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推进幼儿科学活动生活化

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推进幼儿科学活动生活化

时间:2020-05-27   来源:百科   点击:   投诉建议

【www.chinawenwang.com--百科】

  运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导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通过营造适宜幼儿开展科学活动的氛围,选择生活化的科学教育内容,提供有助于激发幼儿探索的活动材料,积极引导幼儿进行主动探究,学会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断推进幼儿科学活动生活化,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中国文库网为大家带来的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推进幼儿科学活动生活化,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推进幼儿科学活动生活化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概述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主要由“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部分组成。“生活即教育”,就是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求而教育,用生活来教育。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改变以“学科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弊端,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改善教育过程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

  二、积极探索推进幼儿科学活动生活化

  1.大力营造适宜幼儿开展科学活动的氛围

  (1)提供适宜的物质环境,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欲望。教师根据班级和园内的实际情况,布置活动室、植物角、动物角、科学发现室等,积极为幼儿提供进行科学探索活动的环境。如以《种子大集合》为主题,张贴各种各样的种子,使幼儿对周围环境给予更多关注。在动物角内饲养一些小动物,如小金鱼、小乌龟、小蜗牛等,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及生活习性。

  (2)营造平等、和谐、包容的交流氛围,培养幼儿大胆自由表达的能力。教师在与幼儿交流的过程中,要不断地传递温暖和给予鼓励的话语,运用语言和非语言引导幼儿自由表达。

  2.选择生活化的科学教育内容

  陶行知认为,中国传统的教育内容是以文字为中心,不能真正培养人的生活能力。为此,他对教学内容提出一个总要求:“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科学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所熟知的现实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贴近生活的教育更有利于幼儿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根据这一要求,我们设计了“榨果汁”(学会使用不同方法榨果汁)“榨油”(尝试使用不同工具榨出油)等贴近幼儿生活的科学活动。这些活动与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紧密相关,有助于帮助幼儿发现周围世界的神奇,真正体验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3.提供有助于激发幼儿探索的活动材料

  幼儿认识事物的方式大多来自于他们的直接经验,幼儿对科学知识的认识更是如此。因此,我们所提供的材料,都是一些生活中常见、具有丰富性和趣味性、能够让幼儿产生尝试、探索欲望的材料。如,我班在开展“香香甜甜的水果”主题活动时,为了丰富幼儿有关水果的生活经验,教师和幼儿、家长一起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水果,如苹果、橙子、石榴、火龙果、桂圆、橘子等,还有用水果制成的干果、果酱、果汁、饮品,以及榨汁机、削皮机、漂亮的果篮等等。利用这些丰富的活动资源,幼儿从不同角度感知到水果的多样性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在品尝、对比、观察中形成经验和概念,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愿望。

  4.积极引导幼儿进行主动探究

  在幼儿教育中,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幼儿是科学探索活动的主体,教师在幼儿科学教育过程中应随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身份,平等地参与幼儿的活动,探讨问题,有效地引导幼儿科学探索活动。

  (1)教师应提出探索问题,鼓励幼儿大胆猜想。例如:针对“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这个问题,当幼儿谈论到需要水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种子是否有水就一定能发芽?”给予幼儿充分的猜想空间,引发幼儿更为积极、大胆的猜想和更加渴望验证的心情。

  (2)教师应关注活动进展,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反复验证。让幼儿亲历以探究为主的活动,是幼儿学科学的重要途径。如,在玩水游戏中,幼儿自发地组织纸船竞赛活动。看到纸船被水浸湿慢慢沉没,他们想了各种方法,但还是没能造出不会沉没的纸船。这时教师可用蜡笔画过的纸折一只小船放在水中,并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老师折的纸船不会沉没?由此引发幼儿观察、讨论、再操作,幼儿从中了解了纸的吸水、防水和沉浮问题。

