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美文 > 故事 > 春联的故事_春联的故事 春联的来历

春联的故事_春联的故事 春联的来历

时间:2019-05-15   来源:故事   点击:   投诉建议

【www.chinawenwang.com--故事】

大家都知道春节为什么有贴春联的习惯吗?下面是中国文库网www.chinawenwang.com分享的春联的故事 春联的来历。供大家参考!

  春联的故事 春联的来历

  春联在中国的楹联中,可以单独划分一类,因为春联是应时而写,春节专用。过了春节,就不是春联了,是普通的对联了。古往今来,从官员到百姓,都十分重视春联图个喜庆,还为来年讨个吉利。因此在民间,百姓们把撰写和张贴春联当作迎春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至今,在民间里还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二十三供灶仙,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磨粘谷,二十六割肥肉,二十七杀小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上香斗儿。”

  二十四写大字,就是说这一天要开始写春联了,家家户户买大红纸,自己能写的自己写,自己不能写的求别人代笔。

  为什么非要用红纸来写春联呢?原来传说“年”是一头怪兽,经常危害民间。所以“年”一来的时候,百姓就烧起火来,用红色三火焰吓退怪兽,掉头就跑。以后,老百姓每到“年”来了,就挂上红色的春联,写上消灾接福的话。

  还有一个原因涉及到春联的起源。古代把春联称作桃符,据《皇朝岁时杂记》中记载:“桃符之之以桃木板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画神像,下书祝词及祷语,岁且则更之。”就是说桃符使用一块二三尺长的红色桃木板,在上面画上神像,写上祝词。但是,我们现在挂的红纸做的春联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过年的时候,写了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是我国在楹联史上有记载的第一副春联。

  传统春联不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还展示出一种极为特殊的书法艺术。春联本身的文化,加上书法,更使得春联成为一种十分独特的综合艺术品。

  春联自从产生之后,发展到明代就出现了空前的盛况。因为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非常喜欢春联,也非常善于撰写楹联。在朱元璋的亲自倡导下,明朝的楹联发展很快,楹联史上的许多楹联大家都产生在明代。

  欣赏名联,创作楹联,不仅可以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还可以使我们在欣赏和创作中更加热爱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我们祖国悠远丰富的传统文化,从而提高我们的现实生活品味,丰富我们的文化修养,可以一代又一代地,永远不间断地去弘扬我们的文化修养,可以不间断地去弘扬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正是“家家和美享福寿,事事吉祥传子孙。”

  王羲之的春联屡屡被盗

  我国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书法艺术精湛,被称为“书圣”。有一年,他为自家撰写了一副春联:上联是“春风、春雨、春色”;下联是:“新年、新月、新景”,写完就让人把这副春联贴到外去了。可是春联贴出去之后,糨糊还没干就被别人揭走了,为的是珍藏他的书法作品。

  王羲之知道后,只好再写一副:“莺啼百里,燕语南邻”,没等糨糊干了,又被人揭走了。于是王羲之就又写一副春联,又让人把春联贴到门外,这次没有人再去揭了。

  原来,王羲之这次写得春联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众人一看,这春联不吉利、晦气,谁还要啊?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王羲之就让他儿子把这副春联的下半联再贴出去。下半联写得是:“今朝至”和“昨夜行”。连起来就是“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这么一来,这副晦气的春联就变得大吉大利了。

  朱元璋带出楹联盛况

  据说,有一年,朱元璋下了一道圣旨,要求全国上下,从官员到百姓,家家户户都要张贴春联,而且还要微服私访,亲自调查。

  一天,他看到一条街上贴上了喜气洋洋的春联,只有一家没贴。朱元璋经过了解,知道了原来这一家祖祖辈辈以杀猪、阉猪为业,不会写春联,别人也帮不了这个忙。朱元璋略加思索,挥笔写下:“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非常贴近这家人从事的职业,又有驱邪纳福的意思。

