虑这些,而在故事编写完毕之后,可作分析和修改的参照。

最好的故事发生得非常自然,毫无斧凿的痕迹。如果你突发灵感,就让它在你的笔端自由流淌,不要去想什么结构,内容之类的东西。草稿写成之后,要通读、修改,使之合情合理、易于理解。然后对照下在所列角色类型,看你的剧本中具备哪些,并把故事的结构和主角的历程表比较一下。这种方法对三段式故事结构最为有效,但即便对于只有一幕的短片来说也有一定的作用,你甚至可以将它适用于一部只有510分钟的片子,但不要勉强。

好莱坞很多顶尖剧作家和改编作家都喜欢运用这种虚构结构,主要原因在于它直接作用于我们大脑的无意识(很多人也喜欢称之为下意识,但两者毕竟有所区别)。

第二部分:应试分析

第一节 故事与情节

讲故事这项考试的首要问题是扣住命题讲故事,注意是强调扣住命题。如果不扣题,考生讲的故事再精彩,考试成绩也不会理想。扣住命题说起来简单,大家都写了那么多年作文,扣题这件事还不会?可实际情况是,每年在讲故事考试中,总有大量同学不能扣住命题。为什么呢?因为讲故事要求的扣题与平时大家理解的扣题不一样,讲故事要求的扣题不光是让命题所提供的物件、场景简单地出现在你讲的故事中,还需要让其成为故事中心情节的一部分。只有做到这一点,才算扣住了命题。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扣住命题的要求,在此需要先讲明白两个概念:何谓故事?何谓情节?我们看一个例子,一个命题为“夜场电影”的故事:

一次我跟比我小一岁的弟弟去看夜场电影,看到午夜的时候,电影放映间内已经没有多少人了,就在这时候:从外面进来了四个青年汉子。他们走到我旁边,我就闻到一股酒气。他们中的一个瘦子使劲推了我的脑袋一下,我吓了一大跳,只听他说:“你们俩刚才在外面骂我们哥们儿了吧?”我一头雾水:“啊?没有啊!认错人了吧,大哥们。”此时我弟弟也很奇怪,我只听见他说:“没有啊!我们早就进来了!”由于夜场电影院里面都是那种躺的长沙发,当我向弟弟弟看去时,发现他们中有两个人挤到了我们之间,挡住了我的视线,我也没在意,只是急于分辩,说明我们并不是他们要找的人。只听一个胖子吼道:“你们少装!就是你们,走!走!跟我出去!”我很害怕,他来拉我,我抵抗着他的力量,不肯起来。这时那个瘦子忽然转变了语气,劝那个胖子说:“算了!我看真不是他们,走吧。”还跟我说:“兄弟不好意思啊!认错了!”之后瘦子就带着他们要走。忽然我听见弟弟喊了一句:“我手机呢?”我问他:“你放哪了?”“我就放扶手上了!”弟弟说着就站起来追上那四个人说:“我手机还我!”那四个人说谁拿你手机了,推开我弟弟就往出口走,我弟弟跑到门口堵住门喊:“把手机还我!”我看见胖子冲上去给了我弟弟肚子一拳,弟弟疼得弯下腰,于是我也冲上踹了胖子一脚,大喊:“把手机还来!”此时我忽然觉得脖子一凉,就看见那瘦子把一把弹簧刀架在我脖子上,恶狠狠地说:“再喊我弄死你!”我吓得不敢动,那胖子照着我肚子就踹了一脚,我也蹲了下去。胖子还要打我,被另三个劝住了。随后,那四个人都走了,临走还大声喊没拿我们手机什么的。我又疼又难受,哭丧着脸说:“真他妈倒霉!”这时弟弟走上前来扶我,并对我说:“其实那胖子打我的时候就把手机塞给我了。”“操!那你不早说!”我忽然觉得轻松了不少。

这就是我一次看夜场电影的经历。那是第一次有人用凶器威胁到我,让我感受了一下生命有危险时的我是一个什么样子。我有点伤心我的胆小,但又庆幸我的冷静。

命题要求是“夜场电影”,先且不说这个故事成不成立,首先在事件选择上,这个考生就没有考虑到夜场电影的特殊性。他用的“抢手机”这个事件不一定非发生在夜场电影院里,完全可以放置到任何其他场合,比如下晚自习回家的路上、树林里、夜晚的公园里、夜晚的校园里……只扣住夜晚这个概念,没有扣住夜场电影的概念。第二,我们可以说,这个命题为“夜场电影”的故事根本不成立,“抢手机”根本就不是一个故事,只是一个事件,一个遭遇。那么,什么叫故事?一个故事中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因素?

关于故事的概念,有一个浅显的例子,比如“皇后死了”,这只能算一个事件:如果说“皇后因为伤心而死”,这就可以构成一个故事。大家体会一下,“皇后死了”与“皇后因为伤心而死”这其中的区别在哪里:区别在于“伤心”这个词。如果说皇后因为操劳而死,这又只是一个事件,而不是故事。为什么“伤心”能构成故事呢?

因为“伤心”涉及一种情感——皇后为谁伤心?为什么事伤心?什么事、什么人何至于让皇后伤心致死?这其中包含着什么样的人物关系,包含着什么样的情感冲突?

建立一个故事的基础是一种情感基础,人的情感不是单立的,而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一个总会有亲人、朋友、同学、同事、恋人、仇人,更或是萍水相逢的人……不管什么关系,一个人总是以情感为纽带跟其他人联系在一起的,这其中涉及亲情、友情、爱情、嫉妒、仇恨、内疚等等,不一而足。故事需要讲述的就是一种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在故事中,一个人去做任何事或与别人发生冲突都一定会有情感原因,没有情感原因,就构成不了故事。从这个角度来说,夜场电影抢手机就只能算一个事件,一个遭遇。因为抢手机事件没有建立在情感关系上。试着换个思路,如果这个考生讲述“我”跟“我弟弟”的感情一直不太好,因为一次夜场电影抢手机事件,“我”跟弟弟关系好了,那抢手机事件没准还能构成一个故事。注意,在此假设中,抢手机能构成一个故事,前提就在于“我”跟弟弟的情感关系的设定。如果这么说大家还是不太好理解,我们可以再拿另一个“夜场电影”的故事做一下比较,这样可能会清晰一些。

这个“夜场电影”故事大概是说一个孤独的女人,经常失眠,只要睡不着就去家附近的电影院看夜场:偏巧有个孤独的男人,也被失眠折磨,也是睡不着的时候上这个电影院看夜场。两个孤独的人在电影院相遇了,电影院也只有他们两个人,这对陌生的男女因为夜场电影开始认识,之后相互产生了好感。可没多久,因为效益不好,电影院不再放夜场,这对男女也就没机会再见面了,可他们到最后也不知道对方的名字,也没有对方的联系方式……故事在一种怅然的寻找中结束了。

且不说这个故事有多好,可首先这是一个故事,而不是事件。为什么?因为这个故事建立的基础是因为孤独,一对陌生男女才不约而同去看夜场电影,并且在看夜场电影的过程中产生一种情感关系。所以,建立一种情感关系是故事建立的首要前提。

此外,故事之所以为故事,还需要情节。什么叫情节呢?简单来说,情节就是影响到人物关系变化的事件。只有影响到人物情感关系变化的事件才能构成情节。再说夜场电影抢手机那个例子,这一事件完全没有影响到“我”跟弟弟的关系变化,没有影响到“我”跟歹徒的关系变化,什么影响都没有,所以就构成不了一个情节。相反,在第二个夜场电影的故事中,夜场电影成为一对陌生男女产生感情的一个中介,夜场电影影响到一对男女情感关系的变化,这样夜场电影就成为一个故事的中心情节。一个故事的情节,就是人物关系的变化过程。如果两个人原来就好,故事就是不断讲述他们俩如何好,如何好,这也构成不了一个故事。相反,如果讲述两个人从好到不好或从不好到好,有了变化,才能形成故事。而那些影响到他们从好到不好,从不好到好的事件才构成了情节。

说清楚何谓故事、何谓情节之后,再回到扣住命题这个话题。所谓扣住命题,就是命题所提供的物件、场景都要影响到人物关系的变化。只有影响到人物关系的变化,这些物件、场景才构成中心情节:只有成为中心情节,讲故事才算扣住了命题。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扣住命题的要求,我们来比较两个故事,命题为“半张照片”。

高三的五一长假,我和爸妈去植物园观赏樱花展,权当作是高考前的放松。游园过程中碰到了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和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李祥。高中三年以来,这是我第一次见他。虽然他已经全然不像多年前那个文文静殂的老实孩子,成了歪穿着奇装异服、叼着烟卷、满嘴脏字的社会青年,但我还是抵制不住重逢的激动,和他在樱花前照了张合影。多年之后的再次相见也让李祥很激动,但显然他在我面前比以往拘束了很多,眼神中也不时流露出愧疚和无奈。

很快照片洗出来了,一卷照片36张每张都洗得很好,可唯独我和李祥的合影曝光过度,巧的是洗坏了的正正好好是李祥的那半张。我盯着照片越看越觉得遗憾和惆怅,脑海里渐渐浮现出过去的李祥。

小学6年,我们是班里学习最好的两个,也是班里最铁的一对朋友。学习上我们相互勉励,生活中我们形影不离,一起上下学,一起玩耍嬉戏。到升初中的时候,我们约定争取一起考进我们所升中学的实验班(尖子生班)。

但遗憾的是,不知什么原因,比我学习稍好的他竟然没考进实验班,而我如愿以偿地考上了。我安慰他、鼓励他,告诉他只要自己努力坚持,在普通班也一样学。开始他有些萎靡不振,但很快就好了起来,并且发誓要和我一起考进省重点高中。我很欣慰,为朋友感到快慰。

虽然不在一个班,但我们上下学你旧一起走,路上谈论一些学习和学校的事情。可时间一长,事情慢慢有了变化。他开始推托有事不和我一起回家,我问他为什么他也不说。后来慢慢地我们便各走各的了,而且我还经常在放学后看到他和他班里那些同学一起三五成群地聚在学校周边。我渐渐感觉到:李祥,他变坏了。

我们的关系远不如以往了,到初三的时候,我们成了仅仅是见面打个招呼的普通朋友。我眼看着他一天天地堕落,也曾想办法劝他,可他总是嘴上说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初三下学期,学习紧张碰到了李祥,他对我说,他妈死了,他不考高中了。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宿命,但我很清楚地知道,他不考高中决不仅仅是因为他妈妈的死。

望着眼前这半张照片,我在遗憾惆怅的同时,更明白了我们在走不同的路。我的这一半清晰明了,他的那一半混沌不清:我有目标,他很茫然。似乎这张合影就该被曝光过度,似乎我们真的就不是一路人。我也只能深深地祝福李祥,希望他一路走好。

这张照片我会永远留着,哪怕它只有半张。

这个故事设定的人物关系是同学。我跟李祥,原来是打小的好朋友,后来越走越远,慢慢变成了两种人。不错,这个故事有人物关系的变化,可问题是这种人物关系的变化是外在的,没有纠集在“半张照片”这个概念上。半张照片只是因为曝光过度,曝光过度只是一个外在的机器问题,与“我”跟李祥有什么关系呢?这半张照片对“我”跟李祥的关系起到什么作用呢?除了让你感慨,让你伤感,没有任何人物关系上的影响。这样一来“半张照片”就不构成情节,不构成情节,就没扣住命题。

面对这些素材,换一个思路想想:“我”跟李祥原来是好朋友,后来他母亲快去世了,委托“我”为他与母亲拍最后一张照片,可因为“我”粗心疏忽,曝光过度,导致李祥跟母亲最后的合影成为半张照片,照片只有李祥,没有母亲。李祥永远不原谅“我”,“我”也永远原谅不了自己两个朋友因为这个关键性的一张照片越走越远。因为失去朋友,失去母亲,李祥最后没能考上重点中学,为此越来越低迷。看到好朋友越走越远,“我”会是什么心理感觉呢?“我”又能做什么呢?“我”怎么能填补李祥那半张照片上永远的空缺呢?“我”是否还有可能重新弥补“我”跟李祥破碎的友情呢?……如果以这种方式构成故事,先不说故事好不好,至少“半张照片”走到人物关系内部,影响到了人物关系的变化,成为一个中心性的情节,这才算扣住了“半张照片”这个命题。

再重申一次,“讲故事”考试的第一要求是扣住命题讲故事。通过上面提供的几个例子,大家应该更清楚了怎样才算扣住了命题?什么样的事件能构成故事。

当然,对于考试来说,仅仅扣住命题搭建一个故事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求故事好。所谓好,就是故事得有新颖的立意、生动的人物、真切的细节。

第二节 立意

“讲故事”这项考试除了要求能够完整搭建一个故事,还要求立意新颖。但新颖是有前提的,新颖的前提首先是故事的合理性。

所谓合理性,有两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是人物性格、情节在故事前后得保持一致,不能有矛盾。比如故事开始的人物是一个胆怯的人,中间没有任何理由,突然就变勇敢了,这样的人物就站不住脚。人的性格形成之后总是有一定稳定性,性格的变化在故事里需要强烈的外部情节引发,不然故事合理性上就出现了问题。

第二方面就是故事情节是否违背日常生活感受方式、思维习惯与情感逻辑。这个要求看起来很虚,因为每个人的思维习惯和判断事物的方式都是千差万别的。那么标准是什么呢?什么算是日常生活感受方式、思维习惯与情感逻辑?大致来说就是绝大多数正常感受生活的正常逻辑,比如遇到郁闷的事总不开心,遇到压力的时候会紧张,遇到喜事则心情愉快……现以那个“夜场电影”抢手机的故事为例进行分析: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家长会让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半夜跑出去看电影吗?按常理来说,这好像不太可能,除非家里有特殊情况,或者父母不在家,或者是这两个孩子自己逃出来的。如果什么都不交代,什么都不铺垫,想当然就说自己跟弟弟去看夜场电影的话,这个故事的出发点在合理性就站不住脚。这是这个故事在合理性上出现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抢手机”这种事件发生在夜场电影院里的可能性有多大呢?按日常生活中的情况来说,就算夜场电影,周围也会有工作人员,可为什么在“抢手机”这个故事里,周围没有工作人员出现呢?或者装听不见,听任有人作案,那么还有问题——为什么这些歹徒要跑到电影院里这个公众场地公然作案?他们怎么就知道今天晚上会有未成年人来看夜场电影呢?他们为什么不埋伏在学校附近,去伏击那些下晚自习的学生,这样作案的可能性还大一些!……从日常的生活经验出发,我们对“抢手机”这个故事稍微做一点推敲,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到这个考生没有遵循正常的生活逻辑,而是想当然地构思了一个似是而非的事件。

通过对“抢手机”这个故事的分析,大家应该明白故事要符合日常生活的逻辑。如果想出新,故意违背日常生活来编故事,那就需要提供一个合理的理由,一个逻辑上成立的解释。这个合理性的要求,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规定了我们“讲故事”这项考试的一个立意方向,那就是需要从正常的生活中发现故事,挖掘故事,而不是怪异杂谈似的完全脱离生活来编造故事。像我们上面读过的那个“半张照片”的故事,就是一个为了出新而胡编滥造的例子。觉得故事越离奇,就越容易博取考官的注意,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所以,为了故事的合理性,同学们最好从自己的生活中找故事,从你听到的、看到的,或者亲自经历中去挖掘故事。这样大家就会问了,“讲故事”要求立意新颖,可在日常生活中怎么能找到新的故事呢?对于这个问题,需要稍做解释。“讲故事”这项考试求立意新颖不是让大家讲一个别人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故事,说实话,这也是绝对不可能的!“讲故事”要求的新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角度,一个是主题。

我们先说说角度的问题。讲故事要求的角度新颖,首先是希望考生面对一个命题的时候,能够充分展开思路,找个不落俗套的故事出发点。我们先举一例子,一个命题“全家福”的故事,然后进行分析:

全家福下岗了,可是他的孩子还在读书,妻子也早已下岗在家。虽然家里遭遇这样的情况,但一家人还是和睦地生活着,客厅里仍然摆放着那张全家福。

这天,中秋节到了,工会代表来看望下岗职工,给全家福送来了100元的慰问金。全家福拿着这慰问金,左思右想,到底要买些什么来让老婆和孩子吃得好一点?他想孩子喜欢吃鱼,但鱼不划算;老婆喜欢吃鸡,但孩子不喜欢。他想了半天,最后决定去买2斤猪肉。他走到菜市场,东看看,西瞧瞧,最后走到一家卖肉的摊子上,让摊主为他称2斤肉。但是在收钱的时候,卖肉的人却昧了良心。2斤肉是14元钱,应该找给全家福86元,而那人却只找了他几块钱,还不承认收了那100元钱。

全家福无法忍受肉摊主人的蛮横、霸道,与他争执起来,说他明明收了100元钱,为什么不承认?摊主也不管这100元对于全家福而言有多么重要,双方越吵越强烈,甚至发生了抓扯,还引来了很多围观的人群和市场管委会的人。市管委会的同志问清了情况,让全家福出证据证明这100元钱是他的。全家福说记得那张100元钱的号码,并背出了这个号码。结果市管委会的人真的在摊主的钱盒里找到了这张钱。

在场的人都很惊讶,问他为什么记得纸币上的号码。他说:525952572就是“我爱我家我爱我妻儿”!

