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语文 > 反义词 > 精明的英语_精明的"儍”皇帝

精明的英语_精明的"儍”皇帝

时间:2015-11-08   来源:反义词   点击:   投诉建议

【www.chinawenwang.com--反义词】

精明的"儍”皇帝

  唐朝有个宗室王装傻,装了三十几年,直到三十七岁即位为止,这个人就是唐宣宗李忱(chén)。李忱是宪宗李纯的第十三子,除宪宗外,在宣宗的前面还有穆宗李恒,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宗李炎。穆宗、文宗、宣宗是三弟兄,宣宗是敬宗、武宗的叔父,大武宗四岁。

  宣宗打小就不怎么说话,看人看物眼睛怪怪的,都认为他是个傻子。李忱被封为光王,他在文宗武宗两朝,更加韬光养晦,与群臣一起时,没说过一句话。文宗、武宗有时来到十六宅(唐末诸王共居的第宅)饮酒聚会,总是逗引他开口,以作为笑话。特别是武宗,甚是无礼,为李忱取个外号为“光叔”,对他颇有所疑忌。

  为了躲避武宗,李忱遁迹方外。有次观看瀑布,禅师有一上联: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李忱立即对出下联: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气魄非同凡响。

  南昌有百丈山,吴源水倒出飞下千尺,故号百丈。下有大智院,李忱曾在此题诗:

  日月每从肩上过,山河长向掌中看。这更是帝王的胸襟!

  武宗不信佛,他拆掉寺庙,赶走和尚。没收庙产,销毁佛像钟磬铸造铜钱。只相信道士,他服用金丹中毒,变得性情更加急躁,喜怒无常,道士却说是脱胎换骨。三十三岁就薨了。

  宦官秘密商量对策,觉得立傻子为皇帝最好,可控制朝政大权。就说皇子太小,必须选一个贤德的,于是立光王为皇太叔。这样,三十七岁的李忱即皇帝位于武宗的灵柩之前,史称宣宗。宣宗与百官见面,愁容满面;可一旦处理政务,决断干练,合情合理,人们这才知道宣宗不但不傻,而是很有才能。

  宣宗害怕太尉李德裕权高位重,首先贬斥李德裕,尽管他协助武宗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功绩显赫。任白敏中(白居易的族弟)为宰相,启用武宗所贬逐的官员。

  接着杖杀害死武宗的道士赵归真等数人。惩治杀害宪宗的有罪之人,包括宦官、外戚乃至东宫官属。

  宣宗生活节俭,减少自己的膳食,撤去奏乐,放出宫女,释放猎用的鹰隼,停止宫廷土木。

  宣宗勤于政事,孜孜求治,将《贞观政要》写在屏风上,“每正色拱手而读之”。他想知道百官姓名人数,命宰相作《具员御览》五卷,经常置于桌案之上。

  宣宗曾狩猎于苑北,遇见樵夫,打听他是什么县、县令是谁、为政如何,樵夫一一作答,对县令夸奖有加。宣宗将县令李行言的名字记在寝殿的柱子上。后来,升李行言为海州刺史。

  宣宗多问多看,记忆特好,哪怕是宫中打杂的扫地的,他都认识,叫得上姓名,根据各人的分工,喊他们来干活,绝不会出现差错。各地上报的狱吏狱卒姓名,看一遍都记得。

  宣宗与翰林学士韦澳,以论诗为名,屏退左右,商量如何对付宦官,没有好的办法。宣宗又跟宰相令狐綯商议如何除掉宦官,令狐綯害怕伤及无辜,密奏说:对于宦官,有罪的绝不放过,缺额不补充,让其自然减员,直至死光。宦官偷看了奏章,于是更恨朝官,使南衙朝官与北司宦官势如水火。

  右威卫大将军康季荣挪用官钱二万缗,暴露后,他愿以家产冲抵。宣宗考虑康季荣有治理河工的功劳,于是允许冲抵,不予治罪,“给事中(门下省的属官,掌驳正政令之事)封还敕书,谏官亦上言”,要求依法处置,宣宗将康季荣贬出京城。

  宣宗将鄠县和云阳赏赐给舅舅郑光,并免税收和徭役。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认为:税法天下一样,现独免郑光的,与陛下之前的说法似乎不太一致。事情虽小,影响面大。宣宗同意一体征收,并肯定是爱护自己,才说直话,“进嘉言”。

  舅舅郑光历任平卢、河中节度使。回朝后,宣宗与他论及政务治理。郑光应对俗气浅薄,宣宗不高兴,只让他当个右羽林统军,宁愿多赏赐钱财,“终不复任以民宫”。

  宣宗因京兆很久得不到治理,于是任命工部侍郎韦澳为京兆尹,豪强贵戚都不敢胡作非为。唯独郑光的庄吏恣意横行,成为当地一患,多年的租税收不上来,韦澳派人将庄吏抓了起来。郑光向宣宗求情,宣宗委婉地询问韦澳,可否补足积年租税以换取一命,还抱歉地说:“朕为郑光故挠卿法,殊以为愧”。