  还有一次,朱元璋微服来到了市场上,看到一个农夫在卖藕,白白净净,细皮嫰肉的,他一下就联想到古代美女西施的胳膊,朱元璋写对联的瘾又发作了,上前拿起一节藕,笑着对菜农说:“我给你出个上联吧,你能对上吗?”农夫点了点头,朱元璋便说:“一弯西子臂”,菜农看了看朱元璋也拿起了一节藕来,指着藕横断面上的小孔,笑道:“七窍比干心”。比干是商纣王的叔父,心机颇多,因为屡劝商纣王而被处死剖心,把比干的心挖出来之后,一看有七孔,果然比常人心眼多,所以比干的心又称作“七窍玲珑心”。这副对联十分巧妙而贴切地根据一件东西联系了历史上的人物,写得十分精妙,朱元璋很高兴,下令封菜农为祭酒。祭酒是古代的一种学官的名称,到了明清,祭酒的官职不是很重要了,朱元璋封菜农做祭酒,其实是一种荣誉。

  神童解缙

  明代大学士解缙从小就是写对联的高手,一年春节,父亲让解缙写春联。恰巧解缙家的对门有一片郁郁青青的竹子,于是小解缙就拟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枝竹,家藏万卷书。”可是春联贴出去以后,竹林的主人生气了,心想,你这不是成心拿我做比较吗?我们家是外尖中空的竹子,你们家饱藏的都是诗书,这算什么事啊?一生气他就带着家人把这片竹子砍了――看你还怎么门对千枝竹。

  解缙一看,马上回家拿了两小块红纸,各写一个字,“短”和“长“,于是对联变成“门对千枝竹短,家藏万卷书长”。竹林的主人更来气了,这不没完吗?又带着家人把这片竹林连根刨掉――这回看你还怎么拿竹子说事?小解缙拍了拍脑瓜,又拿了两小块红纸,分别写了“无”和“有”字,这样一来,就成了:“门对千枝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弄巧成拙洪承畴

  明朝崇祯年间的重臣洪承畴喜欢书法,也喜欢楹联。他认为自己对皇上非常忠诚,可以做世人的楷模,于是为自己撰了一副对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上联表现出他十分感谢皇恩浩荡,下联又表现了自己对皇帝的忠诚,是一副好联。可是,洪承畴最后还是降清了。

  有人为了讽刺洪承畴,就在上联和下联的结尾各加了一个字,上联加一个“矣”,下联加一个“乎”字,这两个字都是文言文的助词,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君恩深似海了,臣节重如山吗?”是极大的讽刺。

  巧对对联显才华

  据说,清朝有一位科举考生,从乡试到京试连坐榜首。等到了殿试,由于皇帝早已了解了这位考生的情况,知道此人很有学问,很有才华,早有‘爱才之心,所以在殿试中,皇帝并没有向这个考生提出什么经国策论之类的问题,只是问:“你的祖父、祖母,你的父亲、母亲,都是做什么的呀?”考生一听,心里一惊:自己祖父是酿酒的,祖母是弹棉花的,父亲是卖豆腐的,母亲是做豆腐的,这可怎么说呀?要实话实说,又恐怕被视为门第寒微、出身卑贱,弄不好得被皇上罢黜了。忽然心里一动,有了,就用两幅对联来回答皇上,于是便说:“回禀皇上,草民的祖父和祖母的职业是‘玉甑蒸开天地眼,金锤敲动帝王心’;我父亲和母亲的职业是:‘父在外,肩挑日月;母在家,扭转乾坤’。”极其巧妙地回答了皇帝的问题。

  “甑”,是古代一种瓦制的蒸器,酿酒的时候用来蒸酒糟的;“金锤”是祖母弹棉花时用来敲棉花的一种工具;父亲卖豆腐,早出晚归地“肩挑日月”;母亲做豆腐,就要用石磨磨豆子,石磨的上下盖被他比喻成乾和坤,恰如其分。皇上一听,龙颜大悦,立刻钦点他为状元。