全家福高兴地提着肉回家。吃饭的时候,他又拿出家里的那个老式相机,照下了一张全家福。

面对“全家福”这个命题,这个考生在想到把“全家福”作为一个人物名字的时候,心里可能很得意,觉得他的故事角度很新。可恰恰相反,这么讲故事,根本不叫立意新颖,而叫偷换概念!命题叫“全家福”,人物就叫全家福,如果命题是“夜场电影”,人物名字就叫“夜场电影”吗?这样的思路显然是走偏了,完全是自作聪明。“讲故事”要求故事立意新,是要求在一个命题规定的内部找特殊性。比如“夜场电影”这个命题,大家首先想到就是去看夜声电影的人,但有没有想到在夜场电影院工作的人呢?他们可不可能有故事呢?如果从夜场电影的工作人员出发讲故事,故事的出发点就会比一般的故事角度要新。

提醒各位同学,在拿到考题的时候,一定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没准可从中找出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出发点。

“讲故事”另一个立意方面的要求就是主题。所谓主题上的要求,并不是大家平时理解的概念,认为主题应该深刻,应该反应人类的真善美,或者说要求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批判社会问题。“讲故事”要求的主题是一个情感主题,即你的故事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或更具体地说,是爱、嫉妒、内疚,还是报复……讲故事必须讲述一种特定的情感。这看似简单,可每年考试,能把一种情感讲好的故事总是寥寥无几。有一年考试,一个考生抽到“活着的伤疤”这道命题,这个考生大讲美国“9-11”不仅仅在美国人民心中留下了“活着的伤疤”,更有甚者是在全人类心中留下“活着的伤疤”。对于这样的深情感言,我们不禁要问,美国被炸了,跟一个十八岁的中国高中生有什么直接关系,怎么就在你心里留下活着的伤疤了呢?如果说你的亲人、朋友不幸在这次灾难中丧生,我们尚且还能理解你的这种伤痛心;如果什么关系都没有,只是凭电视中看到一些报道,怎么就让你受伤了呢?你心里到底有多少的感受?在你的日常生活中,还有没有真切的情感让你感动,让你悲伤,让你难过,让你欢喜呢?同学们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最好也反省反省,自己看待问题的方式是不是也是这样。因为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应届高中生组织故事的通病——爱唱高调,总觉得不对社会发表点什么批评,自己站的立场就不高,讲的故事就不够深刻。在这里再强调一次,我们要求的故事不是虚假空洞的深刻,而是一种真切的情感体会,一种你心里有过体验的情感体会,一种让你内心真正触动的情感体会!

关于情感主题,看了下面的例子,同学们可能会理解得更深一些。命题为“选举”:

老马是一个当了十五年办公室副主任的小干部。正主任退休了,局里准备选举出新的正主任。为能坐到这个企盼已久的位置,老马咬咬牙,花积累买了一堆礼物去管人事的牛副局长家里送礼。牛副局长一番推辞后,勉为其难地收下了礼物。

选举结果三天后出来了,老马如愿以偿地当上了正主任。

老马有个很争气的儿子,小马。小马成绩优异还是班上的班长。

老马当选的那个晚上,牛副局长送回了礼物,还带了一个高级进口玩具给小马,说是他儿子小牛让带的。

牛副局长走了以后,小马一边玩玩具一边说:“班里票选体育委员,牛副局长的儿子成绩不好,他想当体育委员还不得求我。我说只要你能当上正主任他就能当上体育委员。这玩具是他送的呢。”

大家判断一下,这个故事感人吗?有情感吗?没有!这个故事的问题,同样是唱高调。虽然这个故事比“9-11”那个全世界人们心口上“活着的伤疤”更具体一些,可问题还是考生想藉此对社会不平发言,对丑恶现象进行批判。与其说这是个故事,还不如说是某些空洞议论文的论据。这个故事没有情感,只有批判。批判并非不重要,但社会上不平的事多了,不需要你在考试的时候忧国忧民地做出评价。讲故事这项考试要求的是感情,是人的感情,是你与你爱的人、你恨的人、你关心的人、你在乎的人之间的感情。这种感情,你生活中没有吗?肯定有,可你为什么不去讲述呢?所以,在“讲故事”考试的时候,为了能够让故事更靠近情感的主题要求,建议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对自己的生活做一个梳理。放下手头所有乱七八糟的事,把自己十几年,二十年走过的路好好回味一下,有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让你曾经欢喜过、难受过、伤心过、痛苦过……先改改爱发议论的毛病,认真地透视一下自己的内心:你心里最真实、最柔软的那个地方藏着一些什么样的感情?

第三节 人物

人物,是构成一个故事最重要的因素。故事是人的情感故事,只有抓住人物,才能抓住故事中的情感要求;也只有通过揣摩故事中人物的心理需要与主观需要,才能找到一个比较新颖的故事角度。所以从人物出发,是讲好一个故事中人物的真实想法。故事得有人物,听起来是件简单的事,可每年在考“讲故事”的时候,能把一个人物塑造好的考生凤毛麟角。为什么呢?就因为考生经常只考虑编织情节,而不从人物的主观愿望出发去组织情节;同时,在编织情节的过程中,不考虑让情节从人物性格出发,不去体会自己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感受。有时候故事情节是组织起来了,可其中没有人物的感受;没有人物,情节就会生硬,故事自然也就站不住了。

那么,如何在故事中塑造人物呢?

一、真实可信的人物性格

故事中的人物得有人物性格,这说起来是个老话题,可考试的时候,考生就是容易忽略;即使没忽略,也不会从人物性格出发去组织情节。通俗地说,有什么性格的人才会去做什么事。如果大家看过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可以回忆一下,他经常在他的电影中塑造“认死理儿”的人物。正因为“认死理儿”的性格,电影《秋菊打官司》里才会有农村少妇秋菊,因为村长踢了丈夫下身一脚,要讨一个“说法”而开始告状的故事——她从乡里告到县里,从县里告到市里,从市里告到省里。另一部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一个15岁的执拗的农村小老师,只为村长一句“你班上一个不能少”,她就不顾一切地去城里把在那打工的学生找回来。如果不是这种执拗的性格,情节也不会成立。所以,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情节,必须从人物性格出发。

人都有性格,不存在没有性格的人。如果同学们一时找不到有意思的人物,可以考虑自己生活中的人物原型,即你周围的同学、朋友、亲人大概都是什么性格——开朗的、忧郁的、安静的、咋呼的、豁达的、斤斤计较的,或是酷爱面子的、就爱揭人短的……同样,建议在考试之前,好好把自己周围的同学、亲人、朋友回想梳理一下,想想他们都是什么性格的人。只有从生活找到的人物性格才会有合理性,才会有现实依据,才会听起来真实可信。

所以,在编讲故事、设定人物性格的时候,需要认真考虑考虑你故事里的人物性格是否真实可信。

不仅需要有性格,还需要真实可信的人物性格,这是讲故事对人物性格塑造的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在故事里,有机的情节应该在人物性格之间展开。来看下面这个例子,命题为“选举”:

有一个成绩非常优秀的女孩子,每年都能被评为班级优秀干部,而且每次学校里的活动她也都积极参与。父母和老师都非常宠爱她。

这天她要竞选年级里的优秀学生,这个选举只要能通过全班人的投票就可以了。选举在班会课上举行。因为女孩子在班上的人缘特别好,因此几乎所有人都举了手,投了女孩子一票。当老师满意地点完人数以后,却意外地发现还少了一人。

老师环顾教室,发现坐在教室角落的一个胖胖的小男孩,他没有把手举起来。这个男孩平时是班里最调皮的一个,一天到晚欺负班里的女生,上课时从来就没安分过。

老师质问男孩为何不举手,男孩机灵地笑了笑,也没说什么原因,就是不肯举手。老师喝令他说明理由,他只是转转眼珠说:“都是她,不好玩。”老师火了,硬是把他拖到墙脚罚站。可最终,女孩就因为男孩的缘故而落选了。女孩子却并不难过或生男孩子的气,只是欣慰地笑了笑。从那以后,男孩看到女孩都不敢抬头,好像做了什么对不起她的事,可女孩每次都是报以一个灿烂的微笑.

事隔多年,男孩女孩都长大成人,各自上了大学。某日,两人不期而遇,坐下来进行了交谈。说及当年选举的事,男孩又脸红了,可女孩笑着说:“我当时的确着急过,可当时告诉我落选后,我却有种坦然——长期以来我的生活一直完美无缺,像是生活在光环之下。可那次却是你帮助了我,让我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完美——有时离完美差一步,生活才会更真实、更精彩。”

在这个选举的故事里,提供了两个学生形象: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这个女孩的性格,我们在故事里可以隐约地感觉到——成绩不错,老师喜欢,有点好强,好像也比较豁达;而那个男孩,故事里说是一个调皮、不安分的学生。男孩可能因为不喜欢这个女同学的做人、做事,所以没有投票,导致女同学落选,那么接下来的故事呢?可这个考生只有几句话,而女孩却并不难过或生男孩的气,只是欣慰地笑了笑。从那以后,男孩看到女孩都不敢抬头,好像做了什么对不起她的事。这就算故事了吗?事实上,故事就应该从这个地方展开,这才是这个故事的主体部分: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男孩因为没有投女孩的票而觉得愧疚,那么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碰撞呢?他们之间,因为性格因为选举,会发生什么样的冲突呢?关于“选举”的故事就应该围绕两人在选举中产生的矛盾来展开情节,可这个故事完全没有展开。没有展开,自然就没有情节、没有矛盾,也就不能称之为故事。

所以,想把故事讲好,第一个任务不是忙着编造情节,而是先考虑人物。设定好真实可信的人物性格后,才能从人物性格出发组织情节。设想一下,在“夜场电影”抢手机那个故事中,如果一个高中生半夜瞒着家里人溜出去看夜场电影的话,这个高中生会是什么性格呢?顽皮的、不安分的、爱冒险的……那么这么一个性格不安分的高中生在夜场电影院会发生什么事呢?如果从这个高中生的性格出发去考虑情节,就不会出现抢手机那么飞来横祸一般的外部事件,因为这事件跟其不安分的性格并不十分冲突。不从人物性格出发的情节,就显得生硬、无机,就像一个人穿了一件很不合身的衣服,这样的故事自然也好不了。

以前考试的时候,有个考生讲过一个“活着的伤疤”的故事:

我爷爷参加过抗美援朝,一辈子都是任性倔强的人,也一辈子好酒。上了年纪之后,身体开始不好,高血压、高血脂,医生让爷爷少喝酒,可任性的爷爷就是不听医生的劝告。为了让爷爷不喝酒,一家人开始斗智斗勇:控制爷爷周边的朋友,不让爷爷喝酒,甚至把爷爷藏起来的酒都换成了水。爷爷也想尽办法喝酒,有一次居然把自己的功勋章抵押给朋友换酒喝。爷爷的任性终于激起了全家人的愤怒。爷爷解释说:不是他想喝酒,是他身上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留下的伤疤要喝酒;如果不喝酒,他身上的伤疤就会红、会疼,那个伤疤是活的。谁也不相信爷爷的话,就是认定爷爷任性。爷爷解释不过,只好在全家人的监视下开始戒酒。可我发现自打不喝酒之后,爷爷好像一夜之间沉默了,也一夜之间老了。最后一家人发现,爷爷之所以要喝酒,是因为奶奶去世之后,爷爷一个人活着孤单。酒是爷爷唯一的朋友,没有了酒,爷爷连最后一个朋友都没有了!我也明白了,爷爷心里真有一个活着的伤疤,那就是爷爷的孤独。

我们对这个故事作一个简单分析。爷爷是个任性的人,因为任性,家里人才会跟爷爷就酒的问题展开斗争;也因为任性,一家人的斗争才会激化;因为激化,爷爷才同意戒酒。整个情节围绕爷爷的任性展开。这样围绕人物性格展开的情节,就不会生硬。另一方面,也因为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整个故事从立意的角度来说,从主题的情感表达来说,都属于有特点的故事。所以,要做到立意有特点,故事有情感,就一定得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展开有机的情节走向。

情节围绕人物性格特点,这是搭建有机情节的一个方法。另一方法则是,让情节跟着人物走。这样,就得设定一个有目的的人物。

二、有目的的人物

一个人想做什么,一个人强烈的主观愿望,也是情节发展的有效动力。法国叙事学有个简单的说法,叙事的动力就是人的欲望。人的欲望是个复杂的组合,有基本的生理欲望,也有社会化的欲望。

其实,了解人的欲望需要,更多是从现实生活中获得。每个时代都有特别鲜明的集体欲望,比如我们现在这个时期,可能最大的欲望就是过好日子,于是“钱”比任何时期都显得更有力量。关于“钱”,或者转化为一种“宝物”占有的欲望,一直是电影故事中人物的一个持久不变的目的。想一想,有多少电影里,不同的人为了一笔财宝,争夺得头破血流。

在组织故事的构思过程中,一开始就明确人物行为目的,情节的展开相对会容易一些。人物完成自己目的的行动过程其实就是整个故事情节走向的构成。如果人物是个目的性不强的人,那故事的情节必然含糊。来分析下面这个例子,例题为“一分钟朋友”:

有一天早晨我去上班,路过一家精品店时被里面的陈列品吸引。可是一看价格,心里便哀叹自己没有能力购买,而且一辈子都买不起这样的东西。这时有一个拉着行李箱、衣着时尚的年轻女人来到我身边。她对着橱窗好像自言自语,又好像对我说一样:“以前我也经常这样站在外边看这些东西。”听完这些话,我觉得心里有些不痛快——你有钱买得起,又何必来挖苦我呢?我转身欲走,她叫住我。她说她马上就要离开这个城市去国外留学,她是从农村出来的,在这个城市里没什么朋友,她想让我做她一分钟的朋友,听听她的故事。我有些惊讶这个女人的经历,便答应了她。

她告诉我,她是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因为家里穷没有办法支持她继续学业,所以她进城当了保姆。可是她并没有因为命运的不顺而低头,她发誓要闯出一番事业来。于是她边工作,边上夜校,靠自己的勤奋努力通过了会计师考试,成功地进入一家公司当会计。又由于她勤奋好学、工作出色,因此很受老板器重。经过4年的努力,她成功地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会计升为公司的副经理。现在她要出国留学了。

说完,她看了看表,说自己要走了。她很高兴我能做她一分钟的朋友,让她的记忆可以继续在这个城市生长。然后她叫了一辆出租车离开了。

我深深地叹了口气,看了看那些精美的陈列品,心想,有一天我也可以干出自己的一番事业,也可以买下这些好像离我很远的东西。

分析:这个故事在人物的目的性方面有两个问题:第一,那个陌生女人为什么要跟“我”讲她的经历,目的是什么。故事后半部分有一个交待,女人跟“我”讲故事是因为要出国留学了,想“让她的记忆在这个城市里生长”,可这能构成一个人物的目的吗?这样的人物目的是站不住脚的,也是模糊的。故事中设定的人物目的需要清晰可见。“我想当班长”、“我想赢比赛!”这些都是清晰可见的人物目的。这样的目的容易转化为明确具体的行动,从而构成情节。像什么“记忆在这个城市里生长”一类模棱两可的目的,支持不了陌生女人跟我交流的举动。人物目的不清楚,人物行动带来的情节的合理性就站不住。第二,陌生女人出国留学的目的也站不住脚。女人为什么要出国留学?故事设定这个出身农家的陌生女人的目的是“做出一番事业”,可出国留学就能做出一番事业吗?是不是在公司当副经理做出“一番事业”的可能性还大一些?那她为什么还要出国留学离开呢?这是其一;其二,一个农村姑娘,一个小保姆几年之间就成了一个副经理,这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性有多大?这个问题需要好好推敲!不是说农村女孩要“做大事业”的目的有问题,而是结果有问题。如果这个故事把重点放在农村女孩为了自己的目的如何艰难地发奋,最后依然希望渺茫的话,反而更让人觉得有现实的说服力。这里再次强调现实依据:一个故事、一个人物目的的设定必要考虑现实依据。什么物想什么事,这必须符合现实生活逻辑,正如一个小贩不会想当明星,一个餐厅服务员也不大可能想去当总统。一个人物目的的产生,需要可靠的现实经验依据。如果故事中的人物目的来自日常生活中困扰已久的欲望,那就有了具有说服力的基础。像上文提到“一分钟朋友”的故事,陌生女人跟“我”交流的目的就找不到现实依据。

另外,想要让人物目的更合理,就需要人物目的跟人物性格相匹配。一个性格随意淡泊的人是不会想“做一番大事业的”,一个斤斤计较的人是不会轻易善罢甘休的……一句话,人物的目的应该来自人物自己的性格逻辑。

现在举一个电影作例子——陈可辛导演的《甜蜜蜜》。影片讲述了一个从无锡去香港发展的男青年黎小军与广州到香港发展的女青年李翘之间相互错过的情感故事。黎小军是个老实、憨厚的男人,目的就是挣钱,好把未婚妻接到香港;李翘却是个内心很不安分的女人,一心创造优越的生活。两个沦落异乡的人相爱了,可黎小军有未婚妻,而李翘的目的是成为一个真正的香港人,她不愿意自己辛辛苦苦来到香港,最后还是跟了一个大陆人。相爱的两个人分分合合。大家可以想一想,这两个相爱的人为什么走不到一起,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人生目的不一样。他们不一样的人生目的决定了他们的爱情命运!

