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语文 > 歇后语 > [三的同音字有哪些字]三的同音字有那些

[三的同音字有哪些字]三的同音字有那些

时间:2019-06-11   来源:歇后语   点击:   投诉建议

【www.chinawenwang.com--歇后语】

三,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组词有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古代一个历史时期)等。小学生作文网www.zzxu.cn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三的同音字有那些供大家参考选择。

  三的同音字有那些

  三的同音字

  犙

  伞

  散

  傘

  俕

  糝

  糣

  糤

  繖

  叁

  鏒

  鏾

  閐

  饊

  鬖

  馓

  壭

  三

  弎

  厁

  毵

  毶

  毿

  三字组词

  三一sān yī

  1.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 2.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 3.指***所宣称的三位一体之说。三七sān qī

  又名“田三七”、“参三七”。多年生草本。其根为中药。有止血、散瘀、消肿、定痛的功能。可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等。三三sān sān

  1.谓三乘以三。 2.童谣名。 3.指三三径。 4.三同﹑三让﹑三虞的合称。三上sān shàng/shǎng

  1.指马上﹑枕上﹑厕上。 2.上上﹑上中﹑上下。泛指上等。三世sān shì

  1.指祖孙三代。 2.指《春秋》公羊家主张的历史演变的三个阶段,即所见世﹑所闻世﹑所传闻世。《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何休注略云:"于所传闻之世,见治起于衰乱之中,用心尚粗粗,故内其国而外诸夏";"于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至所见之世,着治太平,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大小若一"。清钱谦益《玉剑尊闻序》:"《周官》之六典如故,《公羊》之三世非遐。"康有为据公羊家言曾提出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之说。见《大同书》。 3.佛家以过去﹑现在﹑三丘sān qiū

  1.泛指大小山丘。 2.指蓬莱﹑方丈﹑瀛洲三仙山。三业sān yè

  1.佛教语。指身业﹑口业﹑意业。佛教认为造业将引生种种果报。 2.佛教语。指善业﹑恶业和无记业(即非善非恶之业)。三两sān liǎng

  1.约数,表示少量。三严sān yán

  1.唐代皇帝御朝前捶鼓三次,以示警戒,并按照一﹑二﹑三鼓进行相应准备,谓之三严。三举sān jǔ

  1.三次杀牲备膳。举,杀牲盛馔。 2.谓哭泣三次。 3.三度举事。 4.指三期科考。三乌sān wū

  1.复姓。汉有三乌群。见《通志.氏族三》。三乏sān fá

  1.三面防箭牌。乏,报靶人用来护身的器具。三乐sān lè/yuè

  1.三种乐事。随文而异。 2.三种爱好。 3.谓春﹑夏﹑秋三时之务。三乘sān chéng/shèng

  1.三乘车。每乘四马。殷商时为下大夫的仪制。三九sān jiǔ

  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约在每年1月9-17日,正值“小寒”和“大寒”之间。此时冷空气经常南下,中国的气温降至全年最低。三事sān shì

  1.三件事。所指随文而异。指正德﹑利用﹑厚生。 2.三件事。所指随文而异。指倡德﹑和乱﹑终齐。 3.三种官职。 4.指三公。 5.三件。三二sān èr

  1.约计之词。常用于表示较少的数量。三云sān yún

  1.汉宫殿名,在甘泉宫中。三五sān wǔ

  1.谓十五天。《礼记.礼运》:"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后以指农历月之十五日。 2.指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 3.谓十五岁。 4.指三十年和五百年。古谓天运三十年一小变,五百年一大变。 5.指三皇五帝。 6.指三王五霸。 7.指三辰五星。 8.指三正五行。 9.指三才五常。 10.指三所五位。 11.指三田五脏。 12.九宫术谓三生五死。 13.指参宿和昴宿。《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王引之《经义述闻.毛诗上》:"三五,举其数也;参昴,着其名也三亡sān wáng/wú

  1.导致灭亡的三种祸端。三京sān jīng

  1.古代都市西京﹑东京﹑北京的合称。唐以雍州为西京,河南为东京,太原为北京。 2.古代都市西京﹑东京﹑北京的合称。宋以大名为北京,开封为东京,洛阳为西京。三亭sān tíng

  1.三个亭障。 2.亭名。《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王稽知范雎贤,谓曰:'先生待我于三亭之南。'与私约而去。"司马贞索隐:"三亭,亭名,在魏境之边,道亭也,今无其处。一云魏之郊境,总有三亭,皆祖饯之处。"一说在汴州尉氏县西南。见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 3.同"三停"。三亲sān qīn/qìng

  1.谓夫妇﹑父子﹑兄弟。三亳sān bó

  1.古地名。殷之北亳﹑南亳﹑西亳的总称。《书.立政》:"三亳阪尹。"孔颖达疏引皇甫谧曰:"三处之地,皆名为亳,蒙为北亳,谷熟为南亳,偃师为西亳。"一说指景亳﹑东亳﹑西亳。清魏源《书古微.汤誓序发微》:"盖徙都偃师之景亳,而建东亳于商丘,仍西亳于商州,各设尹以治之。"后多从皇甫谧之说。三仁sān rén

  1.三位仁人。指殷末之微子﹑箕子﹑比干。三从sān cóng/zòng

  1.旧礼教认为妇女应该做到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谓之"三从"。三仓sān cāng

  1.古字书名。汉初,合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和胡母敬《博学篇》为一书,称"三仓",亦统称《仓颉篇》,凡三千三百字。魏晋时,又以李斯《仓颉篇》为上卷,扬雄《训纂篇》为中卷,贾鲂《滂喜篇》为下卷,合为一部,亦称"三仓"。参阅《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一》。 2.指储粮之太仓﹑石头仓﹑常平仓。三仕sān shì

  1.谓三度或多次出仕。三仗sān zhàng

  1.即勋仗。唐天子衙卫分为五仗:一曰供奉仗,以左右卫为之;二曰亲仗,以亲卫为之;三曰勋仗,以勋卫为之;四曰翊仗,以翊卫为之;五曰散手仗,以亲﹑勋﹑翊卫为之。皆带刀捉仗,列坐于东西廊下。见《新唐书.仪卫志上》。 2.三件武器。三仙sān xiān

  1.传说三国吴主孙权之祖孙钟,以种瓜为业,有三仙人诣门乞瓜,钟厚待之。因指以葬地,谓当出天子。言讫化为三鹤飞去。事见《太平广记》卷三**引《祥瑞记.孙钟》。后用为施瓜得福的典实。 2.指三位翰林学士。三代sān dài

  指夏、商、周三个朝代。三仪sān yí

  1.礼之三仪。 2.谓天﹑地﹑人。 3.观察天文的仪器,即黄道仪。唐天文学家李淳风设计制造。表里三重,状如十字,由六合仪﹑三辰仪﹑四游仪三部分构成,铜质。贞观七年制成,置于凝晖阁,用以测候,已亡失。见《新唐书.天文志一》。三伏sān fú

  初伏、中伏、末伏的总称。初伏一般在7月12日至22日之间;中伏在7月23日至8月1日之间;末伏在8月8日至18日之间。初伏和中伏各固定为十天,末伏视交伏早晚,十天或二十天不等。三休sān xiū/xù

  1.汉贾谊《新书.退让》:"翟王使使至楚,楚王欲夸之,故飨客于章华之台上。上者三休而乃至其上。"后因以"三休"为登高之典。 2.唐司空图晩年以足疾乞退,居中条山王官谷,筑亭名"三休"。作文云:"休,休也,美也,既休而具美存焉。盖量其才一宜休,揣其分二宜休,耄且聩三宜休。又少而惰,长而率,老而迂,是三者非济时之用,又宜休也。"见《旧唐书.文苑传下.司空图》。后因以"三休"为退隐之典。 3.指三国魏金尚(字元休)﹑第五巡(字文休)﹑韦端(字甫休)三人。 4.犹三顿。三会sān huì/kuài

  1.指弥勒佛的三次说法大会。佛教称兜率天弥勒降生翅头末城,学道成佛,在华林园龙华树下开三次法会。初会说法,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第二大会说法,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第三大会说法,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见《弥勒下生经》。三传sān chuán/zhuàn

  1.传了三次。三伦sān lún

  1.指君上﹑有司﹑近臣,各自的表率作用。三估sān gū/gù

  1.指区分书体价值的三种等级。三住sān zhù

  1.道家修炼以气住﹑神住﹑形住为"三住"。唐施肩吾《三住铭》:"气住则神住,神住则形住,长生之道也。"宋范成大《次韵严子文见寄》:"无心我正铭三住,有意君堪话四休。"一说"三住"指心住﹑气住﹑神住。三体sān tǐ/tī/bèn

  1.指《诗经》的风﹑雅﹑颂三体。 2.指唐诗的七绝﹑七律﹑五律三体。宋周弼有《三体唐诗》六卷,即选此三体。 3.指唐人赋诗唱和的三体。 4.汉字的三种字体。在真书流行前,称古文﹑篆书﹑隶书为三体。 5.汉字的三种字体。真书﹑行书﹑草书。 6.史学中称编年﹑纪传与纪事本末三种体裁。编年体始于《春秋》,纪传体始于《史记》,后宋袁枢创纪事本末体,史部分类乃相沿分为三体。三何sān hé/hē/hè

  1.南朝梁何逊﹑何思澄﹑何子朗的合称。三余sān yú

  1.《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历注经传,颇传于世"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遇言:'﹝读书﹞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后以"三余"泛指空闲时间。 2.指余干﹑余姚﹑余杭三县。三佞sān nìng

  1.三个奸佞的人。指北齐邹孝裕﹑陆仁惠﹑卢元亮。三侑sān yòu

  1.三劝食。古代贵族大食或祭祀之礼。 2.同"三宥"。三侯sān hóu/hòu

  1.以熊﹑虎﹑豹皮为饰的三种射靶。 2.指《三侯之章》。 3.南朝宋之沈攸之﹑谭金﹑童泰壹三人的合称。三俊sān jùn

  1.古指具备刚﹑柔﹑正直三德的人。《书.立政》:"严惟丕式,克用三宅三俊。"孔颖达疏:"三俊即是《洪范》所言刚克﹑柔克﹑正直三德之俊也。"一说谓有常伯﹑常任﹑准人之才者。见蔡沈集传。 2.亦作"三俊"。三个并称的俊杰。(1)指汉之张良﹑萧何﹑韩信。《晋书.郑冲传》:"泰始六年,诏曰:'昔汉祖以知人善任,克平宇宙,推述勋劳,归美三俊。'"(2)指汉之郦食其﹑田横﹑韩信。《汉书.蒯通伍被等传赞》:"蒯通一说而丧三俊,其得不亨者,幸也。"颜师古注引应劭曰:"亨郦食其,败田横,骄韩信也。"三俎sān zǔ

  1.指猪﹑鱼﹑肉脯。三倒sān dǎo/dào

  1.《世说新语。赏誉下》"﹝王平子﹞每闻卫玠言,辄叹息絶倒"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卫玠别传》:"玠少有名理,善通庄老。琅邪王平子,高气不群,迈世独傲;每闻玠之语议,至于理会之间,要妙之际,辄絶倒于坐,前后三闻为之三倒。时人遂曰:'卫君谈道,平子三倒。'"后因以"三倒"形容发论一再令人倾服。三候sān hòu

  1.中医术语。候脉时,以指测寸﹑关﹑尺三处脉搏,每处均可分为浮﹑中﹑沉三种脉象,谓之三候。三停sān tíng

  1.三成;三部分。 2.书法理论把某些字的结构分成上﹑中﹑下三段,称三停。见明李淳《大字结构法》。 3.相法术语。相面者以人体及面部各分三部,称上中下三停。三停齐等为福相。三儒sān rú

  1.指汉代的董仲舒﹑公孙弘﹑儿宽。《汉书.循吏传序》:"唯江都相董仲舒﹑内史公孙弘﹑儿宽,居官可纪。三人皆儒者,通于世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事。"一说,指汉代的董仲舒﹑刘向﹑扬雄。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下.三名儒》。三元sān yuán

  ①指夏历正月初一。“元”有“始”义,此日为年、月、日之始,故称“三元”:三元宝历新。②旧以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本朝太宗时,三元不禁夜,上元御乾元门,中元、下元御东华门。③指日、月、星:上睹三元如连珠。④科举时代称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会试第一名为会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合称“三元”。明代也称殿试的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为“三元”。三兆sān zhào

  1.古代烧灼龟甲以卜吉凶,其裂纹似玉﹑似瓦﹑似原田者,称为"三兆"。 2.占卜三次。三光sān guāng

  指日、月、星:紘宇宙而章三光|天上三光日、月、星。三克sān kè

  1.契丹语。犹言三帅。三党sān dǎng

  1.指父族﹑母族﹑妻族。见《尔雅.释亲》。三八sān bā

  1.指每月初八﹑十八﹑二十八日。 2.指三八妇女节。 3.指"三八式"步枪。三公sān gōng

  周代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或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汉时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合称三公。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又称三司,总揽军政大权。唐宋沿用此称,已无实权。明清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作为大臣的最高荣誉头衔。三六sān liù/lù

  1.指十八。三关sān guān

  1.古代三个重要关隘的合称。著名者有:(1)上党关﹑壶口关﹑石陉关。约在今之山西东南部。《后汉书.冯衍传上》:"夫上党之地,有四塞之固,东带三关,西为国蔽,奈何举之以资强敌?"李贤注:"三关,谓上党关﹑壶口关﹑石陉关。"(2)阳平关(今陕西沔县西)﹑江关(今四川奉节东)﹑白水关(今四川旧昭化西北)。《文选.干宝<晋纪总论>》:"三关电扫,刘禅入臣。"李善注:"蜀有阳平﹑江关﹑白水关。"(3)平靖关﹑武胜关﹑黄岘关。在今河南信阳南。《南齐书.州郡志下》:"泰始中,立州于义阳郡。有三关三兵sān bīng

  1.三种兵器。指矛﹑戟﹑钺。三典sān diǎn

  1.轻﹑中﹑重三种刑法。三养sān yǎng

  1.谓养福﹑养气﹑养财。三内sān nèi/nà

  1.皇帝的居处称大内。唐代大内以太极宫为西内﹑大明宫为东内﹑兴庆宫为南内,合称三内。三冗sān rǒng

  1.宋时指厢军和过多的官员﹑僧道。三军sān jūn

  ①春秋时期大国对军队的合称。有上、中、下三军或左、中、右三军,中军为统帅。②《商君书·兵守》所称三军,即壮男为一军,壮女为一军,男女之老弱者为一军。③《六韬·犬韬·战车》所称三军,即车、步、骑三个兵种。④陆、海、空三军的合称。⑤军队的通称。三农sān nóng

  1.古谓居住在平地﹑山区﹑水泽三类地区的农民。后泛称农民。2.指春﹑夏﹑秋三个农时。3.现在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三冠sān guān/guàn

  1.夏﹑商﹑周三代之冠。指夏之母追,殷之章甫,周之委貌。三冬sān dōng

  1.三个冬季,即三年。 2.冬季三月,即冬季。三准sān zhǔn

  1.指调高下,分并财,散积聚。《管子.轻重甲》:"故知三准同策者,能为天下。不知三准之同策者,不能为天下。"马非百新诠引尹桐阳云:"三准者,一调高下,二分并财,三散积聚也。"一说指万物通﹑万物运﹑万物贱三条准则。见《管子集校》郭沫若案语。三凈sān jìng/chēng

  1.佛教语。语本《十诵律》卷三七:"痴人,我听啖三种凈肉。何等为三?不见,不闻,不疑。"此谓一般佛教信徒难以立即断除肉食,故小乘戒中设变通之法,允许食用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我杀三种肉食。后因称这三种肉为"三凈"。 2.佛教语。指色界第三禅的少净天﹑无量净天和遍净天。三凤sān fèng