  宣宗乐于听到大臣的规谏,凡谏官议论、门下驳回他的敕令,只要合乎情理,多数舍弃自己的意愿而听从。大臣上报的奏章,一定焚香洗手后再读。

  教坊中有个叫祝汉贞的优人,一次在宣宗面前借说笑逗乐之机,涉及到朝廷政事。宣宗板着脸说:我养你们这些人,只供娱乐玩笑,岂容干预朝政!马上就将他流放了。还有乐工罗程,善于琵琶,宣宗也通晓音律,所以罗程有宠。罗程仗着宣宗的宠爱,以小事杀人,被收进京兆监狱,其他乐工趁为宣宗演奏时替罗程求情。宣宗说:“汝曹所惜者罗程艺,朕所惜者高祖、太宗法。”竟将罗程活活打死。

  宰相令狐綯准备任用李远为杭州刺史,宣宗说:我听说李远有一句诗“长日惟消一局棋”,一盘棋可打发一天,这种人怎么能治理好一方百姓呢!“且令往试观之”,先试试看吧。对于委任的刺史,宣宗都要他们来京城朝见,以便当面考察,然后再派遣任用。宰相令狐綯曾升任故人为邻州刺史,未到京城而直接上任。宣宗知道后,对宰相说:朕以刺史往往用非其人,成为百姓之害,所以想一一召见,询问他们的施政方略,以知道优劣,便于升降黜陟。然而,我的诏令虽已颁发,你却废弃搁置不用,看来宰相有权真可畏!当时天气寒冷,令狐綯竟吓得汗湿透了裘服。

  宣宗每次临朝,对待群臣如同宾客,即使他的左右近侍,从未看见他有倦意。每逢宰相奏对政事,旁边没有一个人站立,气氛威严不可仰视。正事完毕,宣宗会轻松地说:可以谈谈闲话了。街头巷尾,宫中游宴,无所不至。过一会,他又会很正经地说:“卿辈善为之,朕常恐卿辈负朕,后日不复得再相见。”宰相令狐綯谓人曰:我十年秉政,最得皇上恩遇;但每次在延英殿奏对,“未尝不汗沾衣也”!

  晚年的宣宗也喜好神仙,服用方士丹药,已经中毒。又服用了医官、道士、山人所开的药,以致背生毒疮。他不愿见宰相及群臣,秘密地将夔王托付给枢密使王归长等三个心腹之人,要他们立夔王为太子。宦官左军中尉王宗实、左军副使亓元实赶到宣宗的灵柩之前,呵斥王归长等人,责成他们伪造诏书,立长子郓王李漼为皇太子,随即杀掉王归长等三人。于是李漼即位,史称懿宗,以宦官王宗实为骠骑上将军。

  纵观宣宗李忱,从846年三十七岁登基,到859年五十岁去世,执政十三年。他目睹了前面五个皇帝的起落,久历艰难,备知人间疾苦。史书评价宣宗:“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权豪敛迹,奸臣畏法,阍寺詟气(宦官畏惧)”。宣宗时期,击败吐蕃,收复河湟,安定塞北、平定安南,给唐王朝带来又一安定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大中之治”,称宣宗为“小太宗”。

  宣宗李忱可谓“大愚大智”。

  附录:

  李忱

  唐宣宗李忱(chén)(810年-859年),唐朝第十六位皇帝(除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外,846年—859年在位),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初名李怡,长庆元年(821年),封光王。

  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死后,李忱为宦官马元贽等所立,以皇太叔继位[1] 。

  李忱勤于政事,孜孜求治,喜读《贞观政要》。他在位期间,整顿吏治,并限制皇亲和宦官,将死于甘露之变中除郑注、李训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2] 。对外关系上,击败吐蕃、收复河湟,安定塞北、平定安南。尤其是收复河湟,这是安史之乱后,唐对吐蕃的重大军事胜利之一。

  李忱在位时期是唐朝继会昌中兴以后又一段安定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大中之治”。李忱性格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所以直至唐亡,百姓仍思咏他,称其为“小太宗”。

  大中十三年(859年)八月,李忱因服长生药中毒,于大明宫驾崩,享年五十岁,在位十三年。谥号圣武献文孝皇帝,庙号宣宗,葬于贞陵。后加谥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

  李忱工诗,《全唐诗》录有其六首。

  从谏如流,汉语成语。

  拼音:cóng jiàn rú liú

  释义:谏:直言规劝。听从规劝像流水一样自然。形容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

  出处:汉·班彪《王命论》:“见善如不及,用人如由己,从谏如顺流,趣时如响起。”

  听从别人的诤谏犹如顺流之水一样,

  趋向最适宜的时机就像听从响应一样奔赴

本文来源:https://www.chinawenwang.com/yuwen/16256.html


《精明的英语_精明的"儍”皇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文章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语文
美文
作文
文学
古诗文
实用文
试题
教案
课件
素材
电子课本
百科

copyright 2016-2018 文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5527号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