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井俊二情书赏析整理

发布时间:2018-07-01 15:46:4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岩井俊二对青春题材的把握力道精确得令人心悸,起码单就这项能力指标而言,其余的导演都难望其项背。昆丁·塔伦蒂诺有大篇幅垃圾话、黑西装和手枪连环互指场面,吴宇森有白鸽飞翔、发哥帮忙操练的双手射击加风衣,张艺谋有浓墨重彩、团体操或朴素的人类情感,王家卫有他的城市化疏离、淡漠表情和不着四六的迷人台词,这是他们的特技。至于岩井俊二,他只需轻挥一笔,让颜色蔓上固定的机位镜头,座位上观众们的心脏就能跳出来,掉入一片碎玻璃渣了。
  看完《情书》,我几乎也被贯穿始终的雪白淹没,投进影片奇异特殊,又呈现着流动感,不断杳然逝去的情思里。尤其认为,中间段落讲述两位藤井树在学校发生的一件件小事时营造的气氛是全片光芒所在。两人被点名,同时答到后的相互对视,男孩一脸的不屑,女孩意外又害羞的表情;班干部的选举班会上,男孩的无言、愠色和怒火,女孩委屈眼泪下的怯意;校图书馆里,一脸沉默靠在白色窗帘旁看书的男孩,写字台前女孩额头被吹拂的刘海儿;放学路上骑自行车并行,和偶一为之的恶作剧,女孩看着得逞后离开的男孩背影时撅起的嘴唇和眼神里的笑意;天黑后的自行车棚里,女孩勉力摇动车蹬照明,和男孩明显故意又假装不露声色的拖延;青嫩苦涩,与漂亮毫无瓜葛,情窦初开,自觉成熟的女生们的离奇举动;加上并不易被发觉的自然布景:微风轻拂和透窗阳光。一个个细节一刀刀剜着感官。岩井俊二把我们伴随着青春期进行的中学时代拍得似真似幻,他成功地欺骗了所有为此触动的观众,其中就包括僵卧孤床不自哀的我。他让已经走过这段路,将要彻底告别学生历史的我们回头看去时,忘记了那些令人讨厌的无礼无理无知无智,只记得貌似纯洁得艳丽无边的一个个片断,像那段路真的从来都毫无瑕疵一样。我一边被敲打着,一边时时提醒自己:都是假相。
   可中山美穗在片尾不知当哭还是当笑的复杂表情,人潮中匆匆的擦身而过和回眸一瞥,北海道小镇的静谧安详,都是不易抹去的心动瞬间。还有图书馆,这个地点,以及图书馆管理员这个职业角色在本人这里以难以言喻的方式显示着特殊,它能和本人有时生出的一些大多数人不会产生的感觉合上拍。与大多数不同的东西总有异常强烈的刺激。影片一方面拥有了能够打动大批人心的气质,另一方面又加上有关个人的专署密码,这让我实在不能不窒息一会。
   实际上,这部影片关注得更深的方面是生与死,是生者如何面对已逝者,如何面对对已逝者不管不顾滚滚前行的生活。导演在创作谈中提到,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是这部影片构思的来源。但女性主角的设置和蹊跷奇巧的情节,都让这部影片的心绪较之小说更显得单纯、天真、浪漫和简单。大概也因如此,青春回忆的参与才这么光彩照人。
   我是真的真的真的很腻歪青春感动和伤怀,而它们更讨厌之处在于,总能在我防备略松的时候蹦出来,针灸一般给全身扎满小眼,偏又扎得麻麻酥酥,让我在舒服的同时心生羞耻。对于霎时出现的感动,我通常的第一反应是:这是可疑的、不真诚的。然后静心分析一下,这所谓的感动是确实探进了身体、脆化了心灵,还是只是在痒痒肉上硬挠?后者是经常出现的,个人经验,为防止自己做出傻逼举动,最好一笑置之不理。而一旦碰到偶尔出现的前者,比如这部《情书》,就禁不住颇有点恐惧害怕,为了不在它暗起波澜的力量前继续发抖,只好比出中指叫嚣:青春、感动,你们都滚远点!
   只是这种叫嚣,在岩井俊二编织的精致画面和撼心情节下,显得实在有些色厉内荏。但我决不会因为一名优秀导演的存在就止步于感动而不前,石康说:人们热爱回忆青春,是因为除了人手一份儿的青春以外,他们没有更加拿得出手的东西,人们的精神能力在青春期便停滞了,而肉体能力却走上了下坡路,青春成了人生的顶点。我十分同意这句话,所以,即使显得自不量力,我也必须用本人的专业语言严肃地表态:为我整个人生的精神能力取极限,所得的值绝不是青春二字,不是踟蹰在围墙圈住的校园里,也不是两性之间的那点破事儿。