再者,他们之所以目的不同跟他们的性格也密切相关。黎小军是个安分老实的男人,所以他只想过稳定的生活,李翘是个想往上走的女人,所以一心想改变生活困境,他们的不同目的都是从他们性格中来的。也正因为他们目的不同、性格不同,才有了冲突,才有了分分合合的情节,构成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人物目的不同产生的冲突,也是结构矛盾、结构情节非常有效的一种思路。

三、人物塑造的技巧:

1)人物陷入困境:美是难的。说明这个问题的最佳素材莫过于美国影片《末路狂花》,两位女主人公塞尔玛和露易丝在影片中始终处于困境之中,她们为了寻求久违的自由与快乐,瞒着史夫或男友携同出游,始料未及的事在一件一件发生:塞尔玛在酒吧停车场险遭强奸,露易丝及时赶到并枪杀该男子,于是她们计划逃往墨西哥;途中警方的追捕步步逼近,又一次次遭遇身无分文、流氓强盗、丢失钱物等不幸事件;她们以英雄主义的方式向男性社会抗争,以不断牺牲自我为代价,不断获得新的自我,但最终却依然被推向不归路……

电视剧当然也有着共通的塑造技巧。长篇电视连续剧最关键在于开篇的情节设置,它的节奏和包袱一定要给了观众继续看下去的理由。于是在创作电视剧剧本的过程中,开始几集的布局谋篇就显得尤为关键,拿二十集片长的剧本来说,前五集是重中之重。

那么这个“重中之重”应该怎样得以体现呢?在解读和总结多部电视剧的成败经验之后,我们得出这样一个“匠气”较重的技巧:让人物陷困境。我们需要在“难”中找到“美”。除去开篇的设计之外,人物会在故事情节的推进中反复面临困境的出现,困境的“结”与困难的“解”是环环相扣、缕缕相缠的。

2)使观众同情你的人物:把伦理问题美学化。电视剧语言是以影像为基础,以特定的生理、心理机制为依据,以模拟人的视听感知经验和主观思维活动为创作规律的语言艺术。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要得到充分的展现,必然要求观众同情这一人物的命运,让观众坚定不移地站在他或她的一边,与人物“感同身受”乃至“融合为一”。

在艺术世界中,让观众产生同情的情绪并为你的人物流泪,这不仅仅是一个伦理与生理层面的问题,它让简单的生理情绪带有了一种美学的追求,正是这种追求让我们在欣赏“美”中得以感动。

又说到《末路狂花》中的塞尔玛和露易丝,她们在影片一开始的时候,这是两位有着简单美丽的女人,她们与其他任何女人没有太大的区别——工作、家庭、丈夫或男友构成生活的全部。可是,编导独具匠心地设计了同情点——塞尔玛为艾夫与家庭所囚禁的无聊生活,露易丝甚至无法确定男友对自己的感情。故事在发展,两个女人成为了观众赋予最大同情的对象,因为她们所面临的困境、她们亡命天涯的行径只是缘于自己的正当权益不受侵犯,却无意遭遇来自几乎全美国的警察系统的全线追击,还要遭遇公路两旁那些“小人物们”的落井下石。观众同情她们,并不是完全由于一对弱女子在对抗强大势力时的艰难与无助,更重要的是她们在困境中生存并不断在困境中激发自己以获得新生,她们在困境中实现了女性形象的自觉、实现了女性英雄形象的魅力,将潜藏在女性心目中压抑已久的情绪与情感宣泄了出来。观众会因为这份夹缝中的美丽而酣畅淋漓,观众对于她们拥有了绝对的认同和更高的期待,这也就纠集住了观众的情绪点。塞尔玛和露易丝成为了美国电影史上最美的两位女子,可是她们终究被推向了绝境,这才是观众最为之动容、最纠集内心力量的“团圆”。

3)性格与群体:个性特征与体系性格:这里,性格与群体包含着两个层面的意义:其一,主要人物与旁系人物之间的关系;其二,每个人物身上所代表的族系特征。

作者最密切关注的当然是剧中的主人公,主人公有的时候是一个人,有的是两个人,也有的情况是一组人。其次,活动在主人公身边的一切人物也都是应该引起关注的,这些人物是情节主题或思想主题的必要补充;同时,他们是相对独立的个体,也代表着独立人格与独立精神。再次,尽管我们曾经一度强调“要防止人物类型化”的趋向,可实际上,艺术作品中的每一个形象都是现实世界中一类人物的代表,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密不可分,他或她的存在必然是现实与真实的再现或表现。

一部《红楼梦》是中国叙事艺术最经典的范本,将之概括为“宗黛爱情悲剧”总归是差强人意的,它所勾画的是一副封建大家庭的群像图,对于相当多的人物都有较为集中的着墨与渲染,不定某一回目、某一段落即是书中某人的寻根溯源或性情小记,这笔墨不仅仅落在主子姑娘身上,甚至有不少丫环家奴都有点上。每个人物都有其各异的性情,这性情折射着现实,也正是对于现实的表述。事实上,《红楼梦》中的人物基本上都能在曹雪芹的家族中寻到出处,而这曹家也正是当时中国封建官僚家庭的一个代表而已。似乎这所有的人物不仅沟通了艺术与现实的世界,也打开了典型与类型、个体与族系的。

第四节 讲述的技巧

之前三节内容讲述了什么是故事,什么是情节,以及有机的情节应该围绕人物性格、人物目的展开。至此,大家对如何组织一个故事应该有了一些领悟。但是,更多的筹备还有待同学们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挖掘,从平常的阅读中去感受、去体会。

因为讲故事是需要考生通过口述表达出来的,所以在这一节里,提醒大家在口头表达故事的时候应注意的两个小技巧:一是注意营造悬念;二是注意在结尾部分抖包袱。

一、营造悬念:就是在故事开始的时候提出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以调动听故事的人对故事的兴趣。很多考生讲故事的时候基本都是平铺直叙,像我们之前看到的几个例子都是这个问题,一点趣味都没有。我们拿“选举”那个故事为例做一点解释。如果故事一开始不是讲什么“有一个成绩非常优秀的女孩,每年都能评为班级优秀干部,而且每次学校里的活动她也都积极参与。父母和老师都非常宠爱她”,而是说一个女孩在学校:一直是优秀干部,可其中有一年她就没被选上!为什么?故事这么开头就有悬念了。

设计悬念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只简要地在影片开头部分提出激烈或生动的矛盾冲突,以引起观众急于想知道前因或后果的意念。这种悬念比较常见,比如美国影片《红字》:一个美丽健康、充满生命活力的年轻姑娘来到闭塞荒凉、由压抑人性的教规管制下的小岛上,几组对比性镜头一出,观众就感到悬念了——因为两者之间肯定会、而且马上会出现冲突!

第二种,特意让观众知道某凶险事件的全部真相,而影片中的主人公却还不了解,正入“套”中。以这种方法设计的悬念,如电视剧《武松》:西门庆与潘金莲调情、通奸以及毒死武大的全过程已经展现在观众面前,这时,才让武松回来,面对自己哥哥的丧礼,且大生疑问——以武松的精明与刚烈,事情肯定不会轻易了结的!那么,结果究竟如何?悬念就产生了。这类悬念,在诸多侦探片、警匪片中,更为多见,不必一一例举。

在电视剧,尤其是长篇电视连续剧中,靠一个“扣子”接一个“扣子”来连接剧情的篇章,更为常见,比如《西游记》:描述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每一难就是一个扣人心弦、新奇又别致的矛盾冲突。这样,数十集的长剧,就使观众不觉得冗长,时时有强烈的悬念牵引着观众。

悬念的保持可有以下方法:

其一,通过增减人物、调换场景、编织情节,不断展开原来矛盾冲突的深广度与复杂性,使观众不自觉地沉入矛盾的层层面面之中,身临其境、产生“同情”,进而越来越增加原悬念的强度。

其二,通过不断增加新的矛盾冲突,使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进而引导观众兴致盎然地看下去。

二、抖包袱:所谓抖包袱,就是把故事开始时设置的悬念,在故事结尾处交待出来。如果故事一开始设置了很强的悬念,那么在后面抖出原因的时候,就要慎重了。因为有了悬念,听众对故事就有了期待,如果你设置的包袱稀松平常,他们就会觉得是故弄玄虚。所以在给故事找原因的时候,需要考虑得仔细一些,但也不是说为了让包袱不一样,乱出怪招。必须有一个“情理之中,意料之处”的包袱,即整个包袱在人物性格、故事逻辑上来说是合理的,从现实生活的逻辑角度来说也是合理的,但又不是一个大家轻而易见的包袱。请看下面的例子,命题为“隔壁的女人”:

李大爷住在北京的一个胡同里,他孤身一人,只有一只小狗作伴,名叫捣蛋儿。李大爷生性有些孤僻,京剧是他的最爱。每天,他都会牵上捣蛋儿去离家不远的剧院听戏,然后再领着捣蛋儿,眯着眼、摇头晃脑地从胡同里走回家。听戏成了李大爷每天的必修课,这样的日子让他平静而安逸。一天,他正在自家院里听破收音机里的京剧,忽然听见隔壁也传来唱戏的声音。这声音顿时让李大爷兴奋起来,隔壁常年没人居住,什么时候搬来个女人?而且还是个唱京剧的女人!李大爷赶紧关掉收音机,还端来小板凳坐在两院隔墙的墙根处,陶醉地闭起双眼,一只手抚摸着捣蛋儿,一只手有节奏地敲打着自己的烟杆。从此,李大爷再也不去剧院看戏了,每天就隔着砖培,竖着耳朵听隔壁女人唱戏。有时还会让捣蛋儿越过墙去,回来的时候,嘴里便衔着手绢、头巾之类的。李大爷可乐坏了,每天拿着捣蛋儿带回来的“信物”,沉浸在隔壁女人圆润高亢的戏音里,觉得如此满足、愉悦。突然有一天,隔壁不再传来女人唱戏的声音了,李大爷纳闷许久,决定去看个究竟。可他觉得这样无厘头地跑去会略显唐突,于是思考半天,终于想出一个可行且可靠的理由。他领上捣蛋儿跑到剧院问寻了几位京剧演员,向他们请教了些关于京剧的常识,并借了几套戏服和道具。他想,拜师学艺这个理由应该是再充分不过的了。李大爷可兴奋了,回来的一路上哼着小曲儿,还加快了步伐,就连捣蛋儿小跑的速度也比平常快了很多。走到隔壁女人的院门口,李大爷斜眼瞥见院门微微打开,他停下脚步,探出脑袋瞅了瞅,看见院中间晒了很多戏服。李大爷的心开始噗噗直跳,他在门口踌躇了半天,最后还是推开门走了进去。他蹑手蹑脚来到里屋,看见一个中年男人正在抽烟,他吓了一跳,定了定神,支支吾吾地问道:“请……请问……这院有个唱戏的女人在哪儿呢?”中年男人打量了:李大爷,猛吸了一口烟,“唱戏的有,可女人没有。我就是唱戏的,有事吗?”李大爷一听,傻眼了,原来他一直钦慕的隔壁唱戏的女人是个男的!这时,捣蛋儿也似乎明白了啥,趴在地上,奔拉着两只耳朵,同情地看着可怜的李大爷。

当然不是说这个故事的包袱多好,但至少动过脑子。重要的是,这个包袱有合理性的前提:李大爷之所以把隔壁的男人想像为一个女人,是因为京剧中有男角唱女旦的,这在常理上也是站得住的。

关于如何设置悬念,如何设置包袱,其实并不是太难理解的话题,在此就不多展开,只是给大家提示出来——在准备的时候,也考虑考虑故事如何开篇,如何收尾,如何把一件平常事讲得有趣味,如何设计“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包袱。这么说起来是很简单的,可做起来其实困难不少,需要同学们在准备的过程中多琢磨自己想好的故事素材。条件允许的话,把自己想好的故事讲给同学听,看看他们的反应,听听他们的意见,这也是一个有效的学习过程。

第五节 关于讲故事的几个思维误区

一、大讲自身遭遇。因为讲故事要求有真情实感,所以很多考生一上来就大谈自己的遭遇,说自己如何有艺术热情、艺术理想,如何为了自己的艺术理想跟家里人闹翻,只身来到北京,参加专业考试……恨不得从自己还没出生时讲起,洋洋洒洒、啰啰嗦嗦。这样的讲述是没意思的,既然大家都来考试,谁会没有艺术理想呢?不需要用自传体的方式表白。讲故事要求结构人物,结构情节,不要求写自白书。

二、故事落入俗套。每年考试时考生讲的故事里,总少不了天灾人祸、癌症白血病,家人、朋友、同学,无一不遭遇不幸,好像没有人去世就没有故事;或者就是父母离异、家境贫寒,好像好故事一定得苦大仇深;再不就直接是一些电视剧中的恶俗情节。

三、趣味低下。这也是讲故事需要避免的一个问题。请先看一个例子:命题为“天黑了”:

在一所大学里,同学们正陆陆续续走入阶梯教室,准备上课。那时是冬天,七点多钟,天已经黑了,外面还刮着大风。当同学们都差不多坐好后,教授走了进来,裹着严实的衣服,戴着帽子,几乎看清脸。他开门的一刹那,前排的同学都感到一股寒气逼来。风吹着屋顶上的灯摇摇晃晃的,感觉室内忽明忽暗。突然一阵风吹进来,教室的灯一下子全灭了,接着就看到前排的学生全往后跑,后排的同学也紧张地站起来。教授搞下帽子,扶了扶眼镜,笑笑说:“没事,我就放了个屁,来,我们继续上课。”

当然,如果能讲一个有幽默的故事,那是最好不过的。但不要像这个故事似的,拿无聊当有趣,把低级当幽默。什么是低级,什么是无聊,需要大家在准备故事的时候,自己给自己提这个问题。

四、外国故事。每年考试还会出现大量外国故事,酷似《读者》杂志上的一些出现无数次的似是而非的故事,连抄带模仿,完全脱离一个考生自己的生活。

第六节 故事的类型

以下列举了一些在考试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可供参考。

一、基本的类型

1、时间类:冬夜,夏天的早晨

2、环境地点类:山峰,梨树林里,街道的拐角处,在公共汽车上

3、诗化类:秋雨,飘落的雪花

4、人物类:我的妈妈,司机,清洁工,看门大爷

5、物件类:小梳子,手帕,一朵水仙花

6、事件类:堵车,献血,家庭纠纷,买菜

7、学校生活类:班长,优等生,校长

8、特殊类:悬崖上的眼睛,生日蛋糕里的一双皮鞋

9、集合类:钢笔,眼药水,车票;清晨,一只小狗,害羞;我,7岁半,女生,男厕所

二、快速构思举例

1、利用现成的故事,迅速改写。

夏夜:可用《换牙》的故事,时间发生在夏夜。秋雨:可用《换牙》的故事,时间发生在秋天,下着雨。

2、根据现实生活,迅速构思新的故事。

1)时间类题目:清晨7

每天清晨7点,我赶4路公共汽车上学。这天,两块硬币挤掉在公共汽车地板上,不见了。又没钱,只能跳票,但我又不敢。下车时,出示学生证说下次补上,但售票员不信。这时,一位长得很漂亮的大姐姐帮忙给了钱。我很感动,老赶4路公共汽车想碰见她,结果发现她是常在公车上作案的小偷。我想帮助她,找理由请她喝咖啡。她说她父母离异,父亲远走了,妈找了个后爸对她不好,学坏之后,去当小偷……

2)地点类题目:松树林里

我在松树林里画画,遇到一只小松鼠,每天它都来讨饼干吃,我和小松鼠成了好朋友。后来有一天,我和一男孩去画画,他将小松鼠打死。我和男孩绝交,伤心极了,从此也不再画画……

3)人物类题目:看门大爷

男生小明经常逃学上网至深夜,大爷每晚都起来给其开门,但知道原因后,大爷通过一些手段教导了小明并让他改邪归正。

4)事件类题目:堵车

一年轻交警,每当堵车时,就在十字路口的警台上跳舞,以缓解司机的焦急情绪。一年轻女子驾车看见,便每每从那路口经过,后来两人相识、相爱……

5)诗意类题目:心灵之约

老大爷的小狗出意外,需输血,老大爷找到了老婆婆家,因老婆婆家有只血型相同的小母狗。后来两小狗好上了,老大爷和老婆婆也好上了……

第七节 编故事练习题列举

1)迷局(2)军嫂3)第九号车厢4)一张旧照片5)一天一夜、一男一女、咖啡屋、雨夜(6)站台(7)偶遇

编讲故事技巧全攻略

1、什么是故事?