  5.引导幼儿学会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语),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生活得更美好。教育应以帮助幼儿适应现实及将来的社会生活为主要目的。所以科学启蒙教育,更应以幼儿的生活及周围环境为基础,使教育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感性经验相结合,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最终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有一次,我们开展“沉浮实验”时,开始幼儿们只忙于与材料进行简单的沉浮活动,当老师提出:“是不是重的东西一定会沉下去,轻的东西一定会浮起来呢?”幼儿个个兴奋不已,跃跃欲试,主动积极地寻找材料,反复思考、探索、操作后发现:海绵用水浸湿后会沉下去;空瓶盖放一点水,会浮起来,而加了许多水它就会沉下去……通过不断探索、实验,最终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以当幼儿碰到实际问题时,可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尝试解决,让科学知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另外,幼儿科学活动应渗透生活中的各项技能。比如在活动“多种多样的糖果”中,我不仅给幼儿提供充分的语言交流机会,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剥糖纸时又面临着生活技巧的问题:撕和剥能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对糖纸的处理又涉及环境整洁的问题,多样技能的渗透使科学活动更显丰实。

  总之,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创造性的人才,作为一名幼儿教育者,我们要充分实践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推进幼儿科学活动生活化

  陶行知作为中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我国当前的素质教育仍旧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生活教育”理论的提出,是陶行知针对“洋化教育”“传统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存在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其核心教育思想就是要求教育要同现实生活相联系。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必须紧密结合幼儿的心理特征和知识接受能力,制订更多生活化的教育方案。因此,生活教育理论对当前的幼儿教育发展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幼儿科学教育的启示  

      1.“生活即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在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念的阐述中,蕴含着伟大的教育思想,至今读起来仍旧耐人寻味。这会让教育者明白,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不能脱离幼儿园的生活实际,幼儿园教师需要将科学教育的具体活动同幼儿的学龄特征进行充分的结合,让幼儿成为生活教育、科学教育的主体,让他们能够自主、主动地参与到科学知识的学习当中,并在生活中多动手、多探索、多合作、多交流,寓幼儿科学教育于生活当中,激发出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协调化发展。

  2.“社会即学校”的启示

  陶行知反对杜威的“学校即社会”,而提倡社会即学校。主张把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延伸到社会上,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统一,留给学生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实践空间,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和知识应用能力,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学习视野。这就告诉我们,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不能拘泥于幼儿园的固有环境和传统的教学内容,而是应当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效衔接,多通过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开展科学教育,让幼儿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和重要性,这样才能激发出幼儿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

  3.“教学做合一”的启示

  “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最富有建设性、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支理论。“教学做合一”强调的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教,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育的目标不是教人学,而是要教会人学做事,实现“教学做”的合一。这就要求幼儿园的教师在“教”与“做”上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在科学教育的活动中,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实现动手、动脑的有机统一,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科学意识,提高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二、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幼儿园科学教育策略

  1.将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生活化

  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知识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还相对较弱,教师单向的知识灌输或强制幼儿进行机械性的记忆,不利于幼儿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甚至会影响到幼儿的学习热情。将科学教育的内容生活化,可以让幼儿更加直接地体验到所学科学知识的价值,感受到科学知识的内在魅力,提高科学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热情。因此,幼儿教师要多开发和利用幼儿身边的科学事物、科学现象作为教学素材,让幼儿发现周围生活中科技力量的神奇,体验到科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这无疑为幼儿理解科学对人们生活的实际意义a提供了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教育素材。

  2.将科学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当中

  幼儿的知识理解能力虽然相对较弱,但是求知欲和好奇心非常强。因此,幼儿科学教育可以在幼儿一日生活中随机生成。在科学教育的实践中,幼儿园教师要敏锐觉察到幼儿随时出现的科学探究兴趣,引导幼儿对生活中的科学知识进行学习和应用。

  3.让学生边学边做

  受幼儿年龄的限制,幼儿园的科学教育目标主要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所以幼儿园在制订科学教育方案时,要根据学龄前幼儿的心理特点,多选择动手操作性强的科学教育课程,让学生能够“边学边做”,而不是盲目求“量”。即幼儿在教师教学的引导下,通过自己对客体的观察、操作、探究、互助体验等活动实现对科学知识的获取,教师要保护好幼儿在科学知识学习中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提高幼儿科学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推进幼儿科学活动生活化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即提出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生活化的教育要求。可见只有贴近生活的科学活动才能让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会主动探究和操作,从而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科学奥秘。那么,我们怎么把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理论运用到科学活动中,让科学活动更有效呢?下面,我以大班科学活动《杯子叠叠乐》为例来践行“生活即教育”的理论思想。