情书里,除了爱情,我觉得降到更多的是我们要怎样前行和忘记 两个主要的人物,博子和树(女)都是被记忆桎梏的人 博子忘记不了树(男),树(女)忘记不了爸爸的死亡 树(女)难以忘记爸爸的死亡,害怕前行,害怕离别,也害怕接受更多的人 从她总是躲着邮递员(喜欢她的异性的代表)就可以看出
她在中学时就喜欢着树(男),可是他离开了;爸爸感冒不治而亡 让她感受到的生命的脆弱和离别的恐怖,所以害怕离别

暗恋”——很美,因为你和他有距离,所以就有幻想的空间,然而,幻想多半是唯美而脱离现实的……“暗恋”——很痛,因为你和他有距离,所以就有焦灼的等待,然而,等待多半是漫长而没有边际的…… 有些爱是不必说出口的,爱,不简单,较之张扬的表白,我更欣赏含蓄的暗恋

我记得从前有描述,说洁白大雪中,穿一身玄黑袍子的武士决斗,肃杀中暗哑的歌声响起,倒下的人身后蜿蜒一条鲜红的河流,绝对戏剧化的场景,这就是日本。……而《情书》,完全是两码事。它是一个关于惆怅和回忆的故事,时光从我们手中泛然滑落,回头望去总是有些感怀的,不过悲伤则大可不必。藤井树多年以后重拾尘封往事,中间隔了莽莽岁月,再看得通透也无法体味当年的感情。我们的无奈和惆怅正源于此。人对时间永远充满无力感,象口琴呜呜吹出的old songlong long ago ……” 然而是回不去了。
某些情感实际上是被陌生人博子唤起的,就好象窗台上那些细碎的灰尘,被掸起之后,在光线里急遽乱舞,有很多其实无法再沉淀到原处。这又是这里和那里、此时和彼时的问题,我们事实上没有办法挽回人生的任何一件事,没等尘埃落定,记忆中的往事早已滴落在温和的皮肤之上,片刻涓滴不剩。

男生树无疑是爱慕然而不言不语,女生树何尝对他没有感觉,只是年纪小小不懂得如何去把握,他们和爱错身而过,而后彼此心有灵犀,一点差池,分别用各自不同的方式来纪念这一段少年情事。男生树用博子,女生树用图书馆,从某种意味上说,他们的心意始终在一起。然命运的手势是决绝的,它注定这二人的感情一前一后无法相交。男生树把有女孩子画像的书本交由她归还,从他内向的性格看,他是在最后一刻作出了最大的努力。这是比送上玫瑰花束更让脆弱的观众我感动的了,可惜女孩子没有看见!这段情事中最重要的转机被女孩子生生错手放过。当最终女生树猛醒过来,觉悟到曾经的心动时,奈何那郁郁不乐的男孩子已不在人世。
缘分错过,是东方人永恒感怀的主题,我们对这主题又爱又恨,百感交集,它让我们总是忍不住的眼眶湿润
古典感的爱,可以在静默中没有任何声响和要求的存在,暗中点燃的小小火焰,只用来温暖自己的灵魂。