通常一个完整的故事需要具备: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细节,而把故事串连起来的还需要一条线索。

故事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关于人的故事,一种是间接涉及人的寓言故事。

关于人的故事,必然涉及人的情感,而情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一个人总会有亲人、朋友、同学、同事、恋人和仇人等,不管什么关系,他们总是以情感为纽带跟其他人联系在一起的,就涉及到亲情、友情、爱情、嫉妒、仇恨等复杂的感情。故事其实讲述的就是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这也就是故事与事件之间的区别,事件中往往没有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是否具有情感关系,是故事建立的首要前提。

寓言故事则间接涉及到人,涉及到人的情感。

情节就是影响到人物关系变化的事件。只有影响到人物情感关系变化的事件才能构成情节。或者说,一个故事的情节,就是人物关系的变化过程。

3、语言表达

由于面试编故事环节是“说”给人听的,因此,要想取得好的传播效果,就要在“口语化”、“形象化”等方面下功夫。

▲口语化——是指经过加工提炼的口头语言,它源自生活,高于生活。通俗的讲法是:说起来顺嘴,听起来顺耳。口语化的语言也就是生活化的语言。它要求:

①多用短句、简单句,少用长句、倒装句。语言大师老舍曾要求:“试试嘴里怎么说就怎么写”,“从现成话里掏东西”。如下例:

“征山大马力履带推土机是沈阳桥梁厂按照我国地形气候特点设计、全部采用国产零配件制造的具有马力大、效率高、可靠性好、操作灵活等特点的、我国第一个被评为国家一级产品的大马力推土机。”

如果修改一下:

“征山大马力履带推土机,

我国第一个被评为国家一级品的大马力推土机。

按照我国地形气候特点设计,

全部采用国产零配件。

征山大马力履带推土机,马力大,效率高,操作灵活,可靠性好。

征山大马力履带推土机,

沈阳桥梁厂制造。”

②多用口语词、双音词,少用文言词、单音词。

“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金门战斗,属于惩罚性质。你们的领导人过去太猖狂了,命令飞机向大陆乱钻。……发传单、丢特务、炸福州、扰浙江,是可忍,孰不可忍?因此打了一些炮,引起你们的注意。”——1958年我国国防部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

一些书面词人们说话时很少使用,又不容易听懂,一定要改成明白如话的口语词。如:

至此——这时候 所至——造成 询问——打听 部署——安排

用膳——吃饭 行将——就要 日益——越来越

单音词不如双音词响亮、强烈,多用双音词。如:

——已经 ——并且 ——自从 ——因为 ——虽然

——曾经

▲形象化——因为是面试,主要靠口头语言来表达,而声音往往一闪而过,因此,要想抓住评委,并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就不能说的太抽象,而要尽量说得具体形象一些。

如:“乐山大佛身高71米,头长14.7米,宽10米,耳长6.72米,脚背长11米,宽9米。”

“乐山大佛有30多层楼高,仅耳朵就有4个成年人叠起来那么长,它的脚背上可以停5辆汽车,它的脚的大拇指甲上,可以摆上一桌酒席。”

4、衣着及体态语言需要注意的问题

衣着打扮要得体,要迎合评委的审美口味。

体态语要自然,要与所讲述的故事内容相协调。不要有过多的小动作。

注意到这些,你就大胆的讲吧,反正老师给你打多少分,你是看不到的。没有必要紧张,要知道有很多人就是因为太紧张,构思好的情节想好的语句都说不出来了,考试中时间是很紧的,老师是不可能让你再说一次的。

再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紧张的笑话,希望能够让你们在紧张的复习中能轻松一下!

有一个年轻的神父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通过教会的考核可以进行独自布道了。可是在他布道的前一天他很紧张,于是他就跑到主教那里求助。主教大人很和蔼的对他说:“刚开始,谁都会紧张,你可以说点轻松的好奇的东西让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你身上,这样你就可以慢慢进入状态了。比如你可以说:我这一辈子最幸福的时间是在一个漂亮的女人怀里度过的!”年轻的神父愕然道:“啊??!!”主教微笑着说:“她是我的母亲!”年轻的神父恍然大悟,谢过主教,回家好好的睡了一觉。第二天,年轻的神父在布道的会场,望着下面黑压压的人群,就觉得呼吸急迫,这是他想到了主教给他讲的,他就想现在就可以用用主教大人的绝招了。年轻的神父清了清嗓子,对这下面的人们大声的说道:“我这一辈子最幸福的时间是在一个漂亮的女人怀里度过的!”会场一下就安静了,所有的人都张大嘴巴注视着年轻的神父,原本闹哄哄的会场一下安静下来,年轻的神父一下子适应不过来,一紧张忘记了主教说的后面那句话了,当场就愣在那里。但总得继续下去啊,年轻的神父喃喃的说到:“但是我不记得她是谁了,主教大人也躺过!”…………

编讲故事有四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其中,人物要有冲突,情节悬念强烈,叙述要有画面感

请讲述这个故事

如何准备和应对“命题讲故事”?

“命题讲故事’’环节考查的具体方式为:考生在考场上抽取一个故事题目,通过一定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的准备,然后根据自己抽取的命题讲述一个现场构思的完整故事。故事时间一般不超过5分钟为好。考官通过命题讲故事的方式,主要是在考查考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对生活的观察力和艺术的创作力,等等。

1.一般都会有哪些命题?

面对“命题讲故事”的考试,很多考生最关心的往往是“到底会出什么样的题目”。其实不同的院校,不同的专业,在每年的题也都不同,命题的方式可谓多种多样,但一般来说大概可以总结为四大类别:第一类是实体,也就是以生活中某件具体的物件作为话题。比如“花”“全家福”“玩具”“一张珍贵的照片”等等。第二类题目多是一些场景。比如“农贸市场”“下课时间”“假期”等等,在面试中出现次数较多。第三类题目多是一些缺乏形象化的命题,比如“梦想”、“奔向明天”、“乡愁”等等。另外,除了这些开放性的题目,部分院校还会出一些带限制性的命题。这类命题往往不是一个词,而是一系列的词组,要求考生通过联系所给的词语来创作一个小故事,且故事里一定要有这几个词组出现。比如“老人、草帽、鱼、爬楼梯”,“小学生、橡皮筋、考试、笔”等等。

2.如何来“讲故事”?

其实艺术类面试中的“命题讲故事”和考生在高中作文课中接触的“命题作文”基本是一个意思,也要有人物、要有情节、要有环境,考生们在平时都进行过这方面的作文训练,都有过创作的经历,所以说对“命题讲故事”也不用太担心。但不同于“命题作文”的是,“命题讲故事”是要求考生在15分钟里现场创作一个小故事,且讲述时间不允许超过5分钟,并且是要求用口头表达,这相对于平时的40分钟作文的笔头功夫而言,还是有一些难度的,需要考生在平时下点工夫来准备。那么,要怎样才能在短短的l5分钟内创造出一个吸引考官的,精彩完整的小故事呢?以下就为考生提几点建议:

1)抓住关键点结构故事

很多考生在考试时觉得准备时间太短,往往底气不足,再加上考试时的紧张情绪,更是让他们在这l5分钟里不知从何处下手构思故事,脑子空白一片,到最后准备时间到了,只能随便瞎编一个草草应付,考试结果当然可想而之。其实考生在创作故事时根本不用慌张,只要抓住了结构故事的几个关键点,用15分钟创作出一个情节完整的小故事根本不是难事。

一个故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人物、环境、情节,考生在抽到考题后,首先是认真审题,看清楚到底是实体性的题目还是场景性的题目,又或者是开放性、限制性的命题,是要你以“花”为中心来开展叙事,还是已经给了你一个场景“下课时间”来让你讲故事。在认清楚命题后,再开始从情节、人物、环境上来构思,迅速确定三个信息,即“一到两个主要人物,在某个时间某个地方,发生了某一件事情”。比如以“花”这个题目为例,考生在拿到题目后就可以确定“一个中年男子,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在一个小女孩那买下了一朵玫瑰花”。按照这样的思维方式先从三个基本要素开始构思设定,即给整个故事先架起了“故事脊椎”,让考生的思路变得清晰,可以很好地顺着这三个点来往下搭建故事。但要提醒考生的是,不同类型的命题在确定三要素时要有所侧重。一般来说,实体性命题,例如“玩具”、“照片”,这样的命题本身就是情节发展的中心,是故事矛盾设置的中心,考生在构思情节时,一定要紧紧地扣住命题,要以所给的实体为中心来结构故事;而场景性的命题,例如“假期”、“教室”等,已经在环境这个要素上对故事做了限制,确定了时间或者空间,考生在这样的命题下构思故事时,就要结合所给的环境侧重对故事人物的选择和情节设置,即往环境里放故事;而一些抽象的命题,比如“梦想”、“乡愁”等,这样的命题是比较难的,需要考生将抽象的题目通过人物、环境、情节来予以具象化,主要是在主题的升华上下工夫;而带限制性的命题,往往给考生一系列的词组,例如“老人、草帽、鱼、爬楼梯”,这样的命题已经限定了“人物、环境、情节”,已经为考生搭好了“故事脊椎”,面对这样的命题,考生要关注的是如何来结合这些所给的要素继续发展故事,要侧重“确定矛盾、丰富人物”,用戏剧化的故事情节为线索来串联这些词组。”

在确定了“一个主要人物,在某个时间某个地方,发生了某一件事情”之后,考生接下来要思考的是“找一个主题、确定一个矛盾、建立你的人物”,即在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的故事脊椎上继续搭建故事。

要写好一个故事,首先就要构思好你的故事走向,人物关系,情节高潮,主题思想等。。。美国好莱坞有一套编剧规律:即开端、设置矛盾、解决矛盾、再设置矛盾,直至结局。中国也有自己的编剧规律:起程转合。

写作剧本的基本和重要元素:

第一节

剧本基本理论:

态度——写故事最重要的是对故事的态度,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主题——在下笔写故事之前,你必须要问自己:你要讲怎样一个故事?是朋友之间的友情,男女之间的爱情,外星入侵地球的故事,还是控诉战争的故事等,这就是主题。

主题必须明确、贯彻、毫不怀疑。一套成功的剧本是要观众看完后,清楚明白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和主题。

第二节 创造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是吸引观众的不二法门。这包括故事角色和角色之间的冲突,角色和他自身价值观的冲突等。

方法一:故事里的人物想做一些事情,但有一股力量抗衡他 方法二:不能分解的关系

第三节 创造表面张力

方法一:让你的观众知道一些事而故事中的角色是不知道的。

方法二:让你的观众感到故事中的角色是走在一条错误的路上。

方法三:时间限制

方法四:转折点——使用转折点能制造意外效果,引起观众的预期心理,加强情节的张力,从而持续观众对故事的兴趣。转折点最常出现于故事的前段和后段。剧本前段的转折点一般用于开启故事和陈列出主角即将面临的各项选择。至于后段的转折点则指向主角解决危机,收拢故事。

第四节 其他技巧

伏笔:埋下伏线可以吸引观众追看剧情。

关键匙:就是最能象征整个故事的对象。

蒙太奇:有两个画面,梅花间竹地播出,这就是蒙太奇。蒙太奇亦可以指一些不同而没有关系的画面,当它们剪接在一起时,会产生另一种意义。

第五节

剧本三大忌:

写剧本变写小说:剧本写作和小说写作是两样完全不同的事。写剧本的目的是用文字去表达一连串的画面,所以你要让看剧本的人见到文字而又能够实时联想到一幅图画,将他们带到动画的世界里。小说就不同,它除了写出画面外,更包括抒情句子,修辞手法,和角色内心世界的描述。这些在剧本里是不应该有的。

用说话去交待剧情:剧本里不宜有太多的对话(除非是剧情的需要),否则整个故事会变得不连贯,缺乏动作,观众看起来就似听读剧本一样,好闷。要知道你现在要写的是电影语言,而不是文学语言,只适合于读而不适合于看的便不是好剧本。所以,一部优秀的剧本,对白越少,画面感就越强,冲击力就会越大。

故事太多枝节:很多人写剧本都写得太多枝节,在枝节中有很多的角色,穿插了很多的场口,使故事变得复杂化,观众可能会看得不明白,不清楚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主题。写剧本有一句格言:Simple is the best!愈简单的故事就越好。但是,简单永远是最困难的:Simple is difficult.

编讲故事主要分为七种题目类型:

1、词语概念式,即以一个词语或短语为命题编讲故事。如:一树鲜花。

2、句子判断式,即以一个短句或句子为命题编讲故事。如:班主任今天没有来,突然停电了。

3、形象组合式,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模式,即给出几个不相干的词语要求在故事中出现,不必分顺序。如:邮票、金鱼、台灯或改变、同桌、礼物。

4、给定材料式,这种模式的活动性很高,比如高校会给你一个故事提纲,让你把这个故事写出来。由于篇幅问题这里就不再列举。

5、续写式。续写式包括短片、电视剧或成语、小故事之类的续写。如:南郭先生逃走之后。

6、改写式。将成语、唐诗等改写为故事,在这种模式中改写与扩写是并重的。如:请改写“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7、情节拼块式。如同小时玩魔方,有几个混乱的情节拼块,要把它们用你认为比较合理的顺序增加适当情节拼回原状。

编讲故事有四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其中,人物要有冲突,情节悬念强烈,叙述要有画面感。

秘籍一:掌握写影评套路

对于没有系统学过影视理论分析的学生而言,高校不会要求学生有很理论化的阐述,关键是要求真,写出考生的真实感受,最忌讳人云亦云,没有主见。比如,考生可能在事先复习中看过相关的内容介绍或别人对影片、作品的评论,一味引用别人的想法是得不到高分的。

其次,表达方式要系统。例如在表达“喜欢”时,要言之有据,列出理由。避免空泛地讲大道理。此外,应该尽量从正面角度阐述影片的主题。

建议:掌握一套写影评的套路(以下方法供参考):开头部分,用简短的话将影片的基本内容进行概括;第二部分,写自己的观后感,认为影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第三部分,写影片的艺术风格是什么;最后进行总结。要注意的是,影片的主题思想应该和艺术风格相统一。

秘籍二:最忌讳胡编乱造

进行命题创作,切忌胡编乱造。考生应该从联系实际生活,有感而发。这一环节主要考察三个要素:文字表达能力、构思能力(想象力)和驾驭故事的能力。要利用设置情节任务、矛盾冲突、渲染和铺垫等技巧展开创作。

考生应尽量从身边的小事写起。要重点突出故事里面的人物,在人物的情感上下功夫,以情动人。写文字要具有画面感,即提倡细节描写。比如,到了一个地方,可以描述一下环境。写人物时,可以通过他的穿着、打扮、面部表情,来为人物性格服务等。

建议:考生用第1人称来写故事,比较易于把握。考前一周可以看一些成熟的微型小说,例如《故事会》、《读者》等,形成写故事的概念。此外,在考试前,还应该有意识的准备2篇写人物的文章。

秘籍三:看文艺普及读物

对于高中生来说,高校不会要求考生在某一点上很深入,但是考生对文艺的知识面必须要广。比如,对于某一领域有哪些大师要心中有数。同时,考试是以客观性基础常识为主,思考性常识为辅。考生对一些问题要能谈一点感受。如对现在的诸多选秀类节目怎么看等。

编讲故事主要分为七种方式,即以下七种:

1、词语概念式,即以一个词语或短语为命题编讲故事。如:一树鲜花。

2、句子判断式,即以一个短句或句子为命题编讲故事。如:班主任今天没有来,突然停电了。

3、形象组合式,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模式,即给出几个不相干的词语要求在故事中出现,不必分顺序。如:邮票、金鱼、台灯或改变、同桌、礼物。

4、给定材料式,这种模式的活动性很高,比如高校会给你一个故事提纲,让你把这个故事写出来。由于篇幅问题这里就不再列举。

5、续写式。续写式包括短片、电视剧或成语、小故事之类的续写。如:南郭先生逃走之后。

6、改写式。将成语、唐诗等改写为故事,在这种模式中改写与扩写是并重的。如:请改写“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7、情节拼块式。如同小时玩魔方,有几个混乱的情节拼块,要把它们用你认为比较合理的顺序增加适当情节拼回原状。

编讲故事有四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其中,人物要有冲突,情节悬念强烈,叙述要有画面感。

近几年中国传媒出现一种新的考试形式,即以一段音乐为题,要求编讲故事。题目看似刁钻其实并不难,只要有合理的想象,言之成理、言之成句并且与音乐主题(或舒缓或激昂等)比较切合即可。

编讲故事技巧全攻略

1、什么是故事?