  1.唐薛元敬有文学,少与薛收及收族兄德音齐名,时人谓之"河东三凤"。见《旧唐书.薛元敬传》。 2.明张泰字亨父,太仓人;陆釴字鼎仪,昆山人;陆容字文量,亦太仓人。三人少齐名,号"娄东三凤"。见《明史.文苑传二.张泰》。三凶sān xiōng

  1.三个凶顽的人。指帝鸿氏(黄帝)之子驩兜,少皞氏之子共工,颛顼氏之子鲧。见《左传.文公十八年》。三刀sān dāo

  1.《晋书.王浚传》:"梦悬三刀于卧屋梁上,须臾又益一刀。浚惊觉,意甚恶之。主簿李毅再拜贺曰:'三刀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临益州乎?'及贼张弘杀益州刺史皇甫晏,果迁浚为益州刺史。"后遂以"三刀"作为刺史之代称。唐杨炯《恒州刺史王义童神道碑》:"门容驷马,位列三刀。"亦用作官吏升迁之典实。三分sān fēn/fèn

  1.谓一分为三。 2.指三国史话。 3.十分之三。三刍sān chú

  1.精粗不等的三种喂牲口的饲料。三刑sān xíng

  1.古代星相家将十二支与五行四方相配,据其生克之理以推凶吉。子卯为一刑,寅巳申为二刑,丑戌未为三刑。凡逢三刑之地则凶。见《协纪辨方书.义例》。三刘sān liú

  1.指宋代刘敞(原甫)﹑刘攽(贡甫)﹑刘奉世(仲冯)三人。 2.指宋代刘涣﹑刘恕﹑刘羲仲祖孙父子三人。宋刘元高曾为之编《三刘家集》。三别sān bié/biè

  1.指唐杜甫的著名诗作《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三到sān dào

  1.谓读书时必须心到﹑眼到﹑口到,才能有所得。三制sān zhì

  1.指国力的强﹑弱﹑中三种等级。 2.三篇敕命文书。三刺sān cì/cī

  1.周代治理重案,必依次与群臣﹑群吏和百姓三等人反复计议,然后定罪判决,以示审慎。 2.指三次察讯。 3.谓击刺三次。三刻sān kè

  1.古代分一昼夜为百刻,三刻相当于今时四十三分。三削sān xiāo/xuē

  1.古代天子对诸侯考绩,无功者即予削黜。一削地,二削爵,三削而地尽,合称三削。见汉班固《白虎通.考黜》。三剑sān jiàn

  1.谓天子﹑诸侯﹑庶人之剑。 2.三把宝剑。三副sān fù/pì

  1.指三种毛笔,即栗尾﹑枣核﹑散卓。 2.船员的职务名称。次于二副,一般掌管航用仪器﹑图书等,航行时轮流值班驾驶。三加sān jiā

  1.古代男子行加冠礼,初加缁布冠,次加皮弁,次加爵弁,称为三加。 2.指三次加兵。三务sān wù

  1.指春﹑夏﹑秋三季的农务。三势sān shì

  1.古代军事学上的术语。《淮南子.兵略训》:"兵有三势,有二权,有气势,有地势,有因势。"气势,谓斗志;地势,谓选择有利之地理条件;因势,谓善伺敌之间隙。三勤sān qín

  1.犹言三苦。三包sān bāo

  1.唐代诗人包融与其子何﹑佶并以诗名,时号"三包"。 2.产品销售后的一定期限内,由供方承担维修﹑更换﹑退赔等责任,即包修﹑包换﹑包退,合称"三包"。三北sān běi/bèi

  1.三次败逃。三匝sān zā

  亦作“三帀”。1.三周。2.形容反复盘旋。三医sān yī

  1.指古名医矫氏﹑俞氏﹑卢氏。《列子.力命》:"季梁得疾,七日大渐……终谒三医:一曰矫氏,二曰俞氏,三曰卢氏,诊其所疾。"后泛指良医。三十sān shí

  1.数词。十的三倍。 2.指三十岁。 3.指三十年。三千sān qiān

  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 2.泛言数目之多。 3.指三千大千世界。三单sān dān/shàn/chán

  1.犹三军。三卫sān wèi

  1.唐禁卫军,有亲卫﹑勋卫﹑翊卫,合称"三卫"。 2.宋代亦称三衙为"三卫"。 3.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设朵颜﹑泰宁﹑福余三卫于兀良哈部落,通称兀良哈三卫,简称三卫。后又置建州﹑海西﹑野人三卫。三危sān wēi

  1.三件可危之事。 2.古代西部边疆山名。《书.禹贡》:"三危既宅。"孔传:"三危为西裔之山也。"《孟子.万章上》:"舜流共工于幽州,放歡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按:关于三危的位置,说法不一。一说今甘肃敦煌三危山即古三危。一说在甘肃岷山之西南。一说在云南。参见"三危山"。三卿sān qīng

  1.指古代的司徒﹑司马﹑司空。汉改司马为太尉。 2.指上﹑中﹑下卿。 3.指春秋晋之韩﹑魏﹑赵三大卿族。三厌sān yàn

  1.道教谓三种不忍食的动物,即雁﹑狗﹑乌鱼。三原sān yuán

  1.三次原宥。三去sān qù

  1.犹三驱。谓三次驱逐。三又sān yòu

  1.同"三宥"。三友sān yǒu

  1.《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谓益友和损友各有三。后多以指益友。 2.谓以三种事物为友。指琴﹑酒﹑诗。 3.谓以三种事物为友。指月﹑梅﹑杖。 4.谓以三种事物为友。指松﹑竹﹑梅。俗称岁寒三友。 5.谓以三种事物为友。指梅﹑竹﹑石。 6.指本身与其他二物共为三友。三反sān fǎn

  1.三个来回。 2.三种自相矛盾的行为。 3.三度反叛。 4.指一九五一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三叔sān shū

  1.周武王兄弟管叔﹑蔡叔﹑霍叔三人的合称。武王灭殷,立纣子禄父(武庚)守商祀;命三叔监管殷遗民,防止他们反叛。见《逸周书.作雒》﹑《史记.周本纪》。三变sān biàn

  1.三种变化。指君子三变。《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2.三种变化。指天运三变。《史记.天官书》:"夫天运三十岁一小变,百年中变,五百载大变,三大变一纪。" 3.三种变化。指周公三变:于文王时能子,于成王幼时能武,于成王壮时能臣。见《韩诗外传》卷七。 4.三种变化。指古诗三变。远古至汉魏为一变,晋宋至唐初为一变,盛唐以后又一变。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艺文.诗三变》。 5.三种变化。《新唐书.文艺传序》:"唐有天下三百年,文章无虑三变。"三叛sān pàn

  1.三个叛逆者。指春秋邾庶其﹑黑肱﹑莒牟夷。 2.三个叛逆者。指周管叔﹑蔡叔﹑武庚。三古sān gǔ

  1.上古﹑中古﹑下古的合称。所指时限各别。 2.泛指古代。 3.指书体演变过程中的古文﹑大篆﹑小篆。三台sān tái/tāi

  1.星名。 2.喻三公。三史sān shǐ

  1.魏晋南北朝以《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唐开元以后,因《东观汉记》失传,乃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为三史。见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三史》。三右sān yòu

  1.指周朝六卿中的太宰﹑太宗﹑太士。参见"三左"。三叶sān yè/xié

  1.三世。 2.指荠﹑葶苈﹑菥蓂三种野菜。 3.犹言三杯。三号sān hào/háo

  1.三次号哭。 2.第三次鸣叫。三司sān sī

  各代所指不同。①东汉称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②唐代称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③唐代后期至宋代称盐铁、户部、度支为三司,统管国家财政,后废。④金代称劝农、盐铁、度支户部三科为三司,后废。⑤明代以各省的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合称三司。⑥清末以各省的布政使司或民政使司、按察使司或提法使司、提学使司合称三司。三叹sān tàn

  1.多次感叹,形容慨叹之深。三合sān hé/gě

  1.谓阴气﹑阳气﹑天气相合。 2.三次交合。 3.三度交锋;三个回合。 4.谓三者合而为一。 5.阴阳家相传以十二支配五行之金﹑木﹑水﹑火,取生﹑旺﹑墓三者以合局,谓之"三合",据以选择吉日良时。 6.指三个字母相拼合。三同sān tóng/tòng

  1.指同年生,同榜及第,同为馆职。 2.指干部和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三后sān hòu

  1.三个君主或诸侯。古代天子﹑诸侯皆称后。(1)指禹﹑汤﹑文王。《楚辞.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王逸注:"后,君也,谓禹汤文王也。"(2)指太王﹑王季﹑文王。《诗.大雅.下武》:"三后在天,王配于京。"毛传:"三后,大王王季文王也。"(3)指虞﹑夏﹑商三代的君主。《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三后之姓,于今为庶。"杜预注:"三后,虞﹑夏﹑商。"(4)指禹﹑契﹑后稷。《淮南子.人间训》:"古者沟防不修,水为民害,禹凿龙门,辟伊阙,平治水土,使民得陆处;百姓不亲,五品不慎,三吏sān lì

  1.即三公。 2.指三卿。 3.指唐杜甫的著名诗作《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文学史上与他的《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合称"三吏三别"。三君sān jūn

  1.指春秋时鲁国宣公﹑成公﹑襄公三国君。 2.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指东汉窦武﹑刘淑﹑陈蕃。《后汉书.党锢传序》:"窦武﹑刘淑﹑陈蕃为'三君'。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也。" 3.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指东汉陈寔及其子陈纪﹑陈谌。《后汉书.陈纪传》:"弟谌,字季方,与纪齐德同行,父子并着高名,时号三君。" 4.指明末东林党的赵南星﹑邹元标和顾宪成。见《明史.赵南星传》。 5.指三茅君。三吴sān wú

  1.地名。晋指吴兴﹑吴郡﹑会稽。 2.地名。唐指吴兴﹑吴郡﹑丹阳。 3.地名。宋指苏州﹑常州﹑湖州。 4.泛指长江下游一带。三吾sān wú/yù

  1.唐元结有浯溪﹑吾亭﹑峿台,合称三吾。三周sān zhōu

  1.古代亲迎之礼。新郎亲御妇车,车轮行三周匝,再交由御人驾御。 2.三度环绕。 3.三周年。三命sān mìng

  1.周代分官爵为九等,称九命。三命为公侯伯之卿。命,爵命。见《周礼.春官.典命》﹑《礼记.王制》。 2.称任州府官的辟命。 3.术数家以受命﹑遭命﹑随命为"三命"。 4.三种寿命。指上寿﹑中寿﹑下寿。三和sān hé/hè/huó/huò/hú

  1.三次调弦演奏。 2.指三种祭品。 3.元明俗语,喂牲口谓之撒和,三和谓喂料三次。三咤sān zhà

  1.奠爵三次。 2.谓三次举杯至齿而不饮。三咽sān yān/yàn/yè

  1.吞食三口。《孟子.滕文公下》:"陈仲子岂不廉士哉!居于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后以"三咽"作为求食以存活的典实。三品sān pǐn

  1.三种,三类。 2.三等,即上﹑中﹑下三等。三哲sān zhé

  1.亦作"三悊"。 2.三位贤人。所指随文而异。三唐sān táng

  1.诗家论唐人诗作,多以初﹑盛﹑中﹑晩分期,或以中唐分属盛﹑晩,谓之"三唐"。三唱sān chàng

  亦作“三注三唱”。唐 制,六品以下官吏赴选,始集试观书判,次面试观察言貌,然后拟官注籍。既注唱名,三唱后冬集,以其名报仆射,再由门下省上报皇帝,然后依旨授官。此项程序,谓之“三注三唱”。见《通典·选举志三》。三商sān shāng

  1.犹言三刻。古代以漏刻计时,谓之商。《诗·齐风·东方未明》"狂夫瞿瞿"唐孔颖达疏:"《尚书纬》谓刻为商。郑作《士昏礼》目録云:'日入三商为昏',举全数以言耳。"后亦以"三商"指漏刻。明杨慎《梁白纻舞歌》之一:"高张洞越吹参差﹐二八递代三商移。"清惠周惕《再用衣字韵》:"年来无梦到彤扉﹐卧听三商玉漏稀。"一说﹐商为"啇"之讹字﹐"三商"应为"三啇"。明焦竑《焦氏笔乘·三啇》:"《士昏礼》:'漏下三啇为昏。'啇,音滴,与夏﹑商之商不同。苏易简文:'三啇而眠,高舂而起。'用其语也。今三啇sān dí

  1.见"三商"。三善sān shàn

  1.指臣事君,子事父,幼事长的三种道德规范。 2.三样好处。三嘏sān gu3(ㄍ

  1.晋刘宏与兄粹弟潢三人表字皆有"嘏"字,合称"三嘏"。三器sān qì

  1.三种治国的手段,指号令﹑斧钺﹑禄赏。三四sān sì

  1.犹言再三再四。 2.表示为数不多。三围sān wéi

  指人的胸围、腰围和臀围。三国sān guó

  时代名。继东汉后出现的魏、蜀(蜀汉)、吴三国鼎立的历史时期。从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起,至280年吴灭亡为止。一般把赤壁之战后至魏、蜀、吴建国前的历史也划入三国时期。三圣sān shèng

  1.三个圣人。指尧﹑舜﹑禹。 2.三个圣人。指夏禹﹑周公﹑孔子。 3.三个圣人。指伏羲﹑文王﹑孔子。 4.三个圣人。指文王﹑武王﹑周公。三圭sān guī

  1.亦作"三珪"。 2.三种玉圭,借指公﹑侯﹑伯。后亦指高官重臣。三场sān cháng/chǎng

  1.科举时代考试须经三次,叫初场﹑二场﹑三场。亦总称三场。三坟sān fén

  1.传说中我国最古的书籍。《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杜预注:"皆古书名。""三坟"﹐三皇之书﹐也有认为系指天﹑地﹑人三礼﹐或天﹑地﹑人三气的﹐均见孔颖达疏引。近人章炳麟《检论·尚书故言》则谓:"坟﹑丘十二﹐宜即夷吾所记泰山刻石十有二家也。"今存《三坟书》﹐分山坟﹑气坟﹑形坟﹐以《连山》为伏羲作﹐《归藏》为神农作﹐《乾坤》为黄帝作﹐各衍为六十四卦﹐系之以传﹐且杂以《河图》﹐实系宋人伪造。三垂sān chuí

  1.犹三边。指东﹑西﹑南三方边疆。 2.犹三边。指东﹑南﹑北三方边疆。三垓sān gāi

  1.三重,三迭。三垢sān gòu

  1.佛教语。即三毒。三垣sān yuán

  中国古代所分的三个恒星组合区域的总称。即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的总称。太微垣包括室女、后发、狮子等星座的一部分;紫微垣包括北天极附近的天区;天市垣包括武仙、巨蛇、蛇夫、天鹅等星座的一部分。三堂sān táng

  1.唐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南)刺史宅中庭园名。以屡经文士题咏而著名。 2.第三进堂屋。三墨sān mò

  1.墨子之后,墨家分为三派,称三墨。三壤sān rǎng

  1.古时按土质的肥瘠将耕地分为上﹑中﹑下三品,称为三壤。三士sān shì

  1.指春秋晋之狐偃﹑赵衰﹑贾佗。 2.指古之许由﹑巢父﹑池主三隐者。 3.指春秋齐之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勇而无礼,晏子认为将危害国家,准备除掉他们,请景公赐三人二桃,论功而食。三人相争不下,皆不食桃,自刭死。事见《晏子春秋.谏下二四》。三壬sān rén

  1.术数家语。言人腹部有三壬,乃长寿之征。三声sān shēng

  1.旧指军中用以传令的金鼓﹑笳﹑铎之声。三壶sān hú

  1.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方丈﹑蓬莱﹑瀛洲的合称。三复sān fù

  1.犹言三遍。三夏sān xià

  1.旧称阴历四月为孟夏,五月为仲夏,六月为季夏,合称三夏。亦指夏季的第三个月。 2.三个夏季,即三年。 3.古代乐曲《肆夏》﹑《韶夏》﹑《纳夏》的总称。 4.农业劳动中夏收﹑夏种﹑夏管的总称。三多sān duō