  一、科学活动内容的选择来源于生活

  俗话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科学活动为何会有声有色,就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生活中的科学价值。科学活动的内容应从幼儿一日生活中选择,幼儿的生活中蕴含着许多科学价值,我们应从幼儿熟悉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中去寻找丰富有趣的科学内容。孩子们经常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事物感兴趣,愿意去探究。我们应从幼儿身边的事物、生活的体验中选择具体、可观察的内容,使内容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这样才能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保持长久的好奇。

  1.发现——生活中的科学契机

  多姿多彩的幼儿一日生活中,科学现象随处可见。《幼儿园科学活动》一书中指出幼儿园的科学活动内容具体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人体与健康、动植物、生态环境、自然科学现象、科学技术。可见,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是很多的,只要我们及时发现,善于捕捉,科学活动的点子油然而生。在区域活动时,建构区的孩子很喜欢将木头积木搭得高高的,并且要和同伴比一比谁搭的积木最高,每次搭的最高的孩子会乐得手舞足蹈,而其他孩子会力求让自己的积木搭得更高,努力去超越!我发现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可以让孩子通过动手操作、探索,体验其中的乐趣。

  2.挖掘——生活中的教育价值

  我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在设计活动时采用了纸杯这一材料。纸杯是常见的生活用品,安全、轻便、易取,孩子们很喜欢用它来玩各种游戏,如:投掷飞盘、打电话、做纸杯玩偶等。追随孩子会用积木搭高的基础上,我进行了挖掘和巧妙构思,将纸杯和纸板结合起来,以“叠杯塔”为新视角,让孩子体验叠杯塔游戏的好奇、惊喜和挑战。

  如何让杯子稳稳地放置在纸板上,一层层往上叠而不坍塌?如何叠出不同规律、不同造型的杯塔?透过这小小的纸杯,不仅引发了孩子对这一活动的兴趣,也萌发了他们喜欢探索、喜欢挑战的心理。在活动中,孩子们用科学的方法探究科学:大胆尝试、观察比较、讨论交流、操作记录,生动地感受着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科学现象,感受科学活动的快乐和趣味。因此,我们在选择科学活动时,要以孩子的兴趣出发,以独特新颖的视角挖掘其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才能让科学活动开展得更加有效!

  二、科学活动的开展融合于生活

  生活是教育的永恒主题,科学活动生活化让科学活动充满活力,也让科学活动更易于理解。孩子们在生活中探索科学的奥秘,体验探索带来的快乐,这就是科学活动的意义。为了能让这次科学活动实施得更为有效,我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进行点滴渗透。

  (一)活动准备时,让孩子在熟悉的生活中初探科学

  1.积淀叠高经验

  “又高又稳”是叠杯塔的基本方法,从中也让孩子初步感知怎样保持物体的平衡,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目标。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在正式开展活动前,我在一日生活中,有意识地让孩子接触又高又稳叠高的技能。晨间桌面游戏时,我为孩子准备了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积木,让他们用不同的积木进行叠高游戏,孩子们通过操作实践,发现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的积木比较稳固,可以叠的较高。区域活动时,在探索区,我让孩子们来玩盒子叠高的游戏。我请孩子们带来各种各样的盒子,孩子们收集了很多生活中的盒子:牛奶盒子、饼干盒子、牙膏盒子……我让孩子把盒子叠起来,等孩子们学会把盒子叠起来以后,我提出要求,看谁叠得又高又稳。孩子们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有意无意地接触科学知识。

  2.了解规律排序

  本次活动预设的目标中“探索有规律地叠杯塔,并学习记录”是活动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在活动准备时我要引导孩子对规律有一定的认识。规律指的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排序是指对两个以上的物体或集合,按某种特征或一定的规律进行顺序排列。可见,“序”就是“规律”。那么,要让孩子认识规律,首先要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序”。生活中处处有规律,处处有排序。在布置教室环境的时候,我在吊饰上选择了一个灯笼、一个拉花,再一个灯笼、一个拉花这样的布局来装饰;在吊彩带时,按照颜色的不同排放,红黄蓝、红黄蓝;在做操排队时,孩子们一个男小朋友,一个女小朋友间隔了排;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不断交替……生活是孩子最好的教科书,积极调动孩子发现的热情,引导孩子主动探索,努力发现其中的规律。同时,我为孩子提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让孩子来进行有规律的排列。比如,我准备了很多三角形和圆形图片,让孩子有规律的给它们排序,可以一个三角形、一个圆形、一个三角形、一个圆形这样的顺序排,也可以找出其他的规律来排。探寻规律,对规律有了一定的经验,在开展本次科学活动时就会有效地突破难点。