通常一个完整的故事需要具备: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细节,而把故事串连起来的还需要一条线索。

故事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关于人的故事,一种是间接涉及人的寓言故事。

关于人的故事,必然涉及人的情感,而情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一个人总会有亲人、朋友、同学、同事、恋人和仇人等,不管什么关系,他们总是以情感为纽带跟其他人联系在一起的,就涉及到亲情、友情、爱情、嫉妒、仇恨等复杂的感情。故事其实讲述的就是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这也就是故事与事件之间的区别,事件中往往没有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是否具有情感关系,是故事建立的首要前提。

寓言故事则间接涉及到人,涉及到人的情感。

情节就是影响到人物关系变化的事件。只有影响到人物情感关系变化的事件才能构成情节。或者说,一个故事的情节,就是人物关系的变化过程。

2、如何编故事

第一、明确故事的主题。你的故事是一个关于什么主题的故事,如关于亲情的、友情的或其他社会现象的……

第二、就是要把故事说“小”,最忌讳把话说的很“大”,大话一出口就很难和具体人物情节直接挂钩,不知不觉就发展到评论,论了半天也没有分。因此,我建议,但凡碰到讲故事就立刻给主人公定下姓名,甚是是具体的时间和地点,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将事件具体化,绕开评论的陷阱,哪怕说出来的不象个故事,那至少也可以得一些分数。

第三、故事角度要新。要从常人忽视的角度去构思故事、叙述故事。

第四、故事要具有合理性。合理性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人物性格、情节在故事前后保持一致,不能有矛盾。二是故事情节不能违背生活逻辑、情感逻辑、思维习惯等。

第五、要善于营造悬念。营造悬念就是在故事开始的时候提出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以调动听众故事的兴趣。(结构性悬念和兴奋点性悬念)

第六、抖包袱。就是交代悬念的原因。这原因最好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第七、拿到题目后要想的是能不能动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曾经阅读过的或者听说过的某个故事挂钩。然后,一时间确实没有想法的就要考虑自己编故事了。

第八、多准备一些故事。大家可以事先找一些故事性强的有哲理的有情节的小故事,自己用100200个词将故事整理出来,然后写在本子上,并划出这个故事的主题和关键词。这些故事最好是涉及人生理想、社会现象、亲情、友情等各种主题的故事,20个左右,然后就开始记忆。记忆的重要性在于让你节约考场上思考的时间。差不多的时候开始模拟真题,找一些相关的题目自己练习怎么把题目往准备好的故事上套,这样比临时编强多了。

第九、三个关键词中,要注意确定一至两个重要的关键词,围绕它们展开故事。

3、语言表达

由于面试编故事环节是“说”给人听的,因此,要想取得好的传播效果,就要在“口语化”、“形象化”等方面下功夫。

▲口语化——是指经过加工提炼的口头语言,它源自生活,高于生活。通俗的讲法是:说起来顺嘴,听起来顺耳。口语化的语言也就是生活化的语言。它要求:

①多用短句、简单句,少用长句、倒装句。语言大师老舍曾要求:“试试嘴里怎么说就怎么写”,“从现成话里掏东西”。如下例:

“征山大马力履带推土机是沈阳桥梁厂按照我国地形气候特点设计、全部采用国产零配件制造的具有马力大、效率高、可靠性好、操作灵活等特点的、我国第一个被评为国家一级产品的大马力推土机。”

如果修改一下:

“征山大马力履带推土机,

我国第一个被评为国家一级品的大马力推土机。

按照我国地形气候特点设计,

全部采用国产零配件。

征山大马力履带推土机,马力大,效率高,操作灵活,可靠性好。

征山大马力履带推土机,

沈阳桥梁厂制造。”

②多用口语词、双音词,少用文言词、单音词。

“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金门战斗,属于惩罚性质。你们的领导人过去太猖狂了,命令飞机向大陆乱钻。……发传单、丢特务、炸福州、扰浙江,是可忍,孰不可忍?因此打了一些炮,引起你们的注意。”——1958年我国国防部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

一些书面词人们说话时很少使用,又不容易听懂,一定要改成明白如话的口语词。如:

至此——这时候 所至——造成 询问——打听 部署——安排

用膳——吃饭 行将——就要 日益——越来越

单音词不如双音词响亮、强烈,多用双音词。如:

——已经 ——并且 ——自从 ——因为 ——虽然

——曾经

▲形象化——因为是面试,主要靠口头语言来表达,而声音往往一闪而过,因此,要想抓住评委,并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就不能说的太抽象,而要尽量说得具体形象一些。

如:“乐山大佛身高71米,头长14.7米,宽10米,耳长6.72米,脚背长11米,宽9米。”

“乐山大佛有30多层楼高,仅耳朵就有4个成年人叠起来那么长,它的脚背上可以停5辆汽车,它的脚的大拇指甲上,可以摆上一桌酒席。”

4、衣着及体态语言需要注意的问题

衣着打扮要得体,要迎合评委的审美口味。

体态语要自然,要与所讲述的故事内容相协调。不要有过多的小动作。

注意到这些,你就大胆的讲吧,反正老师给你打多少分,你是看不到的。没有必要紧张,要知道有很多人就是因为太紧张,构思好的情节想好的语句都说不出来了,考试中时间是很紧的,老师是不可能让你再说一次的。

再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紧张的笑话,希望能够让你们在紧张的复习中能轻松一下!

有一个年轻的神父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通过教会的考核可以进行独自布道了。可是在他布道的前一天他很紧张,于是他就跑到主教那里求助。主教大人很和蔼的对他说:“刚开始,谁都会紧张,你可以说点轻松的好奇的东西让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你身上,这样你就可以慢慢进入状态了。比如你可以说:我这一辈子最幸福的时间是在一个漂亮的女人怀里度过的!”年轻的神父愕然道:“啊??!!”主教微笑着说:“她是我的母亲!”年轻的神父恍然大悟,谢过主教,回家好好的睡了一觉。第二天,年轻的神父在布道的会场,望着下面黑压压的人群,就觉得呼吸急迫,这是他想到了主教给他讲的,他就想现在就可以用用主教大人的绝招了。年轻的神父清了清嗓子,对这下面的人们大声的说道:“我这一辈子最幸福的时间是在一个漂亮的女人怀里度过的!”会场一下就安静了,所有的人都张大嘴巴注视着年轻的神父,原本闹哄哄的会场一下安静下来,年轻的神父一下子适应不过来,一紧张忘记了主教说的后面那句话了,当场就愣在那里。但总得继续下去啊,年轻的神父喃喃的说到:“但是我不记得她是谁了,主教大人也躺过!”…………

第一课. 编讲故事分析

1 什么是故事

. 故事是人类艺术创作的核心之一. 故事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 各大艺术院校对故事的重视程度

2.什么是编讲故事

给出一个既定命题,比如说一个开头、一个或者若干个关键词,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即兴创作,并且将故事在规定时间内复述出来。

. 例题1:他惊讶地对我说:“这完全不可能!”……. 例题2:月亮,三轮车. 例题3:胡子

它是命题创作的灵活变体,也是剧本创作的基础考察。

在短时间内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创作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考察,目前被各大高校在复试或者三试中采用。

考题灵活多变,考试氛围相对较为轻松,考官在综合素质考察的前提下,一般不会为难考生。

3.不同院校、专业的考试分析与考察目的(附录1

见附录1

4.应试总论

A.时间控制问题. 拿到题目后首先对考题进行分类

2/3的时间写提纲,用1/3的时间简单串讲一遍

讲述的过程其实是一次再创作的过程,但再创作是在提纲的基础上,而不是重新创作。

. 考试开始后

对自己的语速有充分的了解和控制不必太计较时间不愠不火地叙述,有节制地抑扬顿挫

B.五大得分重点

. 良好的形象. 适合情境的语言. 语言组织能力. 逻辑创作能力. 故事的节奏与张力

5.第一得分法则:良好的形象

A. 个人形象

第一个5秒:考官对于考生的第一印象,主要建立在考生个人形象和语言之上,而这样的一种判断,在5秒钟之内就已经基本完成。

形象上要有学生的共性,也要略有个性。

B. 自我表达与自我定位

自我表达与自我定位,也就是考生所希望展现给考官的一个局部自我。

包括:. 语言的感染力. 形象的亲和力. 自我表达能力. 对表演区域(舞台)的掌控能力

C. 礼貌

6.编讲故事例题:

. 台灯,海绵. 梦想. 我悄悄地打开门,将一杯温水放在桌子上……

. 相机,香蕉. 仓库,影子,妈妈. 铅笔,鼠标

. 我打开书,掉出一张发黄的信纸……7.放映影片相声瓦舍《张飞要出来了,别怕》

第二课. 考题分析及编讲故事基础

1 考生试讲及讲评

2 编讲故事考题的分类

1.给出开头类命题

以续写为主,创作空间较小,难度较小。但是个人化难度较大。

多见于中央戏剧学院考试。例题1:他惊讶地对我说:“这完全不可能!”……2.多名词类命题

给出多个无直接逻辑关系的词语(主要是名词,2-3个),要求创作一个故事,创作空间较大,难度较大,容易显露出个人倾向和才华。

多见于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考试

例题2:月亮,三轮车3.单一词条类命题

给出一个抽象或具象单词,可以将其作为主旨、关键词、关键道具等进行创作,创作空间较大,难度较小,但是容易跑题

多见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考试

例题3:胡子

3.编讲故事基础

? 编讲故事应该遵循如下规律

1.结构简单

考虑到时间问题,故事结构应当尽量简单,出场人物不宜过多,对道具的使用不宜过杂,尽量减少对白,讲述尽量以顺叙为主,情节线不要超过两条,并且是在很有把握的前提下才使用两条情节线和简单的时空倒错(倒叙、插叙等)

当世界上最后一个人类孤独地坐在房间里的时候,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这个微型小说完整地再现了一个故事应该具有的全部因素。有时间(人类灭绝以后),有地点(房里),有人物(幸存者),有事件(人类灭绝),有故事(灭绝后如何如何),有情感心理描写(孤独),有悬念(来的是谁),有余韵(能让读者发挥想象,来得是个什么)

2.语言平实

用最平实的语言来讲述故事,切忌大篇幅的引用,更不要使用大量的书面语言,切忌文白混杂、古今汉语混杂。(老舍之于中国文学、中国戏剧)

3.人物鲜明

创作的人物以简单人物为主(拥有鲜明的独立个性),仅允许第一主人公在可控的情况下成为复杂人物(有质变),其余的人物以符号化为主。人物数量切忌过多,出场人物不能超过3个,人物姓名也尽量简单化、符号化,不要“诗意化”“琼瑶化”

4.节奏得当

把握好故事的节奏,不要求有过多的情节。对于戏剧化的故事,交代背景之后直接进入情节点,情节点直接推向高潮。对于生活化的故事,不要求有绝对的高潮段落,但求虚实节奏的张弛有度。5.对白得当

考到对白会增添口述故事的叙述难度和辨意难度,因此请尽量减少对白的相对数量。

《红楼梦》27回:红玉道:“平姐姐说:我们奶奶问这里奶奶好。原是我们二爷不在家,虽然迟了两天,只管请奶奶放心。等五奶奶好些,我们奶奶还会了五奶奶来瞧奶奶呢。五奶奶前儿打发了人来说,舅奶奶带了信来了,问奶奶好,还要和这里的姑奶奶寻两丸延年神验万全丹。若有了,奶奶打发人来,只管送在我们奶奶这里。明儿有人去,就顺路给那边舅奶奶带去的。”

对白也要注意语言的生活化,平民化,不要刻意追求具有多大感染力的对白。

对白切忌刻意煽情。

6.逻辑清晰

叙述的逻辑清晰,事先一定要有一个叙事提纲,在没有必要的时候不要随意更改叙事提纲。

故事的框架合情合理,尤其是发展段落和结尾,切忌天马行空,尽量贴近人类的理解范围和人性范围。

7.构思巧妙

如果没有一个特别有把握的巧妙构思,宁可让故事平淡而具有生活气息。不要为了追求与众不同而脱离实际。

往往是最后一句的颠覆,让整个故事充满意味,上升到哲学的高度。

8.て狡讨毙稹⒕芫 烈馐闱?br/>用最平实的语言,叙述你的故事,不要肆意抒情,不要肆意浪漫,不要肆意去描写捕捉不到的东西。

? 编讲故事的三个常见问题:

1.结局问题

结局可以有,但是不强求。开放式结局是趋势,可以让个人更自由地发挥;封闭式结局是传统,可以显示出个人的创作把握能力。

2.题材问题

题材不限制,但不支持过于天马行空。不要去叙述自己不了解、不熟悉的,不要刻意追求新奇特。

3.真实还是虚构

根据第一直觉,最稳妥的办法是生活中既有的故事,其次是道听途说、阅读、观看到的故事,最后才是虚构。不过如果有良好的虚构能力和灵感,虚构仍然是最凸现个人性格和创作能力的方法。

4.第二得分法则:适合情境的语言

考生自身的语言修养

. 普通话问题

. 语速、语调的问题. 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 俚语、方言、歇后语、流行词汇

考试的语言要求

. 一切以平实为主。. 戏剧语言的目的:叙事 > 抒情,为表演者和观者的再创作留有充分的空间。. 影视语言的特点:画面 > 内心。

. 语言的准确、凝练

《人间词话》中的三个境界

1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晏殊 《鹊踏枝》

2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蝶恋花》

3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青玉案》

第三课. 编讲故事一

1.第一类题目:给出开头续写类的详细分析

. 给出了一个开头,要求考生完善后续的故事

. 题目分为两种:给出开端式的开头或者结果式的开头

开端式:我推开一扇门,一个陌生人躺在床上,奄奄一息,他说……

引发一个新的故事,人物的关系可以在故事开始之后才开始建构,故事的创作空间相对来说较为开放。

结果式:他惊讶地对我说:“这完全不可能!”

要求创作一个“已经发生了”的故事,在给出题目的时候人物关系已经初步建立完成,故事的创作空间相对来说较为封闭。

. 对于这种题目,以“解构”为主,从给定的开头中提取出尽量多的因子。

例如:他惊讶地对我说:“这完全不可能!”

分离出元素:人物:他,我

情绪性名词:惊讶、不可能

因此,本文的创作应更多地集中于“这”和“不可能”。“这”是指什么,以及为什么“不可能”。“惊讶”为故事的情绪奠定了基础。. 考生的任务是“完成一个故事”,而不是“抒发一种情感”。考生的创作能力大于创意能力。. 故事中尽量塑造出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 多见于中央戏剧学院考试。. 创作空间较小,难度较小,但是个人化难度较大。

. 建议稳妥地完成故事编讲。

2.随堂模拟出题

. 在我家的隔壁,住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 他紧紧地拉住我的手说,“一直走,别回头!”……

3.小组讨论创作、点评考生编讲

4.优秀考生范文评讲

他紧紧地拉住我的手说:“一直走,别回头”

他紧紧地拉住我的手说,“一直走,别回头!”我于是咬紧了牙关,一步一步地跟在他的身后。山路越来越陡,我身体的一侧是刀劈斧凿般的石阶,而另一侧除了两根铁链之外,就是茫茫的云海,每迈出一步,我都要付出很大的勇气和决心。尽管恐惧一直缠绕在我的心头,但心中却一直有一个声音提醒着我,“一直走,别回头!”

他是一个挑山工,在黄山脚下,二话不说扛起了我重重的摄影包。他的话不多,唯一的口头禅就是“一直走,别回头。”在一路的攀谈中,我知道了他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弟弟在外地念书,母亲卧病在床,在农忙的时节他会帮妹妹一起种地,而闲下来的时候就会来做挑山工,不管多重的活儿,只要有活,他就肯干。我品味着他的这些话,也同情着他的生活,相比之下,我为了生活所付出的努力比他简单太多了。我问他,“累不累?”,他笑笑说,“还行,就是肩膀上的东西沉了点。压的难受。”其实我问的是他的生活,他却答非所问。

他又说,“再苦再累不是也得走吗,知道山顶在那里,人就有盼头了。不过有一个诀窍,那就是可不能往回看,回头一看,人就泄了气,脚步变沉了,就再也上不动了,想要回头看,得等上了山顶再说。”

一阵风吹来,云开雾散,黄山的最高峰就出现在了我的面前,那是我的山顶,我的终点,却不知道他的山顶在那里。面前的石阶变得特别陡峭,他紧紧地拉住我的手说:“一直走,别回头!你看,山顶就在眼前了!”

思路分析:他紧紧地拉住我的手说:“一直走,别回头!”