  1.指多福﹑多寿﹑多男子。祝颂之辞。语本《庄子.天地》:"尧观乎华,华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人,使圣人寿。'尧曰'辞'。'使圣人富。'尧曰'辞'。'使圣人多男子。'尧曰'辞'。" 2.指为文多看,多做,多商量。 3.指学者应当多读﹑多立论﹑多著述。 4.佛教用语。指多近善友,多闻法音,多修不净观。一说,指多供养佛,多事善友,多问法要。三大sān dà/dài/tài

  1.指道﹑天﹑地。 2.指君﹑父﹑夫。三天sān tiān

  1.我国古代关于天体的学说,有浑天﹑宣夜﹑盖天三家,称为"三天"。 2.道教称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为三天。 3.佛教称欲界﹑色界﹑无色界为三天。 4.泛指天空。 5.指清代皇子及诸王公读书的前﹑中﹑后三殿。三太sān tài

  1.太师﹑太傅﹑太保的合称。三失sān shī

  1.谓过失多。 2.古以远游丧亲﹑臣节不遂﹑厚交离绝为三失。三头sān tóu/tou

  1.科举考试三试都中第一名的人。即府试为解头,进士试为状头,博学宏词及制科试为勅头。三夷sān yí

  1.古代居住在浙江东南沿海的三个部族,是百越的一支。三奇sān qí/jī

  1.三个阳爻。三奸sān jiān

  1.三种奸诈的行为。三好sān hǎo/hào

  1.三种爱好。三妇sān fù

  1.见"三妇艳"。三始sān shǐ

  1.三朝。指正月一日。 2.谓仪容端正,态度庄重,辞令逊顺。此三者为礼义之始,故称。 3.指第三个被贬官为始安太守的人。 4.汉有"七始"之乐,取十二律之七律拟天地人及四时之始。以黄钟为天始,林钟为地始,太簇为人始,因称"三始"。三姑sān gū

  1.传说中的管蚕女神。 2.指尼姑﹑道姑﹑卦姑。详"三姑六婆"。三姜sān jiāng

  1.汉之姜肱与弟仲海﹑季江,以孝友着闻,常共卧起,见《后汉书.姜肱传》。后世因称其兄弟三人为"三姜",并用作兄弟情笃之典。三娥sān é

  1.指杨贵妃之三妹,唐玄宗封为虢国夫人。据说她自矜娇美,朝见君王时亦不施脂粉。见宋乐史《杨太真外传》。三婆sān pó

  1.以卖花卖茶等为业的妇人。见于元曲。 2.指奶婆﹑医婆﹑稳婆(收生婆)。三嬗sān shàn

  1.三次递嬗变换。三孔sān kǒng

  1.三个孔穴。 2.三个来源。 3.宋孔文仲及弟武仲﹑平仲并以文名,时号"三孔"。三字sān zì

  1.指古字﹑篆﹑隶三种字体。 2.知制诰的别称。 3.指"莫须有"三字。三季sān jì

  1.指夏﹑商﹑周三代的末期。 2.指春秋鲁昭公时的季孙氏﹑仲孙氏﹑叔孙氏。三孤sān gū

  1.指少师﹑少傅﹑少保。三学sān xué

  1.唐代称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为三学,隶属国子监。文武三品以上官吏子孙得入国子学,五品以上子孙得入太学,七品以上子孙及平民之俊异者得入四门学。 2.宋代称太学之外舍﹑内舍﹑上舍为三舍﹐亦称三学。 3.佛教称戒学﹑定学﹑慧学为"三学"。三孽sān niè

  1.见"三蘖"。三宅sān zhái

  1.指上古时常伯﹑常任﹑准人三种官职。三宗sān zōng

  1.指黄帝﹑唐尧﹑虞舜。 2.指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官sān guān

  1.古代三种官的合称。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 2.古代三种官的合称。军队中执掌鼓﹑金﹑旗以发布军令的三种官。 3.古代三种官的合称。管理农﹑商﹑工的田师﹑市师﹑器师。 4.古代三种官的合称。汉代管理铸钱的均输﹑钟官﹑辨铜令三官。为水衡都尉之属官。 5.古代三种官的合称。三国时魏国称廷尉属官正﹑监﹑平为廷尉三官。 6.道教所奉的神。天官﹑地官﹑水官三帝的合称。传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7.人体三种器官。指耳﹑目﹑心。 8.人体三种器官。指口﹑目﹑耳。三定sān dìng

  1.定产﹑定购﹑定销的合称。三宝sān bǎo

  1.三种宝贵之物。 2.(梵Triratna)佛教语。指佛﹑法﹑僧。《释氏要览·三宝》:"三宝,谓佛﹑法﹑僧。"三国吴康僧会《安般守意经序》:"佛教三宝,众冥皆明。"后以指佛教。三室sān shì

  1.指祖宗三庙。三宥sān yòu

  1.指古代对犯罪者可从轻处理的三种情况。 2.古代王﹑公家族之人犯法,有宽恕三次之制。 3.古代天子﹑诸侯劝食的礼仪。宥,同"侑"。三宫sān gōng

  1.古代诸侯夫人之宫。 2.指后妃之宫。 3.谓天子﹑太后﹑皇后。 4.谓明堂﹑辟雍﹑灵台。 5.指紫微﹑太微﹑文昌三星座。 6.道教谓双目为绛宫﹑两耳为玉堂宫,鼻口为明堂宫。合称"三宫"。 7.道教指西玄山清灵宫﹑葛衍山紫阳宫﹑郁绝根山极真宫。三宰sān zǎi

  1.三卿。三害sān hài

  1.晋周处少年时危害乡里,时人把他同南山虎﹑长桥蛟并称为"三害"。三家sān jiā/gū/jie

  1.极言人户之少。 2.指春秋鲁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 3.指春秋晋之三卿韩﹑赵﹑魏。 4.指汉代传《诗》的齐﹑鲁﹑韩三派。 5.指汉代传《尚书》的欧阳﹑大夏侯﹑小夏侯三派。 6.指解说《春秋》的左氏﹑公羊﹑谷梁三派。 7.指古代天文学中的盖天﹑宣夜和浑天三种学派。 8.指三皇。 9.指夏﹑商﹑周。三宿sān sù/xiǔ/xiù

  1.进爵三次。 2.犹言三日;三夜。谓时间较久。《孟子.公孙丑下》:"三宿而后出昼,是何濡滞也?"赵岐注:"留于昼三日,怪其淹久。"唐白居易《答微之咏怀见寄》诗:"分袂二年劳梦寐,并床三宿话平生。"佛教有出家人不三宿桑下﹐以免妄生依恋之说﹐见《四十二章经》。三密sān mì

  1.佛教密宗以结印为身密,诵呪为语密,观理为意密。"三密相应"为修密之要。三寝sān qǐn

  1.古代天子﹑诸侯的三座宫室。三寸sān cùn

  1.指舌。三寿sān shòu

  1.犹三老。 2.古称上寿百二十岁,中寿百,下寿八十。见《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唐孔颖达疏。后泛指高寿。三尊sān zūn

  1.三种最受尊敬的人。指君﹑父﹑师。 2.三种最受尊敬的人。佛家语。指佛﹑法﹑僧。 3.三种最受尊敬的人。道教语。指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三少sān shǎo/shào

  1.三公的副职。亦称三孤。 2.三位知名的年轻人。(1)晋王羲之﹑王承﹑王悦,俱少年知名。人称王氏三少。《晋书.王羲之传》:"敦尝谓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2)唐李嗣真与同时学士赵献臣﹑徐昭任职弘文馆,俱称少俊,馆中号为"三少"。见《旧唐书.方伎传.李嗣真》。 3.谓三度返老还少。三就sān jiù

  1.三成,三套。 2.犹三匝,三重。 3.谓古时服死刑者,依照身份不同,分别三处就刑。三尸sān shī

  1.道家称在人体内作祟的神有三,叫"三尸"或"三尸神",每于庚申日向天帝呈奏人的过恶。三尹sān yǐn

  1.谓三度任令尹。三尺sān chǐ/chě

  ①古以三尺竹简书写法律条文,因以指法、法律:胆大泼天,目无三尺。②指剑:三尺青锋|手提三尺定山河。③童子,小儿:三尺童子|更难抛三尺啼娃。三居sān jú

  1.古代依罪行的轻重分别将犯人流放到远近不同的三个地方。三属sān shǔ/zhǔ

  1.三次斟酒。 2.指古代战士上身﹑髀部﹑胫部的铠甲相连以掩蔽全身。 3.三度会盟。三山sān shān

  1.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晋王嘉《拾遗记.高辛》:"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 2.福州的别称。福州城中西有闽山,东有九仙山,北有越王山,故福州又称三山。见宋曾巩《道山亭记》。 3.冠名。 4.指三山骨。 5.喻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重压迫。三岑sān cén

  1.唐岑羲与弟仲翔﹑仲休的合称。三人皆有治绩。三岛sān dǎo

  1.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亦泛指仙境。 2.指日本。三峡sān xiá

  1.四川﹑湖北两省境内,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 2.广东省北江自英德至清远间的中宿峡﹑大庙峡﹑浈阳峡的合称。见清屈大均《广东新语.三峡》。三峦sān luán

  1.古楼观名。三峨sān é

  1.四川峨眉山有大峨﹑中峨﹑小峨三峰,故称三峨。三峰sān fēng

  1.三山峰。指华山之莲花﹑毛女﹑松桧三山峰。 2.三山峰。指江苏三茅山之大茅﹑中茅﹑小茅三山峰。 3.华州之代称。三崔sān cuī

  1.汉崔骃及子瑗﹑孙寔,皆有文名,合称"三崔"。三川sān chuān

  1.三条河流的合称,所指不一。(1)西周以泾﹑渭﹑洛为三川。《国语.周语上》:"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韦昭注:"三川,泾﹑渭﹑洛,出于岐山。"(2)东周以河﹑洛﹑伊为三川。《战国策.秦策一》:"亲魏善楚,下兵三川。"《文选.鲍照<咏史>》:"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李善注引韦昭曰:"有河﹑洛﹑伊,故曰三川。" 2.指洛阳。三巡sān xún

  1.巡行三遍。 2.斟酒三次。亦泛指多次。三左sān zuǒ

  1.指周朝六卿中的太史﹑太祝﹑太卜。因常在王左,故称。三已sān yǐ

  1.谓三度或多次罢官。语出《论语.公冶长》:"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三巳sān sì

  1.即上巳。原指农历三月第一个巳日,魏以后专指农历的三月初三日。三巴sān bā

  1.古地名。巴郡﹑巴东﹑巴西的合称。相当今四川嘉陵江和綦江流域以东的大部地区。 2.多泛指四川。三币sān bì

  1.古指珠玉﹑黄金﹑刀币。三市sān shì

  1.指大市﹑朝市﹑夕市。 2.泛指闹市。三帅sān shuài

  1.指春秋秦将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秦晋殽之战,为晋军所获。三师sān shī

  1.北魏以后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见《通典.职官一》。 2.星名。 3.三国的军队。 4.佛教语。指授具足戒的三名和尚,即戒和尚﹑羯磨师和教授师。三帛sān bó

  1.指纁帛﹑玄帛﹑黄帛。三常sān cháng

  1.指治国理政的三大纲要。 2.指三种恒久不变的事象。三幡sān fān

  1.道家谓色﹑空﹑观三者最易摇荡人心,故以三幡为喻。三干sān gān/gàn

  1.犹三天。道教称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为三天。三平sān píng

  1.明马森﹑郑晓﹑周延三人屡平疑狱,时称"三平"。三幼sān yòu

  1.谓蚕三眠。三库sān kù

  1.指元代禁中内藏﹑右藏﹑左藏三个库房。 2.指清代户部所属的银库﹑缎匹库﹑颜料库。三庙sān miào

  1.指古代大夫为供祀祖先所立之庙。三庚sān gēng

  1.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之始。 2.三伏。三府sān fǔ

  1.汉制,三公皆可开府,因称三公为"三府"。后世因之。亦用以泛称国家最高行政长官。 2.通判的别称。官品低于知府﹑同知,故称。三废sān fèi

  1.指工厂的废水﹑废气﹑废渣。三度sān dù/duó

  1.三种尺寸。三庭sān tíng

  1.道教语。人体的三个部位,上黄庭宫﹑中黄庭宫和下黄庭宫的合称。三庶sān shù

  1.唐玄宗废太子瑛﹑鄂王瑶﹑光王琚为庶人,时称"三庶"。三康sān kāng

  1.晋会稽孔愉﹑张茂﹑丁潭三人表字皆有"康"字,合称"三康"。三建sān jiàn

  1.中药附子﹑天雄﹑乌头的合称。三异sān yì

  1.指汉中牟令鲁恭行德政而出现的三种奇迹。三弄sān nòng/lòng

  1.古曲名。即梅花三弄。三弋sān yì

  1.犹三禽。三式sān shì

  1.术数家语。指遁甲﹑太乙﹑六壬。三张sān zhāng

  1.指汉末五斗米道的三个首领张陵﹑张衡﹑张鲁。三人之名见《三国志.魏志.张鲁传》。或谓指张陵﹑张鲁﹑张角。 2.西晋文学家张载与弟张协﹑张亢的合称。 3.唐之张穉珪﹑张九龄﹑张休先后出任洪州(今江西南昌)太守,有德政,州人称为三张。三弦sān xián

  也称“弦子”。拨弦类弦鸣乐器。相传由秦代的“弦鼗”演变而来。音箱木制,两面蒙蟒皮,柄长,张弦三根。有大小两种形制:大三弦用以伴奏大鼓等北方曲艺;小三弦用以伴奏弹词,亦用于独奏和合奏。三归sān guī

  1.娶三姓女子。《论语.八佾》:"管氏有三归。"何晏集解引包咸曰:"三归,娶三姓女也。妇人谓嫁曰归。"《汉书.地理志下》:"﹝管仲﹞身在陪臣而取三归。"颜师古注:"三归,三姓之女。"宋苏轼《东坡志林.七德八戒》:"管仲之相桓公也……使家有三归之病,而国有六嬖之祸,故桓公不王,而孔子小之。"按,关于"三归"的解释尚有数说:(1)三处家庭。俞樾《群经平议.论语一》:"所谓三归者,即从管仲言,谓管仲自朝而归,其家有三处也。"(2)地名。指管仲之采邑。《晏子春秋.内杂下二八》:"昔先君桓公,三彝sān yí

  1.夏﹑商﹑周三代行灌祭时所用的三种酒器。三形sān xíng

  1.指高﹑中﹑下三种地形。三彭sān péng/bāng

  1.即三尸神。三影sān yǐng

  1.宋张先的别号。三征sān zhēng

  1.三国魏征南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镇南将军毋丘俭的合称。三径sān jìng

  亦作“三迳”。晋 赵岐 《三辅决录·逃名》:“蒋诩 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 求仲 、 羊仲 从之遊。”后因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三徐sān xú

  1.后魏以徐州﹑北徐州﹑东徐州为三徐。 2.指宋初徐延休﹑徐铉﹑徐锴。 3.清代徐干学与弟元文(号立斋)﹑秉义(号果亭)并以文名,时号"三徐"。三微sān wēi

  1.三正。三正之始,万物皆微,故又称三微。 2.谓十五日。 3.古代箭靶上的三条竖线。三德sān dé

  1.三种品德。随文而异。 2.即三老。 3.指狐的三种特性。三徽sān huī

  1.北魏崔徽伯﹑房徽叔﹑张烈(字徽仙)的合称。三心sān xīn

  1.谓心志不专一。 2.佛教谓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为三心。见《金刚经》。三志sān zhì