始终相信,当两个相似的人相遇的时候,从他们温热的手心里会传递出最真挚的温暖,就像黄昏里的最后一束阳光,以滂沱的姿态笼罩了小樽的冰雪,给回忆带来宁静的纯白。他们有着一样的名字:藤井树,久远而美好,有着不费力气的柔软,仿佛一个转身就会融合在雪地里。我们不能说,她,不爱他,只是她那巨大而轰然的爱被时间无限延长,就像那年的落雪一样,恣意而唯美。然而,无论经过多少年,他,始终在她的记忆里,淡淡存在,轻轻叫喧。

可遇与可求之间,只在太过年少的时地看来,才仿佛隔着沧海桑田。
    偏偏又是年少,才会为一束日光、一盏窗台、一级台阶的微凉而哽咽。
    谁又能想到,这哽咽竟能这样顽强地蹒跚过岁月,恍恍惚惚,清浊相间,一点一点凿穿世间最顽冥的时间之石。
    直至透亮透亮,凝成哀而不伤的渍。
    生命正因此不轻不重、却独一无二的痕,在阳光下闪耀着生生不息又遥不可及的希冀。
     许多人看《情书》,许多人写《情书》,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梳理着年少,回味着爱的博大与徒劳。也许只有到了可以追忆的时候,爱才称其为爱。它永恒、它不朽,因为它深植记忆。它可以分享、可以遗忘,却无法互相替代。无法争抢,无法偷窃,无法模拟,因而具有天然的神圣性。
死亡不是遗忘,而是未知,是无助,是伤痛。

你好么?”“我很好 这似乎远远超越的问话本身,而成为了追问生命的直接表达。
年少时的爱,清澈得不沾染丝毫欲望,纯洁如雪,深远若天际。如果不去深究,或许我们永远不会如此清晰的知道,自己在别人心中,究竟曾是怎样的位置。能够记忆的,或许只有窗前那恍惚的身影,静默的脸颊,或许只有那些点点滴滴的荒唐片断,以及百折千回的细密情怀。寂静而坦然地走向离别,就好像藤井树骑着单车消失在小樽的街道,没有背负丝毫的哀痛。时间深处的心意也只有经过时间的荡涤,才能够如此隽永悠长。
博子的爱浓烈深沉,藤井树却如此内敛羞涩。然而爱,却偏偏相差不起一毫厘。曾经因羞涩而错失,如今的热烈又留不住。爱的无措、命运的无可言喻,或许是这段故事永远无法抹去的悲伤特质。
遗憾的是,藤井树到死都没有忘怀初恋的女孩,女孩却毫不知情;遗憾的是,藤井树爱的并不是渡边博子,渡边博子却深爱他;遗憾的是,藤井树未曾爱过的男孩竟然成为她永远无法忘记的回忆。徒劳的爱成为了影片中最感人至深又让人唏嘘不已的因缘。日本似乎偏好这种徒劳的渲染,不在乎自己的爱是否能有回报,不在乎这种无望的爱将能带来什么……“徒劳凭借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无怨无悔的信仰,可以超越生死而永恒存在的力量。想起雪地中渡边博子的呼喊,想起病榻上藤井树的呢喃,想起那束日光,那盏窗台……也许,她们都背负着徒劳之爱而孤独行走,面带微笑、隐忍坚强。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情感诉求的对象,这似乎与成长无关,而是隐秘于心的古典情怀。年轻时,我们总有许多话想对暗恋的人说,即使与他根本不相识。长大以后,孤独站立在十字街头,看人影穿梭却没有一个人会为自己停留。冥冥间是否会有一个人和我一样面貌、一样寂寞、一样站在黑暗的舞台上,等待照亮彼此的光线?
他们各自徒劳之爱,在这一刻平添了动人的韵味。若是没有办法遗忘,不妨就铭记着哀伤吧。就如我们无法回避死亡,却仍然要勇敢地生活、相爱,至死不渝。
    你好么?
    我很好
     我只愿在心里,再为你投递一封情书,最后一次忘记你。

注定是要错过,也许是因为分离,也许是因为成长,也许是因为生老病死这种稀松正常的事。那封来自博子的情书,带着绝望的侥幸心理,却牵扯出来的一个动人故事。终究是活着的人放不开,当博子抱着男藤井的纪念册无助不甘心的哭的时候,多想抱抱她,告诉她每个人都有回忆,不要哭。所以当她在雪地里疯狂的哭喊以告别男藤井的时候,我哭着替她欢喜。
 我们暗恋的人也许还能遇见,暗恋我们的人也许也还能遇见,而我们却只能擦肩而过,道一声:
  -你好吗?
  -我很好。
  这是最无奈的事。