人物元素:他、我情感元素:紧紧.动作元素:拉手、走、回头(别回头)

这是一个具有两个人物的题目,第一句话已明确将讲述人,也就是“我”拉进了故事中,并且限定了故事的视点。而“他”的出现和“他”的动作和语言特点(简练,带有命令性),为故事发生的环境、情境限定了一定的范围。对白“一直走,别回头”进一步地缩小了选题的可能性。

在“他”和“我”之间,建立怎样的关系。这样的关系中需要存在着“拉手”、“走”、“别回头”的动作契机,以及“紧紧”情绪必要性。

范文的优点:

. 构建了一个需要“拉手”、“走”的客观情境:爬山。 构建了一个需要“紧紧”地“拉手”的客观情境:陡峭的黄山。. 构建了一个哲理体系:生活与爬山,同样的艰辛,山顶就在眼前,不能回头。. 塑造了一个基本完整的人物形象:挑山工

. 人物、地点、事件、人物关系都交待得很清楚。. 反复扣题,“一直走,别回头!”. 最后能够上升到哲学高度。

范文的缺点:

. 有些地过于书面化,如“我身体的一侧是刀劈斧凿般的石阶,而另一侧除了两根铁链之外,就是茫茫的云海。” 听众有的时候会难以理解,也使得讲述不自然

. 人物塑造过程中,思路不够完整,前后有轻微矛盾。. 人物对白篇幅较大,但是缺乏特点,增加了讲述难度。. 一定要“说理”,增加了编写难度。

5.第三得分法则:语言组织能力

在没有时间将全文写出的情况下,写出故事提纲是最安全的办法。因此,在讲述故事过程中,主要的问题在于如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提纲。

语言组织能力直接反映了创作者的自我表达能力和艺术再现能力。

尽量使用自己熟悉的语言。减少自己语言中的不良习惯.注意语速,不要超过思维的速度

一旦跑题不要担心,“如何应变”很重要。

对人物、事件的构建尽量一次完成,不要反复描述。(是速写,不是素描)6.放映影片

相声瓦舍《哈戏族》

第四课. 编讲故事二1.第二类题目:给出多个关键词编写类的详细分析

是指给出多个无直接逻辑关系的词语(主要是名词,2-3个),要求创作一个故事。

这样的题目给考生留有较大的创作空间,但是创作难度比较大,但与此同时的优势在于,只要故事讲好了,就很能显示出个人的创作才华。

分析题目:

月亮,三轮车报纸,啤酒口红,护士.胡同,男人,足球

1 建立关系(最重点)

单词与单词之间,无具体逻辑关系,因此创造几个单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占了整个创作过程极大的比重。可以说,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关系,就相当于创作已经完成了一半。. 在有人的情况下,人就是主角. 在没有人的情况下,以人为主角,(或者有主观意识的物体). 选择一个道具为核心道具 另外的道具可以用以抒情,如“月亮,大雨”,可以用来交待故事的场景,如“食堂、胡同”

. 一切尽量以人为本2 选择视点

选择视点其实也是选择主角.第一人称:主观视点,更真实,容易表达情感第三人正:客观视点(全知视点),更灵活,显示出掌控能力3 完善故事

一个短篇故事,不宜有太多的人物、情节点

理想的状态是:另一种状态是:对于戏剧化的故事,交代背景之后直接进入情节点,情节点直接推向高潮。对于生活化的故事,不要求有绝对的高潮段落,但求虚实节奏的张弛有度。结局可以有,但是不强求。开放式结局是趋势,可以让个人更自由地发挥;封闭式结局是传统,可以显示出个人的创作把握能力。

4 选择叙事逻辑与时空

第一人称,适合用顺叙,倒叙第三人称,适合用顺叙,插叙,甚至平行叙述5.组织语言2.随堂模拟出题

. 金鱼、士兵 月亮、三轮车3.小组讨论创作、点评考生编讲

4.优秀考生范文评讲

月亮、三轮车

  如果你见到我和我的车子,你会很快判断出我是做什么的,你甚至会不假思索地喊我,“喂,那个拉三轮车的!”是的,你可能不知道我的名字,但是你却能够一下子叫出我的职业,我就是那个拉三轮车的女人,我的名字叫“月亮”。

我有个听话的小女儿,今年已经五岁了,他们都叫她“月牙儿”,每天我出去拉三轮车的时候,就把女儿寄托在隔壁的陈伯伯家。城管抓得越来越严了,可这是我仅有的赚钱方式,我还有个听话的小女儿要养活,我得给她一个温暖的家。

去年中秋,我去给我的小女儿月牙儿买一块月饼吃,我告诉她,月饼就是月亮变的,吃了圆圆的月亮,我们就会有一个幸福的家。月牙儿很高兴,在家等我,可我偏偏鬼迷心窍地半路上拉了一个客人,心想这下子能多赚点钱,买块好点的月饼。没想到却被城管看见了。两个陌生的魁梧的男人在后面追我,我拼了命的骑啊,也不知道要往哪里去才好,可是我一个女人家气力是有限的,我终于被他们抓到了……他们罚了我的款,没收了我的车,我再也没有钱给我的孩子买一块月饼了。

第二天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被从拘留所里面放了出来,一抬头,就看见陈伯伯带着月牙儿在门口等我,月牙儿捧着一碗水,扑在我怀里,哭着对我说,妈妈,我不要吃月饼了。你看,这里面就有个月亮,只要喝了这碗水,就像吃了圆圆的月亮,我们就会有一个幸福的家了。我抬头一看,天上一个圆圆的月亮,默默地温暖地照在我们的身上。

思路分析:月亮、三轮车月亮和三轮车是两个无生命的道具。月亮可以被情感化,成为表达意境的手段之一。通常的构思,可能会集中在“月亮照在三轮上”。怎样让月亮和三轮车这种单纯的照应关系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是创作的关键。作者将月亮人格化的处理,使得创作空间增大了,而女性化的视点,与三轮车这种泛男性色彩的物体逆向呼应。男性角色的缺失让故事富有女性色彩,而根本不需要去弥补这一缺失,给出合理解释,故事却十分圆满。

范文的优点:

. 构思巧妙,活用名词. 女性视角增加故事的个性化色彩 对“月亮”的两次解构,提升了故事的品位节奏把握很好,结尾不拖沓范文的缺点:. 文学气息太浓,某些考官可能会不喜欢. 创作难度比较大,很难掌握,不建议模仿

6.第四得分法则:逻辑创作能力

所谓的叙事逻辑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 人物角色构建是否合理。2 人物关系构建是否合理。3 人物动机是否合理。4 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是否合理。5 人物在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是否合理。6 数据、道具、服装、环境是否合理。

因此,这种叙事逻辑是在故事大纲阶段就建立起来的

第五课. 编讲故事三

1.第三类题目:给出单个关键词编写类的详细分析

给出一个抽象或具象单词,可以将其作为主旨、关键词、关键道具等进行创作,创作空间较大,难度较小,但是容易跑题。

多见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考试

这样的题目有:饺子;中彩;电梯;鞋丢了;天黑了;隔壁家的猫;艳遇;钱包;电梯坏了;球迷;雨天

这样的题目分为如下几类:

A.叙事类:中彩;鞋丢了;艳遇;电梯坏了B.名词类:饺子;电梯;隔壁家的猫,球迷(人物)C.状态类:天黑了;雨天

. 对于叙事类:要做的工作是对一个事件的扩写。在规定了事件之后,怎样选择一个叙事角度成为了关键,比如说:中彩。那么是谁中彩,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况下中了一张彩票,故事的张力、色彩、氛围就都不相同了。有点类似于第一种命题。

好莱坞的基本创作规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是不符合基本故事逻辑的,换句话说,一个不该发生的事情,在不该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发生在了一个不该发生在他身上的人身上。

比如说: 《小鬼当家》、《侏罗纪公园》、《Matrix》、《魔戒》《情归巴黎》、

如:鞋丢了,【我忧郁,因为我没有鞋。直到我在街上看到一个人,他没有脚】 对于名词类:要做的事情是挖掘事物的属性,找出与之具有对应关系,或者是具有对立关系的人物、道具或事件。有点类似于第二种命题。在创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单一名词的反复使用,另其反复出现在故事里,这个名词应该是故事的核心。甚至可以将此名词解构为多个物品,比如《月亮、三轮车》例题重对月亮的反复、多重使用。 对于状态类:参见叙事类,只不过创作空间更大,在给出的情绪范围内,考生可以自己选择一个事件,其余与叙事类相同。

2.随堂模拟出题

. 电梯. 艳遇

3.小组讨论创作、点评考生编讲4.第五得分法则:故事的节奏与张力

传统的叙事方法,也就是所谓的线性叙事,它分如下几种结构:

1.三段式:开始 高潮 结局2.四段式:“起 、承、转、合”。 其中“起”又分为“开始+纠葛”3.五段式:开始 纠葛 发展 高潮 结局(其中,发展段落和高潮段落又可以以同样的结构分为五段)在叙事的过程中,分别由“动作线”“情感线”交互穿插,共同推进故事的发展。不建议考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对叙事方法采取过多的改变。

友情故事:最后的两个苹果

最后的两个苹果

有两个朋友患难与共,形同亲兄弟。上帝不相信人间还有真正的友谊,于是就设计考验他们。

有一天,这两位朋友在大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面临死亡。这时,上帝出现了:“我的孩子,前面一棵树上有两个苹果,吃下大的那个,就能抗拒死亡,走出沙漠,小的那个,只能令你苟延残喘,最终还会极痛苦的死去。”

两个朋友向前走了一段路,果然发现了一棵树,也发现了树上的两个苹果。可是,他们谁也不会碰那个会给一个人带来生命之光的果子。

夜深了,两个好朋友深情的凝望着对方,他们都相信,这是他们的最后一晚。

当太阳从沙漠的一端再次升起的时候,其中一个朋友醒了过来,他发现,另一位朋友不在了,而树上只剩下一个干干巴巴的小苹果。他失望了,不是因为死亡,而是因为朋友的背叛。他悲愤地吃下这个苹果,继续向前方走去。大约走了半个多小时,他看见了倒在地下的朋友,朋友已经停止呼吸了,可是他的手上紧紧握着一个更小的苹果。

飘舞在国王路口的红丝带

以恩爱渐行渐远

  爱玛出生在伦敦郊区,她和现在的丈夫福兰克在地铁上一见钟情并闪电结婚。她在24岁的时候生下了女儿布兰妮,一家三口过得其乐融融。每天早晨,他们一起出门,福兰克开车将爱玛放在两个街口外的国王十字地铁站口,然后把女儿送到学校,自己再去上班。

  可是,幸福的日子很快过去。在琐碎的生活中,爱玛开始抱怨丈夫的无能,责怪福兰克不能在离她上班近一点的地方买一套房子,致使她每天不得不奔波于家、地铁站和公司之间……经过一次次的争吵,他们失去了往日的恩爱。

  渐渐地,福兰克开始用暴躁来应对爱玛的指责。终于,他们再也不能彼此忍受。200577日,福兰克答应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

  那天一早,爱玛拖着一大堆行李准备离这个生活了10年的家。临走前,她来到女儿的房间想跟女儿告别。

  5岁的布兰妮从甜甜地梦中醒来,看到妈妈走了过来。她一骨碌爬了起来,紧张地闭着嘴巴,表情非常古怪。

  布兰妮将手伸到枕头底下,从那里抓了一个东西放到妈妈的手心里。爱玛松开手一看,是一颗小小的乳牙,她无限感慨地摸了摸布兰妮的头说:“宝贝,你真的长大了!”然后将女儿换的第一颗牙紧紧地握在手心里出了门。

  等布兰妮洗漱完毕,发现妈妈竟然走了。布兰妮知道,肯定了爸爸妈妈吵架了,因为只有他们吵架后,妈妈才会提前独自步行去地铁站。

  出门的时候,爸爸的脸色看起来有点阴沉。布兰妮猜想他们昨晚吵得肯定很历害。走到地铁站附近时,突然轰隆一声,车被拦了下来。福兰克下车察看,急忙跟在别的车后面掉头,他的脸色更加难看。他告诉布兰妮,伦敦在庆祝申奥成功,所有人都放假一天,今天不用上学了。

  到家后,福兰克把房门关的紧紧地,闷声看起了电视。布兰妮想让父母开心一点,因为716日《哈利·波特》第6部就要出来了,她得赶在这个时间之前,让父母有个好心情,这样他们才会带着她去参加庆祝活动。布兰妮想等妈妈一回来就拉着她玩哈利·波特的游戏,一起追逐扮演大反派伏地魔的爸爸,玩着玩着,她就会将妈妈的手交给爸爸。她以前也这样做过,结果爸爸妈妈成功和好,这次当然也不会例外。

  然而,直到天黑,妈妈都没有回来,布兰妮要到地铁站去等妈妈。一直沉默得可怕的爸爸摊开手,满脸悲伤地说:“宝贝,她不会回来了!”布兰妮的脸上顿时失去血色,她哭着问:“是我不好吗?”福兰克说:“不,是我不好,我不能给她需要的东西!”布兰妮哭着追问:“为什么不给她呢?”爸爸说:“因为我现在给不了!”晚上,布兰妮辗转反侧,她在想妈妈到底需要什么东西,她能不能代替爸爸给她。第二天上学的时候,街道上出奇地清静,走到地铁站附近,布兰妮吃惊地发现,地铁站口居然被封闭了。

  在布兰妮心里,这个地铁站极为神秘,她甚至觉得这个地铁站可以通往世界上任何地方。现在地铁站关闭了,妈妈就回不来了。想到这里,布兰妮万分忧伤。

  到了学校后,同桌彼特神秘地告诉布兰妮,巫师们昨天在国王地铁站大显神威,一声巨响后,许多人都被召到魔法学校去了。布兰妮闻此消息后立即兴奋起来,难怪妈妈不愿意回家,她肯定是到魔法学校寻找爸爸不愿意给她的东西去了。当晚,布兰妮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安慰爸爸:“你别担心,妈妈找到她需要的东西就会回到我们身边来的。”

  福兰克阴沉的表情似乎有了点亮光,他像大多数父母一样,从爆炸的那一刻开始,就在考虑如何对孩子解释这个复杂的世界。布兰妮的话,打消了他的顾虑,让他在最悲痛的时刻,有了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

重燃寻妻希望

  爆炸后的第五天,地铁站重新开放。布兰妮在上学的路上一眼就发现了这个变化,她欢呼着对爸爸说:“地铁站开了,妈妈就会回来了。猜猜她会带回什么,会有什么变化?”

  福兰克不知该如何回答女儿天真的问题,这些天他的内心一直充满着痛苦和悔恨。爆炸发生的当天,他和妻子正式签字离婚,他看着她提着大包小包,朝地铁站方向走去,却没有上前帮她,因为他断定,妻子之所以喜欢为一些小事情跟他争吵,是因为在前面的街口,肯定有一个经济条件比他优越的男人等着她。于是他只是站在家门口,冷眼望着她越走越远,直到看着她拐过街角,仍然没有男人靠近她时,他才为自己的想法感到羞愧。

  福兰克推算时间,爱玛很有可能在地铁站出了事。他因为自己没有阻止她迈向地铁站的脚步而万分痛心,痛恨自己没有宽容地为她叫上一辆出租车。他发疯一样四处打听伤亡者的消息,可是由于爆炸地点多,警方始终不能提供准确的伤亡名单。5天后,不祥地感觉越来越强烈,因为爱玛走时,曾说她安顿好就来探视孩子,可是电话一直没有响起。

  布兰妮丝毫不明白爸爸的心里藏着什么样的痛苦,她沉浸在简单的期待和快乐中。妈妈说过,每个妈妈都是牙仙的化身,如果收集全了孩子换下的乳牙,就会拥有超凡的力量。布兰妮非常高兴妈妈走的那天带走了她的第一颗乳牙,那肯定会帮妈妈找到爸爸给不了的东西,当然也包括送给她的斗篷和魔杖。

  可是傍晚,布兰妮回到家里,找遍每个角落都没有看到妈妈的身影。失望的她央求爸爸带她去国王十字地铁站看看。

  此时的国王十字站已经焕然一新。布兰妮在感叹地铁站的变化时,福兰克来到站口附近的启事栏前,在上面贴了一张带有前妻照片的寻人启事。上面写着:“爱玛,你在哪里?你还好吗?告诉我,分手那天你为什么还要去坐地铁?”

  启事栏里贴了许多寻人启事,很多人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这里张贴启事,希望过往的行人能带来亲人的消息。“为什么要把妈妈的照片贴在上面?”布兰妮问。爸爸想了想说:“提醒她经过国王十字站的时候记得下车,别坐过站了!

  2005716日,《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并没有因为恐怖袭击而推迟新书的上市。相反,为了弘扬正义战胜邪恶的精神,她在爱丁堡举办了盛大的新书发布会。伦敦的发行商配合发布会举办了别开生面的庆祝活动。福兰克带着女儿来到活动现场,他想,如果前妻还在人世的话,说不定会出现在庆祝会上,因为她答应女儿,要帮她获得魔法妈妈的签名新书。

  庆祝活动开始的时候,一个装扮成哈利·波特的人驾着一辆漂亮的马车,拖着罗琳亲笔签名的新书进入了现场。当众人的眼睛都盯着马车上精美的箱子时,只有布兰妮望着马车后面的街道出神。爸爸对失望的女儿说:“也许是魔法学校太好玩了,大家都不愿意回来,我们再耐心等几天。”

  爸爸的解释让布兰妮稍稍得到安慰,得到新书的她被那个隐藏在哈利·波特身后的神秘王子所吸引。她想,真正有本事的人都是不轻易现身的,妈妈呆得越久,回来的时候魔法就越历害。

红丝带情牵伦敦

  721日,地铁连环爆炸声再次响起,恐怖的阴影再次笼罩着伦敦全城,地铁站又关闭了。布兰妮的忍耐到了极点,她央求爸爸带她到地铁站,并将爸爸代写的小字条贴在了告示栏的最下方:

  妈妈,魔法学校什么时候放假?最近一趟开往国王十字站的列车什么时候出发?不要费心到斜角巷去寻找斗篷和魔杖了,快点回来吧,布兰妮和爸爸非常想你!