  1.《三国志》的省称。《三国志》,晋陈寿记载三国魏﹑蜀﹑吴历史的著作。三忘sān wàng

  1.谓将士出征当忘却三事:忘家﹑忘亲﹑忘身。三忠sān zhōng

  1.三臣,三卿。三忧sān yōu

  1.三种可忧之事。指不知,知而不学,学而不行。三思sān sī/sāi

  再三思考。语出《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三性sān xìng

  1.佛教名词。指法相宗所主张的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认为事理﹑迷悟一切诸法,均不出此三性。见《成唯识论》卷八。也称"三自性"。 2.佛教名词。指善性﹑恶性和无记性(即非善非恶之性)。 3.道教名词。指元精﹑元气和元神。 4.指人性的三个来源。三怨sān yuàn

  1.三种招人怨恨的事。指爵高﹑官大﹑禄厚。 2.三种招人怨恨的行为。指凌人﹑诬人﹑掩人之善。三恨sān hèn

  1.三件憾事。唐薛元超以不得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为三恨。见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上。 2.三件憾事。唐时吐蕃乞立赞以不知天子丧,不及吊;山陵崩,不及赙;不知德宗即位,而发兵攻灵州,入扶﹑文,侵灌口为三恨。见《新唐书.吐蕃传下》。三恪sān kè

  1.周朝新立,封前代三王朝的子孙,给以王侯名号,称三恪,以示敬重。周封三朝说法有二。一说封虞﹑夏﹑商之后于陈﹑杞﹑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与其神明之后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杜预注:"周得天下,封夏﹑殷二王后,又封舜后,谓之恪,并二王后为三国。其礼转降,示敬而已,故曰三恪。"一说封黄帝﹑尧﹑舜之后于蓟﹑祝﹑陈。《诗.陈风谱》唐孔颖达疏:"案《乐记》云:'武王未及下车,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之后于祝,封帝舜之三恶sān è/wù/ě/wū

  1.指暴﹑虐﹑颇(不正)三种恶劣的品性。 2.即三恶道。三悊sān zhé

  1.见"三哲"。三患sān huàn

  1.指多子有多惧之患,富有多事之患,寿有多辱之患。《庄子·天地》:"尧曰:'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故辞。'封人曰:'……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三患莫至,身常无殃﹐则何辱之有!'"宋苏轼《黄河》诗:"帝假一源神禹迹,世流三患梗尧乡。"一说﹐指病﹑老﹑死三种祸患。 2.指君子所忧之三事:不得闻﹑不得学﹑不能行。 3.指富贵所招致的三种祸害。三惊sān jīng

  1.古代用兵,三度耀威示武使敌惊惧,谓之"三惊"。三惑sān huò

  1.指酒﹑色﹑财三种惑人之物。 2.佛教天台宗所说的三种妄惑: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三惠sān huì

  1.指清代经学家惠周惕及子惠士奇,孙惠栋三人。三惧sān jù

  1.指圣君治国应该戒惧的三件事。三愆sān qiān

  1.三种过失。三成sān chéng

  1.三重,三层。 2.音乐之三终;三度奏乐。 3.十分之三。三戒sān jiè

  寓言故事。唐代柳宗元作。由《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三篇组成。写麋、驴、鼠三种动物初因各种缘故得到保护或受到敬畏,后真相暴露,均被强者杀死。由此反映了现实中种种虚假丑恶势力的本质,并对其提出警告。文字短小精悍而波澜起伏,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三戟sān jǐ

  1.唐制,三品以上官员得门前立戟。李岘与兄峘﹑峄同居长兴里第,门列三戟。张俭兄弟三人皆立戟,时号"三戟张家"。崔琳与弟珪﹑瑶,俱立棨戟,世号"三戟崔家"。俱见《新唐书》本传。后遂以"三戟"指贵官之家。三户sān hù

  1.三户人家。极言人数之少。《史记.项羽本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裴骃集解引臣瓒曰:"楚人怨秦,虽三户犹足以亡秦也。"一说,指楚之昭﹑屈﹑景三大姓。见司马贞索隐引韦昭说。后人多指"三户人家"。 2.地名。在今河南淅川县境。 3.古漳水上的一个渡口。在今河北磁县境内。三戾sān lì

  1.指三种乖戾的癖性。三房sān fáng

  1.指明堂﹑明房﹑丹田之房。 2.指同宗族分衍出来的三个支派。 3.三房妻室。三才sān cái

  1.天﹑地﹑人。 2.三位齐名之才人。(1)指晋之潘滔﹑刘舆﹑裴邈。《晋书.刘舆传》:"时称越府有三才:潘滔大才,刘舆长才,裴邈清才。"(2)指北齐之温子升﹑邢子才﹑魏收。《北史.魏收传》:"﹝魏收﹞与济阴温子升﹑河间邢子才齐誉,世号三才。" 3.三种材料。三折sān zhē/zhé/shé

  1.指三折笔。三护sān hù

  1.旧谓女子幼小依赖父母,出嫁依赖丈夫,老迈依赖儿子。三拜sān bài

  1.长跪后两手相拱至地,俯首至手为拜。重复三次,谓之三拜。(1)古人相见以再拜为常礼,唯遇特殊情况乃三拜,以示情切。《左传.僖公十五年》:"秦获晋侯以归……晋大夫三拜稽首。"北周宣帝时﹐始改三拜为常礼。《周书.宣帝纪》:"﹝宣政元年九月﹞诏诸应拜者﹐皆以三拜成礼。"参阅赵翼《陔馀丛考.再拜三拜四拜五拜》。(2)主人对众宾行礼,不及一一相拜,仅以三拜表示。《仪礼.乡射礼》:"主人西南面三拜众宾,众宾皆答一拜。"郑玄注:"三拜,示徧也。"贾公彦疏:"三拜示徧也者,众宾无问多少,止为三拜而三指sān zhǐ

  1.中指。三挺sān tǐng

  1.犹三枚。三损sān sǔn

  1.指具有便辟﹑善柔﹑便佞三种习性的人。与这三种人交友,有损无益,故称三损。语本《论语.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邢昺疏:"便辟,巧辟人之所忌以求容媚者也。善柔,谓面柔和颜悦色以诱人者也。便,辨也,谓佞而复辨。以此三种之人为友则有损于己也。"三接sān jiē

  1.谓三度接见。语本《易.晋》:"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孔颖达疏:"昼日三接者,言非惟蒙赐蕃多,又被亲宠频数,一昼之间,三度接见也。"后多以"三接"为恩宠优奖之典。宋范仲淹《贤不家食赋》:"敦三接而何善不臻,达四聪而无远勿访。"金朱之才《卧病有感二十韵》:"荀爽岁九迁,康侯日三接。"明杨慎《八月二日经筵纪事》诗:"晋昼延三接,尧旻达四聪。"一说,接读为捷,"三接"即三捷。高亨注:"接读为捷,战胜曰捷。此乃周初故事,康侯出征异国,俘马甚多,以献于王。其战也,一日三胜。"三推sān tuī

  1.古代帝王亲耕之礼。天子于每年正月亲临藉田,扶耒耜往还三度,以示劝农,称三推。后历代皆有亲耕三推仪式,成为例行公事。三揖sān yī

  1.指卿﹑大夫﹑士。以其皆为君所揖礼,故云。三摩sān mó/mā

  1.三昧。 2.奥妙。三擦sān cā

  1.指国民党当局在抗日战争期间所制造的军事摩擦﹑人事摩擦和文化摩擦。三支sān zhī

  1.指汉末﹑三国时来华弘法的月氏高僧支谶﹑支亮和支谦三人。支谦受业于支亮,亮受业于支谶。当时称"天下博知,不出三支"。 2.古印度因明学指组成比量的三个环节,即:宗(立义),因(论证),喻(设譬)。三教sān jiào/jiāo

  1.汉儒谓夏尚忠,殷尚敬,周尚文,称为"三教"。 2.指儒家的施教内容,包括六德﹑六行﹑六艺﹑合称"三德"。 3.佛教传入我国后,称儒﹑道﹑释为"三教"。三数sān shù/shǔ/shuò

  1.表示为数不多。三斩sān zhǎn

  1.古代的酷刑。先斩足,次斩腰,后斩首,谓之"三斩"。三方sān fāng

  1.三个不同的方向,也指不同方向的三个地域。 2.太平天国避"皇"字讳,称三皇为三方。参见"三方五氏"。三旌sān jīng

  1.指公﹑侯﹑伯三公。 2.三面旌旗。三族sān zú

  1.有几种说法。(1)谓父﹑子﹑孙。《周礼.春官.小宗伯》:"掌三族之别,以辨亲疏。"郑玄注:"三族,谓父﹑子﹑孙。"《仪礼.士昏礼》:"惟是三族之不虞,使某也请吉日。"郑玄注:"三族,谓父昆弟﹑己昆弟﹑子昆弟。"按,前注据父言之,故云子﹑孙;后注据子言之,故云己与子,二注义同。参阅孙诒让《周礼正义》。(2)谓父族﹑母族﹑妻族。《大戴礼记.保傅》:"三族辅之。"卢辩注:"三族,父族﹑母族﹑妻族。"《庄子.徐无鬼》:"夫与国君同食,泽及三族,而况父母乎!"成玄英疏:"三族,谓父母族﹑妻族三无sān wú

  1.谓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 2.佛教语。指空﹑无相﹑无作。亦泛指佛法。三日sān rì

  1.三天。 2.一个月的第三天。 3.指三月三日上巳节。三时sān shí

  1.指春﹑夏﹑秋三季农作之时。 2.夏至后半个月。 3.早﹑午﹑晩。 4.印度分一年为热﹑雨﹑寒三时。 5.佛教谓释迦牟尼佛逝世后,佛法将经历的正法﹑像法和末法三大时期。一般认为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见南朝陈慧思《立誓愿文》。三明sān míng

  1.道教以日月星为天之三明,耳目口为人之三明,文章华为地之三明。 2.指三个人。指东汉"凉州三明。" 3.指三个人。指晋代"中兴三明"。 4.佛教语。指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三易sān yì

  1.《连山》﹑《归藏》﹑《周易》的合称。 2.三种容易之事。"三易"所指,随文而异。 3.三次变换。三星sān xīng

  1.《诗.唐风.绸缪》:"三星在天。"毛传:"三星,参也。"郑玄笺:"三星,谓心星也。"均专指一宿而言。天空中明亮而接近的三星,有参宿三星,心宿三星,河鼓三星。据近人研究,《绸缪》首章"绸缪束薪,三星在天",指参宿三星;二章"绸缪束刍,三星在隅",指心宿三星;末章"绸缪束楚﹐三星在户",指河鼓三星。 2.古人认为岁星由西向东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星次。三星,谓岁星行经三个星次,犹言三年。 3.指福﹑禄﹑寿三福神。三春sān chūn

  ①夏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指整个春季:故园高枕度三春。②指春季的第三个月。即季春、暮春:自从雪里唱新曲,直至三春花尽时。③指三年:两载求人瘼,三春受代归。三昧sān mèi

  ①佛教用语。指止息杂念,使心专注于一境。②道教用语。道家以为,昏昏默默神之昧,杳杳冥冥气之昧,恍恍忽忽精之昧,合称三昧,此三昧能生真火。③指某种技艺的诀窍:泻汤旧得茶三昧。三晋sān jìn

  1.战国时赵﹑韩﹑魏三国的合称。赵氏﹑韩氏﹑魏氏原为晋国大夫,战国初,分晋各立为国,故称。其地约当今之山西省及河南省中部﹑北部,河北省南部﹑中部。后"三晋"又为山西省别称。三晡sān bū

  1.晡为申时,一般分上晡﹑中晡﹑下晡,故又称三晡。三普sān pǔ

  1.三篇佛教经文的合称。即《华严经》中的《普贤菩萨行愿品》﹑《法华经》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和《圆觉经》中的《圆觉普眼品》。三景sān jǐng

  1.谓日﹑月﹑星三光。三暗sān àn

  1.三件不明智之事。指用兵作战时,派遣没有战斗力和不可信任的人去防守﹑出战和探察敌情。三曜sān yào

  1.指日﹑月﹑星。三曲sān qū/qǔ

  1.古丧礼的一种哀声。谓一举声而三折。 2.唐长安城北平康里之歌妓聚居区,分一曲﹑二曲﹑中曲,合称三曲。见唐孙棨《北里志.海论三曲中事》。 3.酒名。曲酒中品级最低的一种。三更sān gēng/gèng

  1.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 2.指三更更鼓。三曹sān cáo

  指汉魏时期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曹操位居丞相,封魏王,其子曹丕后称帝。父子三人均以诗文著称。他们的政治地位和文学成就,对当时文坛影响很大。三月sān yuè

  1.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 2.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第三个朔望月。 3.三个月。三有sān yǒu

  1.佛教语。谓三界之生死。一﹑欲有,欲界之生死;二﹑色有,色界之生死;三﹑无色有,无色界之生死。佛教认为三界之生死境界有因有果,故谓之有。 2.指仁慈﹑节俭﹑不为天下先这三种美德。三朔sān shuò

  1.指农历正月初一。三望sān wàng

  1.祭祀名。望,谓不能亲诣所在,遥望而祭。所祭之事有三,故称"三望"。 2.车名。详"三望车"。三朝sān zhāo/cháo

  1.正月一日。为岁﹑月﹑日之始,故曰三朝。 2.谓三日。 3.旧时婚后或出生后第三日均称"三朝"。三木sān mù

  1.古代加在犯人颈﹑手﹑足上的三件刑具。三本sān běn

  1.三个根本。礼的三本。指天地﹑先祖﹑君师。 2.三个根本。治国之三本。指德﹑功﹑能。 3.古时内府藏书,图籍各备正本﹑副本﹑贮本﹐合称三本。 4.三个本源。三术sān shù

  1.三条途径;三种方法或策略。(1)指兼并别国之三术。《荀子.议兵》:"凡兼人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2)谓灭国三术。《谷梁传.宣公十五年》:"灭国有三术:中国谨日,卑国月,夷狄不日。"范宁注:"卑国谓附庸之属。襄六年传曰:中国日,卑国月,夷狄时,此谓三术。"(3)指人主治国三术。《管子.任法》:"故主有三术。夫爱人不私赏也,恶人不私罚也,置仪设法以度量断者,上主也。爱人而私赏之,恶人而私罚之,倍大臣,离左右,专以其心断者,中主也。臣有所爱而为私赏之,三杀sān shā

  棒、垒球运动术语。指守场员在一次防守活动中连续使攻方三名队员出局。三权sān quán

  1.三种权力。 2.特指"贵"﹑"富"﹑"亲"三种权势。 3.指兵法上对上﹑中﹑下三种力量的权衡。三李sān lǐ

  1.北魏李诜﹑李灵﹑李遐的合称。 2.唐李德裕﹑宋李光﹑李纲先后贬官崖州(今广东省琼山海口等地),今海口市有五公祠,即祀三李与胡铨﹑赵鼎五人。 3.宋舒州李公麟﹑李元中工书画,李亮工工诗文,时人号为"龙眠三李"。 4.指唐代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三材sān cái

  1.指天﹑地﹑人。 2.三种人材:官人使吏之材,士大夫官师之材,卿相辅佐之材。 3.三位辅弼之才。 4.三种材料。制作车轮的三种木材。 5.三种材料。指制弓的胶﹑丝﹑漆。 6.三种材料。古代指炊事必备的水﹑木﹑火。三条sān tiáo/tiāo

  1.见"三条路"。 2.指北条山﹑中条山﹑南条山。三杨sān yáng

  1.指晋朝杨骏﹑杨珧﹑杨济。 2.指唐代杨凭﹑杨凝﹑杨凌。 3.指明朝的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杰sān jié

  1.三位杰出的人物。指汉代的张良﹑韩信﹑萧何。 2.三位杰出的人物。指三国蜀的诸葛亮﹑关羽﹑张飞。 3.三位杰出的人物。指唐代的宋璟﹑张说﹑源干曜。三板sān bǎn