 暗恋是一个体型纤瘦的影子,因为模糊所以美丽。而一旦跳脱开来,两条倾慕的线决定肩并肩地行走,他们却也开始肩并肩地互相割伤。
  注定有一只断线的风筝会安静地飘向远空。因为暗恋的美好,我们总是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追述着青春。对树来说,藤井的意义不在于初恋。而是心底的那份最原始的牵绊。
  她因此驻足环绕,重复着在怅然若失中仍然得以保留那些纯白的、鲜活的。美好的故事。

就像我们的生活。
  表面上是明媚简单的,内里却满是伤痕和脆弱; 表面上是沉重苦涩的,内里却没有丢却过梦想和希望。
对于这些,我们不知道,只能一天一天地度过,然后用心祷告可以一天一天地,好起来。 好起来。

 爱最初是什么样的?穿越时间和空间,回到那么久远而清晰的少年时代。那个时候,们不懂得清晰地说一句我爱你,也不会用手段营造出浪漫,甚至会故意疏远所爱的女孩,对她恶作剧,而把自己的爱意,留在没有人翻阅的书的借书卡的背面。
  爱情曾经镶在槐树柳树梧桐树和笔直的白杨树下。那时我们是那么年轻,年轻的心事也羞涩,难与人言。
  一段少年往事中的暗恋,随着博子与藤井树之间的通信,被逐渐地抽丝剥茧,真相大白。而对几个当事人来说,就如同在挖掘宝藏一样,突然之间,发现时间深处,居然有一段如此宛转曲折的心意存在。无论如何,它都像是缓慢渗出,静水流深的清凉泉水一样,是能让人的心变得柔软及澄澈的回溯。

而当我们成年,再回首往事的时候,却往往觉得青春期是如此的美好,全都是美好的事情,其实现实并非如此,只是我们的记忆出现了选择。
  而青春留下的遗憾,则是永远也无法补回的了。
  博子
  博子一直都是善良的女孩,有着淡定的笑容,穿素净的衣服。对秋树的提议温柔的不能拒绝。给女藤井树寄药嘱咐她感冒快点好起来。
  然而她的内心深处却藏着藤井树的死所带来的深深的创痛。
  博子对未婚夫藤井树是有着深深的爱,正是如此她在他死后多年依然不能释怀,正是这种感情促使她一直不能接受秋场给她的爱情,正是这种感情促使她在藤井的毕业册中偷偷抄下地址,并写出信,她并非不是一个理性的人,却宁愿固执的相信信是真的寄到了天国,寄给了藤井树的。
  片中她对秋树唯一一场发火,其实并不光因为秋树冒失的发信冲撞了对方,更重要的是一纸切切实实的身份证复印件打破了她残留的爱情的幻象。
  女藤井树的回信使她把这份浓重的爱投射到对未婚夫少年时代的追索中,她希望知道他以前的生活,希望看到他曾经走过的路,希望听说他以前的故事,但是当她一点一点地走进女藤井树对其未婚夫的回忆中,她却发现了他们之间隐藏着的爱意。
  这份情感也许连他们自己都并未发现,但是却让博子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中。这份困惑因为无人解答所以变得无解起来,她不知道自己一直相信的一见钟情是否只是因为自己是某人的幻象,而自己一直赖以生存不断凭吊的爱情是否只是一场替身的演出。
  斯人已去,她的这些怀疑并不是从生活层面上为了某种利益或者某个人的争夺,而只是一种对于自己一直坚信的那场幸福的怀疑和追索。这些别人看来似乎没有意义的事情,再博子来说则是至关重要的。
  当她完整的回顾了藤井的那段记忆,见到了藤井树生前的登山朋友,面对那座埋葬了爱人的雪山,在清晨用力地一遍一遍喊出你好吗?我很好的时候,我想她才真正从死亡,从怀疑中解脱出来了。
  而之后的生活,应该会更美吧。
  