  布兰妮贴完启事后,无时无刻不在等待着地铁站重新打开,可是地铁站这次关闭的时间更长,直到7月底才打开。傍晚的时候,父女俩兴奋地跑到地铁站,布兰妮抢先跑到出站口问值勤的警察:“最近一趟从魔法学校开往国王十字站的列车什么时候到?”这位目睹了爆炸后的尸体和残肢的警察,瞬间读懂了她的问题,他痛恨恐怖势力报复平民的做法,因此回答她说:“我也在等这趟车,听说这趟车上有许多了不得的巫师,我想让他们把我变成一个懂魔法的警察!

  布兰妮以前没有在地铁站看到过警察,现在她认为这些警察跟她一样,是为了等车才站到那里的,她心中燃起了更大的希望。此后接连数天,布兰妮一趟趟地往地铁站跑,不烦其烦地打听有没有列车到达的最新消息。得到的答案虽然大同小异,但她乐此不疲。慢慢地,小姑娘的故事,被从那里往返的人带到了伦敦的各个角落。

  当布兰妮一趟一趟打听消息的时候,陪着她一同到地铁站的福兰克逐渐地失望了。因为启事栏里的启事已经越来越少了,被找者中的有些人已经回家,有些人已经确认死亡。惟有他们父女的启事仍然贴在那儿,没有任何回复。福兰克痛苦地想,也许前妻已经被炸成了碎片,所以警方根本不能确认;也许前妻根本不想出现,借着这次机会永远消失了。无论是哪种可能,都让福兰克万分神伤。

  当福兰克再也不愿意往地铁站跑的时候,布兰妮发现了一个让她高兴不已的消息——她好像又有颗牙齿松动了。她渴望这颗牙齿快点落下来,在魔法学校呆了那么长时间的妈妈,一定会赶回来收集她的第二颗牙齿的,也许在牙齿掉的那一天,妈妈就会出现。

  布兰妮想了许多办法让牙齿快点掉下来:她故意用松动的牙齿去啃硬硬的骨头,甚至嚼起最难嚼的牛轧糖。3天后,那颗牙齿终于脱落了。布兰妮拿着牙齿对福兰克说她要再去一趟地铁站,让妈妈在出站的第一时间得到她的牙齿。

  福兰克正想借着这次机会告诉布兰妮妈妈将不会回来的事实。他带着女儿出现在站口,却发现启事栏跟前围着许多人,有些人甚至泪流满脸。他走近一看,竟是一张署名为爱玛的字条,上面写着:

  我知道,那天你一直站在我身后,我以为你会最后送我一次,可是你没有。我强忍着眼泪拐过弯,赶到地铁站,挤上一列刚到站的车。转念之间,我突然发现这趟车比我们相遇的那班车早了5分钟,于是我又下了车。可就在此时,巨大的爆炸声响了……

  大街上我惊惶失措的跑,我前所未有的想家。在连连的爆炸声里,我想的全是你的好,在与死亡擦肩而过时,我最难舍的只有你和女儿。因此,我没有在爆炸中丧生,却实实在在经历了一次重生。我一直徘徊着,因为我不配再回到那个家,直到昨天有朋友告诉我你们在张贴启事寻找我。

  福兰克,你愿意接受一个受伤的鸟儿归巢吗?如果愿意,请在启事栏前放上一件红色的东西,反之就放白色……

  福兰克吃惊地发现,启事栏下已经有了各种红色的东西:红玫瑰,红纸条甚至红帽子。他挤到众人前面,含泪将女儿带血的牙齿系上红丝带粘在了爱玛的字条上……

  第二天早上,启事栏前已堆满了各种红色的礼物。来往的人还在不断往上面扔他们随身携带的各种红色的物品。布兰妮一家的故事和启事栏前的一大堆礼物,一起被搬上了报纸和电视。一时间,那些在爆炸中失去亲人的人,开始像布兰妮一样,想象着他们的亲人在另外一个世界过着快乐的日子。而那些已经分裂或即将分裂的家庭,也开始寻找弥合家庭和感情裂痕的途径……

大山中的老师

老师在火场中狂奔着往返,她把十几个孩子一个一个地抱离了火场。那时的我,除了恐惧就是哭泣,当屋里就剩下我和另外一位小女孩的时候,我的哭声甚至比凶猛的火势还要嚣张。也许,就是这嚣张的哭声,让我占据了,最后一个生的机会。

我到现在都还记得,老师一把把我抱起来的时候对我说:“孩子,别哭,老师不会丢下你的。”

当老师最后一次冲进着火的茅草屋,大火呼啸着吞没了我们的学校,吞没了老师的背影,吞没了火海中最后一声哭泣。

茅草屋轰然倒塌了!我和所有活下来的孩子都惊呆了。

那个时候的我们,还不能理解生和死的距离,但是,我们都清楚地记得,那个和我在火海中手拉着手,那个我们班上最小的女同学,那个和老师同时葬身火海的小女孩,是老师唯一的女儿!

二十年过去了,每逢到了清明时节,我和当年的许多同学,都会在老师和他女儿坟前,放下一束束的山花,我会对老师说:“对于过去,我永远都没有机会说抱歉或者感激了,但是,老师,我向您发誓:无论多么苦、多么难,我都不会离开这片大山,这座学校,和这群孩子。”

【朗诵指要】

这是一个催人泪下的悲情故事。惊动天地,感人至深。大山中这位伟大的老师,用自己无私的爱、用自己和女儿宝贵的生命换来了十一个学生的平安,她的生命的价值得到了延伸。朗诵时,要把握好第一人称的语言特点,感情充沛,给人以强烈的震撼与感染。

播音主持自备稿件之寓言——《少年雄鸡》

一只少年雄鸡,守候在他那垂危的父亲身旁。

“孩子,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老雄鸡说,“从今以后每天早晨呼唤太阳的重任,要由你来承担了。

少年雄鸡很伤心,他注视着父亲慢慢闭上眼晴。

第二天一早,少年雄鸡飞上谷仓的屋顶。它高高地站在那儿,脸朝着东方。

“我必须设法发出最大的声音。”他说着,就抬头啼叫。但是,从他喉咙里发出来的,是一种缺乏力量的、时断时续的嘎嘎声。太阳没有升起,阴云铺满了天空。湿漉漉的毛毛细雨整天下着,畜牧场上的所有动物,都一齐来责怪小雄鸡。

“这真是倒霉透了!”猪叫道。

“我们需要阳光!”羊叫道。

“雄鸡,你必须大声啼叫!”公牛说,“太阳离我们有九千三百万英里远,你的叫声那么细小,他能听见吗?”

第二天清晨,少年雄鸡又一早就飞上了谷仓的屋顶。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伸长脖子,放开喉咙大声啼叫。他这次发出的声音,非常洪亮、非常有力,是他开始学习啼叫以来从来没有过的。

畜牧场上,那些正在睡梦中的动物,一个个都被唤醒了。

“这是一种什么声音?”猪说。

“我的耳朵怕被震聋了!”羊叫道。

“我的脑袋都听得快要炸开了!”公牛说。

“我很抱歉,”少年雄鸡说,“但是,这是我应尽的职责。”

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感到十分委屈。但他终于看见在遥远的东方,一轮红日正从丛林后面冉冉地升起来。开头的失败,为后来的成功准备了条件。

播音主持自备稿件之散文——《洁白的手帕》

老太太躺在急诊室床上,我才知道:上当了!我怎么会被那姑娘骗了?雨中,她拦住我,苍白的小脸上,挂着雨滴。“您瞧,怎么办哪!”我这才发现,街上一动不动躺着个白发老人。“她是你的什么人?”“我也是过路的。”“车撞的?”“唉……”我毅然做这老人和少女的保护神了,在马路中央拦汽车。一辆,又一辆,无情的司机只留给我满身满脸的雨水泥浆。她递给我雪白的一块手绢,我真为她的善良动心!又一辆吉普车驶来,停住,好心的解放军,帮我们把老大娘抬上车……

好个调包计!准是她撞倒了老人;却让我送医院。嗨,傻小子!你怎么就不多长个心眼儿?开车前我问:“你不上车?”挤不下了。再说,我的自行车……喏,雨衣给我。”得,穿在老人身上的雨衣也给了她。我只剩下那块手帕,是——带有香水味儿的。

“你妈妈醒了!”护士惊喜地把我推到老人跟前。谢天谢地,把我当成了她儿子!老人的嘴唇抖动着,好不容易才猜出她的话: “我发烧,儿子媳妇都不管我,我自个儿来医院,没想到,半路上晕倒了……”

我的心在颤抖,尽着一个路旁捡来的“儿子”能尽的孝心。这时,送我们的解放军返回了:“差点忙忘了,您上车时,姑娘留下个钱包。她是您什么人?女儿?”

老人眼角流出滚烫的泪。她多大福分,捡了个“儿子”又拾一个“女儿“。我在医院又耽误了一些时候,等到出院时,天已亮了,雨还在下。我的心很沉重:因为世上有丑恶存在,就该怀疑美好的东西吗?我想起了那个姑娘,可惜,不会再见到她了……

正想着,一抬头——天哪!雨中出现了一个身影,车子骑得那样快,又一下子停在了我的面前:“让您受累了,我赶着上了一个夜班,提前请假来了,那老太太……”

我毅然转回身,陪同她走进了医院。

播音主持自备稿件之绕口令——《望夜空》

望夜空,满天星,光闪闪,亮晶晶。

好像那,小银灯,大大小小,密密麻麻,闪闪烁烁,数也数不清。

仔细看,看分明,原来那群星分了星座还起了名。

按亮度,分了等: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五等、六等,一共分六等。

谁最亮,是一等,谁最暗,是六等;一等到六等,总共不过六干九百多颗是恒星,还能看见那大行星和卫星,小行星和慧星。

更有那无数无名点点繁星看不清,要想看清它,请你借助现代化的天文望远镜。

播音主持自备稿件之故事——《生命的清单》

五官科病房里两位病人在等待着化验结果。甲说,如果是癌,我就马上去旅行,首先去拉萨。乙也表示同意。

结果出来了。甲得了鼻癌,乙长的是鼻息肉。

乙住了下来。甲却列了一张告别人生的计划表,离开了医院。

甲的计划是:去一趟拉萨和敦煌;从攀枝花坐船一直到长江口;到海南的三亚以椰子树为背景拍一张照片;从大连坐船到广西的北海;登上天安门;读完莎士比亚的所有作品;力争听一次瞎子阿炳原版的《二泉映月》;成为北京大学的一名学生;要写一本书……凡此种种,共二十七条。

当年,甲就辞掉了公司的职务,去了拉萨和敦煌。第二年,又以惊人的毅力和韧劲通过了成人考试,成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名学生。这期间,他登上了天安门,去了内蒙古大草原,还在一户牧民家里住了一个星期。现在甲正在实现他出一本书的夙愿。

有一天,乙在报纸上看到甲写的一篇散文,打电话去问甲的病,甲说,“我真的无法想象,要不是这场病,我的生命该是多么的糟糕。你生活的也挺好吧!”乙没有回答。因为在医院时说的一切,早已因患的不是癌症而放到脑后去了。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患有一种癌症,那就是不可抗拒的死亡。我们之所以没有像那位患鼻癌的人甲一样,列出一张生命的清单,抛开一切多余的东西去实现梦想,也许是因为我们认为自己还会活得更久。也许正是这一点差别,使我们的生命有了质的不同:有些人把梦想变成了现实,有些人把梦想带进了坟墓。

播音主持自备稿件之故事——《我喜欢丑陋的自己》

从发现自己的相貌丑陋开始,我已记不清曾多少次告诫自己,别去照镜子!所以,我的房间里没有镜子,很多次,听到有人在背后议论我:

“他呀,演《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都不用化妆。

我没有找他们去争吵,只是一个人默默地走开了。我曾不止一次地憎恶过自己的相貌,甚至于抱怨父母。我始终认为自己出生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一场悲剧。

但“上帝”却给了我一次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

前不久母亲因病住院手术,同病室的一位患有直肠癌已到晚期的中年妇女,由于大量的“化疗”,她的头发已全部脱落,脸蜡黄得可怕,瘦小的身体插满了各式各样的管子。

护士小姐来了,她年轻漂亮,要是走在大街上定是百分之百的回头率。这时躺在病床上的中年妇女吃力地说:

“你帮我挪一下身子吧,我觉得有点累。”语气似在哀求她。

“你事就是多,烦不烦!”护土不耐烦地放下药,转身就要走,中年妇女沉默不语。一向寡言少语的我却被激怒了。

“太不像话了!”我腾“地一下站了起来:“你给我站住!”

“别,同志,算了,算了,她是我女儿。”

中年妇女无可奈何地叫住了我,说着,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女儿?”我顿时觉得……觉得茫然。

· 从那以后,我每日依旧给手术后的母亲擦身子洗脚,接大小便,依旧整日守护在母亲身边,给老人讲开心的故事,同病房的人时常向我投来一种羡慕的眼光。

后来有一次,漂亮的护士小姐给她母亲换药时,由于心不在焉,差一点儿使老人家昏死过去。当我们指责她时,你猜,她说什么?

“哟,干什么,干什么?你们要干什么?她是我妈,你们管得着吗?”

就在这时,她那蹲在地上常不说话的跛脚父亲过来“啪”的一声,狠狠地打了她一个耳光。

再以后,母亲要出院了,我去向中年妇女道别:

“大婶,我们要走了,您还有什么事吗?我帮您做。”

她的嘴唇蠕动了两下,却没能说出什么,我看到她那含泪的目光在我丑陋的脸上久久地寻找着什么……

就是从那时开始,我买了一面镜子,并且打心里喜欢上了“丑陋”的自己。

播音主持自备稿件之故事——《纸钢琴》

女儿酷爱音乐。

每天清晨当对面阳台上响起琴声时,她便痴痴地趴在阳台上静静聆听。她多想自己能有一架钢琴……不,不,哪怕能摸一摸,坐上去弹一次也好啊!

一天, 父亲来到阳台,看到女儿趴在阳台上,十指在阳台上跳跃着,父亲便有了一桩心事……女儿从没见过父亲买一件像样的衣服,穿在他身上的总是洗得发白的工作服。女儿知道应该铆足劲儿学习。她想,将来一定要考上音乐学院,那样,就可以天天弹钢琴了。

父亲似乎比以前忙了许多,每天很早出去,很晚回来,裹着身泥灰倒头便睡。

日复一日,女儿不知父亲为何如此拼命,却知道父亲的白发她已经再也数不清了……年复一年,五年过去了。女儿考上最好的高中。

父亲去银行取出了存款。一路上陶醉在喜悦中,却不知道背后跟着一双邪恶的眼睛。他来到商店,来到一架钢琴前。这是一架镫亮的立式钢琴,标价:一万八。“够了。”他想,于是他叫来售货员。当他满心欢喜地将紧拽在手里的工具包打开时,一条被刀划开的口子凝结了他的笑容。

父亲茶饭不思,一下子憔悴了。担忧笼罩着女儿的眼眸。几天后,父亲拿出一样东西:一块木板,上面贴着厚纸,画着键盘。父亲说:“爸爸没用,本来想给你买架真钢琴的……”女儿第一次看到了父亲的泪水。“爸爸!”女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她什么都明白。

她坐过去,十指轻快地跳跃在琴键上,周身沐浴着暖暖的旋律,她泪流满面,如痴如醉。 

播音主持自备稿件之故事——《秋天的怀念》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播音主持自备稿件之寓言-- 《一头学问渊博的猪》一头绝顶聪明的猪,住在一个非常出名的图书馆的院子里。它深信自己由于多年图书馆的生涯,已经成了渊博的学者。

有一天,一只八哥来访问。这头猪立即按照惯例,对客人进行自我介绍。

“朋友,请相信我吧!”它说,“我在这个图书馆里待的时间很长了,我对这儿的沟渠、粪坑、垃圾堆,都有着深刻的了解,甚至屋后山坡上的墓穴都拱翻了好几个。谁要是想在这个图书馆得到知识而不找我,那他算是白跑了一趟。”

八哥说:“你所说的都是图书馆外面的事,那里面的东西也了解吗?”

“里面?”这头学问渊博的猪说,“那我最清楚不过了。里面无非是一些木头架子,上面堆满了各色各样的书。”

“你对那些书也了解吗?”八哥问。

“怎么不了解呢?”这位渊博的学者说,“那是最没意思的了。它们既没有什么香气,也没有什么臭气,我咀嚼过好几本,也谈不上有什么味道,干巴巴的,连一点儿水分也没有。”

“可是人们老在里面待着,据说他们在里面探求知识的宝藏呢!”八哥又说。

“人们?你说他们干什么!”这位猪学者说.“他们确实是那样想的,想在书里找点什么东西。我常常看到许多人把那些书翻来翻去,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仍然把书丢在架子上又走了。我敢保证他们在里面连糠渣菜叶都没有得到一点,还谈什么宝藏!我从不做那种蠢事。与其花时间去啃书本,还不如到垃圾堆翻几个烂萝卜啃啃。”

“算了吧,我的学者!”八哥说,“一个从垃圾堆里啃烂萝卜的嘴巴,来谈论书本上的事,是不大相宜的。还是去啃你的烂萝卜吧!”