  1.古代筑墙﹑坟所用的板,每块高二尺,三板为六尺。 2.亦作"三版"。即舢板。近海或江河上用桨划的小船。 3.三级。三极sān jí

  1.三才,天﹑地﹑人。三枭sān xiāo

  1.古代博戏中的胜采名。 2.北齐税制名。三枿sān niè

  1.同"三蘖"。三染sān rǎn

  1.三度浸染。三柱sān zhù

  1.星名。三柳sān liǔ

  1.犹三绺。三栾sān luán

  1.指春秋晋之栾武子﹑栾桓子﹑栾怀子。三案sān àn

  1.指明宫庭中发生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的梃击案﹑光宗泰昌元年的红丸案和熹宗天启初的移宫案。当时奸党首领魏忠贤借此为名,编《三朝要典》一书,以诬陷东林党人,成为明代历史上著名的三大案。三桑sān sāng

  1.传说中的三株桑树。 2.三株扶桑。扶桑为古神木名,传说日出其下,后因以"三桑"喻众辅臣。三桓sān huán

  1.春秋时鲁国大夫孟孙(仲孙)﹑叔孙﹑季孙都是鲁桓公的后代,故称"三桓"。文公死后,三桓势力日强,分领三军,实际掌握了鲁国的政权。三桠sān yā

  1.人参。以其三桠五叶,故称。三梁sān liáng

  1.冠名。为公侯所服。古冠以竹为衬里,有一梁至五梁之分。三梆sān bāng

  1.三次击梆木。封建时代官长坐堂前的信号。三梦sān mèng

  1.古代相传有致梦﹑觭梦﹑咸陟三种占梦之法。三检sān jiǎn

  1.谓三种检验之法。三棒sān bàng

  1.佛家临济宗的公案。义玄至黄檗山参谒希运禅师,问:"如何是佛法的大意?"三度发问,均被棒打。见《临济录》。后宗门多用以警觉学人之执迷不悟者。三楚sān chǔ

  1.战国楚地疆域广阔,秦汉时分为西楚﹑东楚﹑南楚,合称三楚。《史记.货殖列传》以淮北﹑沛﹑陈﹑汝南﹑南郡为西楚;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为东楚;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为南楚。《汉书.高帝纪上》"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颜师古注引孟康《音义》,以江陵(即南郡)为南楚,吴为东楚,彭城为西楚。二说不同。后人诗文中多以泛指长江中游以南,今湖南湖北一带地区。 2.五代时,马殷据长沙,周行逢据武陵,高季兴据江陵,都在古楚地,亦称三楚。见宋周羽翀《三楚新录》。三槐sān huái

  相传汉代宫廷外植有三棵槐树,三公上朝时面对三槐站立,后因以借指三公:生有三槐之望,没无鼎足之名。三樵sān qiáo

  1.犹三俏,指三个美男子。三次sān cì

  1.三回。 2.指朝﹑野﹑市三处。三欲sān yù

  1.人君的三种欲望。谓欲强,欲安,欲荣。 2.人君的三种欲望。谓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三正sān zhèng

  1.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合称三正。《书.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陆德明释文引马融曰:"建子﹑建丑﹑建寅,三正也。"一说指天﹑地﹑人之正道。孔传:"怠惰弃废天地人之正道。"也称三统。 2.指夏﹑殷﹑周三代。 3.指中心朱色﹑次白﹑次苍的三色射靶。三武sān wǔ

  1.星名。 2.北魏道武帝﹑北周武帝和唐武宗的合称。他们皆禁佛教,令僧尼还俗,佛家称为"三武之难"。三死sān sǐ

  1.三种死罪。 2.指非命而致死的三种原因。三殇sān shāng

  1.指长殇﹑中殇﹑下殇。 2.三个横死者。三段sān duàn

  1.犹言三节,三块。 2.指三段论式。三殿sān diàn

  1.即唐大明宫之麟德殿。 2.指皇宫中的三大殿。亦借指皇宫。 3.宋时太皇太后在世,与皇太后﹑皇后并称三殿;若无太皇太后,则天子与太后﹑皇后亦称三殿。三母sān mǔ

  1.指周代三位贤母。 2.古时诸侯﹑大夫养子,从众妾中择三人为子师﹑慈母﹑保母,称为三母。三毒sān dú/dài

  1.佛教称贪﹑嗔﹑痴为三毒。三毛sān máo

  1.三绺髭须。 2.指发﹑眉﹑须。 3.现代画家张乐平在《三毛流浪记》中塑造的一个少年儿童形象,以诚实﹑善良﹑机智着称。因其头发只画三根,故称"三毛"。 4.作家(1943-1991)。原名陈平,浙江定海人。女。因喜欢漫画家张乐平创造的“三毛”形象,而用作笔名。曾留学西班牙、德国、美国。回台湾后在大学任教。著有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万水千山走遍》,短篇小说集《稻草人手记》、《送你一匹马》等。三气sān qì

  1.指太初﹑太始和太素之气。 2.指天﹑地﹑人之气。 3.道教语。指太阴﹑太阳﹑中和之气。 4.道教语。指上中下三丹田之气。 5.中医指六气中的第三气,即暑气,属于相火。三汛sān xùn

  1.指春﹑夏﹑秋三季的涨水期。第一汛叫春汛,或名桃汛﹑桃花汛﹑桃花水,汛期大概在清明节后二十日。第二汛叫伏汛,汛期在春汛后至立秋前。第三汛叫秋汛,汛期在伏汛后至霜降前。参阅清朱扆《河防志》卷五。三江sān jiāng

  1.古代各地众多水道的总称。《书·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周礼·夏官·职方氏》:"其川三江。"汉以后有多种解释。《国语·越语上》韦昭注以吴江﹑钱塘江﹑浦阳江为三江。《水经注·沔水》引郭璞说以岷江﹑松江﹑浙江为三江。《书·禹贡》陆德明释文引《吴地记》以松江﹑娄江﹑东江为三江。《汉书·地理志上》颜师古注以北江﹑中江﹑南江为三江。 2.蜀有三江,即岷江﹑涪江﹑沱江。 3.指广东境内的西江﹑北江﹑东江。 4.指鸭绿江﹑松花江﹑黑龙江。三池sān chí

  1.星名。 2.道家称胆为中池,舌下为华池,小腹胞为玉池,合称"三池"。见《黄庭内景经.中池》梁丘子注。三沐sān mù

  1.再三沐浴。表虔敬。三河sān hé

  ①汉代指河内、河东、河南三郡。今河南洛阳黄河南北一带: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②指黄河、淮河、洛河。也泛指许多的河流:地动三河铁臂摇。三泉sān quán

  1.三重泉,即地下深处。多指人死后的葬处。 2.即三柱星。三法sān fǎ

  1.古代三刺﹑三宥﹑三赦之法的合称。 2.指三代之筮法。三泖sān mǎo

  1.即泖湖。在上海市松江县西。有上﹑中﹑下三泖。上承淀山湖,下流合黄浦入海。今多淤积为田。三注sān zhù

  1.三次瞄准。 2.三宗赌注。三洒sān sǎ/xǐ

  1.古代后妃饲蚕之礼,谓之"三洒"。三洛sān luò

  1.谓腕。三洞sān dòng

  1.道教经典分洞真﹑洞玄﹑洞神三部,合称"三洞"。言通玄达妙,其统有三,故云"三洞"。见《云笈七签》卷六引《道门大论》。 2.借指道家的名山洞府。三洪sān hóng

  1.宋洪适﹑洪遵﹑洪迈三兄弟的合称。三洲sān zhōu

  1.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仙山。 2.歌曲名。三流sān liú

  1.旧律,判处流刑者,流放之地,据罪行轻重而分为远近三等,谓之三流。三浣sān huàn

  1.见"三澣"。三海sān hǎi

  1.在北京城内西北。辽始引玉泉山水,汇为池沼;金称西华潭,元称太液池。池上跨长桥,桥北为北海,桥南为中海和南海,合称"三海"。参阅明陶宗仪《辍耕录.万岁山》﹑清高士奇《金鳌退食笔记》卷上。三涂sān tú

  1.同"三途"。三消sān xiāo

  1.中医病名。指消渴病中的上消﹑中消和下消。三淖sān nào/chuò/zhuō

  1.传说中川泽名。三淫sān yín

  1.三种罪过。三清sān qīng

  ①道教用语。指神仙所居的玉清、上清、太清三个最高仙境。也指居于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②酒名:三清既醇,五齐惟陈。三湘sān xiāng

  1.湖南湘乡﹑湘潭﹑湘阴(或湘源),合称三湘。见《太平寰宇记.江南西道十四.全州》。但古人诗文中的三湘,多泛指湘江流域及洞庭湖地区。 2.指沅湘﹑潇湘﹑资湘。 3.指湖南。三澣sān huàn

  1.唐制,官吏十日一休沐,沐谓澣濯。后来对一个月上旬﹑中旬﹑下旬,亦称上澣﹑中澣﹑下澣,合称三澣。 2.洗过三次。三火sān huǒ

  1.三堆火。 2.燃烧三日夜的炉火。 3.三度被焚烧。 4.即三毒。三灵sān líng

  1.指日﹑月﹑星。 2.指天﹑地﹑人。 3.指天神﹑地祇﹑人鬼。 4.指灵台﹑灵囿﹑灵沼。 5.道教称三魂为三灵。三灾sān zāi

  1.佛教谓劫末所起的三种灾害。刀兵﹑疫疠﹑饥馑为小三灾,起于住劫中减劫之末;火﹑风﹑水为大三灾,起于坏劫之末。见《俱舍论.分别世品》。亦泛指灾难。三炎sān yán

  1.三夏。三炮sān páo/bāo/pào

  1.指夜半的报时炮声。清末晩上报时以放炮为主,打更为辅。天初黑放头炮,**点钟放二炮,十一二点放三炮,天将亮时放天明炮。三点sān diǎn

  1.旧时以更计时,一夜五更,每更分三点。 2.指古印度婆罗谜字体表示i-(kara)的字母。原写作不纵不横的三个点,后在吐火罗语中作三个"c"字形,故称"三点"。佛教借此三点不纵不横的三角关系,以喻教义。一般指《涅盘经》所说的"三德":法身德﹑般若德和解脱德。天台宗亦因以指空﹑假﹑中。三焦sān jiāo

  1.中医学名词。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三熏sān xūn/xùn

  1.见"三熏三沐"。三燕sān yàn/yān

  1.三次宴会。燕通"宴"。三爵sān jué

  1.三杯酒。爵,雀形酒杯。 2.三种酒杯。 3.三只鸟雀。爵,通"雀"。三版sān bǎn

  1.见"三板"。三牙sān yá

  1.指三岁的牲口。 2.犹三丫。三牢sān láo

  1.古代祭祀时,用三鼎盛牛﹑羊﹑豕三牲称三牢。三牧sān mù

  1.指牧放戎马﹑田马﹑驽马的牧场。三物sān wù

  1.犹三事。指六德﹑六行﹑六艺。 2.三种物类。指豕﹑犬﹑鸡。 3.三种。三牲sān shēng

  古代以牛、羊、猪为大三牲,也以猪、鱼、鸡为小三牲:三牲、鱼腊,四海九州之美味也|五谷三牲,盐醯果蔬,人所常御。三牺sān xī

  1.三只纯色的牛。 2.指祭祀用的雁﹑鹜﹑雉。《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六畜﹑五牲,三牺,以奉五味。"孔颖达疏引服虔云:"三牺,雁﹑鹜﹑雉。"一说指牛羊豕。三犁sān lí

  亦作“三犂”。1.谓屡次征伐扫荡边庭。语本《汉书·匈奴传下》:“犂其庭,扫其闾。”2.指 汉武帝 时 赵过 所创制的三脚耧。这种农具对农业生产起了一定促进作用。三犯sān fàn

  1.三度触犯。 2.三度犯法。 3.词曲中犯调的一种。一首词曲中宫调或句法犯三调者谓之三犯,如《三犯渡江云》。三狗sān gǒu

  1.对三国魏何晏﹑邓飏﹑丁谧三人的蔑称。三独sān dú

  1.见"三独坐"。三狱sān yù

  1.三宗刑狱案件。 2.由大理寺(廷尉)﹑都官(刑部)﹑御史台共同审理的狱案。三猛sān měng

  1.旧时云南境内三个少数民族部落的合称。三献sān xiàn

  1.古代祭祀时献酒三次,即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合称"三献"。 2.三种祭品。 3.三次呈献。三玄sān xuán

  1.魏晋玄学家对《老子》﹑《庄子》和《周易》三书的合称。道教亦沿用之。 2.指日﹑月﹑星。 3.佛家语。谓三种奥义。临济宗禅师宣扬教旨,一句中有三玄,一玄中有三要,总称九带。三率sān shuài/lǜ

  1.晋代皇宫所置宿卫有"三率"之称,指中卫率﹑左卫率﹑右卫率。三王sān wáng

  1.指夏﹑商﹑周三代之君。(1)夏禹﹑商汤﹑周武王。《谷梁传.隐公八年》:"盟诅不及三王。"范宁注:"三王,谓夏﹑殷﹑周也。夏后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有盟津之会。"(2)夏禹﹑商汤﹑周文王。《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赵岐注:"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是也。"(3)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尸子》卷下:"汤复于汤丘,文王幽于羑里,武王羁于王门;越王栖于会稽,秦穆公败于崤塞,齐桓公遇贼,晋文公出走,故三王资于辱,而五霸得于困也。" 2.指周之太王﹑王季﹑文王三珠sān zhū

  1."三珠树"的略语。 2.比喻杰出的三兄弟。 3."三珠符"的略语。三珪sān guī

  1.见"三圭"。三班sān bān

  1.宋代官制,以供奉官﹑左右班殿直为三班,后亦以东西供奉,左右侍禁及承旨借职为三班。 2.见"三班六房"。 3.昼夜不间断生产的工厂,工人轮流上早﹑中﹑夜班,统称三班。与"常日班"相对。三生sān shēng

  佛教语。指前生、今生、来生:世说三生如不谬,共疑巢(巢父)、许(许由)是前生。三甥sān shēng

  1.指春秋邓国之聃甥﹑骓甥﹑养甥。三甫sān fǔ

  1.明诗人余曰德字德甫,张佳允字肖甫,张九一字助甫,合称"三甫"。三田sān tián

  1.古时天子﹑诸侯每年三次田猎,称为三田。 2.道家谓两眉间为上丹田,心为中丹田,脐下为下丹田,合称三丹田或三田。三甲sān jiǎ

  1.术数家用语。三甲为寿相之征。 2.自宋太平兴国八年始,进士殿试后分一甲﹑二甲﹑三甲三等,合称三甲。见《宋史.选举志一》。也指殿试的第三等。 3.甲午﹑甲辰﹑甲寅的合称。甲午(公元1894年)中日之战,清廷与日本签订辱国的《马关条约》;甲辰(公元1904年)日俄之战,日本夺取沙俄在东三省南部的控制权;甲寅(公元1914年)日德之战,日本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控制权。三申sān shēn

  1.再三申明。三界sān jiè

  1.佛教指众生轮回的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见《俱舍论.世分别品》。 2.犹三届,三期。三畏sān wèi

  1.儒家指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三略sān lüè

  也称《黄石公记》、《黄石公三略》。中国古代兵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撰。据后人考证,约为秦汉之间无名氏作品。全书分上略、中略、下略三卷。论述治国统军的战略思想以及谋略等。三番sān fān/pān

  1.轮流三次。 2.三组。三疾sān jí

  1.指狂﹑矜﹑愚三种不良气质。 2.指好色﹑好货﹑好勇三种恶习。三病sān bìng

  1.佛教语。指学道的三大障碍。指贪﹑瞋﹑痴。 2.佛教语。指学道的三大障碍。指谤大乘﹑五逆罪和一阐提。 3.谓国画用笔中的三失:版﹑刻﹑结。三登sān dēng

  1.谓连续二十七年皆五谷丰收。亦借指天下太平。 2.谓五谷一年三熟。三白sān bái

  1.三度下雪。 2.指盐﹑萝卜﹑饭。三者皆白色,故谓。 3.指三白酒。 4.西瓜的一种。其皮﹑瓤﹑子俱白,故名。 5.同"三白法"。三百sān bǎi

  1.《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刑昺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三皇sān huáng