  (二)活动进行时,让孩子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领略科学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它强调了幼儿园科学活动生活化的教育要求。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实际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在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关注幼儿的需求、兴趣、经验,引导幼儿科学探究,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使科学教育生活化,充分发挥幼儿探究科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是有效的、重要的,也是科学的。科学活动的导入如果设计得巧妙,必能激发孩子的兴趣,调动孩子的探索热情。科学教育的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找准活动内容与孩子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创设两者相结合的情境导入活动,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在《杯子叠叠乐》的活动中,首先,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闯关登高塔”的游戏情境。高塔本来就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我们常熟就有著名的古迹——方塔,平时在休息日,很多爸爸妈妈会带着孩子去方塔公园玩。所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创设直观、生动的情境,一方面能燃起孩子智慧的火花,另一方面和叠杯塔的学习内容相融合,比较自然、贴切。

  生活中,孩子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这次科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也是生活化的。我实施的策略紧紧围绕幼儿的生活,以触动幼儿的内心体验为核心,从创设的“闯关登高塔”的游戏情境中入手,根据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搭建幼儿内心体验的新平台,以深刻体验为基础,丰富幼儿的经验,使本次科学活动的组织过程生活化。在活动中,我给予了孩子充分探索的机会:先让幼儿自由探索叠杯塔,再交流讨论,发现问题,怎样让杯塔不倒,结合课件的说明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叠杯塔方法,接着又给幼儿尝试的机会,用正确的方法将杯塔叠得又高又稳,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进一步巩固叠杯塔的方法。在“探索有规律的叠杯塔,并记录”的环节中,孩子们在一个集声、像、色、意于一体的闯关情境中,操作积极性很高。幼儿有规律叠杯塔,在他们叠的过程中,我随时抓拍了一些孩子们叠的杯塔,并及时展示给孩子们看,直观的画面使孩子们知道哪些是有规律的叠,哪些不是有规律的叠。接着个别孩子拿着操作纸上前交流自己的操作成果。下一环节是两人合作,叠有规律的杯塔。两人合作来叠有规律的杯塔,他们会考虑两人如何合作、怎么样才能叠得又高又稳?随着欢快的音乐,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主动地进行探索、交流。每个环节环环相扣,自然和谐。

  三、科学活动知识的转化回归于生活

  幼儿园教育活动回归生活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和不可阻挡的潮流。人们呼吁“让课程回归儿童的生活,把课程还给儿童”,回归生活课程的教育理念,被越来越多地受到幼教界的关注。教育应当是生活本身,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从生活出发的教学是从儿童整体的生活出发,以生活细节的有机整合为关键点的教学。科学活动要转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还原科学活动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的原貌,应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形成“科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科学”的观点,以生活世界作为科学活动的根基和深厚的土壤,让科学活动回归生活世界,从知识中得到体悟,从改进教学模式,强化幼儿的体验环节,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入手,使幼儿在生活中感悟,更懂得用所悟去指导生活、去塑造和提升理想人格,把生活与科学活动有机结合,从而有效提高科学活动的实效性。

  科学活动能帮助幼儿积累科学化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对所遇到的问题和产生的疑问进行解释、猜想和判断。这是幼儿调动原有的经验和认识的过程,它为幼儿更好地进行下一步探究提供了可能。在《杯子叠叠乐》的活动中,孩子们在操作探索中,积累了平衡、规律、用符号记录、合作等经验。比如平衡的经验,它让孩子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要一层一层摆放物体时,应该注意物体的重心要在一直线上。生活化的科学活动,使幼儿体会科学就在身边,感受科学的趣味与价值,让幼儿对科学产生亲切感,这有益于幼儿发现、理解、探索和应用科学。

  生活即教育。教育原本就在儿童的生活之中,教育原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是幼儿教育的内容,也是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途径。以幼儿的生活及周围环境为基础、与幼儿的实际生活、感性经验相结合的科学活动,使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最终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我们践行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有效开展科学活动,让科学之花绽放得更加璀璨!

本文来源:https://www.chinawenwang.com/content/138729.html


《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推进幼儿科学活动生活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文章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语文
美文
作文
文学
古诗文
实用文
试题
教案
课件
素材
电子课本
百科

copyright 2016-2018 文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5527号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