【朗诵指要】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人不能只注重表面现象,而不去追求事物的内在本质。朗读时,要注意运用不同的语气和声音造型去塑造、刻画八哥和猪的不同性格、特点。

播音主持自备稿件之寓言-- 《时间与爱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岛,上面住着快乐、悲哀、知识和爱,还有其他各类情感。一天,情感们得知小岛快要下沉了,于是,大家都准备船只,离开小岛。只有爱留了下来,她想要坚持到最后一刻。

过了几天,小岛真的要下沉了,爱想请人帮忙。这时,富裕乘着一艘大船经过。爱说:“富裕,你能带我走吗?”富裕答道:“不,我的船上有许多金银财宝,没有你的位置。”爱看见虚荣站在一艘华丽的小船上,说:“虚荣,帮帮我吧!”“我帮不了你,你全身都湿透了,会弄坏了我这漂亮的小船。”悲哀过来了,爱向她求助:“悲哀,让我跟你走吧!”“哦……爱,我实在太悲哀了,想自己一个人呆一会儿!”悲哀答道。快乐走过爱的身边,但是她太快乐了,竟然没有听到爱在叫她!突然,一个声音传来:“过来!爱,我带你走。”

这是一位长者。爱大喜过望,竟然忘了问他的名字。登上陆地以后,长者独自走开了。爱对长者感恩不尽,问另一位长者知识:“帮我的那个人是谁?”知识老人答道:“他是时间。”“时间了”爱问道,“为什么他要帮我?”知识老人笑道:“因为只有时间才能理解爱有多么伟大。”

【朗诵指要】

作品精心设置了一个特定的情境:荒凉的孤岛上,“住着快乐、悲哀、知识和爱,还有其他各类情感”。小岛快要下沉了,爱向各种人求救。富裕表现出的是贪婪自私,虚荣表现出的是不近人情,悲哀表现出的是消极委靡,快乐表现出的是忘乎所以。只有时间,宽厚、仁慈、博大,乐于助人,解人危困。在这里,时间是真的代表,善的凝聚,美的化身。时间永恒,爱心伟大,时间使爱美丽,爱使时间增辉,时间和爱谱写了一曲美的旋律。朗诵时,要运用声音的差异、语气的变化、节奏的疾缓,将爱、富裕、虚荣、悲哀和知识等几个不同的角色区分开来,既灵活多变,又饱含哲理。

播音主持自备稿件之寓言-- 《以羊替牛》

古时候。人们每到一定的日子,都要在祠庙里举行一种祭祀仪式,以表示对神灵的虔诚,求得神灵的庇佑,这种祭祀仪式叫“祭钟”每逢祭钟时,不是要杀一头牛,就是要杀一只羊,然后将牛的头或者羊的头用大木盘子盛放在祭神的供桌上,人们就站在供桌前祈祷。

有一天,齐国都城里来了一个人,他牵着一头牛从皇宫大殿前走过。这时,恰值齐宣王在大殿门口看见了,命人叫住那牵牛的人,便问道:“你打算把这头牛牵到哪里去呢?”那人回答说:“我要牵去宰了用来祭钟。”

齐宣王听了后,看了看那头牛,然后说:“这头牛本来没有罪过呀,却要白白地去死,看着它那吓得颤颤抖抖、哆哆嗦嗦的样子,我真不忍心看了。把它放了吧!”

那个牵牛的人说:“大王您真慈悲,那就请您把祭钟这一仪式也废除了吧?”

“这怎么可以废除呢?”齐宣王严肃起来,接着说:“这样子吧.就用一只羊代替这头牛吧!”

【朗诵指要】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杀牛和杀羊都是屠杀生命。对牛的怜悯与对羊的残忍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不能算是仁慈。齐宣王的以羊替牛只不过是骗人的把戏,可见他的虚伪。朗诵时,要注意体会不同角色的不同性格、特点和语气。

播音主持自备稿件之寓言-- 《守株待兔》

宋国有一个农民,每天在田地里劳动。一年四季,早上天一亮就起床,扛着锄头往田野走;傍晚太阳快落山了,又扛着锄头回家。他实在是很辛苦。

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野兔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农夫地头的一截树桩子上,折断脖子死了。农夫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检起死兔子。他非常庆幸自己的好运气。

晚上回到家,农夫把死兔交给妻子。妻子做了香喷喷的野兔肉,两口子有说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顿。

第二天,农夫照旧到地里干活,可是他再不像以往那么专心了。他干一会儿就朝草丛里瞄一瞄、听一听。希望再有一只兔子窜出来撞在树桩上。就这样,他心不在焉地干了一天活,该锄的地也没锄完。直到天黑也没见到有兔子出来,他很不甘心地回家了。

第三天,农夫来到地边,已完全无心锄地。他把农具放在一边,自己则坐在树桩旁边的田埂上,专门等待野兔子窜出来。可是又白白地等了一天。

后来,农夫每天就这样守在树桩边,希望再检到兔子,然而他始终没有再得到。而农夫地里的野草却越长越高,把他的庄稼都淹没了。农夫因此成了宋国人议论的笑柄。

【朗诵指要】

把一次偶然的事件当做常有的现象、看成是一种必然规律的做法是缺乏根据和十分轻率的。一个人如果那样去看问题,就会做出像这个宋国人一样的蠢事来。朗诵时,应注意这个农夫三天的不同变化,层次分明。

播音主持自备稿件之寓言-- 《叶公好龙》

鲁哀公经常向别人说自己是多么地渴望人才,多么喜欢有知识有才干的人。有个叫子张的人听说鲁哀公这么欢迎贤才,便从很远的地方风尘仆仆地来到鲁国,请求拜见鲁哀公。

子张在鲁国一直住了七天,也没等到鲁哀公的影子。原来鲁哀公说自己喜欢有知识的人只是赶时髦,学着别的国君说说而已,对前来求见的子张根本没当一回事,早已忘到脑后去了。子张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气。他给鲁哀公的车夫讲了一个故事,并让车夫把这个故事转述给鲁哀公听。然后,子张便悄然离去了。

终于有一天,鲁哀公记起子张求见的事情,准备叫自己的车夫去把子张请来。车夫对鲁哀公说:“他早已走了。”

鲁哀公很是不明白,他问车夫道:“他不是投奔我而来的吗?为什么又走掉了呢?”

于是,车夫向鲁哀公转述了子张留下的故事。那故事是这样的:

有个叫叶子高的人,总向人吹嘘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欢龙。他在衣带钩上画着龙,在酒具上刻着龙,他的房屋卧室凡是雕刻花纹的地方也全都雕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叶子高是如此喜欢龙,很是感动。一天,真龙降落到叶子高的家里,它把头伸进窗户里探望,把尾巴拖在厅堂上。这叶子高见了,吓得脸都变了颜色,惊恐万状,回头就跑。真龙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其实那叶公并非真的喜欢龙,只不过是形式上、口头上喜欢罢了。

【朗诵指要】

我们现实生活中像叶子高这样的人也有不少,他们往往口头上标榜的是一套,而一旦要动真格的,他们却临阵脱逃了,这跟叶公好龙又有什么两样呢?朗诵时,要注意故事的层次感。

播音主持自备稿件之寓言-- 《强者不吹牛》

小老鼠、小白兔、大公鸡比谁最厉害,在一起吹牛。

老鼠说:“我最厉害,有一次和大象决斗,我钻进它的鼻孔里,咬得它直喊饶命!对于我,大象都不在话下,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小白兔对小老鼠说:“你这个小地豆子,按体重比我小二十倍.也敢在这儿逞能!我是三次马拉松的冠军获得者,一次还创造了世界记录,连赛跑能手猎豹都惧我三分!”

大公鸡说:“你们都给我住嘴!俗语云‘雄鸡一唱天下白’,太阳都按我的叫声出来,连人类也听我的指挥,按我的命令起床下地,因此老子天下第一!”

他们正在不着边际地吹牛,旁边的草丛中躺着一只老虎,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听了他们的话,闭目微笑。过了一阵,老虎忽然打了一个哈欠,不由自主地说:“好困呀!”

老鼠、白兔、公鸡一听,无不抱头鼠窜……

【朗诵指要】

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吹牛的人,充其量只能算是“纸老虎”,一旦实力雄厚的“真老虎”出现在他面前,他只会落荒而逃。所以,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吧,机遇与成功,永远只会青睐有实力的人。朗诵时不要急于求成,要把故事的来龙去脉讲述清楚,小老鼠、小白兔、大公鸡三个不同角色的语言要分清语气,并变换音色和音量,尽量贴近角色的个性特点。

播音主持自备稿件之寓言-- 《小猫的倾听》

有一天,猫妈妈把小猫叫来,说:“你已经长大了,三天之后就不能再喝妈妈的奶,要自己去找东西吃。”小猫惊恐地问妈妈:“妈妈那我该吃什么东西呢?”

猫妈妈说:“你要吃什么食物,妈妈一时也说不出来,就用我们祖先留下的方法吧,这几天你躲在屋顶上、梁柱间、箱笼里、陶罐边,仔细倾听人们的谈论,他们自己会教你的。”

第一天晚上,小猫躲在梁柱间偷听,一个大人对孩子说:“小宝,把鱼和牛奶放在冰箱里,小猫最爱吃鱼和牛奶了。”

第二天晚上,小猫躲在陶罐边,听见一个女人对男人说:“老公,帮我的忙,把香肠、腊肉挂在梁上,小鸡关好,别让小猫偷吃了。”

第三天晚上,小猫躲在屋顶上,从窗户里看到一个妇人唠叨自己的孩子:“奶酪、肉松、鱼吃剩了,也不收好,小猫的鼻子特别灵,明天你就没得吃了。”

就这样,小猫每天都非常开心,它回家告诉猫妈妈:“妈妈,果然像你说的一样,只要我保持倾听,人们每天都会教我该吃些什么。”

靠听别人的谈话,学习生活的技能,小猫终于成为身体敏捷、肌肉强健的大猫。它后来有了孩子,也是这样教导孩子的。

【朗诵指要】

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想成功,就先听听一些成功人士的经验,它会是我们沟通未知世界的一个很好的方式。朗诵时,要运用虚拟的角色去“扮演”,语气稍微夸张一点,读出情趣和哲理。

播音主持自备稿件之寓言-- 《镜子》

狮子大王的面貌生得非常丑陋,但它不相信自己的面貌丑陋,专门怪镜子不好,便下令征求一面最好的镜子。

许多动物都争着把自己做成的好镜子送给狮子,希望得到重赏。

可是越是好的镜子,把狮子的脸照得越明显。狮子生起气来.把送镜子的动物都咬死了。

狐狸知道了狮子的心意,就画了一张非常美丽的脸相,嵌在镜子当中,便把这镜子献给了狮子。

狮子拿起镜子来一照,里面映出的是一张极美丽的脸,狮子快乐地笑起来说:“这才是好镜子!”于是重重地奖赏了狐狸。

世界上的确有一种人,不说自己脸孔丑,专门怪镜子不好。这种人假如有人阿谀他的脸孔漂亮,他便会飘飘然,真正觉得自己是世界上少有的美人了。

【朗诵指要】

这篇寓言故事揭露了世界上有一种人专门喜欢被阿谀奉承,宁要虚假,不要真实,自欺欺人,盲目自大。朗诵时要把握好狐狸和狮子的性格特征。狐狸狡猾、善于投机钻营,狮子凶恶、自大,对自己的缺点视而不见,只喜欢别人的奉承。

播音主持自备稿件之寓言-- 《蠢驴》

有头驴子,听到人们骂它“蠢驴”很不服气,它想学样本事,气气人们。

驴子想:我跟谁学本事呢?对了,跟老虎学捕食。啊,不行,它虽然有本事,可太凶残了。对了,跟孔雀学化妆。啊,不行,它虽然有本事,可太风流了。对了,和蜜蜂学建筑。啊,不行,它太爱唠叨。哎,跟谁学好呢?

驴子思前想后,觉得没有合适的本事可以学。于是,它决定拜访猴子,请它出出主意。要知道,猴子可是有个聪明的脑袋。

猴子听驴子诉完了苦衷,想了一会儿,说:“我看啊,你还是去买些书吧,据我所知,有学问的人都有很多书。要知道,有学问可是件好事,会得到许多人的赞扬。”

就这样,驴子买来了许多书,它觉得,从此以后,自己就是学问家了,人们再也不会对它出言不逊。谁知,它还是听见人们骂“蠢驴”。

驴子伤心极了,决定再去问问猴子。

猴子听完驴子的叙述,埋怨道:“你可真笨,买了书要看啊。要知道有学问的人可都爱‘咬文嚼字’!”

驴子茅塞顿开,它乐颠颠地跑回家,拼命咬书,看见字就嚼,折腾了好几天,才把文“咬”掉,把字“嚼”完。这下,驴子可神气啦,认为自己真的成了天下有名的学问家。

可是,真奇怪,不知为什么,驴子仍然听见人们叫它“蠢驴”。

【朗诵指要】

故事批评了某些见异思迁,六神无主,到头来一事无成的人,同时给那些人望文生义的人开了个小小的玩笑。朗诵时要把握好“驴子”的心理活动,突出其“幼稚”、“愚蠢”的特点,语气应稍稍夸张,做到表情丰富,绘声绘色。

有一次,一座大山发生了大震动,震动发出的声音就像大声的呻吟和喧闹。许多人云集

在山下观看,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当他们焦急地聚集在那里,担心看到什么不祥之兆时,仅

看见从山里跑出一只老鼠。

这是说庸人多自忧。

力量弱小的善,被恶赶走到了天上。善于是问宙斯,怎样才能回到人间去。宙斯告诉

他,大家不要一起去,一个一个的去访问人间吧。恶与人很相近,所以接连不断地去找他

们。善因为从天上下来,所以就来得很慢很慢。

这就是说,人很不容易遇到善,却每日为恶所伤害。

一条老猎狗年轻力壮时从未向森林中任何野兽屈服过,年老后,在一次狩猎中,遇到一

头野猪,他勇敢地扑上去咬住野猪的耳朵。由于他的牙齿老化无力,不能牢牢地咬住,野猪

逃跑了。主人跑过来后大失所望,痛骂他一顿。年老的猎狗抬起头来说:“主人啊!这不能

怪我不行。我的勇敢精神和年轻时是一样的,但我不能抗拒自然规律。从前我的行为受到了

你的称赞,现在也不应受到你的责备。”

这是说,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规律。

田鼠与家鼠

田鼠与家鼠是好朋友,家鼠应田鼠所约,去乡下赴宴。他一边吃着大麦与谷子,一边对

田鼠说:“朋友,你知道,你这是过着蚂蚁一般的生活,我那里有很多好东西,去与我一起

享受吧!”田鼠跟随家鼠来到城里,家鼠给田鼠看豆子和谷子,还有红枣、干酪、蜂蜜、果

子。田鼠看得目瞪口呆,大为惊讶,称赞不已,并悲叹自己的命运。他们正要开始吃,有人

打开了门,胆小的家鼠一听声响,害怕得赶紧钻进了鼠洞。当家鼠再想拿干酪时,有人又进

屋里拿什么东西。他一见到有人,立刻又钻回了洞里。这时,田鼠也顾不上饥饿,颤颤惊惊

地对家鼠说:“朋友,再见吧!你自己尽情地去吃,担惊受怕地享受这些好吃的东西吧。可

怜的我还是去啃那些大麦和谷子,平平安安地去过你看不起的普通生活。”

这故事说明,人们宁愿过简单平稳的生活,而不愿享受那充满恐怖的欢乐生活。

陌路朋友

作者:张小娴

是什么让朋友成为陌路的?是时间?际遇?误会?每一样都有可能吧?

两个人曾要好得几乎天天黏在一块,无论做什么也一起行动,到了后来,见面次数愈来愈少,不见不见,就这么终于不再见。

许多年后的某天,你乍然想起这个人,好像已经是那么遥远的往事了。他在做什么呢?他过得好吗?虽然手上有他的电话号码,你却总是提不起劲找他。

朋友宛如流逝的时光,是会从你身边溜走的。

假如时间没有把他带走,那么,际遇呢?识于微时的两个人,际遇相差愈来愈远,一个春风得意,一个不如意,往往不是春风得意的那个人不想继续这段友情,而是生活不如意的那个人想走开。你又怎能阻止一个失意的人去找一些让他觉得比较自在的朋友?

假如际遇没有把你们分开,那么,误会呢?不再见一个朋友了,因为他伤害了你,他在你需要的时候没有帮你一把。然而,后来有一天,你从别人口中听说那是一场误会。是误会吗?你不禁满怀惆怅。

陌路朋友,总有许多前因后果,时间,际遇,误会,爱上同一个人,或是你们各自爱上的那个人都不喜欢对方。相识,相聚,又离别,然后有一天,带着一点点可惜,各有天涯路。

------摘自《青年文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cc9cbf6964bcf84b8d57b77.html

《编故事要注意的几个元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