  中国的楹联不仅为帝王将相喜欢,普通老百姓也非常喜欢欣赏楹联,喜欢撰写楹联。

  李仕彬拜师

  据说,清代末年湖北有个民士叫李仕彬,从小聪颖好学,因为写对联写的非常快,被人称为神童。有一年,李仕彬的父亲背着他去给老师拜年。李仕彬的老师从屋里迎出来,一看是自己非常喜欢的小学生趴在他父亲的背上,身上还穿着天蓝色的缎子棉袄。老师一笑,出了一个对联的上句:“三尺天蓝缎”。小仕彬一听,这不是老师在考我吗?连忙从他父亲的背上爬下来,站好,一边给老师作揖拜年,一边口中答道:“五味地黄丸”。老师没吭声,未至可否,就引领着李仕彬父子进了书房。老师指着书案上的一盏烛灯,又出了一个上句,“火烛冲天亮”,文光射斗”。小仕彬一听,立刻从怀里掏出他随身携带的一个爆竹说:“惊爆落地响,怒气迎霄”。

  老师点点头,略加思索,又出了一个上联:“除夕月无光,点数盏灯,为乾坤增色”。这是个长联,难度大,小仕彬一边琢磨一边四处观望,一下子看到佛龛上面有一面鼓,便跑上前去,抓起鼓锤,“咚”地敲了一下,回答道:“新春雷未动,击一声鼓,替天地扬威”。老师喜极,马上把小仕彬抱在怀里,连连称赞:“神童,真是神童。”

  小郭沫若巧对避责

  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郭沫若先生小时候才思敏捷,也是对对联的高手,他和一群孩子从师于一个私塾先生的门下,有一天,趁老师外出喝喜酒的工夫,孩子们跑到附近一家寺院偷桃吃去了。后来,老师发现了这件事,很生气地拿着竹板问:“昨天都有谁去偷桃了?”孩子们谁也没吭声。

  老师没辙,便说:“这样吧,我给你们出一个上联,你们当中如果有谁把这个上联对上,昨天的事就算作罢,下不为例。可要是对不上这个下联,谁也跑不了‘挨一顿板子。”老师的上联是:“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孩子们又紧张又害怕,面面相觑,谁也回答不了。这时,少年的郭沫若站立起来说:“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不仅对的好,还颇有气势。老师大喜,孩子们也因此免遭一顿竹板。

  黄山谷巧对苏东坡

  有一次,北宁大诗人、文学家苏东坡和他的朋友黄山谷在松树下面下围棋,一边下棋一边饮酒。

  忽然,从松树上掉下一颗松子,落到了棋盘上。苏东坡拿起松子,笑着对黄山谷说:“我有一联,你若不能在三招之内对上,就罚你三杯酒。”

  苏东坡的上联是:“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山谷正欲落子,一听这话抬头看了看四周,旁边有一棵大柳树,柳树旁有一个老翁正在那里钓鱼。黄山谷立刻道出下联:“柳旁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对得不仅十分工整,还可以看出他思维十分敏捷。其次,楹联这种文学形式上要是字词的文学,它不仅仅上下联应该对得巧,从整体上说,还要使创作的楹联富有深邃的意境,从而耐人寻味。

  一副对联救了一条命

  据说,古时侯有一个能够掌握生杀大权的官员,押着一队死囚在河边的雪地上行走,官员面对着行将就死的囚犯,马上吟出了一个上联:“水上冻冰,冰积雪,雪上加霜”,上联基本上是把眼前景观照实描写了,也说出了囚犯们的实际状态,于是自己也很满意。

  但是,苦吟良久,却怎么也找不出合适的下联,这时,一个囚犯拱手道:“大人,囚愿冒死对。”官员说:“好,你要能对上,免你一死。”那囚犯应声答道:“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这下联写得更好,先写自然景观,而且在此情此景,囚犯身临即将被处死的绝境之中,意外地能够被赦免一死,岂不是云开见日吗?官员抚手称快,果然免他一死。

更多相关内容:
《春联的故事_春联的故事 春联的来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文章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语文
美文
作文
文学
古诗文
实用文
试题
教案
课件
素材
电子课本
百科

copyright 2016-2018 文库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5527号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