  传说中的远古帝王。说法很多,其中一说指伏羲、女娲、神农,又一说指燧人、伏羲、神农。三皈sān guī

  1.见"三归"。三盆sān pén

  1.同"三盆手"。三益sān yì

  1.谓直﹑谅﹑多闻。语本《论语.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2.借指良友。 3.指梅﹑竹﹑石。三监sān jiān/jiàn

  1.周武王灭商后,以商旧都封给纣子武庚,并以殷都以东为卫,由武王弟管叔监之;殷都以西为墉,由武王弟蔡叔监之;殷都以北为邶,由武王弟霍叔监之;总称三监。见汉郑玄《诗.邶墉卫谱》。一说指武庚﹑管叔﹑蔡叔。见《汉书.地理志下》﹑清王引之《经义述闻.三监》。汉代儒家依托周初三监的事,把三监作为周朝的通制。 2.唐代官署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的合称。三直sān zhí

  1.三个直言敢谏的官员。指明代罗洪先﹑唐顺之﹑赵时春。 2.三个直言敢谏的官员。指清代苏廷魁﹑陈庆镛﹑朱琦。三相sān xiāng/xiàng

  多相交流电系统的一种。有三相四线星形(y形)和三相三线三角形(△形)两种结线方式。在对称的三相系统中,三根相线上的交流电各电动势的频率和电压都相等,彼此相差120°相位。是发电、输电、供电的基本方式。三省sān shěng/xǐng

  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为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三省长官共同负责中枢政务。三真sān zhēn

  1.三真经。 2.指宋朝的富弼﹑韩琦﹑欧阳修﹑张康节。真,谓名副其实。三眠sān mián

  1.蚕初生至成蛹,蜕皮三四次。蜕皮时不食不动,成睡眠状态。第三次蜕皮谓之三眠。三睘sān qióng

  1.三次转身。三矢sān shǐ

  1.三支箭。 2.指战国赵廉颇一饭三遗矢事。矢,同"屎"。三礼sān lǐ

  1.古祭天﹑地﹑宗庙之礼。 2.儒家经典《周礼》﹑《仪礼》﹑《礼记》的合称。 3.指丧礼﹑葬礼﹑祭礼。三社sān shè

  1.指大社﹑王社﹑亳社,为天子所立。 2.指国社﹑侯社﹑亳社,为诸侯所立。三祀sān sì

  1.古代春季三种祭礼的合称,即大祀﹑中祀﹑小祀。 2.古代大夫祭祀门神﹑路神以及大夫亡而无后的众鬼,合称"三祀"。 3.三年。三祇sān zhǐ/qí

  1."三大阿僧祇"的略语。佛教指菩萨修行成佛所经历的三个漫长阶段。阿僧祇,梵文的音译,意为旷大劫,无数长时。三祖sān zǔ

  1.指三位祖先。 2.指三国魏武帝曹操﹑文帝曹丕﹑明帝曹睿。三祝sān zhù

  1.旧时祝颂语,以祝人寿﹑富﹑多男子为"三祝"。三神sān shén

  1.指天神﹑地祇﹑山岳。 2.道教指人体三丹田之神。 3.指三尸神。三祭sān jì/zhài

  1.谓三度酌酒于三处为祭。三禅sān chán/shàn

  1.佛教谓色界之第三禅天。此天名定生喜乐地。三福sān fú

  1.佛教语。求生净土者应当修行的三种福业:世福﹑戒福和行福。三秀sān xiù

  1.灵芝草的别名。灵芝一年开花三次,故又称三秀。三秋sān qiū

  ①夏历七月为初秋,八月为仲秋,九月为季秋,合称“三秋”。泛指秋季:三秋万里五溪行。②指夏历九月。即季秋、暮秋:三秋月色三湘水,浸骨寒光似练铺。③指三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三种sān zhǒng/zhòng

  1.宋名将种世衡之子,种古﹑种谔﹑种诊三兄弟的合称。三科sān kē

  1.三品;三等。 2.三个科段,三个段落。参见"三科九旨"。 3.三次科考。三秦sān qín

  项羽破秦以后,三分关中,以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谓之“三秦”。后用以称关中、陕西一带。见《史记·秦始皇本纪》。三秽sān huì

  1.指唐王怡﹑姜晦﹑崔泰之三个丑恶的人。三穴sān xué

  1.三窟。三穷sān qióng

  1.谓鸟穷﹑兽穷﹑人穷。三空sān kōng/kòng/kǒng

  1.指田野空,朝廷空,仓库空。三窟sān kū

  1.三个洞穴。《战国策.齐策四》:"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后以喻多种图安避祸的方法。三立sān lì

  1.谓立德﹑立功﹑立言。语本《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穆叔曰:﹞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三章sān zhāng

  1.三条法律。汉高祖刘邦率兵进入咸阳时,与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见《史记.高祖本纪》。 2.泛指简单明确的法律或规章。三端sān duān

  1.指文士之笔锋,武士之剑锋,辩士之舌锋。 2.犹三始。指正月初一。三竺sān zhú/dǔ

  1.浙江杭州灵隐山飞来峰东南的天竺山,有上天竺﹑中天竺﹑下天竺三座寺院,合称"三天竺",简称"三竺"。三竿sān gān

  1."三竿日"的省称。三笑sān xiào

  又名《三笑姻缘》。戏曲、曲艺传统剧目、曲目。写明代苏州才子唐伯虎在虎丘邂逅华相府婢女秋香,秋香无意中对唐三笑,唐误以为秋香有意,旋卖身华府为书童。后在好友祝枝山、文徵明等帮助下,终与秋香结为夫妇。三笴sān gě

  1.谓九尺。笴,箭干,长三尺。三等sān děng

  1.三种等级。 2.三层,三级。三策sān cè

  1.三道计谋。 2.汉董仲舒以贤良对天人三策,为武帝所赏识,任为江都相。后用为典实,借指经世良谋。 3.三篇策论。三箓sān lù

  1.道教谓金箓乃三清所降,故称。箓,金箓,天帝诏书。三箧sān qiè

  1.犹三箱。 2.佛教语。指声闻藏﹑缘觉藏和菩萨藏。三类sān lèi

  1.指《诗经》中之《风》﹑《雅》﹑《颂》。 2.三项;三种。 3.第三等,下等。三精sān jīng

  1.谓日﹑月﹑星。三素sān sù

  1.道教指三元君。 2.即三素云。亦泛指各色云烟。三索sān suǒ

  1.《易》经卦由三爻组成,逆数以三为终。三索,犹言三数。也指第三爻。三累sān léi/lěi/lèi

  1.三种过失。三絶sān jué

  1.指三国魏《受禅碑》的王朗文﹑梁鹄书﹑钟繇刻字。 2.三国吴主赵夫人的织锦﹑刺绣﹑丝幔被称为"机绝"﹑"针绝"﹑"丝绝",人谓"吴有三絶,四海无俦其妙。"见晋王嘉《拾遗记.吴》。 3.指晋顾恺之的才﹑画﹑痴。 4.指晋袁山松之《行路难》辞﹑羊昙唱乐﹑桓伊挽歌。 5.指晋戴逵所作佛像,顾恺之所作维摩画图,义熙年间狮子国所献玉像。 6.南朝宋谢瞻所作《喜霁》诗,谢灵运写之,谢琨咏之,王弘称之为三绝。见《南史.谢瞻传》。 7.南朝梁元帝画孔子像,自撰赞辞并自书之,时人谓之三绝三纬sān wěi

  1.指《诗》六义中的《风》﹑《雅》﹑《颂》。《朱子语类》卷八十:"三经是赋﹑比﹑兴,是做诗底骨子……如《风》﹑《雅》﹑《颂》,却是里面横串底,都有赋﹑比﹑兴,故谓之三纬。"一说,指赋﹑比﹑兴。三纲sān gāng

  1.我国封建社会中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合称三纲。 2.佛寺有上座﹑维那﹑典座,皆为主要职务,称三纲。三线sān xiàn

  1.我国根据国防需要,把地区划分为一线﹑二线﹑三线。三线在后方,为支援前线的战略基地。 2.现多把领导干部因年龄或健康关系离职称为"退居三线"。三组sān zǔ

  1.谓三颗印。组,结印章的丝带。《汉书.酷吏传.杨仆》:"怀银黄﹐垂三组﹐夸乡里。"颜师古注:"仆为主爵都尉﹐又为楼船将军﹐并将梁侯﹐三印﹐故三组也。组﹐印绶也。"后多用以表示身兼数职﹐官高显贵。三细sān xì

  1.谓臣﹑子﹑妇。三终sān zhōng

  1.奏毕三章之乐,谓之"三终"。 2.唐代宴乡贡士时歌《鹿鸣》之章﹐故以"三终乐"特指《诗·小雅·鹿鸣》之章。三经sān jīng

  1.谓天时﹑地利﹑人和。 2.儒家的三部经书。指《易》﹑《诗》﹑《春秋》。 3.儒家的三部经书。指《诗》﹑《书》﹑《周礼》。王安石曾撰《毛诗义》﹑《尚书义》﹑《周官新义》,合称《三经新义》。 4.儒家的三部经书。指《孝经》﹑《论语》﹑《孟子》。《宋史.艺文志一》有刘元刚《三经演义》,清黄丕烈辑《三经音义》,均指上述三书。 5.指《诗》六义中的赋﹑比﹑兴。《朱子语类》卷八十:"三经是赋﹑比﹑兴,是做诗底骨子。"一说指《风》﹑《雅》﹑《颂》。三统sān tǒng

  1.指夏﹑商﹑周三代的正朔。夏正建寅为人统,商正建丑为地统,周正建子为天统。亦谓之三正。 2.指三统历。三缄sān jiān

  1."三缄其口"的略语。三缪sān móu/miù/miào/mù/liǎo

  1.指缪听﹑缪任﹑缪命。三罗sān luó

  1.唐末罗隐﹑罗虬﹑罗邺皆以诗名,时号三罗。三署sān shǔ

  1.汉时五官署﹑左署﹑右署之合称。三羸sān léi

  1.指马的三种劣相。三翟sān dí/zhái

  1.指古代后妃的三种祭服:袆衣﹑揄狄﹑阙狄。因服上分别以翚翟﹑摇翟图形为饰,故称。三翼sān yì

  1.古代的战船。因有大﹑中﹑小之分,故称三翼。《文选.张协<七命>》:"尔乃浮三翼,戏中沚。"李善注:"《越絶书》伍子胥《水战兵法内经》曰:大翼一艘,长十丈;中翼一艘,长九丈六尺;小翼一艘,长九丈。"后诗文多以指轻舟。三老sān lǎo

  ①古代官名。乡县郡都有设置,掌管教化,由年老的长者担任:十亭一乡,乡有三老。②指国三老。多以致仕三公任其职,受朝庭礼遇:食三老五更于大学。③古代称船上的舵公:长年、三老长歌里,白昼摊钱高浪中。④指三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如傅尧俞、范纯仁、刘挚为和州三老。三考sān kǎo

  1.古代官吏考绩之制。指经三次考核决定升降赏罚。 2.指考试官员的三种项目。 3.称旧时科举中的"乡试"﹑"会试"﹑"殿试"为"三考"。三耦sān ǒu

  1.二人为耦,三耦则六人。三耳sān ěr

  1.传说隋董慎被冥府追为右曹从事,召常州秀才张审通掌书记。慎令为判,申天府。有黄衫人持天符云,所申不当。慎怒,以方寸肉塞其耳。审通再判之,后有天符来云,甚允当。慎喜,命左右割去耳肉,令一小儿擘为耳,安于额上,曰:"塞君一耳,与君三耳,可乎?"后审通复活,觉额痒,涌出一耳,尤聪。时人笑曰:"天有九头鸟,地有三耳秀才。"后即以此为典,谓人聪明颖悟,异于往常。 2.谓两耳之外别有一耳,主听。为先秦名家诡辩论题之一。三聚sān jù

  1.佛教语。即三聚净戒,指三种清净的戒规: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见《四分律》。三肃sān sù

  1.三度肃拜。拜不低头,惟直身肃容而手至地为肃拜。三肘sān zhǒu

  1.肘,度量词。一肘一尺五寸,三肘为四尺五寸。汉班固《白虎通.圣人》:"汤臂三肘,是谓柳翼,攘去不义,万民蕃息。"一说一肘二尺,则三肘为六尺。三育sān yù

  1.德育﹑智育﹑体育的合称。三胡sān hú

  1.指我国古代北方林胡﹑楼烦﹑东胡三族。 2.清代学者胡匡衷﹑胡培翚﹑胡春乔的合称。三能sān néng/nài

  1.星名。即三台。 2.指三公。三脔sān luán

  1.即三臡。三腊sān là/xī

  1.旧时杭州人称生子第二十一日为三腊。三臡sān ní/luán

  1.指以麋﹑鹿﹑麇制成的三种肉酱。三臣sān chén

  1.古指三公﹑三卿等。 2.泛指重臣。 3.春秋鲁之仲孙﹑叔孙﹑季孙氏称"三臣"。 4.指卫之仲叔圉﹑祝鮀﹑王孙贾。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上.卫三臣》。 5.指南宋末抗元殉节的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三自sān zì

  1.指自留地﹑自由市场﹑自负盈亏。参见"三自一包"。 2.指解放后我国***广大爱国教徒开展的"自治﹑自养﹑自传"运动。1954年正式成立中国***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三至sān zhì

  1.三条原则;三项法则。 2.《战国策.秦策二》:"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后以"三至"谓谣言多次传播,也会产生影响。 3.谓以游兵不时出入敌境,使敌困惫。三舍sān shè/shě

  1.古代一舍三十里,三舍为九十里。 2.泛指距离远。 3.二十八宿,一宿为一舍。三舍指三座星宿的位置。 4.宋代元丰以后,太学分三舍;上舍﹑内舍﹑外舍。三舞sān wǔ

  1.古代朝廷盟会﹑祭祀之三乐舞。(1)周之《万舞》﹑《夷舞》﹑《翟舞》。《诗.小雅.鼓钟》"以雅以南,以钥不僭"汉郑玄笺:"雅,万舞也。万也,南也,钥也。三舞不僭,言进退之旅也。"孔颖达疏:"又以为雅乐之《万舞》,以为南乐之《夷舞》,以为羽钥之《翟舞》,此三者皆不僭差。"(2)汉以后之《武始》﹑《咸熙》﹑《章斌》。《晋书.乐志上》:"景初元年,尚书奏:考览三代礼乐遗曲,据功象德,奏作《武始》﹑《咸熙》﹑《章斌》三舞,皆执羽钥。"《宋书.乐志一》:"臣等思惟,三舞宜有总名,可名《大钧》之三良sān liáng

  1.三贤臣。指秦穆公时的奄息﹑仲行﹑针虎。 2.三贤臣。指春秋时郑国的叔詹﹑堵叔﹑师叔。 3.三贤臣。指晋时的王导﹑郄鉴﹑庾亮。三色sān sè/shǎi

  1.三种颜色。 2.三种容色。三节sān jié

  1.三恶人。指蚩尤﹑五观﹑殷纣。 2.三镇节度使。 3.三段。 4.旧俗称端午﹑中秋﹑春节为三节。旧时工商界多于三节结算账目。三芝sān zhī

  1.芝为菌类植物,古人以为食之可长生,故多视为瑞草。三芝所指不一。(1)指参成芝﹑木渠芝﹑建木芝。晋葛洪《抱朴子.仙药》:"参成芝,赤色有光,扣之枝叶如金石之音,折而续之,即复如故。木渠芝,寄生大木上,如莲花,九茎一丛,其味甘而辛。建木芝实生于都广,其皮如缨蛇,其实如鸾鸟。此三芝得服之,白日升天也。"(2)指黄卢子﹑寻木华﹑玄液华。晋葛洪《抱朴子.仙药》:"黄卢子﹑寻木华﹑玄液华,此三芝生于泰山要乡及奉高,有得而服之,皆令人寿千岁。"(3)指石芝﹑灵芝﹑肉芝。《文选.沈约<钟山诗应西三花sān huā