  男藤井树
  少年的男藤井树那样英俊而又有些骄傲,有些冷峻的孩子。
  他穿雪白的衬衫,在金色路上骑车而过。
  他还不知道该怎样表达他的爱意,但是他却愿意用拳头维护自己所爱的女孩。他时常倔强,但是又有认真的一面。
  我相信,他和博子的爱情,不完全是一份替代的演出。
  当他长大成为一个可以依靠,有责任感,热爱挑战的男人的时候,他真心爱着的人,真的是博子,他已经懂得了如何去说爱,去呵护,只是依旧有些木衲。但是博子所记忆的那些求婚是可笑而甜蜜的小细节,不会是来自虚构,不会是来自虚情假意,不会是一份佯装的爱情。
  只是年少时那个曾经爱过的同名女孩,在他心中留下的影响是大的,连他自己都准确的清楚罢了。
  
  女藤井树
  女藤井树选择了在图书馆,这是否与那段当图书委员的经历有关呢?
  图书馆是最适合回忆的场所,但是她的回忆是被一点点激发出来的。她对他的记忆早已淡忘,需要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被触动,钩沉出意想不到的结局。
  当年的她是安静而学习用功的女孩。能因为害怕同学们的流言飞语而选择在放学的自行车棚中等男藤井树。当她把女孩大野用力拽到男藤井树面前的时候,她的心中是有嫉妒和不满的,当听说男藤井树拒绝时,心中又暗暗有小的欢喜。
  她并非是对男藤井树不在意的,并非如她自己所写完全是由于重名所带来的困扰,只是她以为那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暗恋而不肯承认。然而记忆却一直在那里的,当诉诸笔端,会一直延绵不绝。
  漫天的雪花和樱花飘落中,暗含着死亡的讯息。她的父亲因肺炎而死,她的男孩因山难而死。两个人带走了对她的爱。当她还是中学女生,不知忧喜地滑雪时,看见一只冻死在冰雪中的蜻蜓,她俯下了身子,悲哀地知道,爸爸死了。当她已经长大,寻访男孩的过往痕迹时,才意外地老师那儿得知,男孩几年前死于山难。因追寻过去而喜悦的心情变得灰暗。此时她还并不知道男孩对她的爱。
  然而爱永远留存,直至延伸到和她长相一样的女孩身上。在最后,她也终于在泪水中释然,那张精致的铅笔素描给了她年少的故事一个最好的煞尾。心中不是没有遗憾,但是知道毕竟一切是追不回的,而知道自己当年的爱原来是有回馈的的时候,心中是有一丝安慰的。所以她用快乐的笔调写给博子这件好的事情。她微笑地坐在那里看爷爷在园子里忙碌,阳光温暖,冬天终于过去。
  而青春的感情,虽然残忍,却也同样给了女藤井树温暖和坚韧。我想,她一直也不会忘怀的。


  生命只是一连串孤立的片刻,靠着回忆和幻想,许多意义浮现了,然后消失,消失之后又浮现。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日本这个国家,对死亡的执着像是樱花一样,大和民族的物之哀在日本文学作品中尤其突出,比如川端康成的《雪国》,片山恭一的《在世界中心呼唤爱》,市川拓司的《恋爱写真》……
  使生如夏花之绚丽,死如秋叶之静美。死亡,代表着永远是失去,而失去之后又我们该怎么办呢,不是正如王家卫电影里所说的——当你不能够再拥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
   《追忆似水年华》更多的时候是个媒介,有什么东西能比回忆更具力量呢?如果已经不能再拥有了,那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呢——唯一能做的还不是不断地不断的回忆,在回忆里不知觉的弥补了关于往昔和曾经的遗憾。   关于藤井树的种种回忆,是你拥有的,我把它寄还给你。
   可是我们的记忆那么淡那么美,以至于无论如何漫溢,也不会大雨滂沱。
   记得要忘记,记得要记得。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2f4a6c058f5f61fb7366620.html

《岩井俊二情书赏析整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