  1.三花树的略称。 2.三辫;三片。 3.道教指人的精﹑气﹑神。 4.宋苏轼《三朵花》诗序:"吾州有异人,常戴三朵花,莫知其姓名,郡人因以'三朵花'名之,能作诗,皆神仙意。"后因以冠簪三花指修炼得道。三苍sān cāng

  1.同"三仓"。三苏sān sū/sù

  指北宋文学家苏洵及其子苏轼、苏辙。苏洵为老苏、苏轼为大苏、苏辙为小苏。三苏中苏轼成就最高。三苗sān miáo

  1.古国名。《书.舜典》:"窜三苗于三危。"孔传:"三苗,国名,缙云氏之后,为诸侯,号饕餮。"《史记.五帝纪》:"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张守节正义:"吴起曰:'三苗之国,左洞庭而右彭蠡。'……以天子在北,故洞庭在西为左,彭蠡在东为右。今江州﹑鄂州﹑岳州,三苗之地也。"三英sān yīng

  1.古代皮衣上的饰物。 2.三位英才。三茅sān máo

  1.古代供祭祀用的三脊茅草。 2.指传说中修仙得道的茅君三兄弟。 3.山名。亦称茅山﹑句曲山。在江苏省句容县东南。相传茅君三兄弟得道于此,故名。三荆sān jīng

  1.一株三枝的荆树。 2.诗文中常以喻同胞兄弟。 3.后魏置荆州于穰县(今河南邓县),置南荆州于安昌(今河南确山县),置东荆州于泚阳(今河南泌阳县),谓之三荆。参阅《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二年》胡三省注。三蓬sān péng

  1.犹言数抔土。三蔡sān cài

  1.宋蔡确﹑蔡卞﹑蔡京三人的合称。三薕sān lián

  1.即阳桃。三薛sān xuē

  1.唐薛收与侄元敬﹑德音的合称。三藏sān cáng/zàng

  1.梵文意译。佛教经典的总称。分经﹑律﹑论三部分。经,总说根本教义;律,记述戒规威仪;论,阐明经义。通晓三藏的僧人,称三藏法师,如唐玄奘称唐三藏。三藐sān miǎo

  1.见"三藐三菩提"。三藩sān fān

  1.指汉明帝子千乘哀王建﹑淮阳顷王昞﹑济阴悼王长。 2.指南朝齐之会稽﹑南徐州和南兖州。 3.清称明末之福王(朱由崧)﹑唐王(朱聿键)﹑桂王(朱由榔)为三藩。参阅清杨陆荣《三藩纪事本末》。 4.清初封明降将吴三桂为平西王,镇云南;耿继茂为靖南王(后子精忠嗣),镇福建;尚可喜为平南王,镇广东,并称三藩。《清史稿.吴三桂传》:"是时可喜镇广东,继茂子精忠镇福建,与三桂并称'三藩',而三桂骄恣尤甚。"康熙十二年下令削藩﹐吴三桂﹑尚之信(可喜子)﹑耿精忠相继反清﹐均被平定。史称"三藩之三蘖sān niè

  1.亦作"三孽"。 2.谓一本生三蘖。原指韦﹑顾﹑昆吾,皆桀之党,后亦泛指三个结党的恶人。三虎sān hǔ

  1.虎为猛兽,"三虎"喻同时以雄杰着称的三人。指东汉贾彪兄弟三人。 2.虎为猛兽,"三虎"喻同时以雄杰着称的三人。指宋代杨纮﹑王鼎﹑王绰三人。 3.指三个凶恶如虎的人。三虞sān yú

  1.三次虞祭。 2.三位掌川泽之官。 3.三条安民的禁令。三虢sān guó

  1.古代虢国有东虢﹑西虢﹑北虢之分,先后为郑﹑秦﹑晋所灭。见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历代州域形势一》。后亦泛称"三虢"。三虫sān chóng

  1.人体中的三种寄生虫。 2.犹三尸。喻小人。三蜀sān shǔ

  1.汉初分蜀郡置广汉郡,武帝时又分置犍为郡,合称三蜀。三蝬sān zōng

  1.介类动物名。三蠹sān dù

  1.指南朝梁陆验﹑徐驎﹑朱异三人。 2.谓三种弊端。三衅sān xìn

  1.谓三瑕隙。三行sān xíng/háng

  1.祝酒三次。 2.三种德行。三衙sān yá

  1.宋代以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掌领禁军,谓之"三衙"。 2.三回。三衡sān héng

  1.古代掌山之官。 2.星名。三衢sān qú

  1.指今浙江衢县。因县境有三衢山,故称。三衣sān yī/yì

  1.梵文Tricīvara的意译。佛教比丘穿的三种衣服。一种叫僧伽棃,即大衣或名众聚时衣,在大众集会或行授戒礼时穿着;一种叫郁多罗僧,即上衣,礼诵﹑听讲﹑说戒时穿着;一种叫安陀会,日常作业和安寝时穿用,即内衣。亦泛指僧衣。三表sān biǎo

  1.见"三表五饵"。三袁sān yuán

  指明代文学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他们都是公安派的代表作家,有才名,当时并称为“三袁”。三袒sān tǎn

  1.古丧礼。谓居丧时三度袒露上体以示哀。三袭sān xí

  1.指三者相合。 2.三重。多指宫观的三重门。三西sān xī

  1.指山西﹑江西﹑陕西。三要sān yào/yāo

  1.三个重要方面。 2.道家谓耳﹑目﹑口为三要。三覆sān fù

  1.三处伏兵。 2.三度打败。 3.三度复审。三观sān guān/guàn

  1.佛教语。天台宗的基本教义之一。谓从事物缘起中观悟空﹑假﹑中三谛。三角sān jiǎo/jué

  1.三只角。 2.三角形。 3.谓眼有棱角。 4.形容眼光尖利有神。 5.三角学的简称。我国古代谓之勾股。 6.三次吹号角。三觞sān shāng

  1.三杯酒。三言sān yán

  1.三句话。 2.三个字。 3.指三言诗。 4.指明冯梦龙纂辑的三种短篇小说集。三謡sān yáo

  1.指唐白居易所作的《朱藤谣》﹑《蟠木谣》﹑《素屏谣》。三让sān ràng

  1.古相见礼。主人三揖,宾客三让。 2.指周泰伯让位于季历事,后人称为盛德。 3.指古代帝王登位﹑大臣就封的谦让之礼。 4.再三责数其过失。 5.谓以三种方式资助。三讯sān xùn

  1.多方查询。形容决狱之慎重。三论sān lùn/lún

  1.指所论三事。 2.《论语》有《鲁论语》《齐论语》《古文论语》三种,合称"三论"。 3.佛教三论宗所依据的经典,即《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语sān yǔ/yù

  1.晋王衍向阮修问老庄与儒教异同,修以"将无同"三字答之,犹言该是相同吧。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后以指应对隽语。 2.指宋赵鼎评论邵伯温的三句话。三调sān tiáo/diào

  1.汉代乐府相和歌的平调﹑清调﹑瑟调的合称,也叫清商三调。南北朝至隋唐,以清﹑平﹑侧为三调。 2.指调粟(征收粮食)﹑调帛(征交绢帛)﹑杂调(摊派劳役)。三谏sān jiàn

  1.三次劝谏。见"三谏之义"。 2.三个谏官。指宋代吴昌裔﹑徐清叟﹑杜范。 3.三个谏官。 4.三个谏官。指明代吴之佳﹑叶初春﹑张栋。见《明史.吴之佳传》。三谛sān dì

  1.佛教语。指空谛﹑假谛﹑中谛。三谟sān mó

  1.指《尚书》中之《大禹谟》﹑《皋陶谟》﹑《益稷》。三谢sān xiè

  1.晋谢尚﹑谢奕﹑谢安三兄弟的合称。三人皆以书法知名。 2.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谢惠连及南朝齐诗人谢朓的合称。三豕sān shǐ

  1.见"三豕涉河"。三象sān xiàng

  1.乐曲名。 2.日﹑月﹑星。三豪sān háo

  1.指宋欧阳修﹑石延年﹑杜默三人。宋石介作《三豪诗送杜默师雄》,谓欧阳修为文豪,石延年为诗豪,杜默为歌豪。诗云:"曼卿豪于诗,社坛高数层。永叔豪于辞,举世絶俦朋。师雄歌亦豪,三人宜同称。"三豹sān bào

  1.唐代李嵩﹑李全交﹑王旭为官并以严酷名,号为"三豹"。三贞sān zhēn

  1.三节妇。三贤sān xián

  1.佛教语。指十住﹑十行﹑十回向。 2.三个贤人。三贵sān guì

  1.北齐韩凤﹑高阿那肱﹑穆提婆三幸臣并据要津,号称三贵。三资sān zī

  1.称王的三个条件。指地广﹑民富﹑德博。 2.谓三级。三赋sān fù

  1.三篇赋。 2.唐代租﹑庸﹑调称"三赋"。三赦sān shè

  1.古代的一种赦免制度。谓对三种人可以免除刑罚。三走sān zǒu

  1.三度败逃。三起sān qǐ

  1.兴于三。 2.三次发射。 3.三度兴建。 4.指蚕三眠而起。三越sān yuè

  1.指吴越﹑闽越﹑南越。约当今东南沿海地区。三足sān zú

  1.见"三足乌"。三趾sān zhǐ

  1.指三足乌。 2.指天﹑地﹑人鬼之礼。三踊sān yǒng

  1.古代丧礼,向死者跳脚号哭,以示哀痛。凡初死﹑小敛﹑大敛皆哭踊,谓之三踊。三身sān shēn

  1.传说海外有国,国人一首三身。 2.佛教语。说法不一。通常指法身﹑报身和化身(或应身)。乃成佛所证之果。三车sān chē/jú

  1.佛教语。喻三乘。谓以羊车喻声闻乘(小乘),以鹿车喻缘觉乘(中乘),以牛车喻菩萨乘(大乘)。见《法华经.譬喻品》。 2.唐窥基博通释典,尝至太原传法,以三车自随,前车载释典,中车自乘,后车载妓仆食馔。路遇一老父点化,顿悔前非,只身前往。后成为法相宗大师。见宋赞宁《唐京兆大慈恩寺窥基传》。诗文中亦有用其事者。三轮sān lún

  1.佛教语。谓佛以身﹑口﹑意三净业碾摧众生之惑业。 2.即三轮车。安装三个轮的脚踏车,装置车厢或平板,用来载人或装货。三辅sān fǔ

  西汉治理京畿地区三个长官的合称。景帝时分置左、右内史及都尉,合称“三辅”。武帝时改都尉为右扶风,治渭城以西;改右内史为京兆尹,治长安以东;改左内史为左冯(píng)翊,治长陵以北。见《汉书·百官公卿表》等。也指京城长安附近地区:衡(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三辈sān bèi

  1.三代。 2.指三个辈份。三辞sān cí

  1.犹三让。三辟sān bì/pì

  1.谓夏﹑商﹑周三代之刑法。 2.泛称刑法。 3.三王。 4.指被征聘的隐士。三辰sān chén

  指日、月、星:三辰从昏明。三边sān biān

  1.汉时指匈奴﹑南越﹑朝鲜。 2.指东﹑西﹑北边陲。 3.明时指延绥﹑甘肃﹑宁夏三地区。 4.原安边及定边﹑靖边三县的合称。抗日战争时期为陕甘宁边区的行政分区,简称三边。 5.泛指边境,边疆。三达sān dá

  1.佛教谓能知宿世为宿命明,知未来为天眼明,断尽烦恼为漏尽明。彻底通达三明谓之三达。用以指佛。三迁sān qiān

  1.相传孟轲幼年时,邻里环境不好,孟母三次迁居,使轲得到比较好的学习环境。事见汉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汉赵歧《孟子题辞》。后常以"三迁"为颂扬母教之词。 2.三次迁徙。 3.三次升迁。三过sān guò/guo

  1.三次路过。 2.三种过失。 3.书法之三折势。三远sān yuǎn

  1.中国画表现远山的三种技法。三违sān wéi

  1.谓因道不行而三次去官。 2.谓三度未见。三迭sān dié

  1.古奏曲之法,至某句乃反复再三,称三叠。 2.三首。 3.犹三通,三遍。 4.犹三折。指庐山三叠泉。三适sān shì/kuò

  1.谓好德﹑贤贤﹑有功。 2.三件适意的事。三逆sān nì

  1.指逆天﹑逆地﹑逆人三大罪。 2.佛教语。指恶比丘提婆所犯五逆中的三大罪,即破和合僧(破坏寺庙僧众秩序)﹑伤佛﹑杀比丘尼。 3.指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清初,三人曾相继起兵反叛。三选sān xuǎn

  1.经过三次选拔。春秋时,管仲为齐桓公制定的选拔官吏的方法。 2.选三种人。三途sān tú

  1.亦作"三涂"。佛教语。即火途(地狱道)﹑血途(畜生道)﹑刀途(饿鬼道)。 2.指封建时代取得官职的三条途径:举荐﹑征辟﹑科甲。三通sān tōng/tòng

  1.唐杜佑《通典》﹑宋郑樵《通志》﹑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的合称。三道sān dào

  1.指人子事亲的三种孝道,即生养﹑死葬和祭祀。 2.三路。 3.指国体﹑人事﹑直言。 4.三道试题。 5.指古代军事理论上的正道,奇道,伏道。三避sān bì

  1.犹三黜。三邦sān bāng

  1.三国。指三苗。 2.指云梦附近地域,为今长江中游一带。三邪sān xié/yá/yé/yú/xú

  1.三种邪恶的事。所指随文而异。三邻sān lín

  1.三个邻国。 2.二十四家。三郄sān qiè/xì

  1.春秋晋大夫却锜﹑却犨﹑却至的合称。却,亦作"郄"。三郊sān jiāo

  1.犹三乡。 2.古代诸侯的行政区划,大国分为三郊三遂,因以"三郊"指大国诸侯。三郎sān láng/làng

  1.古代三种郎官的合称。 2.唐玄宗小字。因其排行第三,故称。 3.泛称排行第三者。三都sān dū/dōu

  1.三个都城。春秋鲁三桓执政,皆建城拟于国都,季孙之费﹑孟孙之成﹑叔孙之郈,称三都。 2.三个都城。指战国赵﹑卫﹑魏三国的都城。 3.三个都城。东汉称雒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宛为南都,合称三都。 4.三个都城。指三国时的蜀都成都﹑吴都建业﹑魏都邺。 5.三个都城。指蜀之成都﹑广都﹑新都。 6.三个都城。唐都长安,显庆二年(657年)建洛阳为东都,天授元年(690年)建晋阳为北都,与长安合称三都。 7.指晋左思所著《三都赋》。 8.三种山都。山都,动物名,狒狒类中最三酉sān yǒu

  1."酒"的隐语。三酒sān jiǔ

  1.事酒﹑昔酒和清酒。三酳sān yìn

  1.古代宴饮礼节。食毕进酒漱口谓之酳,有安食养乐之义。"三酳"即第三次进酒。三醉sān zuì

  1.三次喝醉。 2.石名。 3.芙蓉之一种。三采sān cǎi/cài

  1.三种颜色。特指朱﹑白﹑苍三色。三重sān zhòng/chóng

  1.三种隆重的礼仪。指祭祀仪式中献用祼﹑声用升歌﹑舞用《武宿夜》。 2.三种隆重的礼仪。指夏﹑商﹑周三王之礼。三野sān yě

  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的略称。三金sān jīn

  1.三种金属。多指金﹑银﹑铜。 2.佛教语。三密(身密﹑语密﹑意密)金刚的略称。三釜sān fǔ

  1.见"三鬴"。三鉴sān jiàn

  1.谓以镜﹑以古﹑以人为鉴。指正人心身的标准。三铉sān xuàn

  1.喻三公。铉,举鼎器。三铨sān quán

  1.唐代对文武官吏选授考课,由吏部和兵部之尚书﹑侍郎分掌其事。尚书为尚书铨,掌五品至七品选;侍郎二人分为中铨﹑东铨,掌八品﹑九品选,合称三铨。其后皆归侍郎专之,尚书通署而已。三锡sān xī

  1.古代帝王尊礼大臣所给的三种器物。三镜sān jìng

  1.见"三鉴"。三长sān cháng/zhǎng

  1.北魏地方基层行政官吏党长﹑里长﹑邻长的合称。 2.阴阳家指年月日之首。三门sān mén

  1.古代天子都城四面各有三门。 2.古代诸侯宫殿有三门:库门﹑雉门﹑路门。 3.比喻人品形成的三种途径:禽门﹑人门﹑圣门。 4.占验家立休﹑生﹑伤﹑杜﹑景﹑死﹑惊﹑开为八门。以休﹑生﹑开三门为吉,余为凶,故以"三门"指休门﹑生门﹑开门,取其吉义。《奇门遁甲.四时通用八门捷法》:"凡每日出入用事,从开﹑休﹑生三门,大吉。"《后汉书.文苑传.高彪》:"天有太一,五将三门;地有九变,丘陵山川。"李贤注:"《太一式》:'凡举事皆欲发三门,顺五将。'发三门者,开门﹑休门﹑生门。"唐玄宗《三闹sān nào

  1.三街闹市的略称。古代刑人于市,因亦以"三闹"指刑场。三闾sān lǘ

  1.指屈原。三阁sān gé

  1.魏晋时的国家藏书楼,有内外三阁,属秘书监。 2.指南朝陈后主所建临春﹑结绮﹑望仙三阁。三阙sān què/quē

  1.指汉何休评论《左传》﹑《公羊》﹑《谷梁》三书得失的著作。三阳sān yáng

  1.《易》八卦中的《干》卦,由三阳爻构成,故亦以"三阳"指《干》卦。 2.古人称农历十一月冬至一阳生,十二月二阳生,正月三阳开泰,合称"三阳"。 3.指春天。也指农历正月。 4.中医谓太阳﹑少阳﹑阳明三经脉为三阳。 5.晋张载字孟阳,张协字景阳,张亢字季阳,合称"三阳"。 6.唐代宫殿名。三阴sān yīn

  1.《易》卦的三阴爻,合之则为《坤》卦。亦象盛阴之气。 2.中医用语。指六经中的太阴﹑少阴﹑厥阴。可分为三对六脉: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三阵sān zhèn

  1.亦作"三陈"。 2.指天阵﹑地阵﹑人阵。三阶sān jiē

  1.三层台阶。 2.星名。即三台星。 3.佛教宗派名。隋代信行创立。该宗把佛教分为正法﹑像法﹑末法三期,并认为当时已届末法时期,国土秽恶,人心邪劣,唯有忍辱苦行,普敬普信普施,庶可解脱,故又称普法宗。该宗屡遭朝廷禁止,唐以后不传。见《续高僧传》卷十七﹑十九。 4.官阶三级。三陆sān lù/liù

  1.晋陆机与弟云﹑耽的合称。 2.南朝齐陆慧晓三子僚﹑任﹑倕的合称。 3.唐陆扆﹑陆希声﹑陆威的合称。 4.明末清初陆圻﹑陆培﹑陆阶三兄弟的合称。三陈sān chén/zhèn

  1.见"三阵"。三陔sān gāi

  1.见"三垓"。三陟sān zhì

  1.《诗.周南.卷耳》有"陟彼崔嵬,我马虺隤"﹑"陟彼高冈,我马玄黄"﹑"陟彼砠矣,我马瘏矣"三句,故后人合称"三陟",形容旅途辛劳。 2.三次升官。三院sān yuàn

  1.唐制,御史台设三院:台院,置侍御史;殿院,置殿中侍御史;察院,置监察御史。宋仍唐制,有三院大夫。《新唐书.百官志三》:"御史台,大夫一人……中丞为之贰。其属有三院,一曰台院,侍御史隶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隶焉;三曰察院,监察御史隶焉。"唐韩愈《太原王公神道碑铭》:"历御史,属三院,止尚书郎。"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御史台故事:三院御史言事,必先白中丞。"又清初改内阁为三院﹐即弘文院﹑秘书院和内院。三隐sān yǐn/yìn

  1.南朝宋周续之﹑刘遗民﹑陶渊明皆不应征命,号浔阳三隐。 2.南朝梁刘吁﹑阮孝绪﹑刘歊皆不仕,时都下谓之三隐。三障sān zhàng

  1.佛教语。指烦恼障﹑业障和报障。此为求解脱的三大障碍。三隧sān suì

  1.犹言三道。指为将者必须具备的三项条件。 2.远郊之地。隧,遂。 3.三条通道。三雄sān xióng

  1.谓同时称雄的三人。指韩信﹑彭越﹑英布。 2.谓同时称雄的三人。指魏﹑蜀﹑吴三国之主。三雅sān yǎ

  1.《太平御览》卷八四五引《典论》:"刘表有酒爵三,大曰伯雅,次曰仲雅,小曰季雅。伯雅容七升,仲雅六升,季雅五升。"后以"三雅"泛指酒器。三雍sān yōng

  1.亦称"三雍宫"。 2.汉时对辟雍﹑明堂﹑灵台的总称。三雨sān yǔ/yù

  1.谓连续数天降雨。三霄sān xiāo

  1.犹三天。道教称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为三天。 2.高空。喻仕途得意,占居高位。三霜sān shuāng

  1.晩秋之霜。喻白色。三霭sān ǎi

  1.画家五代李霭之﹑宋王霭元霭的合称。三露sān lù/lòu

  1.传说中的三种甘露,服之可以治病长生。三面sān miàn

  1.三个方向,三方面。 2.指传统戏剧中的丑角。三革sān gé/jí

  1.指甲﹑胄﹑盾,古时多用犀﹑兕﹑牛之皮革制成,故称。《国语.齐语》:"教大成,定三革,隐五刃,朝服以济河而无怵惕焉,文事胜矣。"韦昭注:"三革,甲﹑胄﹑盾也。"《荀子.儒效》:"反而定三革,偃五兵,合天下,立声乐,于是《武》《象》起而《韶》《护》废矣。"杨倞注:"三革,犀也,兕也,牛也。"一说,指用革甲装备的战车﹑战马和士兵。三韩sān hán

  1.汉时朝鲜南部有马韩﹑辰韩﹑弁辰(三国时亦称弁韩),合称三韩。《后汉书.东夷传.三韩》:"韩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曰弁辰……马韩最大﹐共立其种为辰王﹐都目支国﹐尽王三韩之地。"后以指朝鲜。三韭sān jiǔ

  1.南朝齐庾杲之家贫,食唯韭菹﹑韭﹑生韭,谓之三韭。见《南齐书.庾杲之传》。后泛指蔬菜。三韵sān yùn

  1.诗之一体。每首六句,隔句用韵。 2.指曲一句六字三用韵。三顾sān gù

  1.指汉末刘备三次往隆中访聘诸葛亮。 2.泛指一再顾访或诚意邀请。三颂sān sòng

  1.《诗经》中的《鲁颂》﹑《周颂》﹑《商颂》,合称三颂。其中多为贵族祭祀﹑祈福之乐章。三风sān fēng

  1.指巫﹑淫﹑乱三种恶劣风气。 2.指学风﹑党风﹑文风。 3.指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三种坏作风。三食sān shí

  1.犹三餐。 2.三度日蚀。 3.指不肖子弟变卖庄园﹑书籍﹑奴婢度日。三饭sān fàn

  1.谓第三次用餐。 2.古时以乐佐食之乐师。三馆sān guǎn

  1.汉武帝时,丞相公孙弘开钦贤﹑翘材﹑接士三馆,收罗人材。《西京杂记》卷四:"平津侯(公孙弘)自以布衣为宰相,乃开东合,营客馆,以招天下士。其一曰钦贤馆,以待大贤;次曰翘材贤,以待大才;次曰接士馆,以待国士。" 2.唐有弘文(亦称昭文)﹑集贤﹑史馆三馆,负责藏书﹑校书﹑修史等事项。宋因之,三馆合一,并在崇文院中。 3.宋设广文﹑大学﹑律学三馆,以为教育士子的机构。见《宋史.选举志三》。三香sān xiāng

  1.三种香花。指梅花﹑水仙花﹑兰花。 2.三种香料。指椒﹑欓﹑姜。三马sān mǎ

  1.指北齐马子结三兄弟。 2.三枚筹马。马,投壶时用的筹子。 3.复姓。见明王鏊《震泽长语.姓氏》。三驱sān qū

  1.古王者田猎之制。谓田猎时须让开一面,三面驱赶,以示好生之德。《易.比》:"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孔颖达疏:"褚氏诸儒皆以为三面着人驱禽。必知三面者,禽唯有背己﹑向己﹑趣己,故左右及于后,皆有驱之。"一说,田猎一年以三次为度。陆德明释文引马融云:"三驱者,一曰干豆,二曰宾客,三曰君庖。"三驾sān jià

  1.三次兴兵。 2.指北魏时皇帝外出的三种车驾;大驾﹑法驾﹑小驾。 3.佛教以羊车喻声闻乘,鹿车喻缘觉乘,牛车喻菩萨乘,称三驾。三高sān gāo

  1.三名高士。南朝梁何胤及其兄求﹑点皆隐居不仕,世称何氏三高。见《南史.何胤传》。 2.三名高士。越范蠡﹑晋张翰﹑唐陆龟蒙皆吴人,宋时吴江以三人为三高,设三高祠祠之。三鬃sān zōng

  1.指骏马鬃毛经修剪而成的三辫式样。唐御马多以此为饰。唐岑参《卫节度赤骠马歌》:"紫髯胡雏金剪刀,平明剪出三鬃高。"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一》:"《东坡笔记》谓:'李将军思训作《明皇摘瓜图》:嘉陵山川,帝乘赤骠,起三鬃……不知三鬃谓何,今乃见岑参有《卫尚书赤骠马歌》云:赤髯胡雏金剪刀,平时剪出三鬃高。乃知唐御马多剪治,而三鬃其饰也。'"后以"三鬃马"指御马。三鬴sān fǔ

  1.亦作"三釜"。 2.古代一般年成每人每月的食米数量。 3.喻菲薄的俸禄。三魂sān hún

  1.道家谓人有三魂:一曰爽灵,二曰胎元,三曰幽精。见《云笈七签》卷十三。三魏sān wèi

  1.明魏允贞及其弟允中﹑允孚并负时名,人称南乐三魏。 2.清魏禧与兄际瑞﹑弟礼皆有文名,时称宁都三魏。三鱼sān yú

  1.东汉杨震居湖城,有冠雀衔三条鳣鱼飞集讲堂前,当时视为吉兆。《隶释.太尉杨震碑》:"至德通洞﹐天爵不应﹐贻我三鱼﹐以章懿德。"后以"三鱼"为位至三公之典。参见"三鳣"。三鲜sān xiān/xiǎn

  1.由三种鲜美菜肴制成的食品。俗又称"三仙"。如三鲜汤﹑炒三鲜﹑三鲜饺子等。三鳝sān shàn

  1.同"三鳣"。三鳣sān zhān/shàn

  1.东汉杨震明经博览,屡召不应,有鹳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人谓蛇鳣为卿大夫服之象;数三,为三台之兆。后果位至太尉。事见《后汉书.杨震传》。后每用以为典,指登公卿高位的吉兆。三鸟sān niǎo/diǎo

  1.古代神话中西王母身边的三只青鸟。亦为使者的泛称。三麦sān mài

  1.小麦﹑大麦﹑元麦的合称。三麾sān huī

  1.诸侯的旌旗。天子五麾(青﹑赤﹑白﹑黄﹑黑)中减去黄﹑黑二色,即成三麾。三黄sān huáng

  1.即三簧锁。三黜sān chù

  1.三次被罢官。 2.形容宦途不利。三鼎sān dǐng

  1.古代祭礼,因等级而异制,士用三鼎,大夫用五鼎。 2.相传黄帝作三宝鼎。象天﹑地﹑人。见《汉书.郊祀志上》。三鼓sān gǔ

  1.渭三度击鼓。 2.三更。三齐sān qí

  1.三倍于齐国的势力。 2.秦亡,项羽以齐国故地分立齐﹑胶东﹑济北三国,皆在今山东东部,后泛称"三齐"。三龙sān lóng

  1.三条龙。 2.喻三位杰出者。喻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 3.喻三位杰出者。喻汉代蔡邕﹑崔寔﹑许受。 4.喻三位杰出者。喻宋代孙逢吉﹑孙逢年﹑孙逢辰。 5.喻三国时魏蜀吴三国。两三liǎng sān

  1.几个。表示少量。二三èr sān

  1.谓不专一;反复无定。 2.约数,不定数。表示较少的数目,犹言几。 3.约数,不定数。谓二成或三成。 4.约数,不定数。谓第二或第三。 5.约数,不定数。犹言再三,多次。 6.即六。五三wǔ sān

  1.五帝三王。 2.五星三辰。 3.约计数目之。犹言三五。再三zài sān

  1.第二次第三次;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 2.犹言非常,极其。函三hán sān

  1.谓包含天﹑地﹑人三气。参三cān sān

  1.旧戏中所用黑白相掺的灰白三绺假须。如京剧《空城计》中诸葛亮﹑《阳平关》中曹操所戴的假须。四三sì sān

  1.犹三四。表示为数不多。在三zài sān

  1.《国语.晋语一》:"'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唯其所在,则致死焉。"韦昭注:"三,君﹑父﹑师也。"后以"在三"为礼敬君﹑父﹑师的典故。复三fù sān

  1.古丧礼。将始死者之衣升屋,北面三呼,以招魂。语本《仪礼.士丧礼》:"复者一人……升自前东荣中屋,北面招以衣,曰:'皋某复',三,降衣于前。"郑玄注:"凡复,男子称名,妇人称字。"贾公彦疏:"复声必三者,礼成于三,北面而招,求诸幽之义也。" 2.谓死人埋葬三天,家人招魂祭奠。封三fēng sān

  书刊中指封四的前一面,就是封底之内的那一面。张三zhāng sān

  1.方言。东北农民对狼的称呼。攒三zǎn/cuán sān

  1.每朵成三片的雪花。朱三zhū sān

  1.五代后梁太祖朱温排行第三,故称。梅三méi sān

  1.宋梅尧臣的别称。沙三shā/shà sān

  1.元中常用的农村青年的名字。洗三xǐ/xiǎn sān

  1.旧俗婴儿出生后第三天洗澡。生三shēng sān

  1.指天地。语出《老子》:"一生二,二生三。"登三dēng sān

  1.谓功德登于三王之上。 2.谓帝王与道﹑天﹑地三者并尊。第三dì sān

  1.复姓。汉田广孙田癸为第三氏。见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三十。胡三hú sān

  1.胡闹;胡来。连三lián sān

  1.连续三次。 2.连接三物。 3.纸之一种。详"连二"。 4.方言。一种并排有三个抽屉的老式桌子。 5.连忙,急忙。送三sòng sān

  1.旧俗人死后第三天,丧家请和尚﹑道士唪经超度亡魂,并进行烧冥衣纸屋等活动,称"送三"。重三zhòng/chóng sān

  1.即重卦。两个三爻的单卦相重。 2.即上巳。指农历三月初三日。长三cháng sān

  1.旧时上海的高级妓女。食三shí sān

  1.蚕经过三眠三度进食。谓已接近生命之终了。黑三hēi sān

  1.即黑三髯。传统剧戏装中假须的一种。须分为三缕,俗所谓三绺长髯。须有黑﹑苍﹑白三色,多为生角戴用。如京剧《群英会》之鲁肃﹑《辕门斩子》之杨延昭﹐所戴髯口皆为"黑三"。

本文来源:https://www.chinawenwang.com/yuwen/71008.html


《[三的同音字有哪些字]三的同音字有那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文章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语文
美文
作文
文学
古诗文
实用文
试题
教案
课件
素材
电子课本
百科

copyright 2016-2018 文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5527号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